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大峰山(现代京剧) ——根据刘学勇长篇小说《风啸河山》改编
第一场:峰山播火种
【背景:阴云密布,一架日军飞机低空呼啸而过】
【魏晋三身着民国警服上,唱】阴云密布天少晴,日军占了德州城,不日济南将沦陷,迫在眉睫刻不容。下一步工作如何做,急需上级来指明。为此党派来特派员,让我九时来接应。【掏出怀表看看,接唱】现在刚好九点整,为什么,特派员,还不现身影?
【特派员万明身穿长袍,头戴礼帽,右手提一皮箱,左手拿一张《大公报》上,唱】气候急转倒北风,日寇铁蹄踏华中。延安指示心中记,国共合作抵外戎。组织派我到泰西,发动群众打日兵。我四下寻找接头人,还须提防狗跟踪。
【魏晋三见到万明,急忙凑上前去,唱】表哥几时来卢城?良药是否在箱中?母亲现在正有病,急盼表哥把门登。
【万明唱】良药就在此箱中,日煎一副病必轻,三三见九一疗程,药尽姑妈病消融。
【魏晋三紧紧握住万明的手,白】特派员同志,我总算等到你了!
【万明白】同志们都在哪儿?
【魏晋三白】你跟我来。
【魏晋三、万明下】
【转换背景:冬季。萧条的农村。远处有大峰山山脉。晋亭、夏正、冯进、赵彬正坐在一个农家小院的屋里。夏正白】天不早了,特派员怎么还没来?
【冯进白】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晋亭白】再等等吧。
【有敲门声,晋亭开门】
【魏晋三介绍白】大家等急了吧?这就是新来的特派员万明同志。
【大家齐立白】特派员辛苦了。
【万明白】同志们!【唱】一路坎坷沐雨风,排险避犬脚不停,多亏晋三来带路,要不然,大家至少等到十点钟。
【魏晋三白】特派员,你快说说,延安有什么指示吧,大家都等急了。
【众人齐白】是啊,延安有什么指示啊?
【万明唱】七七事变惊雷炸,日寇全面入中华,中华民族危如卵,我党力主保国家。团结各方齐对外,避免国共再摩擦,收编各类抗日武装,还要拉着老蒋一起把那东洋杀。
【众人白】啊?老蒋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我们还要去巴结他?
【万明白】是啊,同志们。唱:共产党不计前嫌明大义,团结老蒋保国家,停止内战枪对外,民族大义重如塔。
【众人白】那么,我们下一步具体该怎么做呢?
【万明唱】今后须脱下长袍褂,深入农村把根扎,建立革命根据地,募集粮款招兵马,建立峰山游击队,并逐步完善和扩大。大峰山,好地方,退能守,进能杀,打起游击来顶呱呱。到时候,定能打得日本鬼子丢盔卸甲、连滚带爬回老家。
【众人白】哈哈哈哈!这下我们心里可有底了。
【冯进挠挠头皮白】可是,这一带的百姓很愚昧落后,他们都不愿意当兵,只想着自己的小日子。
【万明唱】群众有顾虑不要怕,说明我们的工作未做到家,只要我们耐心把理讲明白,群众定会来参加。
【魏晋三白】这话说得太到家了。
【闭幕】
第二场:张炳南出山
【背景:东关小学教师家属院内,霜打的丝瓜秧子还在架上,下面还有几颗茄子、辣椒,上面挂着薄薄的一层雪。张炳南身着长衫上,唱】十冬腊月北风凉,雪染茄棵霜打秧。日本鬼子犯中华,我泱泱大国岂能任它逞凶狂。【白】我,张炳南是也。一介书生无为作,空怀报国一腔血。有心跨马再扬鞭,不杀东洋气不绝。【唱】那一年,闹灾荒,为除土匪救众苍,我建立除痞会,拿起红缨枪,杀了张地保,灭了兜兜帮。而百姓,仍在生死线上度饥荒。那一年,为抵抗苛捐杂税上衙堂,掀起农民大运动,杀了伪县长,砸了济贫坊。而百姓,仍然缺粮少柴薄衣裳。为走教育救国路,家有四十亩良田全卖光。啊,壮志未酬鬓先白,现如今,落得个穷困潦倒的教书匠。听说陕北来了共产党,帮着穷人争口粮,我虽孤陋寡闻乡间居,还真想为这人间正道帮点忙。
【屋里老伴白】炳南,来客人了。
【魏晋三、夏正、冯进、赵彬上。魏晋三握住张炳南的手白】张老师,您近来无恙吧?
【张炳南白】晋三啊,我没事。咱师徒二人有一年多没见面了吧?
