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牛舌头饼(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牛舌头饼(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7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7发表时间:2024-08-10 19:57:13
摘要:世界虽然很大,但我们都被一条条隐形的线拴在一起,它们互相交错缠绕。生活的繁忙让我们无暇去探访每条线的另一头,只能期待它会在某个时刻,某个场合,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不期而遇。

我说的“牛舌头饼”不是北京的,也不是黑龙江的,更不是台湾的小吃牛舌饼,而是我上高中时,最喜欢吃的一种烤饼。因其形状为长约二十几厘米,宽约五六厘米的椭圆形饼,酷似牛舌头,所以被同学们惯称“牛舌头饼”。贴于炭火炉里,一面烤一面烙,至两面金黄。刚出炉的牛舌头饼,酥脆可口,咸中带甜,稍等片刻,面饼变得柔韧有嚼劲,刷上酱料,再加上一包小五子辣条,简直是人间美味。
   为什么突然讲到牛舌头饼呢?这要在今天一次偶遇说起。去县城送材料,忙完已是下午一点多,爱人提议去吃米线,因城区南扩,很长时间没来过城南,走在似曾熟识的街道,转来转去,却找不到一家米线店。沿着护城河堤一路向西北而行,却一无所获,不知不觉间走进西关商贸大棚还是一无所获。就在我俩不抱有希望时,一家砂锅米线招牌映入眼前。我俩又重燃希望,朝店铺走去。刚想进门,我突然发现相隔不远处有一家安徽板面,一股熟悉的味道涌入脑海。读者朋友们或许会疑问,为什么熟悉的味道不是涌入鼻子,而是涌入脑海。因为这个熟悉的味道裹挟着一段高中时期的回忆。
   顺河街南延工程已近四年,向南延长了260米,北至文化路,南至文化南路,主要缓解中心街和枣乡街两条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但之前这里是断头路,北至齐韩路口,南至文化路是个丁字路口。路口东是几家早餐店与小饭馆,路口南侧是县一中操场北墙,有一片空地,坐落着几个卖饭的小帐篷和小摊位。主要客源是县一中和职教中心的学生,以及县医院的病号及家属。在这些小摊位最东侧,有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每天放学时分,这里都会被围得水泄不通,离老远就听到老板在里面喊个不停。
   “别急,别急,都快把我挤炉子里了。来来来,同学你要几个?快点儿,快点儿,刷不刷酱?好,五毛!那位同学三个一块五。”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个子不高,脸圆圆的,或许是常年在室外工作的原因,皮肤黝黑。对他印象比较深,是因为我总感觉他长得像一个明星,《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扮演三德子的演员吴军(之前剧集三德子是赵亮扮演,后因部队演出原因腾不出身来,剧组就选了和他长相接近的吴军)要说老板是吴军兄弟也会有人相信,说话语气包括动作都很相似。每次放学去他摊位买饼,总会看到他脖子上搭着毛巾,整个人像上了发条,两只手左右开弓,柔韧的面团在手里翻来覆去,一抻一拉打的铁案板啪啪响!不一会儿就变成一个个长长的椭圆生坯。他弯腰把面饼生坯贴近一个口径超大的碳炉里,随后又从里面拿出烤制好的牛舌头饼,摞于案板一头售卖。
   他的牛舌饼当时很抢手,五毛钱一个也不贵,学生们都能吃得起。虽然老板说话有点着急,并不影响他生意,现在想来或许是太过忙碌的原因。春夏秋冬如一日,每天早起和面,炉子与案板之间就是他的活动半径,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冬天还好一点,靠着炉子暖和,夏天可就遭罪了,像抱着太阳。他上半身在炉口进进出出,汗水还没来得及流出就已被烤干,再加上饭点时,学生们你拥我挤,难免会急躁。但大部分时候老板说话还是挺好的,不是太忙时,大老远就打招呼,兄弟,吃了没?来个饼!
