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一盆疙瘩汤六元钱(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一盆疙瘩汤六元钱(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270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3发表时间:2024-07-24 20:24:48

那年我们一家随父亲来承德,一个周末,父亲问奶奶打算怎么过呀?奶奶吭叽了半天说她想去市里大商场逛逛,活了大半辈子了,有的大商场啥样都没见过。一听逛商场,我和哥蹦着高地乐。父亲答应着,就领着我们一家人坐了公交车去了市里。逛了几个商场,由于囊中羞涩,也只是看看,什么也没舍得买。中午到了,奶奶也不好意思再逛下去,就说累了。父亲说,那就找一个饭店吃口饭吧。
   大饭店门面敞亮的我们不敢进,我们就进了一家门面看着比较小一点的“便民饭店”。坐在桌前,服务员殷勤地拿来了菜单,奶奶装模作样拿起菜谱看了半天也没选好一个菜,她偷偷对我们说,她看了所有的菜价都好几十,还有上百的。所以她一下就相中了六元钱一盆疙瘩汤。奶奶小声和我们说:“这个实惠,一盆也足够咱们五口人吃的了。”她还补充说,咱也尝尝城里人的疙瘩汤,到底是啥滋味。”
   服务员听我们只点了一盆疙瘩汤时,脸上的笑意没有了,立马露出不悦表情,她反复问我们:“不再点几个菜吗?”奶奶坚定地说:“一盆疙瘩汤就足够了。我们都不算饿,就当是歇歇脚了。”
   服务员小跑着去了前台,为此还请示了一个前台的一个打扮入时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女人还特意走过来,当确定我们只要一盆疙瘩汤时,她很不高兴地说,疙瘩汤其实不单卖的。看我们拖家带口的也挺不容易的,就卖给我们了。她并让服务员把我们让到另外一个靠边旮旯的没有铺台布的小桌子上。说这个桌子才适合我们,那个桌子在明面好给其他顾客留着。过了很久,邻座的吃饭的走了一波又一波,问了几遍,服务员才端来了一个大瓷碗装的疙瘩汤。奶奶见到瓷碗疙瘩汤当时就惊呆了。她急忙问服务员:“我们要的可是一盆疙瘩汤呀!这,这也不是一盆呀?”
   当服务员确定说这就是一盆时,奶奶气得一个劲翻白眼。嘴里不停歇地抱怨说,这个疙瘩汤也就半碗面都不到,那简直是在抢钱。而服务员听奶奶这么说,还说了一句:“你这老太太,领着一大家人进我们这个店吃饭,就要一盆疙瘩汤还好意思嫌疙瘩汤少。你如果去别的饭店不吃菜就要一盆疙瘩汤,没人会招待你们的。你去打听打听,不是我们一家这样盆,都是这样卖。”当时奶奶听着,几次想说什么,都让父亲给劝住了。
   一瓷碗疙瘩汤,我们一人盛了一勺就见了底。半饱都不到,桌子上本有的一小碟咸菜的,也被服务员给收了回去。服务员看我们那种眼神,惹来许多来饭店吃饭人的观看,那种尴尬,如芒针刺,让我们抬不起头来。
   回家的路上,奶奶一句话也没有说,到家蒙头就睡,晚饭都没有吃。
   第二天一早,奶奶就起来了,她叫上母亲说啥要去市里我三姑的饭店看看。那年三姑所在的县剧团精简整编,三姑喜欢上了她们剧团的一个离过婚男人,两个人结婚后双双辞职来到承德。在市里一家商场附近,开了一个大肚皮饺子馆。由于经营不善,竞争对手也多,自从开了也一直是冷冷清清。三姑嫁给了二婚男人,封建迷信严重的奶奶一时接受不了,觉得丢了她的老脸,所以对她们的婚事一直持反对意见。但三姑属于认死理的人。对于奶奶的反对,她不以为然。她和男人来承德市里开饭店几年里,我们两家也很少来往。三姑买过东西来家里几次,都让奶奶给轰出去了。这次咋就想去三姑店了呢?我们不清楚奶奶要去干嘛,但母亲也不敢多问,她说要去,我们就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三姑店里,奶奶说:“三丫头呀,我这次来不是和你和好的,我来是想帮你一把。据说你们店里只卖饺子和一些小菜,我觉得太单调了,不如添一个一盆六元钱的疙瘩汤吧。我留下来住些日子,帮你们。三姑听了当然高兴呀,这么多年,老妈都不理她了,这回终于主动找她来了,三姑和三姑夫当即就高兴地同意了。
   从此后,饭馆就多出了专为那些囊中羞涩的贫民百姓准备的,一盆六元钱的疙瘩汤。奶奶让加的一盆可不是那种大瓷碗的那样盆,而是货真价实的不锈钢盆。奶奶的本意是为了赌气。挣回面子。奶奶生来性格刚强,那天那阵势奶奶受的委屈,她哪受得了呀?那天我们一家人吃的一盆六元钱的疙瘩汤,服务员看不起人的那种态度,实在让她脸上没光。再加上一个大瓷碗算一盆,她也觉得太坑人了,她心里也实在接受不了。她心里想,你不是看不起我乡下人吗?我偏要用大盆卖,我就要接济那些进不起饭店的贫民百姓。我就不信人们宁可花六元钱吃一碗疙瘩汤,还是喜欢吃实惠的大盆装的。我偏要杀杀你们的坑人行为。她还让三姑父在门口挂了一个大牌子,本店不仅有大肚皮饺子,还可以让你管饱的一盆的疙瘩汤只要六元钱。她还让三姑父,把大盆装好的疙瘩汤配了照片。
