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深情蘑菇(散文)

精品 【星星】深情蘑菇(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0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发表时间:2024-07-30 22:30:28

蘑菇在山上,树下,沟壑,草坪里生长,我在村子里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捡蘑菇。不需要任何仪式感,夏天泼喇喇的进了门槛,雨是一场跟着一场。蘑菇顺势成长,钻出肥沃的泥土,在青草或者树叶的掩护下,站在大地上,深呼吸一口,也不急不躁,蘑菇来到人间的使命,无非是成为人们大快朵颐的美味。在人发现不了的犄角旮旯,蘑菇自生自灭。这是自然法则,和许许多多动植物一样,能够被人关注,得到偏爱的不多也不少。我九岁的时候,一个人,天下着雨,不紧不慢的细雨。原野的草木花朵,沉浸在雨水的沐浴中,到处湿漉漉的,就连烟囱上的炊烟,都湿漉漉的,一拧就拧得出水儿。灶坑倒烟,一点不好烧。母亲撅着屁股,弯着腰,将灶坑里的灰往外扒,疏通一下烟道。还不好烧,母亲的一张脸被灰尘和烟雾,熏得黢黑黢黑。埋怨父亲不盘炕,炕早该拾掇了,父亲不动弹,油烟机买回来,还不让母亲经常抽烟道子,说费电。母亲一叨咕,我在家就不愿呆了。上厦子里找出一个土篮子筐,腋窝夹把镰刀,身上最多是披一块塑料布,雨不小,没爬上山,身上,头顶都湿透了,索性摘了塑料布,让整个人在雨中。伏天吗,不怕淋雨,不至于感冒。
   我知道哪座山长蘑菇,什么品种多。哪座山不长蘑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有目标就有动力,南河村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最高峰,鸡冠山海拔789米,不高也不矮。松树,刺槐树,柞树,青杠子树,郁郁葱葱,山林植被保护的不错,大腿蘑菇就多,那些杂七杂八的蘑菇,也是一捡就一筐。腿蘑不仅好吃,富含大量对人身体有利的维生素,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吃起来口感极好,炖,炒,烧,煲汤均可以。
   山坐在那里,佛一样,吸纳人间万象。云雾缭绕,山间悬着洁白的雾霾,雨是停了,不过,看情形意犹未尽。我一边走,一边搜寻山野之地生长的野草莓?红彤彤,亮晶晶的刺莓,放嘴里,不用咀嚼,入口酸甜,每次上山采蘑菇,我都要摘一些刺莓吃。出大腿蘑菇的地方,我知道,上了山,直奔主题,先捡大腿蘑菇,雨,淅淅沥沥,不停歇。好像受了委屈的女孩子,哭个没够。大腿蘑一般隐藏的很深,你不仔细看,看不出大腿蘑在哪。它基本是隐匿在草堆里,腐烂的树叶,枯草下。你得蹲下身,小心翼翼的去除上边遮盖的枯草树叶,露出一棵,两棵,五棵大腿蘑菇。这种蘑菇的生活习性很喜欢群居,一出场就是一个团队。发现一棵大腿蘑,不用急,它的兄弟姐妹们,一定在附近。你耐心的找下去,必然会收获惊喜。大腿蘑菇在书本里学名叫牛肝菌,南方种植的杏鲍菇,与它相差无异。此外,黄花蘑菇,降落伞蘑菇,鸡腿蘑菇,蜂窝蘑菇,榛蘑还有一种和木耳极其相似的蘑菇,大家喊它野木耳,吃起来有点脆,不像真正的木耳,口感柔软,有弹性。不过,做好了也是一盘美味佳肴。
   大腿蘑不是我们想象的,能捡到满筐,有时候,捡蘑菇的人比蘑菇都多,漫山遍野全是人,隐没在树丛里,山涧中,只听声音,不见其人。即便很多人走过的地方,难免遗落几棵大腿蘑菇。这雨天也好,蛇和大马蜂子都藏起来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就是雨天,我自己在桲椤叶树林里,像一条鱼来回穿梭,土篮子筐快满了,没几棵大腿蘑,杂蘑比较多。十分知足了,想着这么多蘑菇,带回家,父亲高兴,母亲开心。那顿饭,吸溜吸溜喝着土豆丝蘑菇汤,吃两碗大米饭,准把肚子撑得饱饱的,出去耍,在伙伴们面前,使劲打几个响亮亮的饱嗝,米香加上蘑菇的香,也会将对方香个一个跟斗,又一个跟斗。谁还不吃顿饺子?
