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故乡的两个岩洞(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故乡的两个岩洞(散文)


作者:廖春波 布衣,24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4发表时间:2024-08-06 07:30:29
摘要:“根与魂”征文

故乡的岩洞密集,山谷尤多,深浅不一,险象环生,是儿时游玩乐园。有两个岩洞却住人,我们轻易不敢涉足。一是狭窄的野猫洞,埋着一座坟。二是宽敞的蛮子洞,居住一家人。两个岩洞隔河相望,一个在沟这边,位于下游的山麓,被死人占有;一个在沟那边,挨近上游的河床,由活人使用。
   野猫坟颇凄凉,怕鬼的孩童们,总想绕道而行。可又是必经关隘,一条蜿蜒的羊肠小路,从它面前通往溪河沟,连接山巅玄天观。周围荒无人烟,只有黑压压的森林,以松柏和梧桐、青杠、麻柳、枫香、樟树居多,还有马桑、黄荆、芦苇、芭茅等各种灌木花草。因地势偏僻,野物常出没,纵使白天,也很恐怖。当地婴孩哭闹,大人不时吓唬:“再不听招呼,丢给野猫坟!”遂静悄悄,睁眼四处看,规规矩矩。
   的确,岩坟埋着一位诨名野猫的叫化子,他生前孤苦伶仃,像可怜无助的野猫一样流浪乞讨,后饥寒交迫而亡。所以,这里埋的是饿死鬼,寻找的替死鬼不少。据传,有路人经过时,饥肠辘辘,浑身乏力,头昏眼花,怎么也走不动。特别是挑煤工,长途跋涉于此,体力消耗殆尽。此外,尚有学童,在困难年代里,去二完小读书,每天早出晚归,中午极少吃饭,傍晚放学,途经该坟,饿倒在地,人事不省。
   野猫殁于解放前,并非我们村的人。但他死在这地盘上,便有穷人同病相怜,用破篾席裹着尸体,擦黑随意抬埋岩洞,还垒了一堆土,坟头大坟尾小。由于遮风避雨,孤坟历经多年,芳草萋萋,赫然在目。岩壁爬满青藤,纷纷垂帘洞口,自成一间鬼屋,愈加阴森森的。平素,其它地方的青草被割光了,人们也不动此处一草一木。一次放牧,突遇暴雨,牛羊躲挤洞内,我去牵回家,惊跑一条巨蛇,连夜做噩梦。
   相比之下,斜对岸岩洞人家就好多了。洞前田连阡陌,洞里汩汩流淌着一股山泉,洞口树木葱郁,洞壁烟熏火燎,有人间烟火气。不过,这家人也贫困,水稻、小麦、红苕、洋芋、包谷之类的庄稼遭洪涝冲毁,几乎颗粒无收。这一方土地原属于我们生产队集体耕种,这家人还与全队社员在公共食堂吃过饭,一起交公粮。后来,大伙嫌那儿窎远,隔河渡水,干活不便,赠送毗邻生产队,该队不要,说尽好话。
   岩洞人家随地划转另一个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都不愿接受累赘,迅即边缘化,经常两不管。结果,这家人慢慢被世人遗忘,这地方遂成为世外桃源。倒是我们生产队的少数人,还习惯去那里割牛草牧羊。有时讨一口水喝,女主人倾情相待,端出板凳,递上热茶。男主人也淳朴,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只管种地。水灾过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无怨无悔。独生子没上学,也觉得命该如此,从未责怪父母。
   小时候,岩洞边的槐树挂马蜂窝,我好奇,曾邀请小主人伺机捣蛋。他与我年纪相仿,也喜欢跟我玩耍。他提供一根长竹竿,我俩合力捅向蜂巢,岂料蜂拥而至,反被蜂群蜇伤,脸肿得像大头和尚,火辣辣的,疼痛难忍,从此只好任其发展,越来越大,望而生畏。赶场的人路过,也小心翼翼的。可硕大的蜂窝包,最终被人用火烧,卖给中药铺,获意外之财。谁烧掉的,至今是谜。小主人和我,则分道扬镳。
   上世纪八十年代,扶贫的号角吹响,关注岩洞人家,组织搬迁异地。起初,故土难离,何况冬暖夏凉,几代人住这里,根深蒂固。政府补贴,软硬兼施,才不得不动迁,搬入新居,日渐致富。从此,这家人融入改革开放快车道,随大流进城务工经商购楼房,竟成五桥移民开发区市民了。我散步时,曾与年逾八旬的女主人在街头重逢。当时,互不认识,各报家门,她宣称我们同一个生产队,兴高采烈,我还不信。
   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如今,重返故洞,岩居的女主人颐养天年,依然健在,早已摇身一变城市人了。而岩洞杂草丛生,只剩下断垣残壁,锅碗瓢盆的碎片。山泉水清澈见底,不乏螃蟹和游鱼,成群结队,自由自在。谁知道这个角落住过人呢?我又探访野猫坟,去岩洞的路封锁,荆棘遍布,几经周折,好不容易靠拢,坟冢仍旧高耸。狗尾巴草疯长,野兔逃窜其间。七十多年一晃过去了,他是否安息九泉之下?
   我坐在故乡的小河畔沉思,对生与死有了真切的感悟。不管置身哪里,人活的是躯壳,终究随遇而安,死在朝朝夕夕,一抔土掩埋了。生命的尊严和意义,欲与一般动物试比高,需要看时运与造化。或许,思想永存,人生在低谷时期,也恍若听风的蝉,噤声不语,还不如栖身岩洞,偏安一隅。
  

