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守山人(散文)
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利山村的最深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努力穿透那层叠的晨雾,轻柔地洒落在蜿蜒曲折的山径上时,老钟那坚定的身影早已出现在这条通往山林的小路上。他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开始了一天的巡逻,那身影仿佛与这片山林融为一体。
老钟出生在一个贫困至极的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他作为长子,早早地就肩负起了生活的重责。他的父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一辈子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却始终难以让全家人过上温饱的生活。初中毕业后,老钟不得不告别了校园,为了能让家人不再挨饿,他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煤矿。在那黑暗无边的矿洞中,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换取那微薄得仅能维持生计的收入。
在那暗无天日的煤矿里,老钟的梦想被压抑在沉重的现实之下。然而,山林的呼唤就像一颗深埋在他心底的种子,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在顽强地生长着。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溪流、婉转啼鸣的鸟儿,始终是他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慰藉。
2001年,命运终于向老钟展露了一丝微笑。他成为了利山村的一名护林员,那一刻,他仿佛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归属。这个工作机会,对于老钟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老钟的妻子,是一位善良而又勤劳的女人。她有着农村妇女特有的坚韧和温柔。她深知老钟对山林那份深沉且炽热的爱,所以她毫无怨言地支持着老钟的工作。当老钟为了守护山林早出晚归时,她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洗衣做饭、照顾老小,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记得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打破了利山村的平静。老钟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灭火工作中,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妻子的心里虽然充满了担忧,但她还是默默地为老钟准备好换洗衣物和干粮。当老钟满脸疲惫、一身灰尘地回到家中时,妻子心疼地为他擦去脸上的污垢,熬了一锅热汤为他滋补身体。
还有一回,老钟的生日到了,可他因为忙着巡山完全忘记了。妻子和孩子们悄悄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亲手做了一个蛋糕。当老钟巡山回来,看到这温馨的一幕,他眼中泪光闪烁,感动不已。
妻子微笑着说:“当家的,你辛苦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咱一家人好好聚聚。”
老钟感动地说:“哎呀,我都忙忘了,谢谢你们。”
孩子们也围过来,拉着老钟的手说:“爸爸,祝你生日快乐,我们爱你!”
又有一次,老钟难得有一天休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孩子好奇地问:“爸爸,山林里都有什么好玩的呀?”
老钟笑着回答:“山林里有好多宝贝呢,有漂亮的鸟儿,还有各种野果。”
妻子接着说:“那你可要好好守护着,别让别人破坏了。”
老钟坚定地说:“那是当然,这是我的责任。”
“既然接手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好,而且我在这,就要把大山护好。”这是老钟对自己的承诺,也是他对利山村这片山林的誓言。这句简单而又坚定的话语,成为了他多年来坚守的动力和信念。
当时,护林区域的划分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整个利山村的山林都需要老钟去守护,其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最初的八位护林员,在岁月的无情冲刷下,一个接一个地选择了离开。只有老钟,始终坚守在这片山林之中,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
山火,是老钟护林生涯中最大的威胁。那肆虐的火焰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无情地吞噬着一切。老钟不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判断火势和风向,组织村民进行扑救,还要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在重点防火期,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常常是风餐露宿,忍受着饥饿和疲劳的折磨。
有一年,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山林的防火工作中,老钟放弃了外出打工赚高薪的机会。尽管家里经济紧张,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有些捉襟见肘,但他还是选择留在山林,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那次,老钟的亲戚在城里给他介绍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可老钟考虑到山林正值防火关键期,一旦离开可能会出现危险,他毅然拒绝了这份好意,继续坚守在护林岗位上。
曾经有段时间,老钟面临着装备极度匮乏的困境。灭火工具简陋,仅有一些基本的拖把、镰刀和湿毛巾。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一次次成功扑灭小火情。
有一年夏天,罕见的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阻断了通往山林的主要道路。老钟为了及时巡查山林状况,独自一人扛着工具,硬是在泥泞中开辟出一条小道,手脚都被荆棘划伤。
生活的压力有时会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一段时间,老钟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不得不暂时离开护林岗位,去寻找其他的赚钱途径。但他的心,却从未真正离开过这片山林。哪怕只是村里的一个简单电话,告诉他山林可能有危险,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一切,飞奔回山林。
山林的考验从未停止过,每一次发现火情,老钟都如同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小的火情,他独自一人,凭借着一把镰刀、一个拖把、一块湿毛巾,便能迅速将其扑灭;遇到凶猛的大火,他则冷静地判断风向,组织村民共同作战。他的打火本领,是在无数次与火魔的殊死搏斗中自己摸索出来的。
