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家乡的黑凉粉(散文)

精品 【东篱】家乡的黑凉粉(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5发表时间:2024-08-25 06:39:02
摘要:黑凉粉,传统特色美食。以仙草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口感爽滑细腻,冰凉爽口。呈黑色半透明状,可搭配糖水、水果等,是夏日消暑的绝佳选择,让您一口清凉,陶醉在这独特的美味中。

【东篱】家乡的黑凉粉(散文)
   在夏日的微风中,能够邂逅一碗黑凉粉,那是多么开心开胃的事。它由仙草经过巧手精心提炼而成,是大自然给夏日的最美馈赠。一碗入口,清热消暑,固有香味与黑色的质朴,带着美食的纯粹。一口,满是清香,身心沉浸在纯天然的美妙滋味里,再爱美燥热的夏天,都要说好。
   夏天,总是以它独有的热情拥抱大地,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洒,空气被点燃,炎热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想尽办法与高温抗衡,只有清凉,才是征服夏天的秘密武器,于是有了凉粉。
   风扇不知疲倦地转动,空调吹出冷风,试图驱赶周遭的酷热,然而,它们能降低的只是体表的温度,内心的燥热却难以平息。冰棒带来短暂的冰凉,冰西瓜在口中带来丝丝凉意,可这一切都难以和那碗带冰的凉粉相比。
   小时候在乡下,消暑的方式简单而质朴。大家只能用蒲扇,蒲扇轻摇,带来微弱的风,只能驱散些许暑气。冰棒是难得的美味,那一丝因温差带来的清凉让人陶醉。而凉粉,更是夏日里的珍宝。它经过冰冻处理,有着神奇的魔力。冰好的凉粉,入口的瞬间,竟能让人感到沁凉无比,凉意从口腔直直地渗透到心底。哪怕是酷热难耐的日子,只要一碗凉粉下肚,身上的汗水悄然消失,燥热感也随之消散,整个人都沉浸在爽快与惬意之中。母亲说,凉粉多吃点没事,冰棍不能多吃。追问得知,凉粉的凉带着温性,对人体起着保护的作用。
   这份对凉粉的喜爱,从童年延续至今。在城市的公园里,夏日的余晖中,常常能遇见卖凉粉的小摊。
   太阳刚刚落山,夏日特有的热度还在恋恋不舍地徘徊。我和文青的兄弟姐妹们漫步在青原区滨江公园。走了一段路后,汗水已不受控制地从额头滑落,身上的T恤也被汗水紧紧贴住,心情无端地变得烦躁起来。就在这时,大家提议:“我们去吃碗凉粉吧,酸甜又解暑。”顺着声音望去,不远处的大树下,几个凉粉摊依次排列。一些人正坐在那里,享受着凉粉带来的清凉,悠闲地聊着天。饭后了,多一碗凉粉,谁也不拒绝。总能找到理由来吃,凉粉有助于消化嘛。
   我们围坐在凉粉摊的桌旁,点了凉粉,价格比较实惠,三块钱一碗。白糖和醋的加入,为凉粉增添了别样的风味。端起碗,轻轻搅拌,让白糖和醋均匀地融入凉粉之中。一口下去,熟悉的清凉感瞬间弥漫开来,将整个夏天的炎热都隔绝在了碗外。我们边吃边聊,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一刻,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没有了生活的烦恼,只有那碗凉粉带来的满足和惬意。
   我们这个地方,饭店的晚餐几乎没有人追捧,那些店主也投客人所好,也在路边摆起了摊位,光顾的人吃得不过瘾,就进店再搓一顿大餐。客人也找理由,喝凉粉先涮涮肠胃,做做铺垫,解解暑气。
  
