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东篱】郝家火烧香飘千里(散文)
一
我两个多月没回家了,想吃郝家火烧想得我坐卧不宁,抓耳挠腮,说话儿时,三句话就转到郝家火烧上。今天回家,真好,风儿吹,心在飞,直奔郝家火烧店。一进店,刚好一叉子火烧出炉,倒在白大盘子里,犹如一河冰凌炸裂,听到“咔”的一声脆响,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吸进鼻孔,胸腔仿佛变大变满,全身六万三千个毛孔个个舒畅。看着金灿灿、香喷喷地火烧,像一块块亮晶晶的金子闪着光,又像一只只青蛙静卧在池塘里,四平八稳。熟食有郝家秘制的熟烂的猪头肉、美味的里脊肉、独特风味的孜然肠、辣肠、驴肉、拆骨肉等等。我要了两块火烧,一块内加最爱吃的里脊肉,一块加入蒜味白肠,还有一碗朝鲜面。趁热“嘎吱”一口下去,碎屑满口,沾了一嘴,掉了一盘,饭桌上也掉了不少,比刚出锅的油炸糕还要酥脆,外焦里嫩,层层叠叠,层薄如纸,香而不腻,酥而不硬,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多吃不腻。最好吃的莫过于这掉下来的火烧皮了,即使掉在饭桌上的,我也不舍得扔掉,都要拾起来放在嘴里,听着“咔、咔”的声音,那种身心的愉悦比吃珍馐美味还舒坦。香味在口腔中奔突激荡,好像在寻找出路,时时想从嘴里冲出去。每次去买火烧,我都有一种冲动,想把店家案板上的一堆火烧渣买下来,又怕别人笑话,总没敢向店家开口。一碗朝鲜面,一根根面条白白的,银丝似的,绵软劲道;汤水清澈,上面浮着零星的油花,游着少许翠绿的香菜末,色泽诱人,香味扑鼻。
我正享受地吃着火烧和朝鲜面,突然门口传来争吵声,顾客们纷纷起身询问缘由,原来这父女俩是归国探亲的华侨。匆匆忙忙赶火车,老头一眼瞥见“郝家火烧”四个字,腿就像灌了铅,脚就怎么也挪不动了,非要吃顿火烧不可,说40多年没吃了,醒里梦里心心念念的都是火烧。女儿生气地说:“爸,咱快要赶不上火车了,赶不上火车也就误了飞机。”老头胳膊一挥,不由分说,坚定地奔向店里,边走边倔强地说:“我不走了,你把火车票退掉。今天一定得尝尝这家乡的郝家火烧。”女儿见拗不过这倔老头,只好尾随进来,老头要了10个火烧,“爸,您要这么多,吃得了吗?”“我本来就是要吃剩下打包带走的。”老头果断地说。女儿哭笑不得,“这么远,您带这干嘛!”父亲训斥道:“这是家乡的味道,你懂吗?我馋了40多年了,这是我的魂。”老爷子咬了一口火烧,用还没“退休”的几颗牙,细细地嚼着,脸上漾起的是满足和沉醉,回味的也许是旧时的心境,唤起的是乡愁的滋味。父女俩饭饱汤足,最终剩下的还是全部打包带走了。从出门时,老爷子那惬意满足的表情,就可以看出这火烧在老爷子心中藏了多久,又有多重,仿佛带上几块火烧,就带上了家乡的味道,就像把家乡也带在身旁一样。有这顿火烧垫底,今后再经历什么风雨,都有了对付的底气,即使到天涯海角也不必畏惧了。
二
郝家火烧历史悠久,是由滦县著名的民间厨师郝鸿来,在1921年,为了养家糊口,因陋就简,自制铁叉和烤炉,在滦县县城阁上,创得火烧铺一间,主营火烧,兼售熟食。精选主料,添增配料,物善其用,因其味鲜价廉,一时食客蜂拥,唤来美誉远播。所谓叉子火烧,是将做好的火烧在平锅内烙成八成熟后,整齐地摆放在自制的铁叉子上,再放入烤炉内,用人工碳火不断烘烤,不断翻动,不断变换位置,以增加火烧酥脆的口感。这一步最彰显技术,一是时间的长短,二是火侯的大小。时间长、火大都会烤糊,卖相受损,影响生意;反之则烤不熟,或不酥脆,影响口感。这时,郝师傅总要亲自看炉,一丝一毫不敢懈怠,也绝不放心将炉交于他人。
叉子火烧,用料讲究,配比精细,工艺精湛,采用上等的天然面粉,搭配十几种名贵的调味料,形状呈四边方形,经过十几道工序方能完成:配料、制酥、和面、擀皮、涂酥、卷面片、揪剂子、擀剂子、呈形、加印、放入平锅煎烙、涂油、翻动和炉内烘烤等。还有最讲究的郝家十六式:揉、抹、擀、擦、卷、搓、拉、揪、卷、压、涮、盖、翻、烤、提、倒,每道工序都十分严格,一招一式都得符合标准。
制作时,按10斤精粉,四两半香油,二两半大油,三两花生油,二两半食盐和适量花椒粉配料。首先以其中七两面粉加香油二两,大油二两与食盐、花椒粉一起和好,揉搓均匀,制酥备用;再将其余面粉和好。和面很讲究技术,水里得放盐,让盐水的味道融到面里,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和面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面的软硬程度,直接决定火烧成败。面软了,做出来的火烧不成形;硬了,又出不来酥脆的感觉。和好的面饧上20分钟就可以擀面了。擀和卷的工序看似简单,但可是郝家火烧里最重要的步骤,他家的火烧有两绝:一是不低于16层,层多就要求面要擀薄,卷得紧;二是酥脆掉皮,酥脆就得靠郝家祖上自制的油酥秘方,添加了这个调料以后,火烧出来就有一种特殊的味儿。然后是涂酥,再卷起面片,揪剂子。每剂约重3两,含七八层;将每块面剂从四边擀薄,随擀随折,终成方形,约十六层;正面加印,放入平锅煎烙,边烙边将制酥余下的油涂于其上,第一次翻动时,从反面加押;至八分熟取出立靠在铁叉上,放进烤炉烘烤,使之酥脆,翻动三四次,颜色呈虎色皮,油光泛黄,便可出炉了。如要出远门,带上几块郝家火烧又轻松又方便,且久置不坏。即使搁放月余,稍加烘烤,味道如初。
