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轮回(小说)

精品 【流年】轮回(小说)


作者:思绪飞扬淡墨痕 举人,325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56发表时间:2024-08-17 14:13:48


   这天,下班时间早,阿海拖着疲累的身体从超市返回了自家的出租屋。
   时至仲秋季节,若是在村里,高粱、玉米、谷子一干大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就连土豆、红薯、豆子等小作物,也应该全部收回家里了。而在城市,季节的转换似乎并不那么明显。这当口,西方的一轮夕照渐显疲态,晃悠悠摆动着身形,渐行向山后隐去,唯将几朵薄纱似的微云染得红彤彤的,犹如戏剧里的二花脸。
   阿海进屋,发现妻子阿春并不在家,只有儿子小海在低头玩手机。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小海的书包,有几张考试卷子如同几个贼头贼脑窥探世界的蟊贼,正悄悄探出卷曲的一角。阿海从书包里抽出试卷,看到这套语文和数学试卷上,打着不少红叉,首页的右上角,一边写着鲜红的76,另一边写着刺眼的58。
   阿海忍一忍怒火,问儿子:“小海,这是什么时候的试卷?”
   小海双手紧攥着手机,两只拇指急速按动屏幕上的按钮,头也不抬,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期中考试的呗。”
   听到这样的回答,阿海心头憋屈的一股火瞬间点燃,不由得攥紧双拳,想着一股脑儿发泄到儿子身上。可小海似乎早已猜透阿海的心思,噘着嘴,嘟嘟囔囔嚷道:“不学习不也挺好嘛?你不是也没好好念书?”
   这一刻,阿海突然想起那一年蹲在破台阶上抽烟的父亲,要说的话也瞬间哽在咽喉,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平复一下即将迸发的怒火,阿海叹口气,像是责怪儿子,又像在检讨自己,轻轻说,“像你老子,一个没出息的玩意儿……”
  
   二
   阿海是十七八岁的时候出来打工的。在村里念书的时候,阿海是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存在。不是今天把邻居家半大小子的脑袋砸破了,就是哪天把和他拌嘴的同桌的鼻子打出了血。因为这,阿海的父母为他操碎了心。有一天,他爹甚至拎着鸡毛掸子追打了他三条街。然而,不出几日,阿海故态复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野小子混在一处,在学堂里横行无忌,俨然就是一个说一不二、一呼百应的孩子王。学校里任谁见了他,都得叫声哥;而如果哪个同学胆敢公然挑衅他、忤逆他,那他一定敢拿一块板砖给人家开个瓢。初中三年,阿海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待中考过后,也没考上县里的高中,只能辍学回家。
   农村出身,初中文凭,没车没房,但有的是一腔热血和可怜又可笑的自信。待在家里的阿海,心儿就像一只上蹿下跳的猴子,野得收不住,农活儿压根不想干,想让他去学一门手艺,他也觉得没有兴趣。在读了两本穷小子白手起家、人生逆袭的小说后,阿海像是被心灵鸡汤迷惑了心智,总觉得自己也非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也会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
   这一年,他想外出打拼。母亲说,你自己心里没个点数吗?小小年纪,也没啥能耐,出去能混出个啥?父亲却说,让他去吧!别像他老子,一个没出息的玩意儿!
   就这样,阿海告别父母,告别乡下,只身来到城里,在一家饭店做了传菜员。店长是同乡,是父亲找的关系,让阿海在城里好歹有个照应。一个月工资2300元,朝九晚十,午休一个小时。像他这样的农村孩子,城市虽大,却是绝不可能找到一个体面而不辛苦的工作。但这并不会熄灭阿海心中希望的火炬。他总觉得,成大事者肯定都有个低谷期,更何况,在饭店当服务员,也有干得风生水起的。他坚信,熬过这一段苦日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是阿海第一次离家在外住宿。同屋的,是个20多岁的大哥,做饭店的采购员。城里的房子,一点也不比乡下宽敞,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摆放着两张单人床,还有一张矮桌、几个木凳。一进屋,满屋都是采购大哥的脚臭味;床底下,还扔着几个泡面桶、一地的烟屁股。
   一心想着闯荡世界且不拘细节的少年,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生活,什么是辛苦。客人多的时候,阿海和其他服务员忙得团团转,一天下来,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饭店给员工吃的饭菜又格外难吃,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阿海常常想起娘亲做的排骨。炖排骨是母亲最拿手的厨艺,炖得特别香。有那么几次,睡梦中的阿海,流出的口水都能把枕巾打湿。以前在学校,八九年的时光,老师们都没有教会阿海认怂服软,可到现在,仅仅不到一个月,阿海已经默默学会了低头。懵懵懂懂中,他觉得,在这个社会,似乎好勇斗狠并不是生存法则,而是需要兜里有钱、手中有权,可以任意支配拥有的资源。
  