   二
   黑凉粉,其主剂源自天然仙草多糖,当它幻化成冰胶,便呈现出棕褐色的柔软固体模样。这看似黑不溜秋的样子,却隐藏着令人惊艳的口感。轻尝一口,爽滑之感瞬间在舌尖绽放,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轻轻拂过燥热的心。
   它不仅口感独特,更有着一种特殊的质地和咀嚼感。那细腻而富有弹性的触感,在口腔里爽快地跳跃,每一次的咀嚼都是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交流。独特的天然芳香,萦绕在口鼻之间,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宛如漫步在仙草盛开的山谷。
   在炎炎夏日里,一碗黑凉粉就是最好的消暑佳品。它能清热解暑,让那被暑气侵袭的身心得到舒缓和宁静。当那爽滑的凉粉滑过喉咙,能感受到一股清凉的力量在身体里流淌,驱散了闷热与烦躁。
   黑凉粉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是滋养容颜的妙方,清凉解毒的良药。对于那些被关节炎困扰的人,它或许能带来一丝舒缓;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它也是一份贴心的关怀;在中暑和感冒时,它又成为了恢复元气的助力。这是人们长期摸索观察得出的结论,在民间广为流传,没有写尽什么“本草”,却是老百姓心中的良方。
   丰富的果胶,让黑凉粉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美食。孩子们喜爱它的爽滑与甘甜,老人们享受它带来的健康与安宁。无论是家庭的餐桌,还是旅途中的小憩,黑凉粉都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心中的那一抹清凉绿色的慰藉。
  
   三
   凉粉的制作不难,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制作凉粉时要将捞出的仙人草投入锅中,灶膛里的火热烈舞动,锅里的水欢快翻滚,咕噜咕噜,似在吟唱美味的前奏。水渐少,汁液渐稠,出锅凉透,直至冷却凝结成凉粉。在汁液状态,还要经过筛子的过滤,凉粉安静地冷凝,随后被送入冰箱冰镇。
   凉粉变得嫩白剔透,凉粉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黑色。吃的时候将它们切成小方块放入碗中,加入红糖、白醋,有的人感觉还不过瘾,就提上一桶井水,把那碗凉粉放进去,取其井水的天然之凉,注意,井水不能没过碗口。这是古老的方法,冰箱诞生,年轻人图一个快捷,不喜欢井水镇凉了,那些老人还是流连这样的原始方法。那一瞬间,凉粉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得晶莹诱人。
   端起一碗凉粉,我会先深深地吸上一口那独特的香气,然后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凉粉滑溜溜的,一下子就滑入了肚里,那冰凉与甘甜瞬间在口中散开,我顿时感到无比舒适。在那个没有冰棒、冷饮的年月里,凉粉成了我们消暑去疲劳的奢侈享受。
   夏日的午后,一家人围坐在树荫下,品尝着凉粉,谈论着家长里短,笑声在小院里回荡。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斑驳驳地落在地上,也在分享着我们的快乐。有时候人们更喜欢交流,交流凉粉加上什么药材味道更美,陈皮啊,薄荷啊,加上少许,味道就蝶变了,人们总是想着办法满足自己不断追求的口欲,给生活添加着味道。千百年来,很多美食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丰富了生活的品质。
  
   四
   因凉粉,也带起农村的一道风景。
   走村串院的小摊贩,哪顾得炎热,挣钱要紧,一碗凉粉挣不了几个钱,但开心,于是就冒暑做凉粉生意,即使热得难耐,舀一碗自己喝,那更痛快。下午两点,酷热难耐,他们挑着担子悠悠而来,吆喝声在村子里回荡。那担子似藏着生活的韵味,为寂静的乡村添了几分烟火气,也成为夏日记忆中一抹难忘的色彩。
   那声吆喝,带着神奇的魔力,瞬间打破了村子的宁静。男女老小,无论手头在忙些什么,都难以抵挡这诱惑,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围聚在那棵绿荫如盖的大柳树下。哪怕囊中羞涩,哪怕并无购买的打算,也要凑个热闹,只为感受那份即将到来的清凉与甜蜜。最终,还是被凉粉勾引了去,买上一点,尝尝口味,嘴里说着“怕凉”,作为少买的理由。
   在我的童年里,一碗两毛钱的凉粉价格不菲,是珍贵的美味。暑假能吃上一次,便是极大的口福。大丰收或双抢时,父母大方一回,全家共尝凉粉,那便是最幸福的时刻,这滋味至今仍萦绕心头,成为难忘的温暖记忆。
   村头因小摊贩的到来热闹非凡。人们围在凉粉摊前,摊贩熟练应对。他手中的勺不大,碗常未满。但对老人、孩子、姑娘,或许会格外照顾多添一点。这平常场景,尽显生活的质朴与人情的温暖。
   小摊贩的碗很小,两三勺凉粉装进去就能满到碗沿,看似给人一种量足的错觉。调好了凉粉,他用牙签往盛糖精的瓶子里蘸一下,往碗里轻轻一点,凉粉便有了淡淡的甜味。偶尔,若是用白糖,那价格就得提高几分钱,但那一点点的甜蜜,已足以让我们陶醉。
   我小心翼翼地用调羹将凉粉搅碎,让白糖和醋充分融合其中。轻轻地舀上一小勺,放进嘴里的那一瞬间,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清凉世界。凉凉的、甜甜的、滑滑的感觉在舌尖蔓延开来,细腻而温柔。三下五除二,瞬间凉粉就下肚了,曾端着碗站在凉粉挑子边,希望卖凉粉的人能施舍点,还别说,遇到大方的主儿,还真给天上一勺。
   几口凉粉下肚,像一股清凉的溪流,从口腔一路流淌到胃里,再扩散至全身。身体的五脏六腑瞬间凉爽,每一个细胞都欢呼雀跃起来。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燥热与疲惫一扫而空。
  
