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人世间】老宅的主人(小说)

精品 【晓荷·人世间】老宅的主人(小说)


作者:日照望乡 秀才,1705.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5发表时间:2024-08-18 12:07:52
摘要:三代女人支撑门户,老宅成为女人的庇佑与羁绊。时代的变迁,让三代女人各有各的悲欢。不打破世俗,女人的站立姿态就端正不起来。

有米与有面都是张小五的女儿。
   张小五是老宅的主人。
   张小五的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出嫁的时候,光过嫁妆的队伍就走了半个多时辰。张小五的母亲性情温良,通情达理,但在张常福家她的优点并没发挥出作用,她任劳任怨并没刷出锅碗。按照张小五奶奶的话说,张小五的母亲就是八败之命,嫁到张家后不但催着张家失产失地,还让张家断子绝孙!张小五的母亲一口气生了五个女儿,前四个起名春夏秋冬,第五个懒得再动心思,就势叫了小五。小五的奶奶咽气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一幢老宅撑胡着大家主的门第。奶奶回光返照的时候,拉着儿子张常福的手,以皇太后下懿旨的口吻对儿子说:“张家务必要有儿子传宗接代!”做教师的父亲马上点了头。
   张小五的母亲守在奶奶身边泣不成声。
   奶奶驾鹤西去之后,父亲与母亲各怀心事。他们再也不能自然地做一家人。张小五的母亲通情达理,有成全张常福母子心愿的格局,她主动要求离婚,但是请求不离家。张常福很同意,他把老宅留给了母女们,自己贴着老宅东山墙盖了新房搬出去,然后娶了张小五母亲的表妹并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这门亲事还是张小五的母亲张罗的。母亲拉扯着五个女儿,守着老宅,摇摇晃晃地熬着时光。等到春夏秋冬各自开枝散叶去了,母亲做主让张小五成了老宅的主人,招了孙毕全当上门女婿。
   张小五生了有米有面。一个张有米,一个孙有面。张小五的母亲说,人家孙毕全到咱们家里来也得叫人有个传姓的人。这样,孙毕全对祖宗也有个交代。
   米面全了。计划生育也开始了。
   张小五的母亲听说国家不允许随便生儿育女了,生儿子也得批指标,她哭得那叫一个惨烈!她抹一把眼泪再抹一把眼泪说五啊五啊,人家截了咱的香烟,你还是娘一样的命!守住老宅招个外姓的一儿半子的养老送终吧。老人家搂着米面哭得天昏地暗,把个大大咧咧的张小五也弄得梨花带雨起来。好在孙毕全比正式儿子还要好使,张小五的母亲晚年卧床,四五年的光阴里大都是孙毕全背出屋子晒晒太阳,推着车送医住院灌灌肠。张小五的母亲咽气的时候,紧紧攥着孙毕全的手不松开,她留在世上的话语是:“我没有儿子的命可是有了享儿子福气的命!”她盯着张小五看了一会,然后安详地闭了眼。
   从此张小五收起了原先的几分跋扈,一心一意地对孙毕全好起来。
   张小五的母亲去世后没能进张家的祖坟。女人出嫁,成了婆家的人口,纵然离了婚,绝大多数人也回不去娘家的。离婚留守婆家的女人又没有儿子,进不进祖坟需要商榷。关键是离婚不离家的女子埋在哪里并无多少文字可考。最后,张小五的母亲就贴着村西的小舍林安葬了。小舍林与张家的祖坟隔着一条沟,相望而不及。小舍林是小孩夭折后安置的地方。很多人说小舍林有很多小人儿挑着小灯笼蹦来能去,那大都是吓唬小孩的。不过,磷火点点,远远望着闪闪烁烁的现象很多人看到过。
