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流年】火锅奏鸣曲(散文)
一
从记事儿开始,本人就是个小吃货,且海吃不胖。
这个周末与家人一起逛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逛到午后该吃饭的点了。满街餐饮让人眼花缭乱,去哪里用餐呢?去“西域娜依”吃红焖羊肉。爱人不容商量地说。说实话我是不怎么爱吃肉的,特别是羊肉,但是新疆的红焖羊肉我还是有些许好感的。
老家重庆的山羊肉不像新疆的羊肉,怎么做都有股羊膻味儿,让我很难接受。因此从小我不吃羊肉,成了我妈做饭菜的禁忌。但是,新疆的羊肉对我而言是个例外,确切地说,羊肉我只吃新疆的。
新疆的绵羊肉肥嫩而不膻,这是真的。据说,凡是土壤成碱性的地方,长出来的草羊吃了肉就不会膻。而南方多数地区土壤呈酸性,羊肉的膻味就明显一些。所以新疆羊肉的鲜香无膻更是各地羊肉中的极品。很多人都发现了这种现象,这是因水草和气候更适合绵羊的生长吧。天山北坡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草质也谓之一流,如此环境下放养出的牛羊,自然是肉质鲜美,堪称一绝。伊吾的盐池羊肉、巴里坤大草原的羊肉、阿勒泰羊肉和伊犁羊肉味道最佳。这家全国连锁店“西域娜依”打出的招牌菜是“巴里坤红焖羊肉”。去年的时候尝试了一把新疆的焖肉火锅,味道真不错。
红焖羊肉,对于食材、用料、火候都有独特的讲究。将正宗巴里坤羊肉,切成大小合适的块状,加冰糖炒色,然后再加入花椒、葱姜蒜、桂皮、炒果、香叶等作料,经过生炒,大炖过程后,再开文火慢炖两个小时以上。香料的味道全部融进肌肉里,肉质变得酥烂香软,诱人的香气弥漫着整个后堂前厅,烟火气里,满街飘香。红焖羊肉的味道比水煮鱼要温和,不是刺激神经的辣,而是一种温暖的醇厚味,吃着就觉得很补,特别适合那种原本就胃寒怕冷的体质。
将焖好的羊肉沥出、装盆,一块块羊肉呈现出玛瑙般的光泽,肉质紧实,纹理清晰,而一些羊筋、肥肉的部分则变成了褐色的透明状,这时候你可能会像馋猫似的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别急,好的东西需要锦上添花,还需要一道最为重要的工序,也是它最有特点的工序——将焖好的羊肉端上餐桌。其实服务员早为每个食客备好的崽崽汤锅(每个人一个小汤锅),和老重庆涮火锅里常见的崽崽锅几乎一模一样,点火,加汤,用公筷各自夹相中的肉块放进自己面前的小汤锅里涮着吃。我尤其喜欢崽崽锅的形式。不仅仅是干净卫生,还能只挑选自然喜欢吃的食材放进锅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轻重去点,特辣,中辣,微辣,三鲜汤等不同崽锅。这种吃法不混汤,不串味儿,吃的无挂无碍,清爽舒心。
在沸腾的汤锅里,肉块在汤中轻快地飞舞着,这时候就可以品尝它咸香微辣的美味了。夹起一块尝一下,“嗯,真香!”然后慢慢地咀嚼,虽然酥软却不失劲道,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各种香味完美调和,咸甜适中又伴着微辣,真是劲道又爽口。焖锅不同于一般的涮火锅,红焖羊肉锅里的汤可以喝,如果是在寒冷的冬日,涮一锅红焖羊肉,喝一口热汤,既鲜美醇厚,又营养滋补。这场与美食的约会让人获得了从口舌到内心的通身舒畅。
二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火锅起源的说法不一,溯源可到新石器时代。但有记载的有关火锅始文献最早的是东汉和三国时期。汉代韩婴著《韩诗外传》中有“击钟列鼎”的记载。“食客团坐温鼎周围,将肉食菜蔬投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最早的雏型。
父亲说,我们小时候就没有什么火锅的叫法,就叫连锅子,实际就是大杂烩。那时在饭馆吃碗小面也是奢侈的。因为便宜,一碗一毛钱,就是清汤下切面,再调一点酱油即可,没有我们现在常吃的醋,麻油和红油辣子。
说到火锅,自然会想到重庆老火锅。火锅是国民美食。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重庆麻辣火锅、广东海鲜打边炉、山东肥牛小火锅、北京羊肉涮锅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火锅”。要论独特,重庆的火锅可算独树一帜。
家常最方便的料理就是火锅,吃食可以花样多,浑素搭配营养均全。回家的团圆饭吃的最多的也是火锅,一家人有说有笑围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边,既祛寒又能增进感情。
我家常做的豆浆素火锅,以豆浆为汤底,搭配金针菇、黄豆芽、豌豆苗、鲜藕片,总之一些时鲜素菜都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再加入番茄,色彩缤纷、味道清爽,浓浓的豆浆香味让人吃出一种幸福的滋味。再喝一口清汤营养又美味,顿时浑身上下暖暖的,滋润、舒坦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啦!