倘若沿边切开,里面可以放入何家肉,“郝家火烧何家肉”搭配一绝,在当时颇负盛名。
一块块火烧蹲踞在盘中,犹如一个个雄踞的青蛙,因而叉子火烧又有了一个美称“蛤蟆吞蜜”,称得上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纯天然美味佳肴,开辟了叉子火烧美味的先河。 在当时它与乐亭的刘美烧鸡、天津大麻花一起有“京东三宝”之称。
它不同于保定长方形的驴肉火烧,有别于老刘的缸炉圆形烧饼,比保定驴肉火烧更酥脆,比老刘缸炉火烧更薄软。郝家火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口味,美好了那一代人的记忆,在滦州大地上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
民以食为天,传统饮食文化承载着人们的生存之道,蕴含着醇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三
郝家火烧以其外焦里嫩,香脆酥软的特点,加之便宜实惠,老幼皆宜,符合广大贫民百姓的口味,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成为地域著名特色小吃。
相传杨三姐到滦州大堂告状时,因家境贫寒,就每天到郝家火烧店,买上几块火烧,又禁饿又好吃又便宜。
张学良在商讨东北易帜大计时,来到滦州大觉寺,经常去吃郝家火烧,并给予高度评价。
马本斋回民支队政委来滦办事,也特意品尝了郝家火烧,吃后赞不绝口。
郝家火烧贫富通吃,老幼皆宜,远近闻名。
大伯年青时离开家乡,去哈尔滨工作。每次回家都想吃火烧。那时我们村离县城20多里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所以每次都落空,失望而归。2004年,大伯孙女鹭鹭来滦借读,一家人一起来滦。我说:“大伯,今天我请您美美地吃一顿郝家火烧。”“那太好了,这顿火烧我盼了几十年了。今天终于能如愿以偿了。”鹭鹭回哈几年后,微信聊天时,说想吃郝家火烧了,我先生就向郝家火烧店提前预定了50块,顺风快递过去。告诉弟媳收到后,用微波炉烤1、2分钟,或平底锅油煎或油炸1分钟,立马香软酥脆,恢复如初。弟媳说,大伯视若珍宝,总舍不得吃,甚至馊了也舍不得扔,看着火烧,就有一份安慰,乡愁也得到了慰藉。火烧在大伯心中品出百般滋味,此刻将一切味道转化成了一种感觉——幸福、满足。
两个女儿回来,我问:“吃什么饭?”两个异口同声脱口而出:“郝家火烧啊。”开始时,两个姑爷不爱吃,慢慢吃习惯了,每次回来也必吃了。今年我家装修,老闺两个多月没回来,这是老闺女结婚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没有回娘家。星期天老闺女突然说:“妈,咱们回滦县,想吃火烧了,受不了了。”驱车百余里,特地从唐山到滦县吃了顿火烧,立马返回。家乡的味道,具有魔力,一想起来连一秒也不容耽搁,吃到嘴里,味蕾啪啪绽放,全身的细胞都得到满足,舒爽得很。
山东昌乐二中郝校长经常给我先生从山东带小米面大煎饼,礼尚往来,先生于是给郝校长和其他朋友经常带一些郝家火烧、棋子烧饼、唐山麻糖等特产名吃,很受朋友们的欢迎。如今,这小小的火烧,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已成为人们传递感情的媒介,传达情感、增进友谊,这种情感交流功能为中华饮食文化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意义,更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四
郝家火烧历经沧桑,经过了上百年的历史,一路上走过了风风雨雨。郝家火烧一直是名列滦州之首的地方名吃,素有“滦州一绝郝家火烧”之美称。
如果说郝鸿来师傅当时开办火烧店,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话,那么到第二代第三代郝家火烧传承人身上,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了,而是一种接力,一种传承,把祖上的技艺和美德传递下去,使之千年不衰,让火烧在滦州大地,乃甚北半个中国永远飘香。
