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人世间】风泣木悲忆叔公 (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风泣木悲忆叔公 (散文)


作者:狮子山中人 布衣,2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6发表时间:2024-07-24 12:19:19
摘要:这是一个悲催的故事,一个悲苦的人。原本有幸福在手,却从自己身边溜走了

木叔公,木叔得,不管是他周围的大人,还是小孩,当时人们都这样叫他,喊他。如今这个名字,就连他这个人都只能从记忆的长河中去搜寻其点滴旧踪,木叔公走得很有些年月了。
   论身高,差不多有一米八的个儿,白净、稍带窄长型国字脸,一身清爽干净衣服,在没有烫斗熨平的年代,总是伸伸展展的利索,给人一种特别洁净,看相帅气,吃碗轻松饭的感觉。
   第一次,听到木叔公这个人的名字,还是在儿时,村里人讲,那个木叔公又来了。
   木叔公刚刚在他外甥家里喝醉了酒,外甥媳妇儿炒好了下酒菜,木叔公喝了个七七八九分,正在和村里那些个女人发酒疯。人家女人在嬉耍他,他也用酒话儿占那些疯癫女人们的便宜,要是被他逮到一个,少不了会被赖上一口亲,或者是紧紧地掐上女人一方柔软,摸上一个不该摸的部位,弄得人家女人大喊嗲叫。反正,人家女人嬉戏他,他也乘着酒兴欺负那些女人。尤其是找寻这些女人敏感的地方,拿捏一把。
   这样发酒疯的次数多了,人家姑娘就离得远远的,生怕被撞上,倒是那些寂寞难挨,憋足了劲儿的女人们,总想凑个热闹,顺便也撒个欢儿,在臆想上也释放出一种人的野性,也有想占木叔公便宜的成份在。
   后来知道,木叔公就是村子前头屋下一位爷爷辈,叫桃溪的人的老婆香美的亲弟,香美是木叔公亲姐,从小做包赔过来的童养媳。而这家人的大儿媳,又是我家祖母娘家的亲侄女春花,待人贤惠,好客。木叔公来了,大多时间就在春花她家里吃饭喝酒。
   人家都说,这个木叔公当时好像在供销社上班。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甚清楚,在计划经济,生活物资都供不应求的那个特定时间段,在供销社上班可是个肥差。也许供销社店里,有卖剩余的布匹——的口良花格子布,有一尺,或者是八寸格子布头,你就可以赢得一位村里姑娘的芳心;不止这些,就连一枚缝补的针,一个女人穿针引线的顶针儿,都可以。因此,这位木叔公很得外甥媳妇春花看重,要是逢年过节去这个木叔公家,自家小孩,也就是木叔公的曾外甥,还会有木叔公这位老外婆家舅公给的一角,贰角,还可能是伍角,用村里人说法,就是能切断豆腐的崭新票子压岁钱。那个以分计币用的年份,这些新角票子可值钱呢。
   这个木叔公,年轻的时候结过一次婚,但为人特别爱干净,有个洁癖,容不得第二个人亲近,特别是女人;自幼,又是上面只有一个姐和一个哥,妥妥的娘亲眼里的宠儿幼子,母亲巴掌心里头的肉。夫妻俩只要发生点矛盾,木叔公娘又爱做儿子一边,一起挤兑媳妇,结果好好的一个媳妇儿,却带着肚里的儿子被离婚再嫁了。
   当时木叔公还不知道,自家的老婆已怀有身孕,好端端白送给人家一个老婆,还有一个可以成家立业,延续香火,将来替自己养老送终的儿子,这可是后话。
   年少不更事的木叔公,一直干着轻快的活儿,上没有天管,下没有地绊,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抱着今朝有酒就今朝醉的生活潇洒。
   男人就是这样,没有女人的男人,更是一位无柄的流仙。耳边没有唠叨,没有儿女牵挂,一人可以天马行空,只要有把登天的梯子,就准能上得了天。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改革开放,吃轻松计划经济饭的供销社,被小商小贩自由经营冲击得一败涂地。木叔公所在的村级供销社也改散了,他这位在供销社的停时工,也就顺势下岗了。后来又没有多少积蓄,赶上能买社保的红利,又没有办妥,最后成了一位无业游民。
   开始,木叔公倒也守着几分责任田,凭着有两三分力气,间或还能给人家打些零工度日。由于一直以来,又没有吃过苦和累,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又不晓得“积谷旁饥,养儿防老”的道理。
   其间,他在供销社上班最跑红的时候,离婚带孕再嫁给他人生下了他儿子的前老婆。这个前老婆在别人家,给他带孕过去生的儿子,到刚刚要读初中的时候,多少也从村里人的嘴巴里知道自己的些许身世,是他母亲带来的遗腹子,村里人也有些不好听的闲话,这个儿子也不想受这份气,听人家说他父亲就是木叔公,还曾经很想回到亲生父亲木叔公身边。木叔公村里,也有人叫木叔公去把这个血脉儿子,给领养回到自己身边,反正前老婆后来在别人家,也生了儿女。人家也是一片好心盼着木叔公,将来到老好有个依靠。
