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物理老师李惠民(散文) ——新堡初中记事之十一
一个普通的孩子,如果没有一个老师在他心中成为旗帜,这个孩子的求学之路,就会平淡。我有着这样的亲历和体会。这个老师不一定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恰恰是一个有性格的人,他做的事情不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欢,但会在学生的人生感悟里,留下最深刻的影响。
一
初中物理老师姓李,名惠民。
老师好像是李家河人。
物理老师个头比较高,经常穿一件深灰色中山装,黑色裤子。头发稍微有点卷曲,向脑后梳着,整整齐齐。脚上的皮鞋,油光锃亮。宽额头,尖下巴,身材偏瘦。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精神抖擞。走路时有一点点前倾,脚后跟似乎有弹簧,步履匆忙,似乎总在赶着做什么事情。
李惠民老师和语文老师的个性正好相反。他个性耿直,心里有话,马上就说,绝不会多等一刻钟。心里有什么样的情绪,立马就写在脸上。
在我心里,一提“痛快”两个字,就想起了李老师,他的确是个“痛快人”。
初中的学生,是处在性格最可塑的时期,我和同学私下就说起李老师,一斧子下去就是一块,说话就不能吞吞吐吐,藏着掖着。那时我们女同学间也藏着一些小心眼,也有旁敲侧击的意思,但这样的评价,常常就是给自己的处事态度。
二
初二时,春节刚过,回校上第一节物理课,李老师喜笑颜开,大力表扬班里的一位男同学。至于表扬的理由,很简单,这位男同学上课前看到李老师,大声地问好“李老师,你吃了吗?”我想,李老师肯定开心极了,大声答复:“XX同学,你好!我吃过了。”
在那个少吃缺穿的年代,农村人见面,问候语几乎不变:“吃了吗?”而被问到的人,绝大多数都会回答“吃过了”,偶尔,即使没有吃饭,大概率也会回答“吃过了”。其实,这个问题,并非真的问你吃饭了没有,而是见面问好回答的固定词语。
既然老师上课表扬过了问好的学生,同学们都学会了。碰到老师,就要问老师“吃了吗”。
过了几天,李老师上课时很生气。我们正在奇怪,是谁惹老师不高兴呢?正在大家猜测的时候,就听到老师说,今天他上厕所,刚从厕所出来,有个学生正向厕所里面走,在厕所门口,这位同学大声问“老师,你吃了吗?”这一次,估计李老师被这位同学气坏了,气鼓鼓地白了这位学生一眼。
说完,李老师接着说,问好别人,还得看环境,不能只记得“吃了吗”,得变通。像这样问好别人,简直就是捣蛋哩,好像在骂人。至于那位同学,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懂得变通,还是有意气调皮捣蛋呢。
学会说话,善待他人,本不是物理老师的事,却我们的李老师就是要教会同学们怎样做人。
三
三姐上了大学,寒假回来,送给我两个漂亮的作业本。开学后,我把本子拿到学校,上课时用来做笔记。上物理课时,李老师眼尖,看见了我的笔记本,非常高兴,拿起我的笔记本,仔细翻看了一会儿,立即在班里大声地说:“同学们,你们看看XXX的笔记本,多漂亮,有这么好的笔记本,应该好好学习!以后,你们也要准备一些好的本子,做好课堂笔记。”
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都盯着我看,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似乎只要有了好的笔记本,就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绩,感觉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现在,我只不过是用了一个好一点笔记本,没有必要这么张扬和高调。当然,这只是我内心的想法,并没有说出来。
临近中考一周左右,该复习的知识点都复习过了,所以书面作业也很少,主要是看书复习。但是,考试的压力随之而增大。说实在的,半个学期以来,每天跟着老师复习,做习题,模拟考试,感觉有点厌烦了。加上中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感觉有点迷茫。所以,那一阵子,上自习课时,只要老师不在教室,总有人聊天、打闹,整个教室会乱成一锅粥,似乎大家都无心学习。
有一节自习课,真不巧,李老师突然到教室巡视。教室里照样吵吵闹闹,而我也正和同桌聊天。看到老师来了,教室里马上静下来,同学们都迅速地拿出课本或作业本,一阵窸窸窣窣响声之后,都装作正在学习的样子。我也拿起一本物理书,随便打开一页,装模作样地看着。这本物理书,不知道是从哪借来的,放在桌子上,还没有来得及看。谁知李老师一眼就盯着我正在看的那本书,他瞄了一眼,大声喝斥道:“你在看什么书?那是高中物理的内容,你根本看不懂!装什么样子呢!”说完,气呼呼地向教室后面走去。
听到老师走开了,我感觉老师这一次有点奇怪,一点小事,就这么大惊小怪,在班里大声嚷嚷,不留一点情面。况且刚才全班同学都在吵闹,大家都是看见老师来了,才装作学习的样子,为什么老师就偏偏盯着我不放呢?我心里不满,不自觉地小声地嘀咕道:“管我哩!”谁知道李老师不光眼尖,耳朵更是超级灵敏。麻烦了,我的小声嘀咕给他听到了!