   东院张小五同父异母的弟弟们紧跟其后地长大成人了。老大老二都是念书的材料,哥俩考了学然后在县城安了家,娶的媳妇都有正式工作。唯有老三,从小逮鱼摸虾捕鸟,就是没有念书的心思。他好容易念了个初中,毕业就在家里晃荡着,他觊觎老宅一天比一天着魔。碍于张小五会拿下颌也会摘膀术,他不敢轻举妄动。他动嘴多了张小五就拿歪他的下颌,老实了再给他扶正了;若是想动动肢体,张小五就拍僵了他的膀子,让他乖乖地求饶。因此张三才有贼心没贼胆地瞅候了五年没得手,弄得东西两院关系时常紧张。倒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当年,张小五的母亲离婚后一度扛不住压力想一了百了。她又念着五个女儿嗷嗷待哺,死不成活不成的她经常去南山口长嚎,哭命哭运。有一天她遇到一个从南方过来化缘的尼姑。那尼姑左腮大半是紫红色,眼睛也一大一小,她正又累又饥又渴,张小五的母亲把她领到家里,热汤热水地侍奉了三天。那尼姑就传了她这两个拿人的本领,并告诉她不要在同一个人身上反复使用。也不要传给任何人。尼姑说,轻易不要起治人执念,因为凡是能治人的法术业孽最后都会反聚到自身。张小五的母亲并没有完全遵从尼姑的约定,她把秘笈传给了张小五。自从教会了张小五,她自己的身体雪崩似的塌了,以前经常病病殃殃的但没这样过。她害怕张小五也这样因为违约导致病魔缠身,就千叮咛万嘱咐张小五不要再往下传这个了。所以张小五并没传给米面拿人术。
   但是张三默认有米有面会继承张小五的功夫,有冲突也尽量躲避她们不让靠前。但是收复老宅的决心却溢于言表。张三的挑衅行为紧锣密鼓地不停歇。张三声言,除非张姓死绝了男人。否则,老宅一定要回归张家。张常福出面弹压没有一次好使。
   张小五说,别惦记早了呀!有米有面还得走我的老路。有米有面天生就是我张小五的命!我两个妮子一个也不让出村,招两个上门女婿,我一个门户四姓人。
   可是母女们并不同命。时代已经发展到很难找个孙毕全了,找一对孙毕全更是难上加难。在张三的反复挑衅里苟且着的孙毕全,终于在张三的进攻中塌了一口气,六十六岁抛妻别女做阴人去了,留下张小五和米面们与张三对峙中过着刺挠的日子。
   张三说,老宅里住的人没有一个会站着尿尿的人!张小五率领米面冲出去迎战的时候,紧跟其后的孙毕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倒地就走了。
   这次的事故张小五最后还是息事宁人了。她让东院写下保证,从此不再骚扰老宅,给她娘仨留一份清净。春夏秋冬各家也都陆续派来了声援人马,浩浩荡荡的川流不息。东院写了保证书,从此东院不再惦记老宅,立字为证。张常福他们个个签字,村里干部也担保了。张小五也作为张家的一员正式传人,同张家男儿拥有相同的权利义务,百年后有进祖坟的权利。孙毕全进了张家的祖坟。孙毕全用生命换取了妻女一份平安,并改写了张家女儿的待遇。
   有米有面长大可以适婚的时候,因为老宅的归属问题经常狼烟四起。孙毕全们成了稀缺人物,米面们的使命又在守护老宅上,所以于归对于米面是个问题。
   岁月不禁晃,一晃两代人!早早成婚的张三也有了两个儿子。他按国家计划生了一个儿子,又偷偷违背计划生育偷生了一个儿子。在县城工作的老大老二家每家仅有一个女儿。张三俨然成了张家传宗接代的代言人。
   老宅还是张三父子们奋斗的目标,为此,张三的两个儿子都像当年的他,书是一口也难以下咽。又各自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对老宅的垂涎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初保证书上的那些话也都逐渐化成了屁!
   张小五七十七驾鹤归西的时候,张三跳出来打混,不允许张小五进祖坟地,要她贴着舍林安葬,找她自己的母亲去。至于孙毕全,需要重新挖出来,与张小五合葬。要不,就通知孙家来人剜走!
