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草本之魂:中医与自然对话(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草本之魂:中医与自然对话(散文)


作者:清鸟 举人,4699.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1发表时间:2024-08-04 19:13:52


   去年夏天,我途经菏泽市一家药材种植基地,本无意停留,然随意一瞥,便被那片静谧与浩瀚深深折服。于是,我不由自主地靠近,去亲吻那一片片碧绿的叶子和黄色的小花。微风轻拂,绿浪翻滚,一股混合着泥土与草药的芬芳迅速沁入我的肺腑,刹那间,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油然而生。
   植物有了阳光和雨水的滋润,得以快乐生长,当人类生病了,它们就化身救命之水,为人类消除疾痛。天地赋以它们爱,它们又把爱返还给人类。爱与爱的交融,让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一刻,我对“中医与自然紧密相连”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一种医学,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在这里,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蕴含着治愈的力量,它们是大地的精灵,汲取天地精华,为人类的生命健康默默守护。
   眼前那郁郁葱葱的各种草本植物,宛如一幅鲜活的画卷,令人赏心悦目。我不禁感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竟是如此迅猛,如此壮丽。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医学的未来,未来,中医定会回归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唯有自然,才是治愈身心的地方。我深以为然。
   我同学的老公是一名西医,他患有鼻炎,治疗多年无果。后来有个中医建议他去爬山,他欣然前往。
   他慢慢喜欢上了山林里干净清新的空气,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奇迹出现了,他的鼻炎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痊愈。自此,他和那个中医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开启了中医的研究之旅。我曾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贪恋山中的风景,而冷落了你相伴多年的鼻炎,而它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他哈哈大笑,有道理!你越在意它,它就越发离不开你。
   自然界是如此的奥妙无穷,我想正是自然赋予中医的启示,才让中医得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医的理念仿佛是自然密码的解读,让我们从四季的更迭中领悟养生的节奏,从山川草木的特性中获取药材的奇妙功效。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药园里,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无数有关草本植物中药的神奇故事。
   犹记得小时候,我去果园后面的一块空地上割猪草,不慎镰刀触碰了手指,只见血顺着手指滴答滴答地滴落到地上,我不禁“哎呀”一声。这惊动了看护果园的王大爷,他跑过来一看,拍拍我的肩膀,淡定地说:“没事。”接着弯腰从我的竹筐里找出一棵草,用手搓烂,敷在我的伤口处,说:“一会儿就好了。”
   回家后,伤口早已止血,我把糊在上面的草叶取下,随后便把竹筐放到猪圈旁边。母亲走过来,将里面的青草一股脑全倒在地上,挑拣出一些放在怀里抱着,剩下的则扔给了猪圈里饿得嗷嗷直叫的小猪崽。
   母亲把挑拣出来的青草洗净晾干,装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在我们嗓子疼、发烧、被蚊子叮咬或者跌打损伤的时候,它们就派上了用场,或是捣烂外敷,或是煮水。在我的记忆中,村里很多人都用蒲公英泡水喝,用艾草泡脚和熏蚊子。他们没钱,却很少得病,大概与就是这些中草药暗暗保护他们吧。
   多年后我才知晓,那些被母亲挑拣出来的青草皆是宝,它们是车前草、蒲公英、接骨草、苍耳、艾叶等等。如今地里很少再能找到,却成了中医处方里经常出现的中药材。