   因来自农村,我平时吃饭都得算计,深知父母不易,每顿饭能省则省,大部分时候是吃馒头就咸菜或甜酱。一块钱八个馒头能吃两顿,实在想改善就去吃牛舌头饼,相较于旁边摊位的饭来说,牛舌头饼算是便宜的。在他摊位的西面是一架绿色帐篷,主卖盒饭,一块钱一份,炒饭一块五虽然也不算太贵,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来说有点吃不饱,不如两个牛舌头饼吃进肚子抗饿。还有卖凉皮的,卖馄饨的,卖包子的,大体核算下来都比牛舌头饼贵一点,一般不作为改善伙食的首选。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学期下来对牛舌头饼有了一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就连放假回家时,也会给爸妈和小妹带回去几个,在农村也算稀罕物了。
   高中毕业后,就没再怎么吃到牛舌头饼,但我对它的感情并没有减弱,后来不管走到哪里如果碰到有类似的烤饼,总会买上几个,算作忆苦思甜吧!当然这个饼非但不苦还有一丝甜甜的面香味。参加工作后,路过这个地方总会想起它,想起那个像明星的老板。后来一次机缘巧合,带着表弟吃过一次,但那会老板已经有了店铺,面积不大,差不多四五张桌子。当时老板不仅烤饼,还增加了业务制作安徽板面。我与表弟要了一份板面,饼是必不可少。和我们一起吃饭的还有几名穿着校服的学生,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有的喝着板面,有的吃着牛舌头饼,我仿佛回到了那个久别的高中时代。看着老板忙碌的背影,瞬间感慨万分,里面藏着我青涩的回忆。
   后来因工作原因,就再没去那里吃过饭。再后来顺河街南延工程导致所有商铺拆迁,不知道他们搬去哪里。今天突然在这里碰到一家板面店,我把爱人叫住提议去吃板面,其实内心是想碰一碰运气,能否遇到那个老板。进入店里,老板娘正在煮面,我与爱人要了一大一小,准备找座位。老板在里面一边和面,一边指引我们坐在靠他最近的一张桌子上。呵!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奇妙,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没错!就是当年的那个老板,只是面容略显沧桑。这也不奇怪,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他年龄大概也五十多了。不过腿脚还如当年那般利索,或许是年龄原因,说话语气比以前和善了很多,特别得热情,每句话尾都带着笑声。
   待他把面端上来,我说完谢谢,还是没忍不住加了一句。“老板!您这店开了得有二十多年了吧!”就这一句话,引起了老板的话头,他还如年轻时那般善谈。
   “是啊!开了二十五年了,那会儿才三十多岁,现在都五十多了,老喽!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吃我家面?看着你怪面熟,但不敢认。”
   我笑着对老板说:“是啊!二零零二年那会儿,我上高中时就开始吃你家东西。”老板听后立马说到。
   “你要这么说,那你肯定得吃过我家的饼。你就说,我那时候烙得饼傲不傲气?真是每天都有排队吧!把我围得满满的。那会儿是真忙。”说到这里,老板仿佛重燃了当年的激情,那是他的创业初期,在记忆里肯定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我们虽然并不相识,我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他更不知我叫什么名字!但我们却像一对离别多年的故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聊当时的饼,说后来的面,谈拆迁,说生意,再到现在他的家庭,直到我把面吃完,仿佛老板还没有说尽兴。我起身告别,老板更像对待故友一样对我说道。有空来玩!我高兴地答应下来,自己也知道不过是一个后会无期的敷衍承诺。
   或许这是冥冥中的安排,要不是今天爱人要吃米线,要不是路线不熟加之时间太晚,我们就不会来到这个地方,不会碰到面店老板,不会想起牛舌头饼和一段尘封的回忆,更不会写下一段文字。
   世界虽然很大,但我们都被一条条隐形的线拴在一起,它们互相交错缠绕。生活的繁忙让我们无暇去探访每条线的另一头,只能期待它会在某个时刻,某个场合,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不期而遇。

共 27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牛舌头饼为情感纽带,串联起自己的青春记忆与成长历程。它不仅是一段关于食物的描述,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重温那些简单而纯粹的高中时光。文章中,牛舌头饼不仅是美味的象征,更是青春岁月的印记,承载着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深情怀念。从高中时期的经济拮据,到偶尔的奢侈享受,牛舌头饼成了作者改善伙食的首选,也成了他与同学们共同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与牛舌头饼的再次相遇,不仅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重温,也是对生活中不期而遇的惊喜的体验。卖饼老板的形象,从青涩的青年到略显沧桑的中年,见证了时间的变迁,也映照出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成长与变化。文章通过牛舌头饼这一线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相遇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它告诉我们,即使时光流转,那些深藏在心底的记忆和情感,依然能够被重新唤醒,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这是一篇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文章,它借助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以牛舌头饼为媒介,来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作品,我们得到提醒,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情感,珍视那些不经意间的相遇,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部分。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8-10 20:00:23