“什么?管你哩!真是不像话!你现在快毕业了,就要考高中了,翅膀硬了,就不要老师管了。老师教了你两年,就这态度!”李老师回过身,气鼓鼓地抱怨着。
看着老师愤愤然地,一阵风似地走出教室,我想,难道这样就结束了?是不是接下来的事情更糟糕?
让我没有料到的是,过了不到两三分钟,班主任也满脸怒气地来到教室,她叫我到教室外面,生气地质问我:“你怎么回事?怎么敢顶撞老师?”我无言以对,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说实在的,不管是物理老师,还是班主任,都是我一向敬重和喜爱的老师,我从来都没有想着要顶撞老师,更没有想让老师听到我的小声嘀咕。
接着,班主任又说了一大堆抱怨的话,我还是不敢说什么。等到班主任说完了,让我回教室,我不敢看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但是,老师似乎很烦躁,拒绝听我解释,只是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说:“回去吧,就要考试了,好好复习。”
中考的时候,班主任每次看到我,似乎总有点不自然,而我的心里,也多多少少有点纠结。我感觉,考前物理老师给班主任告状的这件事,影响到班主任和我之间的关系了。
参加中考,直到考试结束,甚至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见过李老师。我甚至猜想,此后的李老师,是不是因此不想见我,躲着我。
一个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可以斤重的,李老师,我很在乎他对我的态度。盯上了我,那是我在老师心中有地位。多年后这样想,脸上一阵红润,那时如果大方点,跟李老师开个玩笑——我想深造。李老师会怎样?说不定还留下一段好故事呢。
四
其实,李老师教了我两年。如果单说讲课,李老师还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对于学科知识,李老师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那些物理学知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觉的一下子就变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李老师上课时,总是充满了激情,声音抑扬顿挫,很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我们的作业,始终能认真批改,及时纠错,责任心极强。
事情过去多年了,回过头来想,老师为什么偏偏喜欢盯着我呢?随着年龄和工作阅历的变化,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工作多年以后,慢慢有了教学经验,渐渐地想明白了。原来,老师一进教室就盯着我,我小声嘀咕的话,他能听得清清楚楚,也许因为老师的关注焦点就是我。比如,上课时,如果一个多次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又一次犯了错误,老师就认为很正常,无非是多次犯错再加一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是班里优秀学生,平时很听话,遵守纪律。突然有一天,这位优秀的学生也犯了错误,老师就感到不正常,认为优秀的学生不应该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如果犯错误的时间点比较敏感,比如说大考之前,那么老师的敏感、愤怒都和往常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大发雷霆,小题大做,暂时失去了平时对待学生的耐心。
“爱之切,责之深”。自古皆然。
我想,这么多年,我欠着给李老师道一个歉。如果有一天能看到他,我会亲热地向李老师问好,并向他道歉。告诉他,我其实很尊重他的,也喜欢他讲的课。至于那一声小声嘀咕,本不想让想让老师听见,是我少不更事的幼稚,是小孩子一点点无用固执的倔强,大概真的伤到李老师对待学生的一片热心了。
如果师生重逢,一定是讲故事,我愿和李老师回顾那段不是故事的故事。李老师是个爽快痛快的人,但愿我们还都能回到从前,听李老师爽快地说我超前研修那段事,也许,再也找不回曾经的爽快了。
我常常想,一个老师,能在一个学生的一生中都不吃这形象,这是太不容易的。李惠民老师就是这样,留在了我的人生记忆里。
2024年8月23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