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衡阳甜味(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衡阳甜味(散文)


作者:浩渺若尘 探花,1551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77发表时间:2024-07-29 15:37:02
摘要:衡阳有几种特色的糕点,味道甜,香味浓,留在游子梦里的唇边。

衡阳有几种特色的糕点,味道甜,香味浓,留在游子梦里的唇边。
  
   一、茅市烧饼
   茅市,一个古老而充满韵味的地方。有一种小吃——茅市烧饼,作为衡阳老味道,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也传递着一种独特的情感。
   茅市,原名茅洞桥,位于衡阳市衡南县西南部,距市区四十余里。这里,古道悠悠,岁月静好。而茅市烧饼,便是这古道边的一道亮丽风景。
   烧饼,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但在茅市,它却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每当提及茅市烧饼,人们总会想起那酥脆的外皮,那甜而不腻的馅料,还有那独特的烘烤方式。
   制作茅市烧饼,需要五道工序。首先是和面粉,选用精面粉和匀和适,用刀切开面粉时没有气泡,而且软硬合适。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需要匠人般的耐心和技巧。接着是做糖条,以五十斤面粉加十斤白糖为宜,糖与面的比例恰到好处,既不会过甜,也不会显得寡淡。
   然后是将面粉捏成一小块,再将糖条巧妙地塞入面粉中包起来。这一步需要匠人的巧手和细心,每一个烧饼都如同一个艺术品,精致而完美。接着是将包好的半成品用圆棍压匀,刚好一个发饼大小。最后,将烧饼放入烤炉中烘烤,一两分钟即可。
   烘烤的过程中,烧饼在炉火中慢慢膨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香气,是面粉与糖的完美结合,是时间与火候的精心雕琢。当烧饼出炉时,外皮金黄酥脆,馅料甜而不腻。咬一口,满口的幸福与满足。
   茅市烧饼,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里,逢年过节或是红喜事,送烧饼是传统的习俗。它代表着祝福和喜庆,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每当我回到衡阳,总会去茅市买上几个烧饼。那熟悉的味道,总能让我回想起童年的时光,回想起那些与亲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茅市烧饼,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它将我与这座城市、与这里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茅市烧饼,是衡阳的味道,也是我心中的味道。它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切,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亲人、朋友共度的每一刻时光。愿这份味道,能够永远传承下去,成为衡阳这座城市永恒的记忆。
  
   二、长乐糯米根
   长乐,长久的安乐,这方古老的土地,仿佛被时光轻轻抚摸过,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植物,它虽不显眼,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记忆,那便是长乐糯米根。
   糯米根,顾名思义,与糯米有着不解之缘。它并非那种高大挺拔的树木,也不是娇艳欲滴的花朵,而是一片片低矮的、不起眼的绿色水稻糯米。然而,正是这种特殊水稻,在长乐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每当春天来临,糯稻便悄然生长。它不需要太多的呵护,只需一点阳光和雨露,便能茁壮成长。那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给大地带来了一抹清新的绿色。
   长乐人深知糯稻的珍贵。收稻谷时,糯稻便享受专机(打稻机)专用、专一晾晒、专一存放。人们用糯米做成食品。无论是包粽子、做糍粑,还是蒸糯米饭,都离不开这糯米。糯米磨成粉,再搓成一根一根,上锅蒸熟后,再裹粉晒干。逢年过节时,用炒沙一炒,便膨胀数倍,白胖可爱。
   在长乐,酥香松脆的糯米根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而在这其中,糯米根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粽子更加香甜可口,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欢乐。
   除了端午节,长乐人还会在其他的节日或重要的日子里,用糯米根制作各种美食。那糯米的香气,混合着糯米根的清香,弥漫在长乐的大街小巷,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长乐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那糯米根的味道和记忆,却永远留在了长乐人的心中。每当他们品尝到那熟悉的糯米食品时,都会想起那片片绿色的糯米根,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和温暖的回忆。
   长乐糯米根,虽不起眼,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记忆。它见证了长乐人的生活和变迁,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传奇。让我们珍惜这份独特的味道和记忆,让它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流传。
  
