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走进刘青霞故居博物馆(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走进刘青霞故居博物馆(散文)


作者:阿巧 进士,1003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6发表时间:2024-08-05 15:58:03
摘要:刘青霞,虽是一届女流,却有着博大的济世情怀。她追求真理,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大爱无疆,是女中的翘楚,更是时代的楷模。


   刘青霞,生于清朝末年,是一个长相清丽却有着不平凡人生轨迹的传奇女子。
   清晨,迎着盛夏的第一缕阳光,我怀着敬仰之情踏进了位于开封市土街刘家胡同的刘青霞故居博物馆。这是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青色的砖,灰色的瓦,犹如大家闺秀般稳重端庄。故居外墙旁边长着一棵高大的榆树,应该是有些年头了,它无声地陪伴着刘青霞曾居住过的旧宅,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刘青霞故居博物馆正门口,立着一块青灰色的石碑,上面刻着“刘青霞故居”五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特别醒目。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口左右两侧是立着的两面小石鼓,犹如把门的士兵,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故宅。
   进门的影壁墙上是刘青霞的画像及生平简介。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社会公益活动家刘青霞而建。放眼望去,这是一座带挎的三进院,由东西两个三进四合院对称组成,是典型的北方传统四合院建筑,建于1880年,房屋有七十余间,每一个门上都挂有圆形的大红灯笼,处处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进入院子,一股书香之气迎面扑来,院子里种植的有冬青、银杏、海棠、石榴等花草树木,绿意葱茏,把古朴的院子点缀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似乎在诉说着刘青霞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影壁墙上,是刘青霞写的一首《自由好》“自由好,中夏少萌芽,岳色河声飞笔底,洛阳纸贵泄春华,开遍自由花……”自由,对于她出生的那个年代,是多么可贵啊!然而生逢乱世,注定她过不了安逸的生活,作为燕赵儿女,她深知,没有国哪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要为自由而战,“撞破自由钟”。
  
