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晨曦】搓草绳的女人(散文)

精品 【金文·晨曦】搓草绳的女人(散文)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3发表时间:2024-08-30 15:53:16
摘要:秋日清晨,我在丹水河边散步。清凉的风携着淡淡的水汽拂过面庞,岸边的茅草在风中摇曳,草叶的清香,从茅草的记忆深处弥漫荡漾开来,那些在乡下编草绳的日子便愈发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想起了奶奶和那个在乡下编草绳的女人。

秋日清晨,我在丹水河边散步。清凉的风携着淡淡的水汽拂过面庞,岸边的茅草在风中摇曳,草叶的清香,从茅草的记忆深处弥漫荡漾开来,那些在乡下编草绳的日子便愈发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想起了奶奶和那个在乡下编草绳的女人。
   那个女人住在村子前边,与我家只隔一条胡同,是一座破旧的土坯房,那是巧婶的家。巧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家境贫寒,丈夫多病,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她原本挺直的脊梁。然而,她的眼神中却始终闪烁着对生活的希望,巧婶编草绳,不仅仅是为了补贴家用,更是为了给孩子攒学费。她的孩子正在镇上的学校读书,成绩优异,是她心中最大的骄傲。每当想到孩子能够通过读书走出这个贫困的小山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巧婶的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每到农闲时分,巧婶总是早早地起身,迎着晨曦,便会坐在自家的小院里,编起草绳。角落里堆积如山的茅草,是她取之不尽的素材。那一把把枯黄的茅草,在她粗糙却灵巧的手中,交织成一条条结实的草绳。女人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她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望都倾注在这一根根草绳之中。她的动作熟练而又专注,仿佛在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我奶奶总是和她一起拉呱,聊家长里短,话油盐酱茶。她安静地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拧着草绳,蓬松的头发,苍白的面容,眯缝着眼,粗糙的手指灵活穿梭。金黄色的茅草在她手中乖巧地交织、缠绕,渐渐变成一条蜿蜒的草绳。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地烘烤着大地,巧婶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顾不得擦拭,只是一心沉浸在编草绳的世界里。草绳在她的膝上一点点变长,她的心中也在默默计算着又能为孩子攒下多少学费。手中的草绳不断延长,编好的草绳一圈圈整齐地摆放着,仿佛是她努力的见证。这些草绳或许会被用于捆绑农作物,或许会成为农家生活中的某个实用物件,但无论用途如何,都承载着女人的辛勤付出。那草绳,也编织着我儿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崇拜,牵着奶奶那时对我无尽的爱。编草绳的声音,似秋虫呢喃,“沙沙,沙沙”,悄悄爬满她掌心的沟壑。那声音富有节奏,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她那布满沧桑的手,就那样不紧不慢地编着,似乎能把平淡的日子搓成牢固的绳索,让生活稳稳前行。每一圈草绳,都是爱的延续;每一丝缠绕,都是她柔软的心。日子在她的编草绳的节奏中缓缓流过,平淡却充实。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了一份微薄却稳定的收入。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她从未抱怨,总是以乐观和坚韧面对一切。然而,岁月无情。就在她的儿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她编草绳的手戛然而止。那未完成的草绳,如今长成一片荒草,覆盖在她的坟头上,也覆盖在奶奶的坟头上,给我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说起草绳,在乡村是一种毫不起眼的物件。它由一束束枯草编织而成,质朴无华,却蕴含着令人惊叹的力量和价值。草绳的诞生,源于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在农闲时节,他们收集起田间散落的干草,经过精心的搓捻、编织,赋予了这些枯草新的生命。草绳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复杂的工艺,有的只是那份简单和纯粹。它不似钢铁绳索那般坚固刚硬,但却有着独特的柔软与韧性。在收获的季节,它是捆绑庄稼的得力助手。一捆捆金黄的麦子、一摞摞丰硕的玉米,都在草绳的束缚下,整齐有序地等待着归仓。草绳也是农家建筑中的“无名英雄”,它被用于固定简易的篱笆,守护着菜园里的蔬菜;它被绑在木架上,撑起藤蔓植物的生长空间。甚至在修缮房屋时,草绳也能填补一些缝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然而,草绳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它更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那些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民,尽管生活平淡、工作辛劳,但他们依然坚守着,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美好的生活。草绳在风雨中可能会磨损、会断裂,但只要还有一丝草茎相连,它就依然紧紧地维系着自己的使命。
   一根普通的草绳,看似简单,但其编织过程却充满了技巧与耐心。编草绳,这一古老而实用的手工艺,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至今。首先是选用茅草或者蒲草。挑选柔韧性好、长度适中且粗细均匀的草茎,将选好的草整理整齐,去除杂质和残次品,确保草茎的质量上乘,为后续的编织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是编织的起始阶段。取几根草茎,将它们的一端对齐,用手指紧紧捏住。然后,把其中一根草茎绕着其余的草茎顺时针旋转,形成一个简单的结,以此固定住草茎的开头。这个开头就如同建筑的基石,稳固而关键。随着编织的进行,逐渐加入新的草茎。把新草茎的一端与已有的草绳部分对齐,然后以同样的旋转方式编入其中。每编入一根草茎,都要用力拉紧,使草绳紧密结实,避免出现松散和缝隙。在这个过程中,双手需要默契配合,手指灵活地操控着草茎,仿佛在进行一场精细的舞蹈。编织时的力度和节奏把握也十分重要。力度过大,草茎可能会折断;力度过小,草绳则不够紧实。节奏要均匀稳定,这样编出的草绳才会粗细一致,外观美观。随着草茎的不断加入,草绳逐渐变长,就像一条正在生长的绿色长龙。在接近结尾的部分,需要对草绳进行收尾处理。将剩余的草茎折入绳内,然后用一根细草茎或者棉线将末端紧紧缠绕绑扎,确保草绳不会散开。至此,一根完整的草绳就编织完成了。编好的草绳用途广泛,它可以用于捆绑物品、农业劳作、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那粗细均匀、纹理清晰的草绳,不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展现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编草绳这一古老的工艺,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诗篇,唤醒着我们内心深处对质朴与美好的向往。那段编草绳的日子,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乡下的夏日,阳光热烈而灿烂,绿草如茵,一望无际。每到这个时候,田边地角的野草便长得格外茂盛,这也正是编草绳的好材料。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我和奶奶早早地来到田间,收集那些干燥而柔软的茅草。奶奶手法娴熟,只见她轻轻一折,一捆茅草便整齐地躺在了她的臂弯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却总是弄得手忙脚乱,但在奶奶耐心的指导下,我也渐渐掌握了窍门。将采集回来的野草晾晒在院子里,待它们稍微干燥一些,就可以开始编草绳了。奶奶先将茅草分成均匀的几股,然后把它们放在水中浸泡片刻,以使茅草更加柔韧。奶奶搬来两张小板凳,我们相对而坐。准备工作完成后,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开始示范编草绳。“来,孩子,奶奶教你。”奶奶微笑着把草递给我,耐心地指导我。她的双手灵活地穿梭在茅草之间,如同在弹奏一首优美的乐曲。我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不一会儿,一根结实的草绳就出现在了奶奶的手中。终于轮到我了,我既兴奋又紧张。按照奶奶教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将茅草一股一股地编织起来。可是,草绳总是在我手中松散开来,我不免有些气馁。奶奶笑着鼓励我说:“别着急,慢慢来,多练习几次就好了。”在奶奶的鼓励下,我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我的手中也出现了一根像模像样的草绳。
   编草绳的日子里,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我们坐在小院的树荫下,一边编着草绳,一边听奶奶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奶奶说,在她们年轻的时候,草绳可是非常实用的东西,可以用来捆扎农作物,还能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编草绳,这是一项必备的手艺。当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我们的草绳也已经编了满满一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也带来了茅草的清香。看着这些自己亲手编织的草绳,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些草绳,不仅可以用来捆绑东西,还承载着我和奶奶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那段在乡下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每一次回到故乡,我都会来到奶奶的坟前,静静地坐上一会儿。那荒草在风中的舞动,仿佛还带着奶奶编草绳时的温柔与慈爱。我知道,奶奶虽然已经远去,但她留在我心中的温暖和爱永远不会消逝。
   (原创首发)

