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月】除殃(小说)
在豫西南一带,流传着除殃的风俗。
除殃是人死前夕或死后灵魂离开人体的民间说法。
据说除殃时会放出一股凶气,这股凶气十分厉害,撞到人,人死,撞到物,物亡。所以,风水先儿在死人除殃时,务必让人们躲殃。究起除殃一俗的由来,还与一个懒汉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呢。
传说先前,啥年代究不清了。只听在丹江岸边有个懒汉,他好吃懒做,懒得长虫钻到屁眼里都不愿伸手去拽。他爹妈在世时,靠爹妈劳动吃喝穿戴。爹妈过世后,他仍然好吃懒做。
两年没过,懒汉便坐吃山空。眼看缸里无米,瓢里无面,当他勒勒裤带,木然地望着门外犯愁时,忽然他舅舅浑身能从门前走过,懒汉如同黑暗里见到了光明。
是啊,他舅舅是个风水先儿,随便给人家看个宅子定个坟向,钱都来了。懒汉两眼一亮,何不问舅舅借点钱救急?
“哎,舅舅——”懒汉喊着,立时跑出门撵上浑身能。
谁知,没等他“借钱”二字说出口,浑身能就急得火烧似地催着说:“闪开,闪开,快让我出门躲躲!”
懒汉见浑身能急成那个样子,就问:“舅,你为啥事恁急?”
“邻村张老财的太太三天前死了,是我给人家看时辰出殡、看地定向埋葬的。谁知,人背时放屁都砸脚后跟,称斤咸盐都生蛆。昨天下午把张太太埋出去,今天张财主的独生儿子又暴病身亡。张财主那儿子,可是他的心肝宝贝命根子。你说,出了恁大的事儿,张老财能依我吗?我得快出去躲躲!”
懒汉虽然人懒,但他嘴巧脑瓜子也灵。听浑身能一说,顿时两眼一亮:“躲?你躲过初一,能躲过十五?再说是祸躲不过,躲过不是祸。依我看,倒不如该挨打你早脱裤子,你干脆主动去找张老财。”懒汉故意拉着个腔调说着,还扭着脸瞪着一双小眼若无其事地朝旁边看着。
浑身能闻听,随即转过头瞪大两眼看着懒汉:“啥?找上门,那张老财能依我吗?”
“你怕啥?”懒汉呼噜扭过脸看着浑身能,手“啪”照自个胸脯一拍,“有我在,就是天塌下来,还有外甥给你顶着呢!”
“你能给我顶住?”浑身能随即用审视地目光朝他一打量,不屑一顾地说,“去去去,你吃几个馍喝几碗汤,我能不知道?我问你,你用啥法给我顶住?”
“哼!”懒汉哼着嘲讽地一笑,手指头朝浑身能眼窝一点,“舅舅,你可别隔门缝看人,把外甥看扁了。常言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外甥最近可学了一招绝活,刚好能为舅舅你解危!”
浑身能闻听懒汉能给自己解危,犹如在大海里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好外甥,快把你那招绝活说出来我听听!”
懒汉没有先回答他舅舅的话,却反过来问他舅舅说:“你知道为啥张太太头天埋出去,第二天她儿子又暴病身亡?不知道吧?不知道我给你说。张太太是个贵夫人,贵人富贵多,死时祸殃亦多。对这种情况,必须先为死者择时消除祸殃,才能保生者平安!”懒汉说到这儿,对他舅附耳一讲,浑身能顿时转忧为喜,一把拉住懒汉就往张老财家走去。
二人一进张家大门,浑身能就按照懒汉的嘱咐,装得“嗨嗨”连声惊叫着,说:“唉,都怨我晚来一步啊!”说着就“吭”一声哭了起来。
正在灵堂哭儿子的张老财,听见浑身能不找自来,恼得气休休地跑出来,手指捣着浑身能的眼窝就骂着说:“你、你、你……”
浑身能没等张老财你字后边的话骂出口,随即抢过张老财的话说,“老财爷呀,我昨天就掐出你家太太犯了重丧,要遭祸殃,只因你家太太身为贵夫人,她活着富多贵多,死后祸殃也多。我一个人身单力薄,今特找这位大师给你家消除祸殃来了。只可惜晚来一步,却让公子遭了祸殃……”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何况浑身能领着大师亲自找上门为自家除殃消灾,张老财不仅一肚子窝火一扫而光,而且感慨感激得一把抓住浑身能的手说,“先生,事已至此,啥都别说了,请二位给我家公子安排除殃发殡吧!”
于是二人跟着张老财来到客厅,按照张家公子的生辰八字和死的时辰一掐,懒汉惊得“嗨”了一声,说:“老财爷呀,公子比你家太太带的祸殃还大,如果这祸殃不除,只怕你家又要犯丧啊!”
“哎呀,那咋得了!”张老财愕然地说着,顿时惊得面色发白,浑如筛糠。因为犯丧,就是说他家要再死一口人。张老财惊得支吾地说,“二位先生,你、你们无论如何也得帮俺家除殃啊!”