   每天奶奶都会亲自下厨做疙瘩汤,绝对做到色香味全。她另外还自己制作了一些小咸菜,作为疙瘩汤的配菜绝对管够。附近有许多在市里搞基建的民工,他们也多是一些贫苦人出身。出门在外,他们挣钱了也是省吃俭用,挣了钱会惦记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他们听说这个店里不仅有饺子,还有实惠便宜的六元钱一盆的疙瘩汤,下了班都会来店里。有的民工来了,几个人只吃六元钱一盆的疙瘩汤,也吃得饱饱的,奶奶也会热情招待。奶奶说:“我们开饭店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要在挣钱的同时去帮助那些吃不起饭,花不起太多钱的贫民百姓。我们身为贫民百姓,深知出门在外人的不易,挣钱不易,我自己淋过雨,我要为淋雨的人撑把伞。我们一定要挣良心钱!”
   奶奶自从推出一盆疙瘩汤只要六元钱之后,一时间三姑的店火了起来,以前冷冷清清的饭店也变得客满了,每天都会排满长长的队伍等待吃饺子喝疙瘩汤的人们。奶奶说:“这才是饭店应该有的样子。人气有了,还愁挣不到钱吗?”
   后来,据说其他饭店看三姑的饭店火了,也模仿起三姑饭店的经营方式,把大瓷碗装的疙瘩汤也换成了盆装的实惠装。而且有的饭店再也不会歧视那些只吃一盆疙瘩汤顾客了,只要是进店的都会热情招待。绝不会甩冷脸子。我们吃过的那家店,父亲从市里回来说,听同事讲也把大瓷碗装的疙瘩汤换成了盆装的。而且门口还挂起了一个横幅上写着:贫贱不欺,顾客至上!
   奶奶听说后,高兴地笑了,她终于为自己争回了脸面,她也不再在三姑店里,回了家。
   父亲休班的日子,三姑和三姑父会开车来家里接我们去他们的饭店,我们一家人吃上一盆热乎乎的疙瘩汤。三姑的饭店由于信誉好,也门庭若市了,后来还扩大了经营。但店门口仍然挂着,一盆疙瘩汤六元钱。

共 25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一家人的一次特殊经历。从奶奶初到城市大商场只能过眼瘾,到在小饭店因只点一盆疙瘩汤遭遇的尴尬与轻视,展现了底层百姓在城市生活中的不易和所受的委屈。然而,奶奶性格刚强,她没有选择默默忍受,而是将这股气化作行动,到三姑的饺子馆新增实惠的六元疙瘩汤,以接济贫民百姓,对抗不良商家的坑人行为。奶奶推出六元一盆的实惠疙瘩汤后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变化。奶奶的善举不仅让三姑的饭店生意红火,还引发了其他饭店的效仿,改变了行业风气。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善良,为贫苦百姓提供了温暖,也赢得了尊重和认可。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和人情冷暖,同时也凸显了奶奶的善良、坚韧和不服输的性格特点。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更是对社会现象的一次有力折射,让读者在感受亲情温暖的同时,也能对现实有所思考。文章还传递出了“善有善报”“以善为本能赢得成功”的积极价值观,令人心生温暖与感动。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5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4 20:25:13
  感谢社长的精彩分享,拜读佳作!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6 10:06:14
  辛苦了小雨,致谢。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7-25 10:36:07
  拜读佳作,感情深厚,感人肺腑,令人难忘。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6 10:06:43
  问好王社,感谢留字。
3 楼        文友:东辰        2024-07-25 15:56:56
  温馨的文字会温暖各个的,奶奶的善良与聪慧是文中火焰。欣赏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6 10:07:01
  谢谢东辰姐。敬茶
4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4-07-25 21:48:45
  恭喜社长获得精品!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6 10:07:23
  谢谢我的至简姐,献花。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6 12:22:21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5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6 14:11:29
  问好小雨,等有空了来我家我给你来一盆六块钱的疙瘩汤。
6 楼        文友:萧垦        2024-07-27 11:09:14
  祝贺何叶老师,佳作频出,精品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7 20:50:14
  谢谢垦哥支持!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