   三
   21岁的时候,阿海处了个对象。对象是从四川农村出来的打工妹,在附近超市做收银员。而他这会儿,已升任副店长,工资水涨船高,每月4000元。可是,在这个城市,把4000元工资砸出去,就像扔进浩淼无涯的大海,连个声儿都听不到。他和对象蜗居在每月600元租金的出租屋内,整个房间里最值钱的家当,无非一张新买的双人床。出租屋低矮老旧,墙上到处是发霉的斑点,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霉腐的臭味。每月4000块的收入,似乎并不足以支撑两个人的生活和偶尔的小浪漫,每月月底,泡面自是出租屋的“常客”,就连犄角旮旯里都泛着泡面的刺鼻味道。
   这年年底,阿海没有回家。他打电话跟父母说,年底饭店客人多、活儿忙,就不回去了。是啊!回去干什么呢?他的衣兜比脸都干净,回去又如何在父母面前抬头?不知什么时候,这几年,阿海也渐渐学会撒谎,学会了报喜不报忧,经常在电话里头告诉父母,自己有同乡照应着,在城里生活得很好,手头虽说不甚宽裕,但处个对象总是不成问题。
   大年三十,女孩回了四川老家。阿海买了几包桶面,又花去几十元在网吧包了一台机子。除夕之夜,举国同庆,除旧迎新。网吧外面,霓虹灯闪亮,间有零星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响起,而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很是热闹,机子里不时传出主持人董卿和撒贝宁热情洋溢的播报声。午夜十二点,当新春佳节的钟声“当当当”敲响的时候,阿海的怀里,正抱着一桶康师傅方便面……
   大年初一,天气阴沉沉的。满天的阴云显得表情端肃而冷漠,好像难以承受其重的样子,似乎正憋着一场欲下未落的大雪。
   父亲辗转乘车从乡下赶来,跟阿海吃了一顿饭。临行前,父亲从怀里掏出2000元塞到阿海手里。
   “在外面好好的,也别亏待自己!”父亲幽幽地说。
   望着父亲花白的发与渐行弯曲的脊背,再看看父亲结满老茧的双手和指甲缝里似乎永远也洗不净的泥垢,阿海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可他一直忍着,一路将父亲送到回乡的车站。
   走出候车大厅的那一刻,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才沸沸扬扬飘洒起来……
   过了年,对象打来电话,说她妈在本地给她找了个城里有房的对象,以后就不来这里了。临末,女孩说,她不想一辈子住在出租屋里,更不想一辈子吃泡面,以后就不要再联系了。
   这一天,成人的世界终于露出了它的本色。有的人,天生手里就攥着一大笔筹码,可以在赌桌上任意豪赌;而有的人,一辈子连上桌的资格也没有。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而像阿海这样的穷小子,就算倾其一生,也不可能踏上去罗马的路途。
   有时,阿海隐隐有些后悔,心想,假如那会儿自己好好念书,有文化,或者学到一门手艺,也不至于活成现在这个样子。可转念一想,阿海苦笑一声:自己本来就不是那块料,上学,估摸也学不出什么样儿来。
   这一年,阿海突然生出去南方打工的念头。于是,在饭店辞了工作,一路坐车,直奔深圳。到站了,但他觉得很累很累,却原来,一个人一直坐着车,也会觉得累。然而,像他这么一个没根基、没文凭、又没手艺的农村小伙,只凭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闯劲儿,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根本无法立足。一个月后,花光所有积蓄也没在南方找到工作的阿海,又灰头土脸回到了原来的城市。
  