   二
   刘青霞故居的整体布局是坐北朝南。一进院子是最南边的屋,在四合院中与正房遥遥相对,是门房,又叫倒座。
   屋里墙上介绍刘青霞的家庭背景。刘青霞(1877-1923),出生于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她原籍是河南安阳人,原名叫马青霞,他的父亲马丕瑶曾是同治进士,从知县到巡抚,一路官运亨通。他为官廉洁,清正廉明,开书局,设团练,整顿海防,人称“马青天”,左宗棠送他四个字:“清节皎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的孩子个个识文断字,具有远见卓识。
   刘青霞是马丕瑶的三女儿,她从小聪慧过人,深受父亲喜爱,自幼随父亲马丕瑶赴两广任职,见多识广。除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之外,也接受新学潮新思想,不裹脚,释放天性,自由洒脱。1894年,年仅十七岁的她,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入河南首富开封尉氏县刘耀德为妻,婚后,育有一儿,遵从夫姓,后改名为刘青霞。
   刘家当时被称为河南首富,在尉氏占地多达二十八万亩,门上悬挂着“双千顷”匾额,人送外号“刘半县”,意思是他富可抵半个尉氏县。刘家所开的当铺、钱庄、商铺遍布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据说,刘家人出差从南京到北京,不饮别家水,不宿别家店。
   一进院的东厢房里,介绍的是刘青霞“兴教办学,乐善乡梓”的动人故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刘青霞,善良热心,有远见。她从怜悯同情刘族的同姓开始,捐地捐钱办学,乐善好施,为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办贫孤院,救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她办工厂,振兴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尉氏,每年腊月开仓放粮,以赈年荒。贾鲁河上修马营石桥,在尉氏流传这样一首民歌:“青石桥啊青石桥,宏伟壮观双路道。刘家贤绩垂青史,万民同济乐消遥。”人们以这样的方式,缅怀一代女中豪杰的壮举,讴歌她的丰功伟绩。
   对于慈善、文教所捐,刘青霞称:“凡属公益善举,守节己襄助,莫当守财之奴。”她走出国门考察日本的女学,回国之后,积极投身于女子教育事业。1908年,她出资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城市开封建立“华英女校”,开设国文、算术、修身、史地等课程。为中国的教育和革命培养了优秀的妇女人才。女子也顶半边天,对于解放妇女,刘青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任锐就是华英女校的学生,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保育院工作,被周恩来同志亲切地称为“妈妈同志”。
   玻璃柜里,陈列着刘青霞生前曾佩戴过饰品和生活用品,像什么耳坠、凤冠、项链、手镯、簪子、茶碗等,上面似乎还留下她的温度。每一个老物件,都有刘青霞用过的印迹,尽管时光已过去一个世纪,物是人非,但,她的名字和这些用过的物品一样,被人们所铭记。
   一进院的西厢房里,是她“扶桑游学,支持革命”的感人事迹。
   丈夫死时,刘青霞才二十五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她没有选择再嫁,而是转身投身到革命事业中。1907年,刘青霞的哥哥马吉樟奉命到日本考察学务。刘青霞为开眼界,随哥哥前行赴日游学,这是刘青霞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她心怀天下的开始。在这里,她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行者,受他们思想的影响,她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从此,刘青霞积极地投入到匡扶救国的时代洪流中,她与当时的女革命家秋谨齐名,有“南秋北刘”之称。
   在日留学期间,刘青霞捐资创办刊物,宣传革命思想。她出巨资创办的《河南》杂志,影响力极大。冯自由先生在《革命逸史》中称:“留学界以自省名义发行杂志而大放异彩者,《河南》首屈一指。”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人间之历史》《文化偏至论》等,都发表在《河南》杂志上。她还捐资赞助《中国新女界杂志》并出任编辑,她以笔为武器,坚守宣传“阵地”,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三
   过厅,非常宽敞明亮,门前的柱子写着:思入风云变幻中,道通天地有形外。横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天下为公。过厅也有两扇门,依旧是枣红色刻着镂花装饰的木制门,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透过斑驳的缝隙,隐隐约约能看到院子里的一切。这是刘家一进院与二进院之间连接的纽带,也是刘家接待一般客人的地方。
   二进院的东厢房,是刘家的账房。门头上写着:德必有鄰。这个词出自孔子《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在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刘家是妥妥的富贵之家。其生意兴隆,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当铺、钱庄、商铺近千家,资产超过千万。刘青霞的丈夫死后,刘青霞掌管刘家生意,每当岁末时,各地的掌柜都要到刘家来报账。
   两位账房先生正在账房内算账。看他们举手投足之间,都显得那么从容,不愧为大户人家的管家。也许是年终,各地都来报账,每一笔账都算得精细,一丝不苟,出不得任何差错,否则,无法向女主人刘青霞交差。屋内还有两个大柜子,想必里面藏了不少的银子和账本。
   “闭门梅竹为邻,独坐诗书作伴。”刘青霞对钱财看得很淡,她饱读诗书,胸怀天下,她深知,当时的中国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钱应该用到该用的地方,发挥它的作用。她曾为中国革命曾一掷千金,冯玉祥在开封时期,她也曾把全部家当捐了出去。
   二进院的西厢房是刘家的餐厅。刘青霞因从小家规森严,因而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也有礼仪之道。刘家有专门用餐的餐厅。餐厅里的一幅对联这样写道:“瑟棋书画意堪估餐,汉唐宋元字可下酒。”可见,刘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房间内摆放有几张餐桌,还有几把椅子,都是木制的,椅子有方椅,也有圆形的凳子,像一面面圆鼓似的,向外炸着,显得胖墩墩的,特别可爱。柜子里摆放有各式各样的饭碗、菜碟、盘子,青瓷雕花,非常讲究。桌子上有装饭用的箩筐、饭盒,家伙什一应俱全。足见其家境富裕,生活条件优越。
   房子的横梁上,有两盏灯,六边形的,每个角是吊着红色的流苏,每一个灯面上有画上花草,浅白与深红交错,看起来像工艺品一样,让人赏心悦目。
  
   四
   再往里走,是第三进院子,院子中央放了一口大水缸,犹如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东厢房是刘青霞的儿子刘鼎元的起居室,门口的对联上写着:术业宜从勤学始,韶华示为少年留。横批是日开月怀。北边里屋的墙上挂的应该是二十孝图,屋的中间放着一张长方桌,上面摆放的是笔和砚台,还挂了一盏红灯笼,是刘青霞儿子读书的地方。
   屋的正中央摆放的是镂花木桌椅,条几上是青花瓷瓶和喜上梅梢的画。南边的里屋,是他儿子睡觉的方,有蚊帐和镂花的木床,旁边是梳妆台,挨着窗边的是挂衣架,屋内陈设简单而温馨。
   三进院的西厢房,是刘青霞的书房。门联是这样写的:闲裁蕉叶题唐句,细嚼梅竹读汉书。横批:鉴古知今。刘青霞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有自己专门的书房。“读书当戒自欺,谨慎不可有闲。”她用这句话时时鞭策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南边屋内是一个简单的休息的床铺,供她读书读累了休息。墙上张贴的正是她写的诗《自由好》。北边的一间房子是她写字的地方,桌上放着她写的字,青花瓷瓶摆放在案头,笔架上挂着一枝枝毛笔,旁边还有专门搁笔的笔架和砚台,最里面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她闲暇时寄情于书籍和笔墨纸砚,终是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不朽一生。
   正房,是刘青霞起居室,在所有的房间里,她这间最温馨,乳白色的屏风,就那样自然地挂在两边,形成一个八字形。房间里是她的床和洗漱用品。临窗是挂衣架,洗脸架上放着洗脸盆,梳妆台上摆着她的胭脂盒,旁边摆着一个圆形凳。堂屋和东侧房是刘青霞接待重要客人的会客厅,许多革命党人就在这里与刘青霞共商救国大计。此时,她正端坐在八仙桌旁,手捧书本潜心学习,你看她,手握书本,神态安详,时而嫣然一笑,时而紧皱眉头,随着书中的情节,心情也在起伏。“居家不为在家计,处世长存出世心。”这是刘青霞一生最好的写照。
   1923年,刘青霞因长期操劳,因病离世,享年四十六岁。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革命事业,她不仅关怀桑梓,更是心系天下。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难怪鲁讯先生称她为“女中豪杰”。
   刘青霞生活在旧中国,正是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她冲破传统的束缚,致力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近代教育与实业的创办,纵然历经千辛万苦,依然怀揣梦想,匡救国难,开启民智,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着爱国之志。
   刘青霞,虽然是一届女流,却有着博大的济世情怀。她的一生追求真理,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大爱无疆,是名副其实的女中之翘楚,万世之楷模。
  