   三、洪市打粑子糖
   湖南的衡阳县洪市镇,有一种名为“打粑子糖”的传统美食,它不仅是当地人儿时的甜蜜记忆,更是节日庆典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品。打粑子糖把传统与美味融合在一起,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喜爱。
   打粑子糖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和麦芽糖。首先,选用优质的糯米进行淘洗、浸泡,然后上锅蒸煮,直至糯米变得软糯。接着,将蒸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中,用特制的木杵反复捶打,直至糯米变得粘稠而有韧性,这就是所谓的“打粑子”。
   在糯米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后,就需要加入麦芽糖进行调和。麦芽糖是由麦芽经过发酵、熬制而成,具有独特的香甜味道。将麦芽糖加入打好的糯米中,用手反复揉搓,使两者充分融合,形成一块块的糖团。
   接下来,就是打粑子糖的关键步骤——拉拔。将糖团放在案板上,用两根木棍左右开弓,快速将糖团不断拉伸、翻腾。这个过程中,糖团的颜色会逐渐由咖啡色变为灰白色,质地也变得更加酥脆。拉拔的过程需要技巧和经验,力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否则糖团容易断裂或变形。
   拉拔完成后,就需要将糖团擀压成薄片。这个过程需要大力气,要用力均匀地擀压,使糖片厚薄均匀。然后,用长长的弯刀将糖片切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形。
   最后一步是裹芝麻。将切好的糖片用湿布润泽,然后裹上炒熟的白芝麻。白芝麻的香气与糖片的酥脆口感相得益彰,使得打粑子糖更加美味可口。
   洪市打粑子糖,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美食代表。它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洪市镇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份甜蜜与美好。
   在悠长而温柔的岁月里,有一种味道,它甜甜缠绕在心间,如同晨曦中轻轻摇曳的露珠,闪烁着对过往无尽的思念——那便是甜味与乡愁交织的旋律。
   乡愁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它不问归期,却总在不经意间,被一缕风、一抹光、或是舌尖上的一丝甜,悄然唤醒。这打耙子糖的甜味,让我飞奔过去,接过一捧,慢慢嚼,细细咽。那份甜,从舌尖蔓延至心底,仿佛能瞬间驱散所有的疲惫与不快。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平和,那一刻,我知道,无论世界多么喧嚣,家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
   乡愁是衡阳甜味背后的淡淡忧伤。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踏上了离家的路,去往远方追寻梦想。城市的霓虹灯下,各式各样的甜品琳琅满目,却再也找不到那份纯粹与质朴的味道。偶尔,在街角的某家小店,偶遇一款似曾相识的甜品,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勾起心底的涟漪,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到每一个平凡而温馨的日子。
  

共 2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衡阳市千百年的悠悠古韵,很大一部分离不开美食,美食作为传统饮食文化,早就与城市的古韵结合得密不可分,这就是专属衡阳的味道。作者选择了茅市烧饼、长乐糯米根、洪市打粑子糖三种风味小吃,细腻描写美食的精美,令人垂涎,同时又把美食所饱含的文化借机渲染出来,这又令人满足了精神需求。文章中心思想集中,主题深刻,叙事条理清晰,描写细腻,使读者见识了衡阳三味小吃,也了解到衡阳的历史和文化,抒发了浓浓的热爱家乡之情。好文,推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9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7-29 15:38:18
  天天的味道,悠悠的文韵,淡淡的乡愁,读来给人清雅的感觉。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7-29 15:38:57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7-29 15:39:46
  眼睛真不行了,天天应为甜甜,抱歉。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4-07-29 17:50:25
  文章通过描写茅市烧饼、长乐糯米根、洪市打粑子糖三种衡阳特色小吃,细腻展现美食的精美,渲染美食所蕴含的文化,中心思想集中,主题深刻,叙事条理清晰,描写细腻,使读者了解衡阳小吃及历史文化,抒发了热爱家乡之情。欣赏社长佳作,拜读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