   五
   在城市的喧嚣中,我常常怀念起家乡那一碗简单而纯粹的凉粉,也更怀念那时的生活细节,那些人的面孔常常能让我清晰地还原,美好的东西,总是留在记忆深处,难以抹掉。
   凉粉,于我而言,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是心底深处那份永远不变的眷恋。如今,我依旧酷爱凉粉,但喜欢原汁的,无需过多繁杂的配料,简单一点,纯净一点,稍微地加点白糖和醋,便能唤醒我沉睡的味蕾。
   那时的凉粉,是那么的单纯,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让人回味无穷。如今凉粉的种类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复杂,但我却始终钟情于小时候那种单纯的凉粉。或许,是因为那碗凉粉里承载着我最纯真的岁月,承载着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我不知道我这样拒绝现在的凉粉是为什么,我总记得,凉粉的关键就是一个“凉”字,在凉上下功夫,一定会赢得暑天里人们的青睐。
   凉粉虽美味,却非人人可享。气虚、阳虚者需止步,饮酒时更不宜多吃。因其加工用的白矾会缓肠胃蠕动,酒与凉粉共入胃,致酒精吸收增、刺激重,血流缓,更易醉。美食当前,还需酌情,莫因贪嘴伤了身。
   凉粉,如同人生的百味,有其美好,亦有其禁忌。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美味与清凉时,也要懂得尊重它的特性,遵循适度的原则。
   家乡的凉粉,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对凉粉的喜爱,那份对家乡的深情,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永不褪色。
   在缤纷的饮食里,凉粉根本上不了豪华的餐宴,永远属于饭前饭后的填补,但来自童年的味觉记忆,让我难舍凉粉的滋味。所以,每每回老家,就要凉粉,在老家喝凉粉,总能找到朴素的感觉,总能唤起曾经的画面。
  
