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时光书:像雪花飘下来那般爱你(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时光书:像雪花飘下来那般爱你(散文)


作者:纷飞的雪 榜眼,36329.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2发表时间:2024-08-01 17:49:19

【江山·根与魂】【流年】时光书:像雪花飘下来那般爱你(散文) 清早阳光/照明高墙一角/喜鹊喀喀叫/天井花坛葱茏
   丫鬟悄声报用膳/紫檀圆桌四碟端陈/姑苏酱鸭/平湖糟蛋/撕蒸笋/豆干末子拌马兰头/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东坡、剑南皆嗜粥/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这首诗名曰《少年朝食》,选自《云雀叫了一整天》。
  
   一
   你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异国,漂泊半生,你将对故乡的那种道不明说不清的思念,付诸在一首诗里,一碗粥里。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念一碗粥。想念那个站在灶台前,用文火为你熬粥的人。
   我知道,从少年到青年再踉踉跄跄地步入老年,你最想念的还是那一碗故乡的粥。
  
   二
   二〇〇六年九月九日,七十九岁的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乌镇。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你拂落一身雪,在桐乡第一人民医院的一间病房里,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唯有那五年,光阴缓慢,岁月静好,有人相伴,有你最爱吃的家乡饭食……
   你不再是一个人行走——丹青和向宏,是两个最知你懂你的人。
   你不再是一个人生活——代威和绍波,两位年轻人照顾你起居。
   我知道,那是你生命里最安稳的时光,可谓叶落归根,安享晚年。
  
   三
   那日,秋阳熹微,映照院落,枝头的喜鹊喳喳叫,我看见你如孩童一般纯真的微笑。
   你说:“贪吃家乡食品,是咀嚼童年呀。”
   那时,你是孙家少爷——外,玉树临风。内,意气风发。
   孙家大院里,草木葱茏,姹紫嫣红开遍,丫鬟穿廊而过,悄声报用膳。紫檀桌上是你爱吃的乌镇美食——姑苏酱鸭、平湖糟蛋、撕蒸笋、豆干末子拌马兰头,还有一碗莹白的梗米粥……
   少时往事如一帧深情的老电影在你眼前回放。你长叹一声,娓娓道出一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如今,你那最亲爱的十九人,都已不在尘世。你少时离家,颠沛流离,饱尝苦楚,对故乡的思念却丝毫未减。若不然,你不会在很多年后的一个清晨,偷偷回到乌镇,看到故人不在,家园破败,不觉黯然神伤——“永别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知你在那个清晨所有的落寞,更知你在那个雪夜里无法言说的绝望。你爱着思念着又恨着痛着,多种情愫交织在你的胸腔——离家五十载后,一个人回到故乡,却只能如同隐身人一般,无声无息地来,无声无息地走。
   你走不回你的童年了。走不回你少年时的家园。吃不到少年时吃过的那碗粳米粥。毕生流离红尘,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你曾经说过,文学中是没有乡愁的。因为这句话,有些人觉得你是个决绝的人,对故乡没有爱,也没有乡愁。那是他们不懂你,听不出你的弦外之音。其实,你是有乡愁的。不然,你不会写下《少年朝食》与《乌镇》,你的乡愁里带着痛,你的乡愁是多么隐忍,不为人知却不停地在暗夜里生长。
  
