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鸣神与祭典(散文)

精品 【流年】鸣神与祭典(散文)


作者:桑子 秀才,2395.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8发表时间:2024-08-14 11:59:23

从京都市博物馆出来时,已是傍晚时分。抬头一看,一缕夕晖穿透灰色云层的间隙,照耀在平安神宫前红色鸟居的笠木上,将原本朱红色的油漆染成了介于金黄与橙色之间的奇妙色泽。
   在日本传统鬼怪文化中,黄昏介于非日非夜的时段,被称作“逢魔时”,也就是容易遇到鬼怪的时刻,因此也被认为是现实和梦境的交界点。也许,此时正有小妖精们乘着这抹阳光,稳稳落在了鸟居上,在高处打量着这片物是人非的尘世。
   夕晖为灰色的云层镀上了一抹温柔的金色相框,而在每一片灰云的方寸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些许蔚蓝。高达24米的鸟居仿佛在努力触碰天空,尝试着聆听来自神明的低语。站在高大的鸟居下,我还能隐隐看双层构造的“应天门”。
   “应天门”这个名字,来源于隋唐时期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洛阳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原名则天门,后来为了避武则天的名讳,才改为了“应天门”。
   其实,平安神宫的主祭神并非是真正的神明,而是桓武天皇与孝明天皇。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将国都从奈良迁至京都,自此开启了日本历史上长达四百年的平安时代。从这时起,这片土地便得了个“平安京”的雅称,即便后来天皇迁去东京,它也依旧是川端康成《古都》中那座流淌了千年雅乐的故都。
   在《古都》的开篇,女主角千重子跟青梅竹马的发小一起来到我眼前的这座平安神宫赏樱。当时读到此处,我一度以为千重子最终会跟真一在一起,毕竟他们是一起去看樱花的人啊。不过,川端康成自然不会选择如此俗套的路数,直到最后,读者也不知道千重子究竟会选择与谁相伴余生。而今已是秋分之日,樱花自然是寻而不得的。夜色将至,神宫的主殿也已经关闭。没有了熙熙攘攘前来参拜的人流,此刻的平安神宫在零星的渡鸦鸣叫声中,竟是有几分寂寥了。
   到达京都的那天是个周日,许多小店当天都休息一天。可即便是如同御金神社这样小小的神社,周末休息日也是不打烊的。
   午后时刻,前往御金神社的居民小巷格外安静,偶尔能看到几位邻居熟人们站在院子门口聊着天。蓝色的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巷子的路面和住宅,竟是跟天空一般纤尘不染。
   治愈系日漫中,总能看到主角在寂静的午后,到神社去参拜。可置身在这片安静的巷子中时,我忽然明白了为何这样类似的情节能在日漫故事中经久不衰。夜晚太暗,白天太繁忙,而午后的时光正好,因为这短暂的午后时间安静如水,有些不愿意告诉他人的小小私愿,就适合在这种时候向神明诉说。
   穿过一条马龙走到对面的小巷子里,远远便看到了御金神社标志性的金色鸟居前,门口已经排起了队伍。果不其然就像小红书的网友们说的,周末的下午来到这里,大概率都是得排队的,毕竟谁能抵挡得住金钱的诱惑呢?
   “御金神社”顾名思义,就是主打求财的神社,俗称“财神庙”,主要供奉日本神话中主掌矿山、矿物还有珠宝的神明金山彦命,以及天照大神,还有月读神。既然是“财神庙”,御金神社的鸟居也一改朴素的石砖色或辟邪的朱红色,转而给自己贴上了一层金箔。据说这是全日本唯一的金色鸟居,是不是“唯一”我无从确认,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金色鸟居极其少见。
   一道金色的鸟居,隔开了神的地界与人界,隔不开的却是人类对钱财永恒的渴望。
   起初,御金神社只是家族的内部神社,后来渐渐吸引了许多住在附近的矿工前来参拜。明治十六年(1883年),附近的参拜者们一起捐资,将原来的家族神社重新整修成了今天我所见到的“御金神社”。不同于平安神宫的大气端庄,御金神社占地不过几十平米,静静坐落在一排排居民楼之间。就在这居民楼之间的方寸地里,供奉着掌管矿山矿物、金属、农具、火币的金山彦命神。
   差不多快排到我们的时候,秋分的祭典开始了——这是完完全全的意外之喜,事先我们并不知道秋日祭典会在此刻开始。想来,或许这就是御金神社冥冥之中,给我们发来的一封邀请函吧。
   在神道教信仰里,秋分是一个别样的时候,它是冷与热交替的日子,是秋收时节的喜庆,也是将祖先之灵送回山中的日子。因而再小的神社,在秋分前后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祭典,在“八百万神”的注视下献上人类从古至今都不曾变的祭祷。
   主持祭典的神官早已两鬓花白,凭借我那点粗浅的日语和依样画葫芦,我们跟着祭典的人群,在神官略显苍老的祷文中,一起对着没有面目的神明深深鞠躬。就在这不到五十平米的方寸之间,溢满了如此之多或大或小的愿望。
   有那么一瞬,我甚至觉得自己并不在日本,而是回到了小时候乡下的奶奶家。每年也差不多是在秋分这个时候,村里总会在祠堂里举办盛大的佛事。那时一定会有一位村里的老人,在最前面用方言叨念着让人半懂不懂的祷文。
   随着奶奶去世,乡下老家自然回去的更少了,加上出来工作,便再也没有回去参加过那些或是祭拜土地公,或是祭拜某个本土神的乡下祭典。满打满算下,这竟然是我大学毕业离开老家后,第一次参加祭典。
   原来,这就是动漫中经常提到的祭典啊。原来,祭典不一定非得是葵祭或是祇园祭那般盛大,且名气在外的祭典。毕竟这是属于鸣神的地界,是属于八百万神的土地,自然会有八百万种或大或小的祭典。它就这么年复一年地,在这方寸的居民楼之间不断上演,然后在这年复一年之间,融入到了最为寻常的生活里。
   “希望大家,一年,能比一年更好,一年比一年更有元气。”在经历了一番让我半懂不懂的日语后,神官最后说的这句话我算是清清楚楚听明白了。

共 2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祭祀这一活动,无论那个国度,无论国主、平民,千百年来都未曾丢弃过,这或许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作者笔下描绘的祭祀活动,发生在日本。平安神宫是主祭神,人们祭拜时,大多把精神层面的需求安放在这儿,所以,作者引用了川端康成《古都》里的人物;御金神社,是一座亲民的神社,坐落的方位也与大众联合在一起,作者写:“御金神社占地不过几十平米,静静坐落在一排排居民楼之间。就在这居民楼之间的方寸地里,供奉着掌管矿山矿物、金属、农具、火币的金山彦命神。”由此可见,凡是亲民的事物,都被大众接收并衍行。一篇描述日本祭祀活动的散文,作者重墨书写亲民的御金神社及参与其中,领略他国民众的寻常生活,把祭典与生活紧紧关联到一起,这才是民生。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17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4-08-14 12:02:13
  读过桑子老师的几篇描述日本的散文,散文中的鸟居影响深刻,也想象过此种情景,一定是爱心满满的。
   感谢老师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19 07:48: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