共 3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亲情回忆的优美散文。作者从秋日清晨漫步写起,引出对奶奶和巧婶编草绳的回忆。关于巧婶编草绳,作者写得非常细致,文笔优美而且情景交融;接着作者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草绳的作用和编织草绳的技术,回顾了草绳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草绳对那个时代农村人的生活影响,并得出结论草绳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一种工艺品。今昔对比,作者又进一步回忆起奶奶编草绳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并指导孩子也自己动手的温馨往事。今昔对比,感慨万千。特别是最后一段,作者写得情真意切情深意长,让人深有同感,不由自主潸然泪下。总体而言,作品文字优美,文风简洁,感情深厚,主题突出,写得有深度有神韵。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金文编辑: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3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30 15:55:09
  情真意切,情深意长,感人至深,让人难忘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30 15:55:55
  文笔优美,精彩无限,感情饱满,文思如泉!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30 15:56:50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又一篇精美佳作!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30 16:03:51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投稿。思维敏捷,佳作频出,向老师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30 16:07:03
  谢谢王社长倾情编辑,编按精准到位,文章看得透,理清文脉,能使读者尽快进入阅读。社长辛苦了,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08-30 16:10:59
  谢谢王老师和晚秋老师!在您的鼓励支持下仍需加油努力!
7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30 19:28:14
  感情真挚,文字优美,欣赏了
8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08-31 15:33:25
  谢谢晚秋老师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更新后的女人更丰彩,更招人喜欢!
9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31 21:50:52
  恭喜老师作品获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 楼        文友:张鹏        2024-09-01 04:35:33
  为老师精彩文字点赞,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