第二代传人,郝鸿来的长子郝志敏、三子郝志义,都自幼跟随父亲学艺,深得父亲真传,为继承祖业,一丝不苟,潜心制作,运用现代及祖传工艺,精选几十种调味品,经过几十道工序,把毕生精力用于发展郝家火烧的事业上,在冀东地区享有较高荣誉,使郝家火烧“更上一层楼”,更加发扬光大。
郝志敏应邀赴省会石家庄参加1980年河北省名优小吃大赛,郝家火烧“蛤蟆吞蜜”荣获第一名,进一步提升了郝家火烧的知名度,并被载入《河北菜谱》之中。
郝家火烧的传承和发展,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时光漫过,第三代传承人是郝鸿来的两个孙女,郝志敏之女郝晓慧,郝志义之女郝艳荣。郝志敏从国营饭店退休后,将全部技艺倾囊相授给女儿郝晓慧。郝晓慧1985年恢复开办滦县叉子火烧店。她思维活跃,锐意创新,在祖上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添加了白芷、豆蔻、茴香、桂皮等多种名贵佐料,使郝家火烧更能适应现代人对口味、方便、实惠的要求,深受百姓欢迎。为保护传承下来的“郝家火烧”老字号,2004年获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郝家火烧”商标,2007年成立唐山郝家火烧餐饮有限公司,其精湛的传统工艺被载入《滦县志》。
郝晓慧应邀参加河北省冀东沿海菜系大赛,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荣获河北省银鼎奖,唐山市金鼎奖。郝家火烤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将火烧事业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为发展企业,扩大品牌影响,除了开展自营业务,还采取加盟连锁的经营方式,到现在拥有7家直营分店,18家加盟店。经营区域分布以滦州市本地为主,辐射唐山、秦皇岛、津京以及张家口、邯郸鞍山等周边市县区。2013年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15年京津冀饭店餐饮产业大会授予“中国名饼奖”,2016年获河北省最佳老字号餐饮品牌,2017年被评定为“冀字号名菜”,2018年获京津冀(承德)美食联展“名小吃奖”,2018年郝晓惠获“冀字号工匠”称号,2018年获河北省饭店餐饮协会“河北百年名吃老店”,2019年获“河北餐饮最具特色品牌30强”2021年获河北优品牌和唐山老字号等20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更有省市级报刊进行过宣传报道,CCTV7、河北卫视、内蒙古电视台都相继做过专题报道。
五
火烧的香更源于品德的高尚,人品的高贵,唯有如此方能流芳百载,香飘千里。
民国十三年,滦河泛滥,为赈济灾民郝鸿来向县知事郑密大胆进言,开始未被采纳。最终,郝鸿来以正直的品格和一手郝家火烧的绝技令郑密折服,不但为灾民解了燃眉之急,还得到了郑密的赞誉。
不仅祖上的绝技流传给了子孙,祖上的美好品德,也传给了后代。
北京一游客,夜里在郝家火烧店品尝了叉子火烧,吃得高兴,忘乎所以,临走忘了拿包。店主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着急,说:“旅客把包丢了,一定也很着急,包丢了,就什么都买不了了,心情大打折扣,旅游也就提不起兴趣了。”于是派店员四处寻找,未果。店主说:“现在已经10点多了,你们都先回家吧,我在这再等等,也许旅客发现包丢了,会回来找呢。”店主一直等到晚上11点,这个旅客果然匆匆忙忙地跑来,说明了情况:“我找了一大圈,把去过的地方都找了个遍,也没找到,抱着渺茫的希望到这碰碰运气。”店主问了一些细节,都对得上,于是亲手把包交给了这位旅客。这位旅客感动得嘴里反复地说着:“谢谢,谢谢。”非要报答店主,店主说:“不用谢,不用谢,你们来滦州旅游,玩得好就行,千万不能让心情影响了旅游的兴致。”后来二人还成了好朋友。
本来素不相识,却因为店主的高尚品德而成为了至交好友,唯有高尚的德行是立身处世之根本。
在郝家火烧店的门外,写着清洁工之家。一波又一波清洁工在此小憩、喝水、用餐,店主亲热地跟他们打着招呼:“大姐,坐下歇一会儿,喝口水。——哎呦,大哥,您手怎么出血了,快来,我给您包扎一下。”门外有一个架子,上面放着充电器、矿泉水、气枪、橡皮膏、创可贴、绳子、剪刀、棉衣等日常用品,方便过路的人们使用。
小小的举动,小小的物件,毫不起眼,但温暖了清洁工和过路人的心,让人们即使在严冬中,全身都是热乎乎的;彰显的是郝家人为民众着想的细腻的心思和崇高的品格。
这美德和郝家火烧同样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