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红辣椒和绿豆芽(散文)
我不喜辣,但对红辣椒却情有独钟。每次去街市,我看见红辣椒都会买回几串,不为吃,只是拿回家欣赏。红辣椒拿回家,我会把它们挂在窗前或门口门上。我喜欢红辣椒的红,它会让我想起那年我家的红辣椒挂满墙,奶奶说的家有红辣椒,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想起母亲每顿饭都必吃红辣椒,并把它当作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母亲结婚前不喜辣,但结婚后奶奶家生活清贫,家里每天除了咸菜要么就是白水煮豆腐,要么就是白水炖白菜。每天餐桌上清汤寡水的,一码白非常单调。一次母亲回娘家,说给姥姥听。姥姥说:“我教你做个小料吧,这样既能让白水菜有味道,还能下饭。”
姥姥就去集上,买回两串红辣椒去地里割了几根芹菜,几根香菜,然后把红辣椒扔进了刚熄灭的灶坑里。待红辣椒烤好,拿出来,用水冲洗干净,用剪子绞碎了放进了事先切好的芹菜心香菜里。然后,对上味素、酱油,点了两滴香油。姥姥对母亲说:“你就拿回家沾菜吃,要多香有多香。”母亲问:“那会不会很辣呀?”姥姥告诉母亲,烧过的红辣椒已经去除了辣味,就只剩下香味了。母亲用嘴尝了一口,果然很香。就端着回家了。那天晚饭,母亲炖的白菜粉条,正好沾着姥姥给拌的小料,奶奶一边吃一边说:“太下饭了!香!”
第二天一早,奶奶就和母亲去了集市上买回十几串红辣椒,把它们挂在墙上大门上。每天都会灶坑里烧辣椒,然后拌上小料。后来时间久了,母亲觉得拌了小料的辣椒吃着不够辣,就干脆烧了辣椒洗一洗夹在菜饽饽里吃。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狠狠咬上一口菜饽饽里夹的辣椒,结果刚进嘴就觉得辣得受不了,刚要吐出来,奶奶瞪圆了眼睛,死死盯着我,然后冲我狠狠喊了一嗓子:“不许吐!”
我被奶奶盯着,不得不把嘴里的饽饽夹辣椒强吞进肚子里,立马辣的我眼泪就流了出来。奶奶见我把辣椒饽饽咽进了肚里,她看了看我说了句:“不能糟蹋粮食。”才转身离开。
母亲急忙端来水,我“咕咚咚”喝下去后,才觉得嘴里不那么辣了。以后再也不敢和母亲那样去吃红辣椒。
母亲喜欢上红辣椒,或许是真的喜欢或许是生活所迫。家里那时太穷了,不吃红辣椒能吃啥呢?那年母亲在我家附近的白灰窑工作,每天她的午饭就是烧红辣椒夹饼子或者是烧红辣椒拌高粱米饭。每天干那么繁重的体力活,唯有红辣椒让母亲食欲大增,才有力气坚持干下去。母亲单位的班长是位南方人,有一次,他问母亲:“茉莉呀,你似乎很喜欢吃红辣椒呀,但也不能总吃呀,吃多了会伤胃的!咱们干这么累的活儿不吃点肉菜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呀?”