   孝女有米有面披麻戴孝跪在东院门口,头顶当年的文书长跪不起。说事的走马灯似的转换。最后还是特事特办地移风易俗了。一切以当年的文书为凭。九十九岁的九爷爷也发话了,张家坟地那么宽广,怎么就放不下个张小五?九爷爷说话的分量不轻,因为他的儿子是国家干部。
   张小五的时代结束了。有米有面的好时光已是秋末的枯黄草。一个四十七岁,一个四十五岁。头茬男子群里已经筛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几个歪瓜裂枣总入不了眼;二茬三茬又都拖儿带女的不清版。找个青头正面的嫁出去已非容易事,招上门的女婿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听说连瘸子聋子和一只眼的一听当上门女婿都纷纷摇头。米面两个一合计,干脆别找了。守着老宅,姐妹二人相依为命也刚刚好。
   偏偏张三屡次背弃前盟,不死夺老宅的心。
   张小五临终曾说:米啊面啊你们要牢牢守住老宅!我想你们会回老宅看看。清明七月十五的到我坟上烧烧纸。我到如今没有见到外姓儿子,闭不上眼啊!
   没了张小五,米面要靠老宅庇护。
   张三全家却时不时出政策。已经公然采取一系列措施要侵占老宅。一会儿满村子造舆论,张三媳妇愤愤不平地说:张家踩好老闺女坟了吗?自古哪有闺女赖在娘家争房产的?老宅是我们张家的祖业,老张家有的是男人站着!一会儿又是张三们托的媒人鱼贯而入,踏破了老宅门槛。六十几退休有工资的老头,偷鸡摸狗不着调的混混,死了老婆带着孩子一地鸡毛的,家里躺着瘫爹痪娘被日子耽误了的老男人,甚至还有刚刚出了监狱的劳改犯……凡此种种美其名曰应挑尽挑。一个要求,米面出嫁,空出老宅。
   有米有面常常气得大哭。她们和张三唇枪舌战,再和年轻的兄弟们斗智斗勇。后来连上门的媒人也不给好气,得罪了一干人。姐妹在舆论的漩涡中苦苦煎熬扑腾。处境里步步是蒺藜,动与不动都扎心。
   张小五在世的时候,东院老女主碍着脸面更碍着小五的威力没有公开怂恿儿子抢夺老宅。张小五殁了后,她就明目张胆地唆使儿子想办法把姊妹两个扫地出门。两个失学的孙子也加入了骚扰军。开始他们东托人西托媒的,死老婆的打离婚的,偷鸡摸狗的光棍子,搜罗了一个加强连。有米有面知道这对母子兄弟的阴险之心,并不配合。眼见米面敬酒不吃吃罚酒,张三们就动一些歪歪心眼,把鸡嗉子吹大了画的青面獠牙用竹竿从窗子里伸进去恫吓米面,围着老宅开水沟,无缘无故地掐电线。栽树故意靠近老宅墙体,老宅的青瓦莫名其妙地就会少几块碎几块。有米有面天天闷气不断,泪流不止。
   有米有面毕竟是张小五的女儿,血管里天生流着一股抗争的血液。持久战对峙战之后终于勇敢地冲出来与三叔父子们肉搏。两个女子哪里是叔叔兄弟的对手,没有几个回合就以有米断腿有面折了胳膊成了败局。米还弄了个脑震荡。张三父子凯旋而归,他们惊喜地发现,米面并没有张小五的功夫。因为混战的时候,米面时不时有机会摸到他们的下颌与肩膀,如果他们会拿颌卸肩,她们有的是机会下手。但她们终于因为寡不敌众,纷纷伤筋动骨,被邻居抬回家,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张家战火最后经官动府。警车来提走了张三父子们。东院的奶奶拄着棍子在老宅的门口打滚撒泼开了骂阵,语言伤透力吉尼斯大全里找不到记载。骂着骂着还一阵阵挺死过去。东院的婶子也是满嘴秽语毁誉剜心攻身。米面紧闭老宅大门不出战。
   张常福颤颤巍巍地过来拉老婆,老婆就晃晃悠悠地扬棍去拨拉张常福,逼迫他参战。老太太非要死到老宅里不可。用棍子敲着老宅的大门,声声都是敲山震虎。高挂免战牌的米面还是顶不住了,面举着伤敞开大门。张常福老夫妻住进老宅。城里的大婶二婶都很好,回来探视米面。大婶子悄悄对张常福他们说,您都是有儿子的人,在闺女的闺女这里住着算什么呢?三个儿子一家十天一个月过去了,先从我家轮。大嫂主张着要把张常福接到自己家,二婶拽拽大婶的衣襟。妯娌两个偷偷给了米面一点钱,出了老宅。
   二婶告诉大婶,老三媳妇正在骂人哩!她说谁能指望得上?城里的两个哥哥不急着想办法捞人,先派媳妇去看两个挺尸鬼!他们两个儿子觉得老头有钱,他们才会急着抢老头。其实张常福的工资卡早就被张三媳妇讹诈去了。老大老二虽然不满,可是也会明里暗里给点零花销。九十九岁的张常福去买大饼,途径农商银行。看大门的老高招呼他过去。老高是他舅家表弟的儿子,一月一千七百元。晚年的张常福终于找到了亲人一般,哭着说家里一锅浆糊了。米面的伤,成了问题。好在城里的那两个识文解字的叔叔仁慈,主动替三弟揽了一半责任,米面去城里医院接的骨头。被羁押的张三父子,最后找出了真凶,是张三下的狠手。他的两个儿子只是摇旗呐喊助阵的,并没有参与实质性的伤害动作,这一点米面终于点头确认。打断骨头连着筋,没办法不原谅。两个姐姐愿意谅解两个的弟弟。