   人就是这样,木叔公自己就没有往人的后半场去想,只图自己一个人洒脱快活,自由散漫,原本这个带孕再嫁生下来的儿子,有回到亲爹身边意愿,村里也有人点拔,这样后半生有个儿子陪伴的好机缘,竟被木叔公他白白地给错过了。
   一个人的木叔公,从小就没受过多少苦和累,自从给村里供销社分店做停时工作,随着小商小贩个体经济的冲击,取而代之,他也失业了。
   年轻的时候不觉得生活的艰难,有零工就打点零工,自己只要管好自己一张嘴就够了。一个人吃饱,全家都不饿,倒也过得逍遥自在,间或发一发酒疯,人生也快意得很。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木叔公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一种无力感,身边无人的孤寞感,油然而生。看到人家儿孙满堂,含饴弄孙,三代同堂的画面,有可能悔不当初,好好的一个老婆,一个原本还有个儿子的家就这样没了,散了,最后自己却成了孤家寡人。
   木叔公大哥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自己在供销社红火时候,尽管住在同一个带天井的前后屋下,却从来又没用些心意去关照过自己的这仨子侄女,你说老了靠这两个侄子,人家侄子也是有想法的。
   好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镇里有养老院可以去。可是一直一个人生活惯了的木叔公,还没有去过三两天,就说这不适应,那不习惯,还是家里的半角老屋好,吵嚷着又回来了。
   期间,木叔公侄女婿,还通过镇里熟人,给他办了一个基本符合政策的救助对象,每个月银行折子上都有一笔生活费发给他。加上过了60岁的老人,也有百几十元养老补助。还有自家责任田,有些粮食补贴。这些钱加在一起,在农村维持一个人生活,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不过,那笔救济款,后来等他自己总听信别人,糊言乱语,七弄八舞,最后竟给弄掉了。
   一个人,自己又没有一定的主见,总听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去糊弄,说能帮他怎样弄到钱,怎么样弄到有社保,你说?这样的一个人,最后还不会吃个哑巴亏不?
   听说,有一次木叔公还带了一个他侄女婿也认识,并且连他侄女婿都不愿意交往的人来城里吃饭,说是人家能给他办事,找人托关系能办到养老保险等。局外人都能看出来,这纯粹就是骗吃骗喝,骗木叔公口袋里还剩下的一点点钱。
   现在再回想这件事,就会发现这个骗子的胆儿,也委是够肥的。当时木叔公侄女婿,就亳不留情面地警告过,那个说能给木叔公办事的人!说木叔公村子大,在附近很有些名声,村里也有能人;再说木叔公还有两亲侄子,尽管有嫁出去的侄女不理娘家事风俗,但是,要是你胆敢糊弄,甚至欺骗木叔公,只怕到时候,会有人不会放过你的。
   人就是这样,在生的时候,也许亲情不那么存在,重要,但是一旦这个人遇到了事,亲情的人还是会出来讨个说法的。这就如民间俚语“在生一颗草,死后一只宝”,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只是到后来,听木叔公自己讲,还被人家抢过一次,衣服都被撕扯破了。当时他又不知道报警,也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为了那个救助对象被弄掉一事,木叔公在精神上,应该是彻底被击垮了。后来,一直讲要上访,又听人家忽悠,说是那天那日有上面的大领导下来,只要拦到一告状,准能把自己的事办好,要么就直接去省里上访。结果,他还真不知道是如何跑到了,有千里之隔的吉安,又被人家给送了回来。
   你说,这个木叔公有自己的两亲侄不靠过去,宁愿相信外头不三不四的人;你说,有自己所在的村,村委会组织不去依靠,又听信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一个劲儿满世界乱跑,到头来不人财两空,还真是神仙呢!更何况口袋里原本就没有两个钱的木叔公,最后也确实跑得精疲力尽,人才两财。
   一个人来到世间走一趟,最基本的是生命要有延续,要有一个家,后继要有人,古人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深层次的含义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木叔公的前半生,过得无忧无虑,由于自己的洁癖,没有正确处理好与怀有身孕的老婆关系,没去珍惜这段姻缘,加上老母亲从中推波助澜,一个能帮他开枝散叶,延续生命的女人被迫离婚了,反倒成全了另外一个男人。