   四
   22岁,打工5年,日夜辛苦,积攒的钱连厕所也买不起。24岁,阿海又处了个对象。女孩名叫阿春,和他一样,也是初中辍学的农村打工妹。不知什么原因,也或许天生有缘,阿春一眼就相中了他。5个月后,女孩不管父母的极力反对,毅然嫁给了阿海。为此,阿春她爸差点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结婚时,彩礼12万,阿海自己凑了2万,剩余的10万,是父亲七拼八凑给的阿海。村里人没多少收入,抠抠索索积攒10万块,刚够给阿海娶个媳妇。婚后,阿海去生鲜超市做库管,经常在超市过夜;阿春也在饭店做服务员。夫妻两个拼命工作,拼命攒钱,可是辛辛苦苦下来,怎么也不够买房的首付,只能继续蜗居在600元租金的出租屋内。
   偶尔,阿海也有闲暇工夫陪同阿春下顿馆子。满大街同龄的女孩儿打扮得花枝招展,可阿春素面朝天,只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衣服,就连头发,也是婚前染的,泛着半黑半黄的色泽。到了饭店,服务员问客人喝什么饮料,阿春抢着说,喝水,喝白开水就行。而坐在一旁的阿海,局促不安地搓着双手,早已在额头、脸上写满尴尬和无奈。
   有一次,超市老板跟阿海一起吃饭。借着酒劲,老板说,如果阿海有文化,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阿海笑笑,摇摇头,啥也没说。
   转年,阿春怀孕了。为保胎,妻子辞去工作,在家静养,阿海也把丈母娘接到出租屋帮衬自己照顾妻子。
   在超市的时候,阿海看到新进的草莓个头大,也很新鲜,那鲜红的果实,就像一个个一脸碎麻子的小姑娘,正对着阿海灿然微笑。趁这批草莓价格便宜,阿海狠狠心,掏出40元人民币,给妻子买了5斤草莓。可别小看这40元,那可是阿海一礼拜的烟钱。
   草莓拿回家的时候,阿春吃着吃着,就哭了。丈母娘劝女儿:“唉,一切都是自找的。闺女,还是吃草莓吧,别哭了!”
   晚上,阿海回家,看到妻子红肿的眼睛,问妻子为啥哭。其实,不用问,阿海的心里明镜儿似的:阿春自小就爱吃草莓,可结婚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给妻子买水果。嫁给阿海一年多,一直住在出租屋,妻子过得并不好。然而,阿春从来就没有抱怨过阿海,只是尽力给他节省每一分钱——当下,一个人养活三张嘴,外加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阿海其实已经很难、很难!
   不久,儿子小海出生了。阿海夫妻努力工作,极力巴结老板。次年,阿海升任超市副经理,工资也涨到了每月8000元,加上妻子打工赚的钱,阿海一个月总有一万二三的收入。这个数目,在这座城市已属可观。除去给年迈的父母寄去生活费,再扣除家里柴米油盐、尿不湿、奶粉之类的开销,阿海净落到手里的积蓄也算不少。然而,正当璀璨的曙光即将照亮阿海一家人的未来坦途时,好像命运又毫不留情地给了阿海一记暴击。
   那天,父亲急慌慌打来电话,说阿海的母亲突发重病晕倒,多亏乡亲们七手八脚送到镇医院,可镇医院不敢收,又急匆匆把母亲送到了市一院,当下正在全力抢救。
   当阿海赶到医院的时候,母亲已经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她脸色煞白,头上戴着呼吸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医生说,病人还没脱离危险,至于能否治愈,谁也说不准。母亲艰难地回头看看监护室外的阿海,凝神半晌,好像下定某种决心似的,颤巍巍比划出一个回家的手势。父亲对阿海说,咱回家吧,不治了!阿海咬咬牙,两眼噙满泪花对父亲说,不行!必须得把妈给救过来。
   父亲蹲在医院走廊的一角,狠狠抽完一支烟,用衣襟擦擦眼角,立定了,以一种不容商量的口吻说,回家!你娘也不想治了!你看,她不是想要回家吗?何况,你已有了自己的儿子。
   可不是,住在重症监护室,花钱就像流水一样,作为爹娘唯一的儿子,阿海的所有积蓄早已砸进去了。一个近而立之年的汉子,却没有能力从死神手里挽留母亲的生命,这种痛,恐怕只有阿海心里最清楚。
   终归,母亲被送回了乡下。母亲很少进城,也从来没有在阿海家住过一天。这次,也是她一生中难得进城一次。然而,阿海28岁这年,母亲还是走了,她那炖得香喷喷的排骨,阿海这辈子再也吃不到了……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阿海想把父亲一并接到城里住。父亲说,“滚蛋,我还没到你养活的地步!”
   两鬓斑白、身形佝偻的父亲一声不吭蹲在农家小院的破台阶上,一支接一支抽烟,直到把自己抽得泪眼婆娑、咳嗽声不断……
  