   法制社会有法必依。打人贪官司。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本来做支书的本家大爷不同意经官动府,他用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道理反复游说,说一个父亲的姐弟的后代也怪亲,不是从一块地里长出来的也是同一把种子先后长出的苗!有米有面被说的心一晃荡一晃荡的,亲情能让人溺水。
   村里第一书记是个女孩子,刚下学的学生官,正能量正足。她被党委约谈后更是义愤填膺,说法理大于亲情,不能姑息养奸。公开表示坚决为姐妹两主持公道。绝不袒护坏人坏事。她说,女子住娘家自古有之,女儿继承父母的房产天经地义。
   张三进去了,判了三年半。老大说本来得判十年,重伤嘛!因为有米面的谅解书,所以才轻判。张三媳妇与两个儿子却不以为然,说自己家里人打个仗,还得送去坐监狱。在娘家里的女儿就是害人的魔鬼。
   因为有米有面把自己人送进了监狱。名声比以前更坏了。本村以及远近村里小广播特别厉害,天天播音,十里八村都知道老宅里有两个六亲不认的老闺女。这样,张必全李必全的更不好打磨了。
   出嫁是个问题。招赘更是个问题。米面的生存也是问题。
   原先米面天天出去在工地扛水泥,扎钢筋做苦力。手里比兄弟们家都有,比左邻右舍哪个手里都有,甚至比拿工资的爷爷都有,远亲近邻的红白喜事米面都是跟得有里有面。可是一个伤了腿一个伤了胳膊后,米面大半年坐吃,库存只减不增,这样总会山空的。面先急了,说姐姐咱这样不行,咱得干点什么。

共 77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深刻描绘家庭纠葛与女性命运的叙事长诗。文章以张小五及其女儿有米有面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细腻地勾勒出传统观念与现代变革冲击下的家庭悲欢。在这个故事中,老宅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家族荣誉、女性命运与社会变迁的象征。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物命运的起伏,将一个关于继承、尊严与自我认同的故事娓娓道来。张小五的母亲,一个温良贤淑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力下,终其一生未能摆脱“无子”的宿命,其悲剧色彩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情感基调。张小五,作为老宅的主人,她的生活选择和对传统挑战的勇气,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文章中,有米和有面的命名富有深意,既体现了家族对后代的期望,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随着故事的发展,有米有面在维护老宅、争取自身权利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和不公,进一步凸显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尴尬地位。作者在叙述中不遗余力地展现了细节的力量,无论是张小五母亲的泪水,还是有米有面对抗不公时的无助与坚强,都深刻触动了读者的心弦。故事的高潮部分,当有米有面决定生下孙安张,为老宅找到新的继承人时,不仅是对传统继承观念的颠覆,更是对女性命运的一次大胆改写。一篇语言流畅、内涵丰厚的作品,通过三代女性命运的展示与描绘,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身为女人的艰难与挣扎。而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更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萧垦        2024-08-21 06:46:10
  祝贺老师小说加精,问好,点赞!
回复11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4-08-21 11:24:43
  谢谢老师,问好老师!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