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憨头辛老三传奇(小说)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憨头辛老三传奇(小说)


作者:江凤鸣 探花,17730.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99发表时间:2024-07-26 09:30:23


   辛老三是个石匠,兄弟四人,家中略有几亩薄田。父母死得早,大哥、二哥在家种地,他和弟弟辛老四,走乡串镇给大户人家打石头狮子。这是他家的祖传手艺,虽然辛苦,总还能吃上口饱饭。
   辛老三生得高大威猛,身高足有一米八五,在普遍身形较为矮小的江浙人中,恰似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辛老三那宽阔的肩膀仿佛能扛起千斤重担,粗壮的手臂肌肉隆起,彰显着力量。他一张国字脸,面色黝黑,犹如被岁月的风霜打磨过。浓眉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深邃而犀利,仿佛即便在无月之夜,也能洞穿黑暗。挺直的鼻梁,厚实的嘴唇,紧抿时透出一股坚毅。平日里,他总是身穿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短褂,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宽腰带。
   辛老三为人义气,最是见不得不公之事,喜好打抱不平。一旦上了牛脾气,那便是不顾死活,一根筋到底。也正因如此,在江湖上落下个浑名——憨头辛老三。
   那个夏天,天气特别的炎热,兄弟俩在杭州城郊接了一单生意。辛辛苦苦敲打了大半个月,等到东家门前的石狮子活灵活现地立起来,东家却以狮子身上有两根毛雕刻不自然为由,要克扣工钱。辛家兄弟那时年轻,血气方刚。这做石匠的本就力气大、脾气也大,在这火熏火燎的盛夏,一点就着了毛。二人不由分说,就与东家的人起了口角,后来就动起手来。东家人多势众,原本就养了一群看家护院的,打起架来自然就占了上风。不过,这辛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能在这乱世里走门串户,身上也多少有些本领。
   兄弟俩正在个火头上,也不管你人少人多,抡起打造石狮子的錾子、大锤就向众人堆里冲了过去。一场混战,血肉横飞。忽然有人高喊:不好了,账房先生给打死了!再过了一会儿,又有个女人发出尖锐且带着颤抖的声音:天哪,不得了啦,少东家脑浆都给打出来了!在人堆里杀红了眼的辛老三,听了不由一楞神,仔细一瞧,地上早就横七竖八躺了好几个人。他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冲上去一把拽住正提着大锤追赶一个女人的辛老四,说:别追了,闯下大祸了。辛老四往地上一望,妈呀,可不是吗?兄弟俩住了手,趁乱逃出了镇子,头也不回地跑进了大山里。
   也是造化弄人。辛老四进山以后,撞上了四明山的新四军游击队,从此跟着队伍,一路向北,来到苏北的盐城,被整编进了新四军大部队。辛老三不愿当兵,在山里躲了大半年,听听没啥风声了,就又转去浙北依旧走乡串镇,操起老本行给大户人家打石头狮子。这天,正逢集日,他刚从小酒馆喝了点酒出来,就被一群官兵扑到在地,给捆了个结结实实。他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东窗事发了?吃饭的脑袋要保不住了。可到了军营,他才晓得刚才是虚惊一场,自己是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别人被抓了壮丁又哭又闹,辛老三反而觉得抓了壮丁当兵也好。有的整天提心吊胆的数日子,倒还不如当兵吃粮混个肚子饱。被抓了壮丁,他倒心安了。就这样靠着敲打石头度日的憨头辛老三,稀里糊涂地成了国军。
  