   2024年8月23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37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传统特色美食,黑凉粉,可以说也是家乡饮食文化的符号,是伴随作者一生记忆和回忆的。这是从少年开始,刻在骨子里伴随一生的思念和爱恋。特别是在夏日的微风中,和一碗黑凉粉相遇,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燥热难耐的炎炎夏日瞬间变得凉风习习,而自身带着的温性,又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黑凉粉的原料易取、特有的口感,让人一次品尝之后,再也难以忘怀、流传很广,它还有特殊的药效, 是老百姓心中的良方。它的制作流程也十分简单,如果在使用井水冰镇的古法,就很有韵味了。夏日的午后,一家人围坐在树荫下交谈凉粉的吃法,更进一步提高了关于吃的文化的高度。凉粉作为童年的温暖记忆,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爱。如今远在城市,对家乡的黑凉粉更是牵肠挂肚。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书写,字里行间的浓浓真情,还有作者娴熟的写作手法,很多温情细节的美好瞬间,让文章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好文佳作,问好作者秋安。感谢赐稿,力荐赏读。【东篱编辑:花落五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5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花落五峰        2024-08-25 06:39:57
  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书写,字里行间的浓浓真情,还有作者娴熟的写作手法,很多温情细节的美好瞬间,让文章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好文佳作,问好作者秋安。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07:51:19
  谢谢花落老师的精彩编按和润色,辛苦你了,夏天吃上一碗冰凉粉真是舒服!祝你一切顺利!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5 08:19:36
  对家乡的一道食物,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写制作,更写安分爽爽的亲情乡愁。抓住了一些细节,表现这道凉粉在生活里的精彩。曾经的乡下生活,要找到精彩点实为不易,这就是主题的深刻,一代人怎样靠着朴素的方式走过艰难。好文章总是有着深刻的看点的。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12:09:32
  谢谢怀才老师的精彩评论和润色,辛苦你了,夏天吃上一碗凉粉很舒服,祝你身体健康!
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8-25 09:00:43
  凉粉味道不错,给来一碗顺便把包一点回家。文章内容丰富,写得细腻,好文章欣赏,祝好秋祺!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12:09:57
  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一切安好!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8-25 09:07:23
  老师说这个黑凉粉,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从老师详尽的介绍中,知道黑凉粉来自仙人草。因对这一美食非常熟悉,老师行文轻松娴熟,讴歌赞美了家乡传统的美食文化,文采斐然,感悟独到。佳作一篇,拜读学习,秋安,吉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12:10:56
  谢谢韩格老师的美评,凉粉清热解毒,夏天来一碗凉粉很爽。祝你一切顺利!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8-25 09:10:37
  现在凉粉不知是什么做的,如果还是用薜荔做那就好了。前几年我老母亲采到几个薜荔果,做了几次,那滋味真好啊,就像善斋老师文中所言,五脏六腑都清爽,每个细胞都欢呼雀跃。好文章,湘莉拜读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12:12:02
  谢谢湘莉美女的美赞,你吃过凉粉,夏天在青原区滨江公园有卖,很冰凉!祝你一切顺利!
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8-25 10:27:58
  从老师啧啧称赞的文中,又欣赏到一款美食。我的家乡也有黑凉粉,但是红薯淀粉制作的,跟老师的黑凉粉相比,似乎营养也差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从老师文中的字里行间,又了解到由黑凉粉带来的一系列生活的感沛和意趣,非常有韵味!拜读学习!祝秋琪。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21:20:24
  谢谢郑老师的美评,有机会来江西尝尝黑凉粉,祝你好运!
7 楼        文友:佳华        2024-08-25 10:53:22
  一碗凉粉,承载着满满的童年记忆。我们的童年,快乐往往来的那么简单。我也有关于凉粉的记忆,我的凉粉和老师的不一样,是用绿豆淀粉或者豌豆淀粉做的,的确清热解暑。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21:20:58
  谢谢郑佳华老师的美评,有机会来江西尝尝黑凉粉,顺祝秋祺!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8-25 14:00:40
  黑凉粉,是作者家乡的一道特色美食,是萦绕在舌尖的无尽诱惑,是袅袅升腾的剪不断的乡愁。作者回忆童年时一家人吃黑凉粉时的欢声笑语,是幸福的交响乐,溢满温情。黑凉粉的制作过程干脆利落,描写极富画面感。非常有味的文字,一如黑凉粉深入人心。盛赞,问候善斋老师,创丰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21:21:18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有机会来江西尝尝黑凉粉,祝你一切顺利!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8-25 20:49:30
  黑凉粉,原理是老师那里的出产,我们这里也有卖,很好吃。老师对凉粉的做法很娴熟,不亲身参与,怕是没这么详细。美文,学习了,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5 21:21:54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有机会来江西尝尝黑凉粉,祝你生活愉快!
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26 16:45:00
  凉粉是夏日美味,我们这边只有白色的,好像是豌豆粉之类做的,加些调料,很清爽,黑凉粉应是老师家乡独有,对老师有不一样的情感,字里行间满含温情,好文!问好龙主编,秋祺,佳作频频!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7 07:20:26
  谢谢欣然美女老师的精彩评论,有机会来吉安带你尝尝,好吃,祝你工作愉快!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