   四
   为了能离你近一些,再近一些,我曾屡次前往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八六号晚晴小筑及木心美术馆。
   某年五月的一个清晨,我来到你的晚晴小筑。时辰还早,门未开,因昨夜的一场雨,水面上还氤氲着雾气。
   我在财神湾临水的一家早餐铺里,要了一碗粳米粥,一碟榨菜,一个卤蛋。你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刻意为之?确实,我就是想要在那么一个清晨,坐在水边的早餐店里,喝一碗粥,感受下你写在《少年朝食》里的那一句“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中的情愫。
   待我喝完一碗粥,返回到晚晴小筑,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这是修缮后的晚晴小筑——二〇二一年的某个四月天重新开放。
   清晨的风,从水面上吹来,吹开了雕花木窗,一扇接着一扇,咿呀咿呀,随后吹向花园,吹向走廊……花园里的花都开好了,花香纷纷涌来,我站在那里,恍惚中,看到你从那里走来,头戴礼帽,面带微笑,步履轻缓。
   我走在你走过的小径上,想象着你那五年的时光里,那些清晨与黄昏,你在这儿漫步,或者站在那里,闻着花香,听听水声与鸟鸣。
   我看到园子里草木繁盛,橘子树上已结出新果,还有一株石榴树,开出了红艳艳的石榴花……看到它们,我心中有无限的欢喜,好像你并未远去,还坐在书房里写诗作画。
   爱慕你的人很多,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要看看修缮一新的晚晴小筑。有位老人家,腿脚不便还拄着拐,她从北方来,这一路飞机火车的,昨日夜里才赶到乌镇。她看到你在雪白的墙上,黑色的礼帽,黑色的毛呢大衣,黑白格子的围巾,黑色的手杖……竟然落了泪。她说,读了你写的《诗经演》,一定要来乌镇看看你。
   走进晚晴小筑的人,都会自觉地将脚步放慢,将语调降低。来看你的人,都知道你喜静不喜喧闹。站在你的画像前,用唇语读墙上你的诗句——“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五
   站在桥上,看水上的美术馆,风中传来你留在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这七个字,如今悬挂于美术馆最醒目处,从上而下,流淌而下,波浪一般,不知涌动着多少的情思。
   木心美术馆,以你的名字命名,有着无限的浑然天成——原本就是你的美术馆呀,只不过建成时,你已不在了,好在是你所希望的那个样子——一个盒子连着一个盒子,每个盒子放着不同的莫扎特音乐,听着莫扎特音乐,从一个盒子到另一个盒子。
   它是乌镇影像的一部分,最为独特的一部分。
   在我眼里,它更贴近艺术馆——文学美术音乐。你的手稿,你生前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这些放置在精致的展示柜里,供人阅览。
   你的那些画作,我虽喜欢至极却看不懂其中的奥妙,但我晓得,虽然你早年曾入中国美院研习西洋油画,但你最爱的还是中国山水画,一张宣纸,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便能画出山水画的幽远灵动的意境。
   在你的美术馆,不愿归——看一卷书,看一幅画,睁大双眼,将脸贴近玻璃,不愿放过展示柜里白纸上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哪怕在某个楼梯的转角,抱一本书在怀中,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坐着,看着一个个穿行在美术馆的旅人,也是一件极为舒心的事。
   一天的时间太少了,用一天的时间去靠近你,实在是太少了。单就那间图书馆,也能毫不费力地用完一整天的时间。
   在乌镇,如果时间少,可以忽略它的清晨与夜晚,可以忽略两岸的商铺饭馆,甚至可以忽略小桥流水,秀丽风光,只有你的晚晴小筑和美术馆是一定要去的。
   一直想要在冬天下雪天去乌镇。如果能在乌镇的雪天,在晚晴小筑的小亭子里坐上一会儿,站在桥上望一望水上的美术馆,陪你一起看看雪,那是我一直想要完成的事。
   那一天会很快到来。
  
   六
   你的灵魂如此高贵,在文学和艺术的圣殿里,如我这般的俗世之人,想要靠近你,唯有去读你的书。
   你的书,在国内每出版一册,我都会去买——从最早的《琼美卡随想录》到后来相继出版的《即兴判断》《温莎墓园》《西班牙三棵树》《素履之往》《鱼丽之宴》《会吾中》《巴珑》《哥伦比亚的倒影》《我纷纷的情欲》《伪所罗门书》《木心作品八种》《爱默生家的恶客》《诗经演》《云雀叫了一整天》《文学回忆录》《木心诗选》《木心谈木心》以及《木心遗稿》六册。
   这些书中,我最爱的是《文学回忆录》和《木心遗稿》。《文学回忆录》如浩瀚的文学海洋,而《遗稿》带给我的是真实感,如同你的生命轨迹,生生不息。冬夜里,不管下雪或者不下雪,你的《遗稿》都是适合去读的。如果能有一场雪,自然是最好的,煮上一壶老白茶,边吃茶边读。
   我把这两套书推荐给一位相识多年的文友。她说我入了木心的坑,中了木心的毒。随后她又说她也是——那些毒液,已渗入她的五脏六腑……
   你的那些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我和不少文友说过,你是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人照亮。这些年,我如同身在黑暗处,愤怒、无措直至绝望,我曾在黑夜里痛哭,第二天又擦干泪痕出发,我不知道要到哪年那月才能卸下身上的包袱,但只要读一读你的书,终究能释怀一些。
   你的书,大多都放在我的书柜里,我会选出一两本放在床头柜上,入睡前,读一读。我还会选一本放在包包里,在外出的途中,在候机厅,在火车上,在地铁上,别人都在看手机刷短视频,只有我,沉浸在你的文字里。
   因为你说过: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思念。
  
   七
   我记得你说过:不要写我,你们写不好的。
   我一直记得这句话。
   然,自你离开后,写给你的文章如同白雪纷纷,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文字表达对你的怀念,对你的敬意。
   有一位叫做“鹤无粮”的中年男士,做了一个公众号“塔中之塔”,以此纪念你。你的书,你的文,你的读者写给你的文,大多都收录在“塔中”。在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的一条街上,成立了一间木心艺术画馆,经常以你的作品以及纪念日为主题,举行各种分享会。
   可惜我远在上海,若不然,我也会成为塔塔中的一员。我看到无粮先生制作的木心著作名录,感动不已,这份心思和情怀太过珍贵。
   这些年里,去乌镇看你,读你写下的,看你留下的,听你喜欢的……却始终不敢写一篇文给你。
   我在江山文学网,固守了十三年,和一群人走在一起,读文写字。这篇散文,参加网站举办《根与魂》征文,我很喜欢这个主题,大气正气充满力量又具有深度,体现中国文化内涵。
   这篇散文,自然无法与那些写给你的文章媲美。我心微茫,如爱玲一般低到尘埃里。
   我写下的这些字,是心里一直想要和你说的话。
   就当这是一次独白吧!
   蒋勋先生曾说,独白可能连心事都不是,它只是迷恋于一种现象的叙事。
   是的,这是我迷恋的方式。
  