   二
   辛老三虽说被人称作憨头,但实则头脑聪慧,绝非痴傻之辈。他向来极讲义气,把情谊二字看得比什么都重。平日里,甭管是谁遇上了难处,只要他知晓,必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常说,当兵的要钱有个屁用,不知道啥时候吃饭的家伙就搬家了。对于钱财看得既淡又轻。他为人又勤勉努力,习兵练武非常认真,每日里,天不亮就起身操练,从不懈怠。
   只要队伍上有事,他也总是一马当先,毫无半分退缩之意。在那些军阀混战的日子里,辛老三抱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态度,每逢打仗,他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冲锋陷阵,勇猛无比。但凡队伍上发生需要责罚之事,只要并非坐牢杀头的大罪,他都甘愿为官长或兄弟哥们儿顶罪扛责。有一回,队伍出去剿匪,不知哪个冒失鬼走火开了一枪,让就要走进伏击圈的土匪掉头跑掉了。上头追查下来,眼看排长要被严惩,辛老三挺身而出,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结果被罚关禁闭一周,还挨了三十军棍,但他愣是一声不吭,毫无怨言。事后,排长看着他烂肿的屁股直掉泪,两人由此成了莫逆之交。
   也正因如此,他赢得了所属队伍中人的广泛敬重。在一次与敌军的激烈交锋中,战况胶着,辛老三所在的连被敌军围困,当敌人突破阵地前沿,冲上来的时候,他跳出战壕,挥舞大刀带领全班与敌人肉搏。他一个人就砍死七个敌人,最终成功等到了增援部队,不仅一举击退了敌军,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场战斗让辛老三声名大噪,上级对他的英勇表现赞赏有加,很快便将他升任排长。
   又过了不数年,中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张治中将军率领下,在上海英勇抗战,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上海战役失利后,中国军队从上海撤往南京,中日双方在上海到南京之间三百公里的战线上,开始了复杂的撤退与阻击之战。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辛老三所在的连队遭遇敌军主力部队的猛烈攻击,连长不幸负伤。辛老三临危受命,接过指挥权,他身先士卒,带领全连战士奋勇抵抗,一次次打退了敌军的进攻。经过数日的艰苦鏖战,终于成功守住了阵地,迟滞了日军进攻的势头,为大部队的安全转移立下汗马功劳。经此一役,辛老三因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悍不畏死的劲头,被提拔当了连长。
   日军占领上海后,在松井石根大将的指挥之下,日军重藤支队、永津支队和第16师团乘船顺长江而上,分别在常熟东部的新港镇、浒浦口镇、徐六泾镇和白茆口镇登陆,准备截断从上海沿京沪线撤出的中国军队。辛老三率领他的连队奉命在白茆口江岸一线,在第11军团刘培绪第40师的编成内阻击日军。
   进攻白茆口的日军永津支队,一路上天天从友邻部队中收到中国军队溃败的消息,觉得中国军队就是一群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不值得一击,根本没把这支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11月13日凌晨3点半,夜色深沉,日军从登陆艇换乘小船,妄图强行登陆,其狂妄之态尽显,甚至进攻前连炮击都未进行。就在最前方的船只即将抵岸之时,辛老三一声怒吼:“鬼子来了,射击!”刹那间,天空中骤然升起一排夜光弹,璀璨的光芒将整片江滩照得如同白昼。几乎在同一瞬间,全连火力齐发,机枪喷射出愤怒的火舌,步枪的射击声此起彼伏,迫击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犹如暴风雨一般无情地扫向鬼子登陆的小木船。
   第一波冲击的鬼子,还未来得及下船,便已命丧黄泉,魂归东洋去找他们的天照大神报到去了。最后一只船上的鬼子少尉森下,被一发呼啸而来的迫击炮弹巨大的冲击力震落水中,他拼尽全力抓住了一艘倒扣在水中的铁皮船,在汹涌的江水中随波逐流,一直被冲到了下游。惊魂未定的森下,战战兢兢地探头一望,只见身边到处都是漂浮的死尸,惨状令人毛骨悚然。他在后来写给军部的报告中说道:“我们遭遇到了中国最强悍的军队。”
   第二天清晨,森下在离登陆点足足三公里远的地方,被匆匆赶来增援的鬼子大部队救起。此时,他才惊闻日军第10中队长加藤、第12中队长生田利之相继战死沙场,第3大队大队长栗本身负重伤,第一批登陆的1000余人几乎无一生还。此次登陆不得不暂且停止。
   然而,小鬼子贼心不死,不甘心就此失败,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辛老三连守卫的滩头阵地发起冲击。他们丧心病狂,甚至在江岸很远的地方,就迫不及待地跳进江中,妄图徒涉进攻。辛老三再次展现出他那股子执拗的憨劲,一边沉着冷静地指挥全连战斗,一边亲自操起重机枪,朝着鬼子疯狂射击。他双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汗水顺着脸颊滚滚而落。看到一排排小鬼子像是被收割的稻草般漂浮在水里,他紧张又兴奋,口中不停地高声呼喊:“打呀,打呀,狠狠打死这些丧心病狂的小日本鬼子!”士兵们被连长的激昂情绪所深深感染,斗志愈发高昂,射击愈发猛烈,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誓死要将这帮侵略者挡在长江的堤岸之外,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当黎明的曙光划破天际后,日军那如雨点般的舰炮以及如蝗虫般的海军航空兵,从水上和空中同时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了猛烈地轰击。中国军队在陆地上缺乏能与之抗衡的精良火炮,在空中更是没有任何飞机可以前来支援。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阵地没过多久便被轰炸得支离破碎,大量国军部队无奈之下只得朝着常熟的方向狼狈后撤。而与此同时,日军的登陆行动又一次开启。
   辛老三在这危难时刻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他必须坚守住阵地,以此来为大部队的安全转移提供掩护。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辛老三带领着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顽强抵抗着,然而敌人的火力实在太过凶猛。中国军队这边,不仅武器装备远远落后,弹药也在急剧消耗,士兵们伤亡惨重。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辛老三的心在滴血。全连一百三十几号人,只剩下一半人还在射击。战斗在持续着,打着打着,忽然二排王排长神色焦急地向他报告说:“连长,别再继续打下去了,咱们也赶紧撤退吧,你看,再打下去,我们就成孤军了。”辛老三急忙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然后迅速地向四周环顾了一番,不禁破口大骂道:“该死的,竟然都跑光了,只剩下老子还在苦守阵地。上次上海保卫战,也是你们这群当官的率先逃跑,把老子留下来断后。”
   他望着阵地上战死者的尸体和自己身边的伤兵们,只觉得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从心底升腾而起。他瞪着猩红的眼睛,大声吼道:“都撤了,把我们丢在这里,这算什么!”他的拳头紧紧握着,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他的眼中满是愤怒与绝望,心中的恨意如潮水般不断翻涌:“都是因为你们这群毫无担当、腐败无能的窝囊废,我们这些当兵的才会一次次在拼命战斗的情况下还总是遭遇败仗。明明有那么多可以取胜的机会,却都因为你们的胆小懦弱、自私自利而白白葬送,把一次次本可胜利的战斗都变成了耻辱的败仗,你们这帮狗东西!”
   他知道局势已无可挽回,这一切都是国民党高层的腐败和无能导致的。那些达官贵人只知道享乐,根本不顾前线士兵的死活,他们把好好的战局弄得一塌糊涂,让无数士兵白白牺牲。一次次的战场失利,让辛老三对国民党腐败的痛恨,不断在心中发酵,他几近疯狂的对士兵们吼道:妈的,撤,我们也撤退!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在白茆口登陆,国民党军抵抗不成,败下阵来。国军的残兵败将向无锡方向溃逃而去。
  