   那次,我就没逃出大马蜂的追踪。眼神不行,一窝大马蜂在一株桲椤叶树枝上,我没看清,只看到树底,站着一棵开了伞的大腿蘑菇,毫不犹豫的扑了过去,等我的胳膊碰到桲椤叶树上的马蜂窝,想跑已经来不及了。马蜂们嗡的一声,反扑过来,我丢掉土篮子筐和镰刀,双手抱着头,狼狈往山下逃窜,就听谁嚎了一嗓子,小清,你赶紧趴地上,大马蜂眼睛直,看不到地面的。我的左眼皮被蛰了一下,就如一根银针刺入眼帘,我疼的,一下子蹲在地上,马蜂呢?黑压压的一团,掠过我的头顶。眼睛迅速肿胀起来,等马蜂们回到巢里,恢复安静后,我蹑手蹑脚,拿走土篮子筐,蘑菇散落一地,顾不得捡了,眼睛肿得看不到路了,额头,脑袋火辣辣的疼痛。蛰的是左眼,结果,右眼也受牵连,也像发酵馒头似的,回到南河村,我不敢见人。抄玉米地头的小路,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这幅模样,居然又心疼,又忍不住笑。母亲摘来一片黄瓜叶子,往肿胀的地方擦,也不行。邻居家大娘说,村里刘老四的媳妇,刚出月子,问她要点人奶,抹一抹,就消肿了。母亲二话没说,拍拍身上的灰尘,就去了刘老四家,半小时后,端着一只白瓷碗回来了,半碗人奶,母亲帮我用棉花蘸着,敷在红肿处,说也奇怪,当天晚上,不咋疼了。第二天,就消肿了。为了捡点蘑菇,着实吃了苦头。蜂子蛰,有几次,遇到蛇了。不是眼镜蛇,身上花花绿绿的,书上说叫野稚蛇,没毒。说是没毒,我不相信。有一天,叔辈大婶,抓蛇,被野稚蛇咬到手了,一开始没什么反应。过了一个月,蛇毒慢慢扩散,送医院治疗,不到两个月,人没了。捡蘑菇,最怕的一件事,蛇,大马蜂。见到它们,绕道走。我有六个舅舅,五舅是捡蘑菇高手,一起上山捡蘑菇,五舅凭着灵敏的嗅觉,可以闻到大腿蘑集聚地,我们在东奔西走,漫无目的找寻中,五舅却顺利找到大腿蘑菇的家,悄悄捡满一筐,迅速撤离现场。他不会透露大腿蘑生长茂密的地带,如果不小心被发现秘密地点,五舅佯装误打误撞的,下次一起上山,五舅另辟蹊径,绝不走老路。一道上山捡蘑菇的,五舅不但满载而归,筐里的蘑菇大部分是牛肝菌。眼气人不说,你不服气,自己找,累死你也找不到大腿蘑集聚地。
   都说五舅坏蛋,有大腿蘑菇窝也不吱声,自己闷声不响发财。五舅不以为然,我又没偷没抢,有本事你自己踩大腿蘑菇窝啊?
   捡回来的蘑菇,吃不了。母亲就一点一点捯饬干净,盛筐里,父亲骑自行车去镇里卖掉,换点米面肉菜的回来,打打牙祭。一部分上大铁锅焯一下,清水泡一会儿,炖蘑菇酱。食材是:蘑菇,大豆酱,两个鸡蛋,葱花,香菜,待开锅时,撒一缕韭菜。这样炖出来的蘑菇酱,色香味俱全,下饭,喝酒的好菜。
   母亲一般是煲蘑菇汤,土豆几枚,刀功必须要好,土豆切成发丝一样细,芹菜,蘑菇,煲得汤,锅沸腾了,再下进去土豆丝芹菜,蘑菇。清淡,鲜香,准喝得你满头大汗,舒畅淋漓。再在锅边贴几页大饼子,那一顿蘑菇汤,就大饼子,吃得你山高水长,海阔天空。
   另外,来不及吃的蘑菇,择朗朗晴天,放在盖帘,或者墙头,晾晒,不出三个日头,蘑菇就晒干了。收藏在阴凉干燥处,等青黄不接的季节,拿出来用清水泡一宿,炖酸菜,土豆瓣儿,大骨鸡吃,不亚于杀猪菜。
   一盘普普通通的野蘑菇,不管是炖,还是煲汤。在饭店里价格不低,甚至很贵。
   我来到城市后,就再也没有上山捡蘑菇了,盛夏来了,眼巴巴听着母亲和小姨说,他们上山捡蘑菇,一筐又一桶的往家拎,心动,却没法行动。为什么不上山捡?不是没时间,恰恰是人性的惰性,懒,还有城市的露天市场,都有卖野蘑菇的,想吃就买一二斤,我和老刘两个人吃不多少。说句实在话,不是十年的城市快节奏生活改变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所改变,变得没有原来在村子里那么勤快,热情,纯粹。一些原始的,美好的东西,被新的环境磨砺的,越来越少,越来越失去原汁原味了。
  

共 29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情感细腻、充满生活气息的回忆性散文。在我们的童年,采蘑菇时发生的趣事与糗事,带给我们许多难忘的记忆。已司空见惯,再普通不过的蘑菇,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了起来。就这样,一个采蘑菇的少年,如歌声中唱得那样,一步步向我们起来。文中的“我”虽然自恃对蘑菇了解多,采蘑菇经验相当丰富,“却没有逃出大黃蜂的追踪”,被被蛰了一下后,母亲用听来的偏方给我治好。“我”对五舅这个捡蘑菇高手相当佩服,收获的蘑菇多了,“父亲骑自行车去镇里卖掉,换点米面肉菜的回来”,蘑菇的价值在当时,还是很大的。母亲将蘑菇汤煲得甚是美味,“清淡,鲜香,准喝得你满头大汗,舒畅淋漓。”在童年,这是多大的诱惑啊!如今,在城市久了,有所改变的“我”离采蘑菇的生活远了,但这难忘的记忆早已镌刻在脑海之中。文章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活泼。感谢赐稿星星,好文推荐共赏。【编辑 高朋满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3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4-07-30 22:32:34
  感情细腻,勾起起人无限难忘回忆的散文。点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