   八
   读你写下的句子,常常感叹——你终是那个如粥一般温柔的人,毕生流离红尘,却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相伴一生。
   可是啊,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
   一个叫做“木心”的人,生在有情的日子里,死于大雪纷飞的冬天。
   一个历经人间磨难,牢狱之难后,依然是一身浩然之气,依然活得潇洒、体面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多么难得的人,活得干净,活得通透。
   那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乌镇西栅昭明书院,你的追思会现场。我在门口遥遥地望了一眼,我知道你已在悲喜交集处,便不再相扰。
   哪有你,这样你——我,我们,像雪花飘下来那般爱你。

共 40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是作者对木心先生充满敬仰之情的内心独白,是她对木心先生所创造的文学、美术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她对木心先生对故乡之根深沉眷恋的个性化解读,是她对木心先生历尽劫难依然一身浩气活得潇洒体面的个性化解读。在木心先生那里,虽然多年流浪异国他乡,也曾经公开说过,文学没有故乡。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乌镇,是他的故乡之根;乌镇的故人,乌镇的乡音,乌镇的美食——甚至一碗温柔的粥,都是让他魂牵梦萦的魂。最终,木心先生回归了乌镇——他的生命之根,五年之后,他的灵魂也安然栖居故土。而木心的文学和绘画创作风格,已经融合在中国文坛和画坛的根与魂里,成为汇入汪洋大海的一股色彩分明的涓涓细流,将来,也一定会更加灿烂夺目。在“一心侍奉文字”的作者心里,木心既古典又西方的文学素养,木心经典雅致的文学语言,木心独一无二的绘画作品,木心追求自由而又极具绅士风度的个人魅力,都是她文学梦想里的根与魂,是她在自己的人格修养和文学创作之中孜孜以求的。她对木心先生的景仰之情,都化作雪花,漫天飞扬;化作诗一般的语言,洒落在文档里。作者是木心的粉丝,编者也是木心的粉丝,读了作者情感真挚而又内敛的文字,更唤起我心灵的共鸣,也因此更加仰慕木心先生。我想,凡是读到这篇文字的人,也一定会深深打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值得深入阅读的优美散文,流年倾情推荐!【编辑:快乐一轻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2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4-08-01 17:53:15
  读了你的文字,让我回忆起自己在木心美术馆流连忘返的情景,回忆起像你一样在他的画作、文稿、作品前仔细审视的情景,回忆起在木心图书馆翻阅《文学回忆录》的情景。木心先生,长存在我们心里。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7 13:57:54
  谢谢轻舟大哥,辛苦了。前段时间正是因为读了大哥写的佳作才想着这次一定要完成。感谢大哥,辛苦了。
2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8-01 18:46:59
  拜读老师大作,被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所折服。老师散文都采用诗的语言,每一篇都是淡雅、恬谧的散文诗,真不愧是一代才女!
回复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7 13:58:48
  谢谢付老师,夏日安康。
3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4-08-02 07:45:39
  《少年朝食》这首诗,以及与之相关的散文,是木心先生对故乡乌镇的深情回忆和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木心先生的一生,充满了流离与变迁,而故乡的粥,却始终是他心中最温柔的慰藉。
   散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木心先生晚年回到故乡的情景,以及他在乌镇度过的那段宁静而安稳的时光。木心先生的生活,虽然简朴,却充满了诗意和温情。他的身边,有丹青和向宏这样知心的朋友,有代威和绍波这样贴心的年轻人照顾。在乌镇,木心先生不再是孤独的旅人,而是回到了心灵的归宿。文中提到的木心先生的故居晚晴小筑,以及木心美术馆,都是作者对木心先生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作者通过这种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木心先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情。在乌镇的清晨,作者坐在水边的早餐铺里,喝着粳米粥,用心感受着木心先生笔下那份温柔的情感。
   木心先生的一生,是文学与艺术的传奇。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书,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许多人的心灵。作者通过阅读木心先生的书,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温暖,也找到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木心先生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和高贵的心。他的文学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情,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通过这篇散文,表达了对木心先生的敬意和怀念,也表达了对故乡和生活的深深思考。
   这篇散文,是对木心先生的一次深情告白,也是对故乡和生活的一次深刻反思。是精神层面的皈依。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木心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故乡和生活的热爱。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柔和宁静。
   这篇散文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是对木心先生的一次深情致敬。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木心先生的一生,也让我们更加珍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这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散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回复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7 13:59:06
  谢谢兵哥,夏日安康。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2 21:33: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7 13:59:15
  流年永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