   本来也可以再娶,又重组个家,可是他没有去努力,一个人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不去愁的日子。原本还可以去争取把老婆带过去的血脉儿子,给要回来,再给儿子教养婚配,将来可给自己养老送终,结果却错失良机,最终孤老一生。
   一个人能自理,手中又有几吊钱可以用的话,甚至还能挣点钱,只是承担生命中的孤寂,倒也可以过得去。可是一旦钱将用尽,生活没有盼头,又没有经济来源,又没有亲情可以依赖,更要命的是疾病缠身,可以想象的是木叔公在人生的最后时间段,应该是充满了无尽的苦涩和深深的绝望。
   每个人的一生,上天都会斟满一杯苦酒和一杯甜酒,给你的人生预备着:有的人会历经磨难,百炼成钢,先把一杯苦酒给干了,余生会喝另一杯甜酒,先苦后甜,幸福美满;可是木叔公却搞错了顺序,先把一杯甜酒给咕咚干尽,而且把原本该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包括生命的延续,都一一拱手让人,结果却只剩下了一杯苦酒,难以下咽,也不得不咽下去。
   不!这是一杯重生和无奈的催命酒,他却一仰脖子,喝了个干净,连瓶子也现底了。
   冥冥之中,木叔公一抹嘴角,顿觉肝肠寸断,脑疼欲裂,胃里翻江倒海,这酒却没有了往日的醇香,沁烈和度数,一股浓郁的除草剂味道不断地袭来,此时呼天不应,喊地也不觉回。听村里屋下人讲,没过一会儿时间,木叔公却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好在木叔公村里,民风淳朴,两个侄儿不计前嫌,由大侄儿牵头办理,侄女,侄女婿,众亲朋相送,木叔公较为体面地走完了人世间的最后一程。
   人生该逆旅,位位是行人。累月经年,若干个时年以后,人都终归尘埃,但是生命要有延续,后继要有人,不婚不育可不行,轻言离婚更不可取。
   风泣木悲忆叔公,如今木叔公却只剩下一个传说,还有他村子前头,不远处竹垅窝里的那一堆黄土。

共 40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木叔公的一生。从他在供销社上班时的风光,到后来的下岗失业,展现了时代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文中对木叔公的外貌、性格及行为刻画得十分鲜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干净、潇洒却又有些自私任性的人物形象。他因洁癖和母亲的偏袒失去了第一段婚姻,错过了与亲生儿子相认的机会,也未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未雨绸缪。文章通过木叔公的经历,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人生选择、责任担当以及命运无常的思考。木叔公的故事是一个令人感慨的个案,提醒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懂得珍惜、学会规划,莫要只图一时的逍遥而忽视了未来的安稳。木叔公跌宕起伏的一生。前半生他风光肆意,却因自身性格和抉择,错失诸多人生关键节点,导致后半生孤苦伶仃。文中展现了木叔公在年老时的无助与迷茫,轻信他人以致利益受损,四处奔波却无果,最终在苦涩与绝望中离世。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淳朴的民风让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以体面告别。木叔公的故事令人唏嘘,它揭示了人生规划、家庭责任、亲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命运的洪流中,如何做出明智选择,珍惜眼前,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避免如木叔公般落得悲惨结局。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4 12:19:3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4-07-24 12:44:40
  谢谢鼓励,中午好!
2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4-07-24 12:44:04
  陌先生真是神速哟,洋洋洒洒神评鼓励,致祝,致谢,中午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