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关于底层人的生活方法(随笔) ——静心草堂夜话
世界由人组成。没有人就没有世界。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就是由形形色色、高高矮矮,肥肥瘦瘦地男人女人组成。但是同样是人,其生活的命运却是很不一样。有的人出身名门贵族,游手好闲,一辈子就是挥霍无度,醉生梦死。而有些人则是饥寒交迫,通途潦倒,整日都在忙碌和劳累中求生活。尽管那些“人人平等”的口号喊得很响亮,可是实际办起来,实现真正“平等”的,却非易事,而且是根本达不到“人人平等” 的,实现人人平等,只是一个理想的童话。
古语说:“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这活不是虚谈,是有实践的,自古以来,那些沾有“皇亲国戚”的。沾有“名门望族”的,沾有“富豪巨富”的,就是比一般穷人过得好,即使他们每况愈下,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是现实的写照,你不承认不行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参差不齐。贫富永远无法平均,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我们来看看,大多数人都是在底层流汗,靠摸爬滚打换得一点生活。而有些人只要靠口才,靠智谋就可以获得富贵的生活。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体力与智力的不同。常言说:“力大养一口,智大养千人。”这就告诉我们:单靠体力劳动是没有办法达到富贵的。
社会底层穷人,都是出身低微,没有社会背景,没有发财活命的门路,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力,只能出卖自己地劳动力,靠自身地体力去谋求生活。体力大的人也就超过体力小的人,体力大的人获得的财富就多一点,体力小的那就不行,这样就形成了人与人的差距,所以即使是一样出卖体力的人,也有贫富不同了,可见要“平等”是很难达到的事情。
而那些有背景地,有家底的富人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一样拥有体力,但是更具有“心力”。他们在用体力养活自己的同时,还在动用心思,想如何去吧更多的财富占为己有,想办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进入到自己的腰包里来。这些心思一旦化成“巧取豪夺”“借鸡生蛋”“一本万利”“投机取巧”“奸诈骗取”, “弱肉强食”等等手段,这时这些人的“心力”就强大起来了。运用强大的心力,把这些手段运用得高明成熟,就还会设计出无数陷阱,各种圈套来使人进入他们的“套路”中,去甘心情愿地去受骗。这些依靠心力的人越来越强大,就会有办法去垄断自然资源,垄断社会资源,设计出五光十色的诱惑,用“巧取豪夺”的办法把出体力的人拴得紧紧地,只得乖乖地去给这心有“心力”的人出力干活。加上这些“心力”的管理者,更有一套“权术”。一层层地把人笼络住,拴住。这样底层人那就只有卖力的干活,为“心力”者赚钱了。只有善于拼搏“心力”的人,才有可能登上顶峰!
穷人拼体力,贵人用脑力,富人拼心力。这是无法改变地原则。但是,穷人也可以有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多多读书。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古语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于是穷人家的家长就千方百计的送孩子去读书,用各种办法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孩子们也很听话,为了自己有个好的前途,摆脱卖力求生的命运,也就发奋努力读书。家长勒紧裤腰带送孩子读书,孩子发奋读书,结果读到大学毕业,成为了“人才”“状元”!可是人海茫茫,单位多如牛毛,就是没有这些“苦读”孩子的一个门路,依旧找不到养活自己的工作职业。读书把家长读得一贫如洗,孩子读成近视眼,读到二三十岁,青春结果还是只有回到黄泥地上。这样看来,读书有知识未必就有好的生活。穷人没有门路,没有关系,是很难走出理想之路的。现实对待底层人就是这么的认真,严肃!
人生短暂,活到一百岁也就三万来天。三万天,前三十年的青春在“学校”消磨,到六十岁就没有了气力和精神,就要退下去“养老”,中间这三十年要谋职业,要养活自己,要挣钱买房子,娶媳妇,又要养孩子,那就是过“火焰山”一样的煎熬。因此人啊,底层人你要早早看清这个现实,早早去为自己设计,不要被那些“色彩”“口号”“谎言”所迷糊。即使是出卖劳力体力,也要给自己有个定位,早早获得自己应有的生活。
坚信:待到东风一日起,大鹏扶摇九万里。
(2024年8月9日静心草堂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