浑身能看了懒汉一眼说:“老财爷不用怕,今有这位大师帮忙,一定帮你除殃消灾。”
“嗨,啥都是说着容易啊……”懒汉拉着个京腔说着,装得面有难色地说,“其实除殃这事,说难也不难,说不容易也容易。只是,你得破点财!”
浑身能在一旁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常言说破财消灾嘛。”
张老财是个出了名的铁公鸡,平常要他出点血,十锥子也剜不出一个血珠来。但他是个属鳖的,让他出这鳖钱,要他咋出,他咋出,要他出多少,他出多少。张老财为除殃,头点得像鸡啄米似地答应着说:“中中中,只要能除殃,破点财就破点财吧!”
懒汉就顺风驶船解释着说:“虽然破点财,其实是浑水没落外人田。”
张老财闻听,他的愁眉“呼哧”一展,抬眼看着懒汉,说道:“噢,照大师之言,是说这财还落在我张家人手上?”
懒汉没有直接回答张老财的话,只是一脸认真地给张老财解释道:“你家公子英年早逝,舍不下这万贯家财,而死不瞑目。为让你家公子安心离去,今夜子时,请你为公子摆一桌酒席,另外再在桌上放一个大猪头,一坛好酒,一袋米,一袋面,四个桌角各压一个元宝。若半个时辰后,你家公子把一桌酒菜吃了,把猪头、米、面和元宝全拿走了,这说明你家公子心满意足、无牵无挂地走了,你家就没殃了,自然就不犯丧了。另外你再准备一根竹竿,一竹篮小灰。”
“好好好!”张老财满口答应着说,“我立刻就吩咐伙计去办。”
到了晚上,张老财按照懒汉的吩咐,一切准备完毕。一交亥时,懒汉就让张老财摆好一桌酒席,并在桌上搁大猪头和米面,又在四个桌角上各放一个元宝。懒汉又亲自把竹竿拿去靠到灵堂外的房檐上,说让殃顺着竹竿直冲天空而去。然后拎着那篮小灰,从公子生前下榻的床前,一边筛灰一边退,一直筛着退到灵柩跟,又从灵堂退着筛到房前靠的竹竿跟。
说话不及子时到了,懒汉一边烧香焚纸,一边吩咐伙计们打开后门,敞开大门,让祸殃从前门出,后门跑,然后又装得阴阳怪气地冲着张家院里院外大声喊叫着,说:“大人小孩都听着,除殃时辰已到,祸殃无情,冲撞住人,人死,冲撞住物,物亡。为不冲撞生灵,请大家快快进屋躲避!一直避到铜锣敲响为宜!”
听懒汉如此骇人听闻一喊,顿时间祸殃就像一股来临的瘟疫,只听懒汉一声令下,不说张财主和院里院外的人们,生怕冲撞了祸殃丧生,就连村里人都吓得钻进屋里躲了起来。懒汉一见,他一边喷水,一边舞手作法往后门走,一边吩咐浑身能从大门走出……
说也奇怪,浑身能和懒汉分别走出前后门不多会儿,就从后院走来一个披头散发,黑脸白牙的殃,只见那殃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大摇大摆的走到张家公子生前下榻的床前,然后顺着筛撒的灰道,走进灵堂,大筷子夹肉吃菜,然后又抱起酒坛子喝酒,吃饱喝足后,拿走了桌上的元宝、大猪头和米面走出张家后院,消失在黑暗中……接着响起一阵“哐哐”的铜锣声……
随着锣声,人们纷纷开门走出一看,只见懒汉正“哐哐”敲着铜锣,从大门走进院里。拉住张老财的手,让伙计打着灯笼领着,一边指着灰道上的脚印,一边向张老财报喜,说:“哎呀,老财爷,你真是富大命大造化大,你看这道上全是人的脚印。这说明你家公子不仅吃了酒席,带走了大猪头、米、面和元宝,而且来生又脱生成人啦!”
浑身能看着灰道上的脚印和吃得一片狼藉酒菜,附和着说,“哟,这桌上的酒菜吃了,还有那些东西也带走了。你看看,真是人脚印呀!”
张老财满心喜悦,冲着懒汉合手作揖:“多谢师傅,多谢师傅!”
“谢我干啥,这是你的积德和造化。”懒汉说着,又指着灵堂那张一片狼藉桌面,“老财爷,你破财消灾了,你看这桌上的东西,公子全带走了!这可好了,他带走了财物,就带走了祸殃,保你家不再犯丧了!”
懒汉真走运,不仅和浑生能吃拿了一桌酒席和大猪头、米面、几个元宝,而且张财主公子死后没再犯丧伤人。并且自他给张老财家除殃的事传开后,传得神乎其神,无人不信。人们不但不知这是懒汉搞的骗局,而且十里八村,不论谁家人死了,都要找懒汉和浑身能去给死者除殃。
从此,人死除殃一事,在豫西南一带延续成俗,流传至今……
令人不解的是,扮演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那个“殃”到底是谁?按理,应为懒汉所扮演才对。但是,懒汉既然从后门走出,那从后院出来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