有一次,山火来势汹汹,仿佛要将整个山林都吞噬殆尽。老钟带领着村民们连续奋战了好几天。他们每天都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家,而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又要匆匆赶回山上。山上的条件异常艰苦,吃饭也只能随便对付几口干粮和凉水。还有一回,他们从下午一直战斗到晚上10点多,为了防止山火复燃,又在山上守到半夜。当他们最终离开时,个个饥肠辘辘、满脸灰尘,可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重点防火期,是老钟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刻。他恨不得自己能有分身术,时刻守护在利山村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不敢多松一口气,不敢多放一点心”,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他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沿着山林的边缘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晚上,他也要等到夜深人静,确认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后,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中。
老钟在巡逻的路上,总是格外专注。他会仔细观察每一棵树木的状态,看看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有时候,他会停下脚步,轻轻抚摸着那些古老的树干,仿佛在与它们交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担忧,仿佛这些树木是他的孩子。
有一次,老钟在巡逻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松鼠。他小心翼翼地把小松鼠捧在手心,带回家为它包扎伤口。在照顾小松鼠的日子里,老钟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柔的笑容。当小松鼠恢复健康,重新回到山林时,老钟的眼中满是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
为了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识,老钟开着他那辆破旧的“巡逻车”,拿着喇叭,在利山村的村头村尾不知疲倦地宣传。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述着山林防火的重要性。对村里的“五类”老人,他更是关怀备至,亲自上门,耐心地为他们讲解防火知识,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直到老人们真正理解并记住为止。
2022年,干旱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对于山林防火来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老钟夜不能寐,梦里都是山林着火的场景。他每天都要多次上山巡查,查看树木的干燥情况,检查防火设施是否完好。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写满了疲惫,但他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除了守护山林,老钟还是村民们的贴心人。谁家的电路坏了,水管漏了,只要喊一声老钟,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义务帮忙维修,从不嫌脏嫌累。他的工具包总是随身携带,里面装满了各种维修工具。他的双手虽然粗糙,但却有着神奇的魔力,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老钟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戴上了老花镜,耳朵也不太灵光了。但他对利山村山林的热爱,却如同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
那连绵的山脉,是他一生的伴侣;那葱郁的森林,是他心灵的寄托。老钟,这位朴实无华的守山人,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守护之歌。
他或许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铸就了伟大。他的坚守,让利山村的这片山林得以繁茂;他的付出,让利山村的村民们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在老钟的世界里,利山村的山林就是他的全部。他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都献给了这片深爱的土地。他是利山村山林的守护神,是利山村永恒的骄傲。
春天,当万物复苏,山林里的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老钟会细心地查看每一棵树苗的生长情况,为它们清除周围的杂草和害虫。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仿佛看到了这些树苗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
夏天,炎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山林里的温度也随之升高。老钟会加强对山林的巡查,防止有人在这个时候进入山林引发火灾。他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秋天,山林里的果实成熟,五彩斑斓的树叶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老钟会在这个时候提醒村民们不要过度采摘果实,要保护好山林的生态平衡。
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老钟会在山林里设置一些防护设施,防止积雪压垮树木。他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年复一年,老钟就这样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山林。他见证了山林的四季更替,也见证了利山村的发展和变迁。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山林的保护。他们会主动加入到老钟的护林队伍中,一起为守护这片美丽的山林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钟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利山村,也传到了更远的地方。人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向他伸出了援手。政府为他们提供了更先进的防火设备和工具,社会各界也为他们捐赠了物资和资金。
然而,老钟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山林的热爱和守护。
如今,利山村的山林更加繁茂,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鸟儿的歌声更加欢快,溪流的流淌更加清澈。这一切,都离不开老钟的辛勤付出。
老钟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他的故事,将永远在利山村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老钟那略显佝偻的背影上,他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山林里的微风轻轻拂过,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感谢和敬意。老钟回首望去,那片山林依旧郁郁葱葱,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未结束,他还要继续守护这片山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