   后来我发现,每到春天,田野里到处都是挖野菜的人,他们习惯把那些所谓的中草药称为野菜。比如白蒿、蒲公英、蓑衣草、野薄荷等等,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都会被他们当成宝挖回家。如今年岁渐长,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我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也会在春天去挖一些白蒿和蒲公英,然后晾晒,炒制成茶,一直喝到明年开春。
   中草药的神奇之处,很多用现代医学理论都无法解释。当年我们附近村庄有个老人,目不识丁,一个字也不认识,他手里有个药方,专治“干奶疮”。据县医院的医生们说,其实他治疗的就是“乳腺癌”。不用手术,只喝他的汤药就能让病灶消失。
   据老人自己讲,他年轻时候外出,住在一个鸡毛小店的大通铺,挨着他住宿的是个南方人。有一天那个人得了重病,整天不吃不喝发高烧。这位老人心眼好,主动去伺候患病的室友,为他买吃买喝,端茶送水。那位南方人自己开药方,让他去给买中药,买回后教给他如何熬药。就这样伺候些日子,南方人的病好了。这位南方人对他感激不尽,分别时给了他一副秘方,专门治疗“干奶疮”。老人不识字,硬是背下来记在心中。回家后他依照秘方给人看病,每治每好,附近得了这种病的女人都来找他。
   老人的药方密不外传,只知道他经常去地里采药,所谓采药不过是去地里找一些到处都有的野草。我们看见他采过的药材有“益母草”,小时候不知道“益母草”这个药品名称,我们平常叫这种野草“野芝麻”。有时候去地里玩耍或者割草,割下来的益母草就给老人送去。
   也有一些草药是老人从药店买回来的。老人不让别人知道药方里都有哪几味药,病人来了确定病情之后,老人并不给开药方,而是亲自给熬草药,熬完后用大罐子提回家里自己服用。用这些草药,老人不知治好了多少病人。
   不过老人十分保守,药方任何人也不告诉。县卫生局和县医院知道了这个药方,曾多次来人动员老人把药方交出来,老人至死也没说出药方,把这个神秘的药方带进了棺材。
   这也是传统意识不好的一面,很多人奉行“教会徒弟饿死老师”这一准则,许多有用的科技知识在社会上昙花一现就消失了,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影响到中医的传承。
  
   二
   我们村村西头有一大湾,夏季雨水丰沛,村里孩子爱扎猛子,一跳下去便没了人影。长此以往,孩子们水性虽佳,却存了隐患。因水质不干净,灌入耳中的水容易滋生细菌,不久许多孩子耳朵冒脓水,俗称“耳朵底子”,即中耳炎。大人常将一种植物的根捣烂,用其汁液加白矾治疗,不少孩子得以痊愈。
   小弟天性顽皮,整日疯玩闯祸,不是用竹竿戳人家孩子屁股,就是用弹弓打人家玻璃,隔三岔五就有人向母亲告状。母亲除了赔礼道歉,对他一顿打是少不了的。告状的人刚走,他撒腿就往村西大湾跑,待母亲追来,他早已像鱼儿一样潜入了水下。所以他耳朵冒脓水时更不敢跟家里说了。等母亲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在需要治疗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违背了自然规律,留下了病根,隔几年犯一次。在他高二那年,这病再次找上门来。
   多年后,有人问他为何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且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时,他微微一笑,说:“实因一个关键契机。”我深知他所说的契机定是高二那年复发的那场疾病。
   彼时,18岁的他正全力备战高考,满怀信心地做着最后的冲刺。然而,意外悄然降临,打破了一个少年最初的梦想,也让少年开启了新的航程。
   他的病再次复发,起初,耳孔流液他不是没有重视,而是知道家里没钱,告诉父母只能让父母为难。他依旧全力读书,默默忍受,盼望病魔知难而退。后来病情加重,他把生活费省出来,急用午休如打点滴,但抗生素不但没有给他希望,反而加重了病情。
   他开始头疼,继而昏迷,他被推进了手术台。
   走出医院时,距离高考仅剩一个半月,他内心既失落又不甘。手术后,他的病情也只是得到了控制,尚未根治,各种不适仍在折磨着他。后来他学成中医后,深知自己当时的无知与莽撞,致使疾病蔓延,以至于不得不通过手术来保全生命,最终还是得依靠中药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回归健康的。
   舅舅平素言语不多,只是云淡风轻地讲述,当年他参加高考时,血压始终降不下来,信心也随之丧失殆尽。而后,他偶遇一位中医,告诉他有个权宜之计,虽不能根治,但可以帮他过关。体检那日早上,中医以银针在他身上扎了数个穴位,又让他饮下一杯醋,神奇的是,血压竟就此降了下来,舅舅得以顺利参加考试,踏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我一惊,醋有那么神奇吗?进而一想,醋是由粮食酿造而出,它不仅是调味剂,也是一味中药。看来,我们生活里,中药无处在啊!