   三
   辛老三神色凝重地带着从白茆口败退下来的四十位灰头土脸且疲惫不堪的士兵以及十位缠着绷带的伤员,艰难地沿着锡虞公路缓慢行进,最终抵达廊下段。接着,他们又跨过宛山荡大成桥,进入到厚桥农村,向当地保长苦苦求得一餐之后,找了一位看上去还算精干的向导带他们去了梅村。
   这些败兵到达梅村的时候,早没了战场上的威风,一副散乱不堪的模样,犹如一盘散沙。辛老三对他们几乎完全失去了掌控力,显得心力交瘁。他们贪婪地索要着吃的喝的用的,嘴里还张狂地叫嚷着:“老子在前方浴血奋战,挨了枪子儿挂了彩,你们无论如何也得好好地犒劳、犒劳我们!”他们在当地毫无顾忌地三五成群地打家劫舍,抢掠财物,那些不情愿干这种扰民偷盗之事的士兵便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地乞讨。辛老三面对如此情形,跺脚、骂娘都没用,无奈到了极点。为了防止他们继续滋事骚扰百姓、给地方带来更大的危害,只得与镇上进行紧急商议,让有钱的大户人家拿出一些银两,好歹将这些人遣散了。而剩下的十名伤员,经过辛老三与梅村一家典当行老板艰难地协商,由典当行提供生活所需,伤员则为典当行强打精神地提供值班保卫,等到伤员恢复健康后再离开。典当行老板看着这些呲牙咧嘴、模样凄惨的兵爷,也只能愁眉苦脸地答应下来。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当兵的似乎忘记了应有的职责与使命,不打仗也不训练,整天无所事事。辛老三带着他的贴身卫士,时常到处闲逛。
   有一天,辛老三和卫士身着便衣沿着伯渎河纤道前往无锡城里。当他们来到清名桥时,却发现桥上有日军把守,无论是上桥还是下桥的行人都必须毕恭毕敬地对日军岗哨鞠躬。看到这一幕,辛老三心中一股怒火陡然升起,中国人对日军这般低三下四,简直是莫大的奇耻大辱,于是他低声对卫士说:妈的,回去,不进城了。
   遣散了旧部,辛老三无所事事,就来到坊前,常常与王排长借酒浇愁。两人既是战友又是同乡,只因空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由此惺惺相惜、同病相怜。有一天,他俩又在坊前的酒店里借酒浇愁,这时店外进来了一老一少。少年想要在辛老三那桌就座,那老的急忙说道:“不要和这些倒霉的败落兵坐在一起。”王排长听到这般奚落,顿时怒不可遏,一下子拔出了手枪指向老者的脑袋。然而那位老者毫不示弱,挺起胸膛道:“你有种打我?那为什么不敢打日本鬼子?”辛老三见状,赶忙站起来劝解,按住王排长让他不可造次,随后转过脸来对老者说道:“请你耐心坐一下,看看我们有没有种打鬼子。”说完,他拉着卫士的手迅速走出店外,沿着伯渎河纤道径直奔向无锡城。

共 692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空有一身手艺的辛老三,本是专打石头狮子的匠人,这是他的祖传手艺,可惜生不逢时,手艺再好也无用武之地,家破人亡,谁还用得着他的手艺呢!他有一个绰号——憨头辛老三。五大三粗,为人耿直,爱抱打不平。一天憨头辛老三被抓了壮丁,稀里糊涂地成了国军。他在队伍里英勇善打,很快便将他升任排长、连长。不畏死的劲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然而在国民党的部队里,他却无用武之地,处处受气,终于出走江北,当上了共产党的兵,一展风姿和抱负。作品以写人为主,手艺的传承成了革命精神的继承,只有国家独立兴旺,个人的手艺才能发扬光大。没有大家自然就没有个人的小家。国家之本才是传承的魂。没有这个魂其他一切将不存在。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亮点使之放大,文有了魂。主旨鲜明,构架精致,语言素朴,富有美感。佳作,倾情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4-07-26 09:34:40
  二哥一直笔耕不辍,佳作频现,值得我学习。
   这篇征文切合主题,正能量满满,激励着读者。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7-27 18:03:4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