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游东宛园(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游东宛园(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0发表时间:2024-08-18 22:24:31
摘要:“家乡有宛园,何必下江南”。很多人喜欢去往远方旅游观光,却忽略了故乡的美景。

暑假已接近尾声,我却还未计划好去哪里旅游。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爱人的催促,我放下手头工作,寻找适合的游玩胜地。因工作原因与时间紧迫,不宜远游,只好在近处搜寻。发现在我们本市就有很多适合游玩的好去处。
   聊城市因水兴盛,被誉为“运河古都”、“江北水城”并意有“中国的水上威尼斯”之称。京杭大运河蜿蜒曲折过市区,卫河、马颊河、徒骇河等纵横交错,东昌湖、金牛湖、鱼丘湖相互辉映。仅聊城市区,湖、河水域面积就多达13平方公里,占城区的1/3。景区更是数不胜数,方圆四十公里内,有山陕会馆、光岳楼、宋代铁塔、海源阁等名胜古迹,新景点有孔繁森纪念馆、凤凰苑科技园、姜堤乐园。周边县市还分布着武松打虎的阳谷景阳冈、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蚩尤陵、东阿的曹植墓、高唐的柴进花园、茌平的金牛湖景区、马周纪念馆、临清的舍利塔、清真寺、宛园等景点。名人志士纪念馆更是举不胜举,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国画大师李苦禅、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国学泰斗季羡林等纪念馆。(以上历史资料均来源于聊城官网)
   “家乡有宛园,何必下江南。”经与朋友商议,大家一致赞同去近期最火的临清东宛园游玩。一大早,我们一行十人,开启临清之旅。东宛园坐落在临清市中心东环位置,是一座苏式风格园林。创建者是临清市一位纺织业的宛姓企业家,投资三个亿专为纪念聊城名人以及弘扬运河古都文化打造而成。东宛园占地约五百余亩,以临清历史上最繁荣的明清市井文化为背景,大运河漕运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集山水园林、明清建筑、曲艺杂技、民俗展示、灯会演出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采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引人入胜,缩千里江山于方寸间等多种建园造林手法,创造了具有江南苏州园林文化神韵的山水文化意境和诗情画意,俗有“北国小江南”之称。之前游玩过的朋友曾说过,东宛园适合晚上游玩,有灯会与演出,但我认为白天游览视野宽阔,一统全局,观察更为细致,可以深入了解其文化底蕴。所以选择白天游园,晚上观灯。
   驱车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因时间尚早,车辆以及游人并不是很多。景区门口竹林掩映,古色古香的景区大门散发着古典优雅之风。检票进入,所有工作人员国风穿搭,契合园中主题,态度温文尔雅,彰显运河好客之道。行走于园中的街道,道路两侧皆是亭台楼阁,轩榭廊坊、掩映于青山绿水间,宛若在水乡江南。房屋布局精巧,疏密得当,一步一景,曲径通幽,整个园林的砖雕、木雕、泥塑、青砖灰瓦及假山构筑,让人心中暗暗称奇。
   因初入园区,我们之前并没有看景观位置缩略图,而是一路向东,过了玉音桥沿城墙向北。此处大部分工程还未完善,有几处在建,站于临清阁之上,向西望去,亭台楼阁,湖水山色一目尽览,呈现了“千景汇聚小天地,百幅图画在园中”的艺术效果。城楼下有两条长廊,“临清民俗记忆文化博物馆”。
   西面长廊主题是“我的百年照片收藏”大都是一些拍摄于五六十年代,甚至于更早的民国时期的老照片。看着一张张老照片,我仿佛在与历史隔空对视,整条长廊凝聚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沧桑感。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照片中的人与物虽早已匿于历史长河,却又因相机的定格,而神奇地与我邂逅于此。
   东面长廊是一些农事用具展示。耙子、锄头、犁、独轮车、风箱、风婆、水车以及退出历史的匠人工具。织布机、纺线车、木匠工具、铁匠工具、泥瓦匠工具、钉马掌工具、茶水挑子、糖葫芦挑子、老式食盒修鞋匠的工具、星称(秤杆子)等。看着这些工具有我记忆里比较熟识的,也有很多不认识的。各式各样的工具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大都锈迹斑斑,身上裹满了浓郁的历史痕迹,或许使用过它们的人大都已故去,但它们却以这种方式相聚于此,重新回到了这片熟识的土地。虽然已不再被派上用场,但它们的价值已远远高于初始。
   走出记忆的长廊,令我感慨万千,我们作为历史长河的过客,未来的我们,又将会给历史留下什么痕迹?一个废旧的智能手机、一条被污染的河流、光秃秃的山、还是一片烂尾楼。仿佛这一切,在未来的某一天,历史会给出答案。
