
【江山·根与魂】【宁静】烽火衡阳(散文)
衡阳是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历史悠久,古韵悠悠。或许是因为离省会长沙太近的缘故吧,古城并不是那种大名鼎鼎的城市。其实,古城人原本也不在乎这些,慢条斯理地生活在城中。然而,历史注定要把一曲悲壮之歌,奏鸣在衡阳——衡阳保卫战。
一九四四年,衡阳因为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一曲同仇敌忾的壮歌,而闻名于世,同胞们殷切关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注目这里。
战役是残酷的,衡阳战士阻击日寇的气概气吞山河、碧血千秋。一九四四年六月,为抵抗日军进攻衡阳,中国军人和衡阳人民,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一万七千多抗日将士坚守在衡阳岳屏山和陆家新屋的小山坡上,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与日寇作殊死搏斗,誓死保卫衡阳。他们利用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的地理优势,巧妙布防,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经过四十七天的浴血奋战,在外无援军、内无弹药的状况下,衡阳失守。此次战役打死打伤日寇七万人,其中近五万人被击毙,中国军队死伤约一万五千多人,其中七千四百人壮烈捐躯。
我不知道这四十七天衡阳是怎样的硝烟弥漫,阵地上是怎样的壮烈激昂,也不知道这四十七天对衡阳军民来说该有多么的漫长。但我知道,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衡阳的山水间,耸立起一座无字丰碑——中华民族从不向侵略者低下高贵的头颅!
衡阳保卫战之后,衡阳市被命名为“衡阳抗战纪念城”。在这座城里,纪念城碑、纪念堂、抗战牌坊、记功亭、忠勇亭、和平钟、抗日文化墙、衡阳保卫战铜铸群雕像等纪念设施遍布城区各个地方。还有许多地名也是以抗战命名的,诸如衡山忠烈祠、陆家新屋抗战纪念馆等等。从小到大,我生活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参观过所有的抗战旧址,从每一块山石、每一棵大树、每一个街角,去阅读和品味那段烽火连连的历史,读出民族大义,品出爱国情怀。
衡阳抗日英雄纪念碑坐落于雁峰区岳屏山山顶。抗战胜利后,这里建设成岳屏公园。岳屏山是衡阳的一道屏障,也是衡阳保卫战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之一。从岳屏公园东门进入园区,一条花岗石铺成的路绕岳屏山通往云水湖。另外一条路旁,通往“抗战纪念碑”。从山脚下开始,沿着花岗石阶梯,一直朝山顶走去。阶梯两旁的花坛里,黄菊盛开,坡岗苍松翠柏,蝉鸣阵阵。金色菊花礼赞英雄,苍松翠柏致敬英雄,阵阵蝉鸣好似叙说着四十七天里每一个血色黄昏。
登顶岳屏山,衡阳抗战纪念碑高耸入云。碑上书写“抗日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基座为八面体,寓意八方和平,永无战事。再往前面,是一组抗日英雄的铜像,凝固下四位战士的英勇无畏。左上角的战士,怒目圆睁,右手举起手榴弹,左手拉着引线,几乎要扔到敌人阵地;中间的战士,卧倒在一挺机枪旁,子弹从枪托下垂到地面,他的眼神犀利敏锐,仿佛目光就能射杀敌人;右边是位十岁出头的孩子,脸上稚气未脱,眼神却坚毅无比,他举起大刀,好似要劈开炮火连天的世界,劈出详和安宁。后面的高个子,昂首挺胸,左手叉腰,右手紧握冲锋号,脖子扯长,腮帮圆鼓,似乎要把冲锋号吹响遍全中国。
站在抗战纪念碑前眺望,远处是碧绿的云水湖,荷花半池,微波荡漾。云水湖是岳屏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光山色,夏荷红艳,因其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成了夜鹭、小野鸭等水鸟的栖息地,附近居民喜欢登山观鸟赏景。
曾看过一幅对比图,抗日战争前后的衡阳街区对比。战争前的衡阳,陆地、水运交通运输发达,四方商人云集,一派繁荣景象,素有“小上海”的美誉。抗日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伤和破坏,城市建筑被炮火摧毁,街道变成了废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孩子们失去了学校,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悲伤和绝望之中。
此时,凝望山下云水湖,回望山顶纪念碑,心中百感交集。湖的宁静与碑的庄严形成强烈的反差,真如网上的金句所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在外敌入侵、生死存亡面前,许多中华民族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展示出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
衡阳境内,南岳衡山集儒释道于一山。衡山风景秀丽,古木参天,位于衡山香炉峰前的忠烈祠,也是一处重要的抗战纪念地,纪念抗日阵亡的将士而建。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抗战英雄的个人简介和战事简介,挂满在二千多平的堂内。南岳忠烈祠,占地面积二百多亩,历经三年,于1943年落成,它分祠宇和墓葬两大部分。
祠宇共五进。第一进是牌坊与广场。巍峨庄严的牌坊,象征着将士们坚定的信仰与英勇无畏的精神。牌坊上镌刻着“衡山忠烈祠”几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有力。穿过牌坊,进入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块巨大的“七七”纪念碑,五颗炮弹围绕一颗巨大炮弹,立于地面,弹尖指向天空,象征着全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日的决心。碑座正前方和东西侧分别用汉白玉嵌有“七七”二字,寓意着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广场周围种植着青松翠柏,与庄严的牌坊和纪念碑共同营造了一种肃穆、庄重的气氛。
走过广场,便来到了第二层——纪念堂。纪念堂内供奉着众多烈士的遗像和牌位,每一位烈士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和英雄。堂内还陈列着一些烈士的遗物和珍贵文物,这些文物记录着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为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纪念堂的正中竖立着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碑上刻有《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第三层是享堂。享堂位于忠烈祠的最高处,是整座祠宇的主体建筑。享堂呈“十”字型,正中堂额上悬挂着“忠烈祠”金匾。堂内靠后突出部分为讲坛,坛后巨碑如屏,居中竖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两边刻二十二次战役阵亡将士神位。堂内东西两侧用汉白玉碑座形式展出了张自忠等37位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以及题词等。这些展览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抗日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为国捐躯的精神。
第四层是安亭战役纪念亭与烈士公墓。安亭战役纪念亭是为纪念在“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次战役“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而修建的。纪念亭内陈列着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物,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此外,忠烈祠周围还有一片占地广阔的烈士公墓区,分布着19座烈士墓葬,其中12座为个人墓,7座为集体墓。这些烈士公墓区安葬着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衡山忠烈祠不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座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奋勇抗争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通过参观衡山忠烈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在抗日战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而衡阳,便是其中一颗尤为耀眼的星。它不仅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抵御了外敌的入侵,更在战火中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数十年后,衡阳已经焕然一新,但那段历史的痕迹,衡阳的烽火,仍然保存在碑石祠堂中,保留在每一位衡阳人的记忆中,风雨八十多年,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