我不会吃辣,却又喜欢吃辣,当然,我的定格是鲜香微辣,妥妥一个矛盾体。有人说,成都的火锅麻多于辣,重庆的火锅辣多于麻,也有人认为完全相反。至于究竟谁能辣得你头顶冒烟,谁能麻到你舌头失去知觉,我看还是取决于后厨下料时轻重而定。
以美食流派来比喻,重庆火锅绝对是美食中的豪放派,它是“起于青萍之末,行于草莽之间”的重庆乡间美食。
重庆火锅特点不仅是暴辣,主打清油做锅底,提供鸳鸯锅,还有“九宫格”,口味可以多元化。有人说,火锅正是因为这种“随性而吃”的形式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越来越契合,再加上麻辣口味满足了大家日益加重的口味,才迅速风靡全国。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快节奏、重口味这两个概念也与人们现代美食追求的理念不谋而合。
火锅首先是底汤,虽然如今已经有了各种口味的锅底,红油乃火锅之母。上好的红油锅底,采用干辣椒、葱段、蒜片等,配上正宗郫县豆瓣酱,搭配鲜美骨汤,辣而不燥,回味无穷。火锅是吃不腻的,也不太讲究什么正宗吃法,更没有食材和季节的局限性,不管火锅正不正宗,随心所欲地吃才最重要。
三
如果说重庆的麻辣香锅是众多川菜中的一颗美人痣,那么菊花火锅就是火锅城里的一道白月光。
有一道甜汤锅我很衷情。叫菊花火锅,黄菊花白银耳,山药,枸杞,这种搭配把山珍缥缈超凡的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银耳懒洋洋地躺在甜汤之中,如一朵朵透明的浪花。甜汤柔滑地溜过喉咙,如梦似幻;加糖要有所控制,不要过甜。
相传陶渊明酷爱菊,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将菊花放入汤锅中,竟获得了清香提神的口感。自此以菊花入食就传播开了。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是入肴佳品,吃法也很多。在清代,懂得养生又极爱美的慈禧皇太后视菊花火锅为秋冬最爱膳食,慈禧用菊花暖锅汤涮入食材食之,芬芳扑鼻,因此菊花火锅盛行于宫廷。乾隆帝也曾举办过“千叟宴”的火锅盛宴。食用菊花火锅清心败火,滚烫的火锅飘荡着菊花独特的清香吸引着宫廷内外的人们,争食菊花火锅成为贵族圈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菊花火锅主导清淡饮食,多以鸡汤鱼汤为汤底,投入丝丝白菊花花瓣,再撒几粒红枸杞星星点点。待清香渗入汤内后,涮入虾仁、鸡块、鱼片,添素菜藕片,鲜香菇、芦笋尖,豌豆尖,清香四溢,芬芳雅致。
菊花火锅,也分麻辣菊花锅和养生菊花锅。菊花火锅生熟互配,荤素并举,咸甜相间,浓淡适度,口味平稳,鲜嫩爽口,遂成为泼辣火锅城中的一枚“淑女”火锅。我做菊花火锅,多用白肉类,鱼、海鲜或者是鸡熬制的火锅底汤。当然底汤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和家中现有的食材来定。鲜嫩的豆腐与海鲜味及菊花香融合,口感十分清淡。菊花虾仁嫩滑,菊花鲈鱼口感鲜香。如在新疆则是加入洗净的昆仑雪菊,待菊花清香渗入汤内,香浓滋味瞬间经过喉咙流到胃里,让人身心都温暖了起来,暖暖的感觉让人既饱足又幸福。特别是到了冬季,约三两知己,窗边围炉,吃着菊花火锅,听着轻音乐,慢聊细品。少荤多素鲜香清淡,热气腾腾,可敌晚来风急。