   弟弟听闻,眼睛蓦地一亮,呆愣了片刻,随后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多年以后我才知晓,那时的他就对中医萌生出极大的好奇,并暗自下定决心,要自己治好自己的病。
   在饱尝失意与彷徨之后,弟弟重新投入到学习之中。高考前填报的三个志愿,无一不是与中医中药相关的专业。最终,他以六百多的好成绩被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录取。
   恰是这一意外,扭转了他的命运,让他笃定了此生唯一的奋斗目标——只为中医而活。
   大学期间,他结识了一位自费到其所在学校进修的民间中医。不久两人成了挚友,一起探讨交流学术问题,一同前往自然界寻觅中草药,拜访名医。在大学毕业之际,弟弟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凭借所学的知识,用采集来的中草药,治愈了自己的病症。自此以后,他对中医中药事业愈发痴迷。
   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是西医。毕业后,他非但没有舍弃中医,反而更加坚定了在中医领域前行的决心。
   他是一个中医,有着与天地一样的仁慈之心,他希望他的病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但他从不否定西医。在把脉过程中,发现实在需要用仪器检查结合确诊的,他会建议病人检查完再回来。他说当年若没有西医,也就不会有如今的他,中西医结合才是最为完美的治疗方式。他还说,中医以人为本,考虑的是你以后的生活,而西医考虑的仅仅是你的病,你的肺上有个瘤,就要切除,是不会考虑手术对身体的破坏,它不像中医那般整体考虑。
   他对中医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认知。他在给人看病时,会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用药也会因季节不同而有所调整。
   或许,因果循环正是生命的真谛所在。我们应尊重自然,不去破坏规律,不让内心焦虑,不去打破五脏六腑运转的平衡,我们就会少得病。
   四年前,我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查出乳腺结节,医生说已近乳腺癌边缘,为了防止病情进展,希望我尽快手术。我把报告单发给弟弟,他说,尽量不手术,不去改变人体的结构,尊重身体本来的样子,去找出病灶并消灭才是最好的治疗。
   在他的建议下,我进行了漫长的康复过程,服药一段时间后,结节停止了生长。两年后我再去复查,结节居然缩小了一半。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他说,不用吃药了,但不能掉以轻心,秋天转凉的时候服用一段时间的固元膏,注意几年就没事了。果真如他所说,我的身体结构不但没有被破坏,健康却又神奇般地回归了。
  
   三
   天冷了就得添衣,口渴了就得饮水,夜晚来临就该入睡,天亮了就要起床,倘若违背这些自然规律,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现在物质泛滥,科技发达,却让人类的健康无比担忧起来,熬夜刷抖音,饮料当水喝,吃火锅,点外卖,这些无一不是疾病的隐患,却又人乐此不疲。
   有个病人在秋末渐凉之际前往河里抓鱼,当河水快要没过膝盖之时,他骤然感到心口一阵剧烈的疼痛,强忍着艰难爬上岸。其家人丝毫不敢耽搁,即刻将他送往医院。经过一番全力抢救,虽说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胸口仍觉发闷。医院建议他进行支架手术,然而他并不想做,却又担心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经朋友介绍,他找到了我弟弟。弟弟耐心地倾听他讲述发病的前因后果,又为他把了脉,说道:“你这是心绞痛,因季节变化,寒冷刺激血管骤缩,从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用中药调理一段时间,不会有大碍,无需动手术。”一个月后,那人彻底康复,自此以后开始顺应自然照顾自己的身体。
   治好的病人日益增多,弟弟却是更加忙碌不停了,总有看不完的患者,尤其是在我们老家的农村,好了一茬又来一拨。他们平常不注重养生,得病时盲目投医,一番折腾后身心俱疲,甚至倾家荡产,病情却仍未得到有效诊治。
   这使他心情异常沉重,却又无可奈何。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向村民普及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养生的重要性。
   小璇是我和弟弟小时候共同的玩伴,她近期身体抱恙,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一切正常,但医生说,几个地方的结节需要切除。
   弟弟给小璇把脉以后也说没病,只是有点心耗过大,导致气血不畅,才有了结节。但不去根治生长结节的土壤,做了手术还会复发的的。
   弟弟问她是不是爱操心?小璇的老公在一旁使劲点头。
   这句话引爆了小璇的怒火:“我从早忙到晚,你回到家,这也不对,那也不顺眼。我刚把地拖了,你洗完澡就穿着拖鞋出来,我炒菜,你就说炒菜不如拌菜健康,我拌菜你就说味道太寡淡了……”
   弟弟不打断她,也阻止她老公插话,任她发泄。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倾听亦是一种治疗方式。中医注重身心一体,情志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小璇将内心的压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尽情宣泄释放之后,她突然笑了,一丝怨气都不再有。脸上竟泛起了红润的光泽,气血通畅了,心态也平和了,病情也就好了一半。
   弟弟对小璇说道:“你并非为自己而活,因而你的成就感源于你老公对你的认可,可你老公希望你做自己。”小璇恍然大悟,她点了点头,说道:“生病实在太痛苦了,为了自己的身体,我要努力做出改变。”
   我们与小璇一同前往昔日割草的田野,放眼望去,四处皆是长势繁茂的庄稼,果园也已更新换代,栽种上了最为时尚的水果,看门的王大爷早已驾鹤西去了。
   地里不见一棵杂草,更别提寻觅当年的中草药了。正当我们感慨叹息之时,弟弟的女儿霏霏在远处呼喊:“二姑,爸爸,小璇阿姨,你们快来瞧瞧,这里有车前草和接骨草。”
   我吃了一惊,看向弟弟,她才17岁,又成长在大城市,怎会认得这些?弟弟得意地笑了,说道:“她不但已经认识了很多种草药,还学会针灸了呢!她早就把上海中医学院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了。”
   望着霏霏手中捧着的草药,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而她脸上的神情,就如同当年她的爸爸迈进中医药大学门口时那般,自信且坚定。
  
  