   五
   儿子小海到上小学的年纪了,阿海夫妻四下托人,不知说过多少好话,请过多少客人,终归用5万元给儿子找了一所最好的小学。想想那年母亲住院,阿海也不过花销了4万元而已,只是阿海一心觉得,一个人没文化,只能一辈子给人打工。现在条件好些了,让儿子好好念书,说不定将来能有个好前程,也不会像自己一样没出息。
   儿子上学后,阿海的工资涨到2万多,可不知怎么,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夫妻两个每年都要拿钱给学校、给老师,求人照顾,请人补课,一心想着小海能有个出息。可是,人是求过了,课也补过了,小海的学业却是没有多大长进。
   这一夜皓月当空,蛐蛐儿浅吟低唱,妻子阿春把头埋进阿海的臂弯里,轻声和他商量:“咱们还是买辆车吧?小海的同学家都有车,每次去学校,都是车接车送,小海看着人家的样子,羡慕得要死。”
   不等阿海回答,妻子又急切地改变了主意:“不行,咱还是不买车了吧,先买房安家吧,把小海的户口从乡下迁到城里,以后也好上个好中学。”
   阿春嫁给他十几年,一直住在出租屋里,他虽然很久没吃过方便面,但他现在的心情,几乎和那个大年三十蹲在网吧里吃桶面的年轻人一模一样。
   他默默地将胳膊从妻子身下抽出来,蹲在出租屋的窗户下,一支接一支,连抽三根烟,又狠劲掐灭烟头,转头对阿春说:“罢了,别在小海身上费什么心思了,他像他老子,也是个没出息的玩意儿……”

共 53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这么说,可也是事在人为,就有的儿子胜过了老子,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物。农村孩子靠学习改变了命运的比比皆是,阿海却没有那么幸运。阿海从小没有好好念书,无法改变命运,纯粹是自己造成的。所以,阿海没有资格去责怪父母,也无法与父亲相比。他的父亲,生长的那个年代,没有机会上学,或者是上不起学,无法改变命运,那是时代造成的。阿海对于儿子,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小说构思缜密,人物形象饱满,并用《轮回》这个题目,塑造了阿海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代表了现实中的一部分人。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18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8-17 14:16:36
  小说立意很好,寓意深刻,耐读耐品,让人深思。感谢作者的分享,祝福秋安!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8-19 08:32:53
  感谢玫瑰姐辛苦编辑拙文!根据听来的故事,虚构了此文。总觉得,阿海还是社会底层一部分人的缩影。他们在这个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似乎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死循环。再次感谢,祝秋安!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18 21:46:3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8-19 08:34:08
  感谢雪社一如既往的鼓励!加油,愿与流年共进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