   前面工程在建,游客止步,我们折返。一路向西,临街店铺大都是书香气十足的字画商铺、瓷器商铺、布艺商铺、旧物商铺,大都以游览观赏为主。平江渡坐着一位三仙归洞的魔术表演者,孩子们围着他,他也是热情地为大家表演,娴熟的技法让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奇,孩子更是瞪大眼睛想一探究竟。表演结束艺人也是热情地给大家解说魔术的奥秘。过了景岱桥,道路南侧是小桥流水,碧水清波,不时有载满游客的小船缓缓而行。摇撸之人,挽青丝,描青黛,点朱唇,一袭华服汉衣的中国风,摇着古色古香的游船。很多女性游客穿着古风古韵的汉服,在园区沉浸式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道路北侧有临清州署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断官司的县衙极其相似。门口右侧放置大鼓,可击鼓鸣冤,左侧放着铜锣,暂且不知作为何用?铜锣旁是近半米的石碑,上面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由此可见之前的律法和现在相差无几。院内有专门的刑房,里面的刑具虽然早已废弃,但还是让人心生胆战。公堂虽是仿造,两排杀威棒,一排刀枪械器,却甚有威严公正之色。内室是之前县官休息之地,精雕细刻的窗棂,床柱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床板则是由木材制成,线条流畅且纹理美观。床上铺着柔软的枕头和被子,均用锦绣缝制。
   随着天气渐热,加之游览时间渐长,孩子们出现烦躁之色。着急地往前赶,为了孩子安全,我们也只好跟上,匆匆一掠而过。直到来到笑笑生大剧院,里面空调开放,很是凉爽,孩子们的躁乱之气得以缓解。大家继续游览至无动力水上乐园,儿子踩着水上的浮木,犹如蜻蜓点水般飞快跑过。还有独木桥、人力水车、秋千、大象滑梯、绳笼攀爬等游乐设施。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对孩子来说与园中景色相比,这些游乐设施更让他们着迷。
   稍后大家沿着西边最外围小路继续前行,左侧是山,右侧是河,山坡之上树木蓊郁,种类繁多,右侧是碧波荡漾。行至德铭桥小憩一会,巧遇两只黑天鹅向我们索食,重燃孩子们的游园兴致。站于巨大的艮岳舫旁,望向远处的五州桥、鸿桥、西门大院、国风楼,古朴的房屋桥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蓝天碧水之间。湖水如镜,亭台楼阁仿佛漂浮于水面之上,远观却没有倒影,却美轮美奂,仿佛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卷。我拿起手机,不管在哪个角度拍摄,都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我从未想过在一个北方的县级市区竟会有如此绝美的山水画卷。
   我们一众行人,爬上五州桥稍作歇息,虽天气炎热,但在高高的亭台之上,微风徐徐顿感凉爽袭人。五州桥对面是崇政殿,在大家歇息的空闲,我与儿子爬上去,房间并没有什么稀奇之物,不过是一些演出服与道具,后来才得知,晚上这里会有一个关乎于家国情怀的大型实景演出。趁着无人看护,我与儿子穿上道具服,照了几张诙谐的古装照,快速与大家汇合。沿着白玉色的桥栏,宽阔层叠的阶梯上桥。桥上面积很大,有古典优雅的小亭,精雕细刻的窗棂,石桌石凳。站在上面望向远处,顿感神清气爽,引人遐想,仿佛远处一位佳人抚琴弄曲,自然之声与文化之声碰撞,像是穿越时空一般,让人神往不能自拔,可谓“静赏有诗意,坐享有画意”。
   从国风楼幽深曲折的长廊间穿行而过。右手边文曲星宫还在修建中,只好爬上金桥,穿过演艺广场,再次来到笑笑生大剧院。(里面空调开放,是游玩歇息的好去处)在大剧院南侧,是清真美食街与网红小吃街。这里有临清地方特色美食运河什香面、清真八大碗、烧麦,煎包,阳春面等诸多美食,吸引着一波波游客前来品尝。
   饭后歇息间,剧场里零零星星地坐着一众游客,在大家的言语间,我们知道了,亲子游乐园现在处于免费阶段。这个消息让孩子们兴致勃勃,不顾天气炎热,执意前往。边打听边走出东门,方才醒悟,原来这里就是我们上午初入园折返的地方。出了东门,通往亲子游乐园的长廊正在建造之中。烈日炎炎,工人们挥汗如雨,赤着上身,搬运垒砌着巨大的青砖。美景的背后是劳动人民的艰辛。大家虽然劳累辛苦,但都热情地和游客打着招呼。
   亲子乐园外围是动物园。除了孔雀园,骆驼园,其他园区大都是一些实体模型。黑猩猩、红毛猩猩、猴子、大象、长颈鹿、斑马等形象逼真。当有人经过,就会发出叫声,随即做出几个单一的动作,远观难辨真假。乐园是一个钢构铁瓦的大敞篷,目前有大半项目在建。已建成的项目有海盗船、碰碰车、旋转秋千、飞机模型、小鸡列车、攀岩等所有项目均为免费。很多成人游客借着免费的便利,也体验了一把孩童的乐趣。我与爱人及朋友也玩了部分项目,但大都因为眩晕而终止,不免感叹岁月不饶人。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迟迟不愿离去,随着太阳不再炙热,我们知道园区丰富多彩的夜生活马上开始了,随即赶紧返回园中……

共 35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作者在暑假尾声的一次临清东宛园之旅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这座园林的美景与文化底蕴。作者因家人的期待放下工作,在本市寻觅游玩之地,最终选定了临清东宛园。文章开篇介绍了聊城市丰富的水域资源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东宛园的出场做了铺垫。在对东宛园的描述中,我们仿佛跟随作者一同踏入这片充满江南韵味的园林。从古色古香的景区大门,到国风穿搭、温文尔雅的工作人员,再到园内精致的亭台楼阁、轩榭廊坊,无不让人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园中未完善的工程、临清民俗记忆文化博物馆的两条长廊,老照片和农事用具仿佛是历史的讲述者,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平江渡的魔术表演热闹非凡,景岱桥边的小桥流水与古风游船更是增添了诗意和浪漫。