  这篇文章以牛舌头饼为线索,巧妙地织就了一幅青春回忆的画卷。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怀旧色彩的高中时光。牛舌头饼不仅是食物,更是青春的符号,承载着作者对过去简单而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作者与卖饼老板的再次相遇,更是点睛之笔,让这份怀念跨越时空,触动人心。非常不错的作品,值得细细品读。感谢老师的无私分享!向老师学习,敬茶!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0 22:09:40
  感谢芹芹森老师辛苦编发与深度美评,遥问秋安。
2 楼        文友:王凤军        2024-08-11 10:43:08
  学习冬阳老师的舌头饼!文章书写自然内涵丰富!佳作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1 21:16:11
  感谢王老师鼓励留评,遥问秋安。
3 楼        文友:麦玲        2024-08-11 11:21:17
  周末看牛舌饼,想吃了。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1 21:16:43
  哈哈,想吃就吃,不要亏待自己。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8-11 13:53:09
  吃牛舌头是一种美的回忆。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1 21:17:36
  枫叶老师一定要带上那个饼字,牛舌头可不好咬,哈哈。感谢留评,
5 楼        文友:何叶        2024-08-12 07:07:11
  文章朴实有生活气息,珍惜身边的人,过好每一天。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2 07:33:36
  谢何社留评鼓励,遥问秋安。
6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08-12 07:08:51
  无论哪种饼都是我最喜欢的食物,老师的牛舌饼是您青春的回忆。人的味觉记忆里用有一份属于心灵的味道。也是人生一个阶段的回忆!一篇带走温情和香味的文章。大赞!
回复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2 07:34:37
  感谢范老师鼓励与精美留评。敬茶问好。
7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12 09:01:18
  这篇文章的结构犹如一座精心构筑的宏伟宫殿,布局精巧,层次分明,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严谨得令人叹为观止。其语言更是如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从容不迫,悠然自得,每一个字词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干净清新,毫无冗余与繁杂之感,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与雕琢。字里行间所散发的才气,内敛而深沉,不张扬,不炫耀,却在不经意间展露无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虽不耀眼夺目,却能让人在宁静中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和光芒。如此佳作,实乃难得之精品,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真心感谢您赐稿于晓荷,这是我们的荣幸。此刻,恭敬地为您敬上一杯香茶,以表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和感激!
回复7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2 10:08:35
  感谢小汪老师精彩留评鼓励,遥问秋安。
8 楼        文友:萧垦        2024-08-12 17:40:42
  睹物思人,好吃的不仅仅是饼,连带关于饼之间的人与故事才是最难忘的。有感情的人把他的感情传递给物,然后通过物再传递给人,于是物与人就有了恒久的生命。好文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3 08:11:09
  感谢萧垦老师的精美留评鼓励,敬茶问安。
9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8-13 10:26:25
  一张小巧的饼,连接的是暖暖的情。牛舌饼已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青春的记忆,充满美好,无限怀念!大赞老师作品,问好。
回复9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4 14:54:38
  感谢十月老师留评鼓励,敬茶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