共 54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中医和草药犹如两颗耀眼的明珠,历经沧桑而愈发璀璨夺目。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和草药的独特魅力,展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中医,源远流长,其理论和实践经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对许多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这种以自然和谐为核心的医学理念,不仅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现代医学中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草药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历史同样悠久。从植物、动物到矿物,每一种草药都有其特定的药性和用途,它们共同的目标是调和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草药的采集、炮制和配伍,无不体现了中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智慧。文章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让我们见证了中医草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与影响。从菏泽市药材种植基地的亲身体验,到家族成员与中医的不解之缘,再到中医在治疗疾病中所展现的神奇疗效,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医理念的生动诠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的弟弟,他不仅通过中医治愈了自己的疾病,更将这份传承发扬光大,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村民提供帮助,普及中医养生知识。这不仅是对中医疗效的肯定,更是对中医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和草药作为中国国粹的地位愈发凸显。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引导我们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本篇文章,是对中医和草药作为中国国粹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次深刻反思。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医和草药的独特价值,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医草药的深邃智慧,让这份国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中医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枝根脉,因为有了这只强壮的根,才能让中华民族健康、茁壮成长,它是“天人合一”理论的具体实践,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与魂所在。一篇让人提高认识、增长知识的好文,流年倾情推荐阅读欣赏。【编辑:秀针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0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8-04 19:24:02
  非常羡慕老师家里有这样一位好中医,中医还有一条最重要的理论:“医者仁心”,只有做到“仁心”才能成为一位好医生,中医如此,西医亦如此。近些年经常出现的一些医疗纠纷,无不和“仁心”两字有关。老师的弟弟能做到这一点,是家门之幸,是医院之幸,是中医行业之幸,也是国家之幸。正是有着这些“医者仁心”的医生,患者才敢去医院看病;若是都像那些黑心医生,谁还敢去医院没病找病!问好老师,祝仲夏清爽,身心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清鸟        2024-08-04 19:32:24
  感谢大哥精彩的编者按语,为拙文扶正修改,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寒来暑往        2024-08-05 13:18:18
  清鸟老师:您好!拜读美文。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清鸟        2024-08-05 14:14:33
  谢谢吴老师鼓励,祝好!
3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4-08-05 17:15:58
  中医作为中国国粹的深厚文化底蕴,更彰显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中医,这一历经数千年淬炼的医学体系,以其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世界医学宝库贡献了不可磨灭的智慧。文章通过具体的故事和实例,生动地呈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从菏泽市药材种植基地的自然体验,到家族成员与中医的不解之缘,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医理念的生动诠释。特别是文章中提到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中医治疗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现代人应当追求的生活方式。草药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每一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用途。文章中对草药的描述,让我对这些自然赋予的宝藏充满了敬意。它们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文章中的弟弟,他的故事尤其让我感动。他不仅通过中医治愈了自己的疾病,更将这份传承发扬光大,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村民提供帮助,普及中医养生知识。这不仅是对中医疗效的肯定,更是对中医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在现代社会,中医和草药的价值愈发凸显。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引导我们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传承并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的智慧。
   这篇文章是对中医和草药作为中国国粹的一次深情致敬。它不仅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探索和实践中医的智慧,让这份国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回复3 楼        文友:清鸟        2024-08-05 19:50:49
  谢谢兵哥,辛苦了!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10 20:12:4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