母亲听后,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后来再来上班,他就和母亲说,其实他更喜欢吃辣椒,每次母亲烤辣椒,他都馋得慌,他就和母亲抢着吃。并把自己带的饭菜拨给母亲一半,他说:“茉莉,我吃你的饭菜,你吃我的,咱俩换着吃。”他每次带的饭菜都有肉菜,母亲心里明白,他这是在帮助自己呀。在他的带头帮助下,班上的工人谁带了好吃的都让母亲吃。母亲每次回家说给我们时,都会热泪盈眶。奶奶都会说:“还是善良的人多呀!咱们要记着人家的好,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每月父亲开支了,家里会包一次饺子,奶奶都会让多包一些肉馅的,让母亲第二天带到班上分给班上人吃。
后来听我家隔壁住的小胖的当医生的叔叔说,红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镁及钾,辣椒中的辣椒素还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等,适当的多吃红辣椒,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奶奶听后,就开始每年五月份前后,领着我家人在我家大院子里种起了红辣椒,八九月份,红辣椒丰收的季节,母亲和奶奶会把红辣椒串成串,挂满整个院子大门上,墙壁上。一进院里,红辣椒的红,让小院里更加有了烟火气,有了生机。
我家邻居住的是郭婆婆,她老伴早几年就去世了,她有一个闺女已经嫁人,住在离她家很远的外县。郭婆婆每天生绿豆芽,沿街叫卖。她人很好,我家刚搬到承德第一天,她就来到我家,给我们拿来一条活鲤鱼,二斤绿豆芽。她说活鲤鱼预示着年年有余,绿豆芽预示着常吃常有。奶奶还热情地留她在家吃了饭,红烧了鲤鱼,红辣椒拌绿豆芽。郭婆婆吃着这道菜,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吃过饭,奶奶还把我们从东北带来的红辣椒,给她拿走了一串。
郭婆婆每天走街串巷卖绿豆芽,因为是家属院独一份,为此,生意很好。每天早晨推着车出去,中午就基本卖完。卖完绿豆芽没事了,她都会来我家坐坐和奶奶唠闲嗑。后来我家在后山开垦了一个菜园子,种上了红辣椒,她会经常去后山帮忙。
有一天,她对奶奶说:“我看你家生活也挺贫困的,不如我教你生绿豆芽吧,学会了咱俩一起去街市上卖绿豆芽,这样还能填补你家的生活。”
奶奶听后急忙说:“这可使不得,我这不是抢你的生意吗?”郭婆婆却说:“就这么定了,明天我领你去集市买绿豆教你怎么生绿豆芽。”
从那后,郭婆婆教会了奶奶怎么生绿豆芽,奶奶每天都会和她一起去街里卖起了绿豆芽。奶奶还把家里的红辣椒给郭婆婆拿上几串,挂在她的车头,让她一边卖绿豆芽一边卖红辣椒。卖的钱,分文不要她的。为了不抢郭婆婆生意,奶奶就去离家很远的烧沟村卖,奶奶说:“我多走一些路,这样才不至于抢他郭婆婆的生意呀!人家帮了咱们,咱们不能当忘利小人。”
后来,红辣椒绿豆芽成了这趟街的一道风景,人们买绿豆芽的时候,都会买上一串红辣椒。奶奶还会耐心地告诉人们,灶坑里怎么烧红辣椒才不至于糊,红辣椒怎么炒绿豆芽才会更香。
烧沟村有个姓王的老人,每次奶奶去卖绿豆芽,他都会打听郭婆婆身体咋样呀?还会时不时让奶奶给郭婆婆捎一些吃的。后来从郭婆婆嘴里,奶奶了解到,这位老人是郭婆婆男人的同事,郭婆婆男人死后,他没少来家里帮助郭婆婆。那时郭婆婆的孩子小,都是他三天两头帮忙照顾救济,才让郭婆婆有了生活的勇气。郭婆婆会生绿豆芽出去卖,也是他教会郭婆婆给出的主意。他无儿无女,他曾和郭婆婆提过,他想和郭婆婆合为一家,照顾郭婆婆。郭婆婆也有那意思,只是她闺女强烈反对,说是伤风败俗。
奶奶听后就决定帮她。郭婆婆的闺女再回娘家时,奶奶就拎着一串红辣椒去了郭婆婆家。说是给她闺女送辣椒,实则是做她闺女的工作。奶奶伶牙俐齿,几个回合就说服了郭婆婆的闺女。奶奶说,如果郭婆婆身边有个伴了,这样的话也免去她闺女对郭婆婆的牵挂,她可以安心照顾自己那边的小家。奶奶还说:“都什么年代了,你一个年轻人还会有这种思想呀?我这么大的岁数都不觉得不好,这种好事我们都应该支持呀!”
郭婆婆的闺女,被奶奶做通了思想工作。第二天,就和女婿一起去了烧锅村。没过几天,王大爷就买了礼品来到我们村,和郭婆婆办了婚礼。那天宴席在郭婆婆院里支锅办的,奶奶和母亲还有两个村里的厨子来给炒菜,其中宴席上少不了的就有红彤彤的红辣椒炒肉,还有红辣椒炝绿豆芽。奶奶说要想过好日子,怎么能少得了红辣椒和绿豆芽呢?郭婆婆也说:“只有多吃红辣椒和绿豆芽,这样的日子才能红红火火,常吃常有呀!”
人们笑着,笑声在挂满红辣椒的农家小院里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