共 17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个岩洞:一个是野猫洞,埋葬着孤独的叫化子,荒凉而令人畏惧;另一个是蛮子洞,居住着一家人,虽贫困却充满人间烟火。这两个岩洞,隔河相望,形成了生与死的鲜明对照。野猫洞的故事,充满了凄凉与神秘,它不仅是一个坟地,更是当地人心中的禁忌。而蛮子洞的人家,虽然生活贫困,却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的生活,虽然与世隔绝,却也自成一格,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两个岩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面貌。野猫洞的荒凉,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蛮子洞的烟火气,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希望。这种对比,让人深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蛮子洞的人家也经历了变迁。从最初的被遗忘,到后来的扶贫搬迁,再到融入城市生活,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是精神世界的丰富。文章的结尾,作者重返故乡,探访岩洞,感受到了生命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岩洞的荒凉与野猫坟的孤独,让人更加珍惜生命,思考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沉思,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死亡和存在的深刻思考。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以岩洞为载体,讲述了生命的故事,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这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感悟的文章,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读和思考。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6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8-06 07:31:52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谢老师无私分享!向老师学习,敬茶!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06 10:00:37
  当我翻开这篇文章,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由作者精心构建、充满智慧与情感的世界。从开篇的引人入胜,作者就以其独特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紧紧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每一个段落的过渡都自然流畅,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蜿蜒而下,毫无阻滞。文章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深度的思考,又有生动的描绘;既有对现实的洞察,又有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多元的融合,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惊喜与启发。在语言表达上,作者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词汇的运用精准而恰当,每一个词语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想要表达的意思。句子的结构灵活多变,长短相间,富有韵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文章的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无论是观点的提出,还是证据的列举,都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让人不得不信服作者的见解。更值得称赞的是,这篇文章所传递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与真诚,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总之,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在内容、语言还是情感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和启发,更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和力量。期待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多这样优秀的作品,继续为我们带来精神的盛宴!
3 楼        文友:廖春波        2024-08-06 10:22:50
  谢谢编者按和各位师友点赞,我在三峡平湖万州遥祝夏安!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06 11:16:42
  这篇文章以独特视角呈现两个对比鲜明的岩洞。野猫洞荒凉神秘,是死亡与孤寂的象征;蛮子洞烟火弥漫,虽贫困却饱含生命的坚韧。二者隔河相望,对照出生与死。蛮子洞人家从与世隔绝到历经变迁,生活改善,精神丰富。作者重返故乡,岩洞的现状引发对生命、时光的深思。文章借岩洞讲述生命故事,展示生活多样复杂。它揭示生命脆弱,也彰显坚韧,充满哲理感悟,值得品读,引人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拜读欣赏佳作!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5 楼        文友:何叶        2024-08-06 11:29:11
  文章朴实,书写自然。短小精悍但内容充实。喜欢这样的文,佳作点赞!问好廖老师。
何叶
6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8-06 11:34:21
  百度老师美文,写得真好,富有生活的哲理,引人深思。学习欣赏了!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7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06 13:55:44
  “不管置身哪里,人活的是躯壳,终归究随遇而安,死在朝朝夕夕,黄土埋之。”这是万物众生都不得不面对的归处。野猫洞和蛮子洞相对而立,更像是生与死的对立,当利立于他们之间,仿佛一切都云淡风轻,作者是一位思维敏感的人,能立于生与死之间的虚无中,感悟到人生真缔。好文点赞。
8 楼        文友:东辰        2024-08-06 16:23:19
  文很美,美在老师心,故乡的一切如自己一样,牢记在心。不一样心,把故乡两个岩洞写的如此之美。欣赏佳作。
9 楼        文友:何叶        2024-08-06 21:22:01
  喜欢廖老师的文,短小精悍可见优秀的文笔!加油!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10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06 21:50:1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