四
虽然说重庆菊花火锅在我心里占据了一席位置,而今年五月出差去大理又品尝了云南菌汤锅,同样让我回味再三。
一踏上五彩云南的土地,口齿清晰的导游就介绍说,“菌出云南,菌临天下,云南是全世界食用野生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已知的野生食用菌达800多种,占国内总数量的百分之八九十,接近全世界菌类食用品种的一半。整个云南,可以看成是一片连绵的菌山。野生菌除了品种繁多,菌期也很长,涵盖夏、秋、冬三季”。
我们去的这家火锅店叫“菌王府”,从菜的花样品质到餐盘器皿再到室内外装点的优雅环境,都具云南边城的古典风格,这种特色民族风情、新颖又清新的感觉让我们眼前一亮。服务员着装也是云南民族特色服饰,与门店环境相得益彰。
热情的店长听说我们是从遥远的新疆过来的,说道,噢哟!那真是远客。特意将我们引入雅阁间,雅间地面铺上一张墨绿色的松毛毯,行彝家至高待客礼仪。一口沸腾的蒸汽石锅里用鸡汤煮制而成的锅底汤,汤清味鲜,菌菇滑爽,香气浓郁。菌汤锅汤色雪白,菌香四溢,味道突出一“鲜”美。菌肉口感清爽有嚼劲,有人忍不住拿起汤勺搅几搅,就迫不及待舀汤啜饮。诸多滋味一起赶来问候舌尖,其中氤氲,胜过千言万语。配菜陆续上来。据说,见手青菌和厚瓤牛肝菌是有毒菌,服务员一直提醒我们要等煮熟了方可食用。牛肝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密,有浓郁的特殊香气,口感细腻,味道清香,食之爽口嫩滑,喝一口菌锅汤能鲜掉你的眉毛。
再看青头菌在锅里轻盈舞动,菌盖青绿,菌丝白色,入锅后溢出自带的汁水,一咬汤汁迸出,甘香弥久,极具真味。口感滑润,味较清雅。味道最为隽永深长,极具真味。还有云南特色菜,土鸡炖野菌菇。菌菇富含鸟苷酸,鸡肉含有谷氨酸,这两者一结合能使鲜味物质成倍地呈现,天生的绝配佳肴。还可以边烤边涮,吃法新颖,双重口味、质嫩爽口让人欲罢不能。这次是一场真正野生菌的盛宴。在菌子面前,什么山珍海味都失去了魅力。
中国的饮食文化已有几千年的演变历史。在八大菜系中火锅可谓是集大成者。火锅可以采用天南地北不同地域的食材,在有意组合或是无意碰撞的契机中,都可以蒸腾出美食的魅力。火锅可以纵揽天下食材汇聚在一口沸腾的汤锅里。让人们在翻滚的汤底、蒸腾的香雾中,穿过悠远的时空,在这烟火缭绕的人间真味里相遇。火锅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拒东西,火锅五味俱全、荤素杂糅。兼济天下,所以说,火锅是最有包容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了。
回来的路上导游说,云南最美好的事,当是亲自去山林里踩着落叶捡菌菇,收获满满而后朵颐称快。亲历涉险捡一篮新鲜菌子,熬一锅土鸡打底的高汤,方才不枉浮世流年,山长水阔。
是的,属于平凡人的伟大就是认真去生活,感受生活的滋味。人与自然的链接,何尝不是一盘食物一壶水。认识了人间,情不禁地融入自然。因为我们的时光,应该有这样的温暖。人们总喜欢说,生活是苦的、涩的、难捱的。而我却认为生活是甜的、香的、或脆爽或绵密,是有滋有味的。
生活,先声夺人地先宠爱了我们,我们又怎能不崇爱生活呢?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