共 40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刘青霞的游记散文。刘青霞故居博物馆的位置、建筑风格、历史等,正门的石碑,门口的两面小石鼓,进门的影壁墙上的刘青霞简介及丹青下的诗词,院子里各种树木、建筑。刘青霞是河南安阳人,原名“马青霞”,他的父亲马丕瑶曾是同治进士,从知县到巡抚,一路官运亨通。他为官清廉,他的孩子个个识文断字,有远见卓识。刘青霞是马丕瑶的三女儿,从小聪慧过人,十七岁嫁入河南首富开封尉氏县刘耀德为妻,遵从夫姓,改名为刘青霞。刘家当时是河南首富,人送外号“刘半县”。刘青霞兴教办学,乐善乡梓,扶桑游学,支持革命,以笔为武器,大力宣传革命,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过厅柱子上的对联,横匾上的题字;二进院的东厢房的刘家账房,二进院的西厢房的刘家餐厅,房子的横梁上,三进院子中央的大水缸,东厢房刘青霞的儿子刘鼎元的起居室,屋正中央的摆设,三进院的西厢房刘青霞的书房,正房的刘青霞起居室,采用空间顺序,将刘青霞故居的各个处所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更能了解刘青霞一生的伟大功绩,让人肃然起敬。描写生动,情景交融,笔触细腻,条理清晰,引人入胜。感谢阿巧老师的精彩分享。精彩散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5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8-05 16:04:31
  刘青霞是一位传奇女子,一生兴教办学,乐善乡梓,扶桑游学,支持革命,她的丰功伟绩值得人称颂。以前也常听母亲讲过“刘半县”的故事,今得以在阿巧老师精彩笔墨的描绘下,使故事更加的清晰。
梦在何处
回复1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00:16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百忙之中对文章的精心编辑!编者按非常精彩,我很喜欢!老师辛苦啦,敬茶!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8-05 16:07:11
  文章描写生动,条理清晰,情景交融,结构严谨,主题明确,耐人寻味。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好运常伴!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01:45
  再次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梦在何处老师创编愉快,佳作不断,生活幸福!敬茶!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8-05 19:35:11
  刘青霞,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女志士。随着阿巧老师唯美的笔墨,走进刘青霞的故居,被刘青霞的生平事迹,深深感动着。刘青霞一生忠于革命事业,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奋斗终身。不愧为“女中豪杰”之称号。令人肃然起敬 心生缅怀。阿巧老师文笔细腻传神,情感丰沛饱满。感谢老师的分享 ,好文章葳蕤点赞问好老师 ,祝老师写作愉快,工作顺利!
春草葳蕤
回复3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08:49
  说实话,也不是第一次走进刘青霞故居,每一次靠近,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心怀天下,无私奉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直到今天,她的事迹仍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感谢淡淡的云彩社长百忙之中来访留墨!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佳作连连,生活开心!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10:02
  说实话,也不是第一次走进刘青霞故居,每一次靠近,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心怀天下,无私奉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直到今天,她的事迹仍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感谢春草葳蕤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佳作连连,生活开心!敬茶!
4 楼        文友:乡笛        2024-08-05 20:13:17
  文章层次清楚,主是明确,描写细腻,情感朴实,情景交融。很好地体现了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11:19
  感谢乡笛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佳作不断,生活开心!敬茶!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8-06 06:58:41
  刘青霞,虽然家财万贯,但不畏金钱所累,心怀天下,济世为公。她饱读诗书,眼界高远,乐善好施,兴办学校,不遗余力,支持革命,让人心生敬意。阿巧老师写了游刘青霞故居,条理清晰,感怀抒情,情景交融,感悟颇深,启迪心灵。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阿巧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祝老师夏日好心情,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15:07
  感谢淡淡的云彩社长百忙之中来访留墨!刘青霞,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一心为民,心系国家,实是难能可贵,不愧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佳作不断,生活幸福!敬茶!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8-06 07:00:21
  恭贺阿巧老师征文获得精品!文笔细腻优美,让人回味不断的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回复6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6 22:16:19
  再次感谢社长的支持和鼓励!精品文里也有老师的功劳!也祝愿老师佳作连连,开心每一天!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