作者一家在临清东宛园的丰富游历。从仿造的临清州署,到笑笑生大剧院、无动力水上乐园,再到如画般的山水景致,如德铭桥边的黑天鹅、艮岳舫旁的美景等。途中,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中尽情欢乐,作者也沉醉于古色古香的建筑与自然之美。美食街的特色美食令人垂涎,亲子游乐园的免费项目更是增添乐趣。尽管部分区域仍在建设,但这无损游客的兴致。文中不仅展现了东宛园的优美风光,还传递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让读者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力量。它提醒着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走进这样的园林,去感受历史的温度,思考未来的方向。相信每一个走进东宛园的人,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悟和宁静。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18 22:25:4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9 06:48:38
  感谢小雨老师辛苦编发,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18 22:26:02
  本文围绕作者一家的临清东宛园之旅展开,描绘了园林美景与文化底蕴。从江南韵味的建筑,到丰富的游乐设施和特色美食,虽部分区域在建,但无损兴致。文章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引人思考,呼吁人们感受历史,收获感悟。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9 06:49:52
  再谢小雨老师留评鼓励。文学之旅相伴同行。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8-18 23:12:35
  阅读整篇文章,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在跟随作者的步伐欣赏美景的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我们作为历史长河的过客,未来的我们,又将会给历史留下什么痕迹?”这句话巧妙地将读者带入深思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在历史中角色的思考,也表达了对人类行为对历史影响的关切。同时,也能带给读者共鸣。作者的这篇游记,写得真好!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9 06:53:57
  感谢芹芹森老师抬爱读拙与精美留评,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19 08:41:48
  这篇关于聊城旅游的文章实在令人心驰神往!作者在暑假尾声,面对孩子的渴望和家人的催促,决定放下工作寻找游玩之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本市的美景上,让我们看到了家乡的魅力。文中对聊城丰富的水域和众多的景点介绍详尽,让人充分领略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山陕会馆、光岳楼等古迹,到孔繁森纪念馆等新景点,再到周边县市的多样景观和名人志士纪念馆,仿佛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对东宛园的描绘更是细致入微,从其苏式风格的园林设计,到以明清市井和漕运文化为主题的内涵,再到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展示,无不让人陶醉其中。作者白天游园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呈现出园林清晰的布局和精妙的构造。无论是古色古香的景区大门,国风穿搭的工作人员,还是亭台楼阁、假山构筑,都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特别是长廊中的老照片和农事用具展示,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沧桑与智慧的结晶。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记录,更是对家乡文化的深情赞歌,让人迫不及待想要亲身去感受一番!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9 20:56:27
  感谢汪老师留墨鼓励,敬茶问好 。
5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8-19 09:36:06
  读老师的文,犹若身临其境,让人领略了到了一翻东宛园美景与文化!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19 20:57:45
  谢李老师留评鼓励,遥问秋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