【魏晋三白】是啊,老师,我近来很忙,没有来看你。
【张炳南白】我这山村小学,消息闭塞,你快说说外面的情况。
【魏晋三白】老师,日本鬼子占了德州了,德州离济南才几步远啊,看来济南沦陷指日可待啊!老师,咱们可不能当亡国奴啊。这次来就是请您老出山,帮助我们抗日啊。
【张炳南白】我一个教书匠,言不能服众,力不能缚鸡,能帮上啥忙?
【魏晋三白】老师过谦了。唱:老师不要太谦让,您老足能帮大忙。虽说是个教书匠,德高望重美名扬。早在民国十七年,领导农民闯衙堂,杀了县长边兰舫,震住军阀张宗昌。其余急忙赔笑脸,减了苛税又放粮。谁人不知张炳南,谁人不知张校长,爱民情怀天可鉴,美名传遍十八乡。现在民族正危难,岂能袖手于一旁?
【张炳南白】晋三,我的好徒儿。【唱】国家正值生死与存亡,我张炳南岂能袖手于一旁,刚才我是看看你那救国志,真没辜负我对你的期待与培养。说真的,就算没有你晋三,我也会,设法去找共产党。把自己的一切献出去,做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好儿郎。
【魏晋三白】好,老师,从今以后,您老就是我们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了。明天我们就到街上游行,宣传共产党的建立统一战线,全面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募捐,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只要抗日,都是我们的朋友。
【转换场景:东关大街上人员熙熙攘攘,街道两边尽是些卖蔬菜和土特产的小贩。在大街的东头过来一行游行的队伍,前面打着横幅,横幅上写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队伍中不时传来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队伍停下了,走在前面的赵彬登上一座高台演讲白】乡亲们啊,日本鬼子已经打到德州了,过不了几天就要打到济南,打到我们的家乡了。这些鬼子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还糟蹋我们的孩子和姐妹。乡亲们啊,我们不能做亡国奴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凡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该拿起刀枪联合起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演讲完后,她唱起了那首凄凄惨惨的《在东北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转换场景:在大峰山游击队驻地,万明、魏晋三、张炳南、晋亭等几个人正在议事。朱涛、刘英突然跑进来白】不好了,赵彬和张建正在东关大街上宣传,被国民党县党部的人抓走了。
【魏晋三、张校长一下子站起来白】咋回事?
【朱涛稳住情绪白】张建、赵彬正在演讲宣传,突然来了县保安团几个人,说是奉县党部徐正伦之命,抓捕赤色宣传、扰乱秩序的祸乱分子,他俩被抓到县党部去了。
【魏晋三愤怒地白】现在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抗战宣传是唤起民众。县党部是倒行逆施,破坏抗战。
【张校长叹口气白】唉!鬼子还没打,自己家里倒闹起来了。别急,我去县党部要人,我这张老脸还管点用。
【魏晋三白】您老先去,随后,我带着人就到。
【张校长带着几个老先生来到县党部,个个面部肃杀。徐正伦站起来笑白】啊呵呵,什么风把几位老先生吹来了?
【张校长怒白】是抗日的风!【唱】国共合作枪对外,青年学生情满怀,宣传抗日何罪有?你凭什么,将他们一个一个抓起来?
【徐正伦白】奥,原来是为这事啊。【唱】虽说枪口应对外,但应由政府来安排,攘外必须先安内,对那些妖言惑众、背国亲共、赤色宣传者难道抓他不应该?
【张校长唱】日军已把屠刀架在了我们的脖颈外,你还在这里争执什么国派和共派,你这是倒行逆施窝里斗,是对国共合作的大破坏。
【徐正伦唱】你讲的大道理我岂能不明白,但我是例行公事无例外,除非委员长下手令,【白】否则,哼哼。【接唱】绝不会将他们放出来。
【张校长透过窗子看到魏晋三带着人已经来到。唱】从前我见到过边县长,今天又遇到徐县宰。三千农民已涌到你的大门外,我倒要看看,你徐正伦到底长了几个大脑袋。
【这时,魏晋三带领群众涌向党部门前,他们喊着口号: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口号声响彻云天。】
【徐正伦向外瞅了瞅,故作镇静地白】哈哈哈,刚才嘛,是开个玩笑。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张校长大驾光临,我徐某人总得给个面子吧。哈哈哈哈。
【徐正伦手一摆,示意部下白】放人。
【闭幕】
第三场:减租减息好
【在一农家大院,赵彬上,白】乡亲们都往中间凑一凑,现在开会了。
【众乡亲上,赵彬白】乡亲们,现在日本鬼子已经占了咱峰山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先是火烧三里庄,现在又血洗彦村,我们应该不应该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家园?
【众白】应该,把这些杂羔子都宰了。
【赵彬白】要打鬼子,饿着肚子能行吗?
【大家面面相觑白:】不行。
【赵彬白】可是,我发现,有许多乡亲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整年吃糠咽菜,这样下去我们怎么有劲打鬼子?
【众乡亲中的杨大娘站起来白】闺女,我们庄户人家能有什么办法呀。【众乡亲齐唱:】庄户人,如马牛,辛辛苦苦干到秋,交上租子剩半瓮,留出种子难糊口。啊,交上租子剩半瓮,留出种子难糊口。
【赵彬白】乡亲们,今天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先解决大家吃饭问题。根据魏政委、张校长的指示,我宣布,从今年秋天开始,每亩减交租子一百斤,所有债务减收利息一半,废除驴打滚制度。
【众乡亲白】好!早就该这样办,这样庄户人就能吃上饭了。
【乡亲甲对乙私白】看来这大峰山游击队是向着咱庄户人的。【乙白】是啊。
【王富财白】我不同意!每亩少交一百斤,我家一百亩地就少收一万斤粮食,我太吃亏了。
【赵彬白】你家收的租子再多,小鬼子来了也会给你抢没了。这样,你少收点租子,穷人吃上饭就能打鬼子,鬼子不来抢你粮食了不就有了吗?
【王富财白】要收多少租子历来由地主说了算,你是哪来的黄毛丫头,跑到这里来指手画脚。【他指着旁边的佃户】他们有本事也买上一些地,也收租。凭什么要减我的租子?
【赵彬唱】小鬼子来把咱中国人害,穷人富人必须首先团结起来,打鬼子对你最有利,因为你家有钱有房有浮财。穷人背着脑袋去打仗,难道你少收点租子还不应该?
【王富财唱】打鬼子我并不阻拦,大伙必须平均来摊钱,凭什么让我出粮他们吃饭,赔本的买卖我不干。
【赵彬把眼一瞪唱】明知抗战你受益,你胡搅蛮缠不讲理,你若执意不听劝,【白】我要告诉你,【唱】破坏抗战该枪毙!
【刘财主和杜财主见势不妙,急忙对王财主白】一切听赵主任的,你还不快滚!
【两人架着王富财下。】
【杨大娘指着王富财的背影白】就是这个王富财,最孬啊。【唱】王富财,好狠毒,吸尽人血又吞骨。俺租了他家二亩地,一年收了三次租。青黄不接断了顿,谷糠野菜来充腹。我家老二去讲理,他放出打手撒出狗,可怜我儿被打昏,回家死在年初五。【哭】我的儿啊!
【赵彬白】大娘。【唱】听大娘,来诉苦,方知民间风与土。
【杨大娘白】闺女,你家过得好吗?
【赵彬唱】我赵彬,三丫头,赵家府上小公主。爸爸赵朴正,母亲宋玉姝,父亲教我学书画,母亲教我人之初。十岁未出赵府门,哪知民间饥与苦?是日本侵略我中华,逼我走上革命路。我跟着魏政委,走出济南府,进了大峰山,见到老庄户,从此咱们就成了一家人,跟着共产党走抗日救国的革命路。
【杨大娘白】闺女,怪不得你这样知书达理呀,原来你是大家闺秀啊。
【赵彬娇嗔地白:】大娘。
【杨大娘白】看,人家大家闺秀不在家享福,反而跑到咱大峰山来帮着咱穷人闹革命,打鬼子,你说我们这些庄户人,反正怎么也没好日子过,是不是更应该跟着游击队干?
【众白】说得好,咱们就跟着游击队打鬼子。
【闭幕】
第四场:王富财投敌
【刘财主、杜财主架着王财主回家后。刘财主白】那么柔弱的一个黄毛丫头说话却那么硬,说明人家有靠山,人家有枪,咱惹不起。我看还是咽了这口气吧。
【杜财主白】刘兄说得对,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王财主白】你俩地都少,数我地多,我吃亏最大。你们能咽我不能咽。
【刘财主白】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人家有共产党撑腰。这共产党,老蒋都对付不了,何况你王富财呢?
【王财主白】我是对付不了他们,可是有人能对付了他们。
【刘财主、杜财主齐白】谁?
【王财主白】日本人。我看这天下迟早是日本人的,大峰山那伙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转换场景:峰山县鬼子据点,墙壁上有“大东亚共荣”标语,墙头上插着膏药旗。有一日军站岗。王富财上,日兵白】什么的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