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哈素海的前世今生(散文)

精品 【东篱】哈素海的前世今生(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198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7发表时间:2024-08-31 05:58:54

踏上内蒙的土地,难见河流湖泊,空气显得格外的干燥。一路暑气生烟。车过呼和浩特,直达敕勒川阴山下,进入土默特左旗境内,听说这里还有个海,叫哈素海。沿途尘土飞扬,我不敢相信满目干裂的土地,草木恹然瞌睡的地方还有海。有那蓝汪汪,碧波荡漾的大海?有海的地方,水汽蒸腾,湿度大,能够滋润草木花卉。杨柳依依,野草葳蕤,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深谙植物对水的依赖。这里的海,为何不能调节气候?催生雨露,把爱洒向山川大地呢?
  
   ◎哈素海不是海
   旅客们来了兴致,缠着导游讲讲哈素海。热情的导游,拉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
   哈素海其实不是海,是一个天然湖泊,这里难得有这样的大湖,难得见到大水域的土默特人就把它称之为海。它是黄河变迁而遗留下来的一个湖,时称“牛轭湖”,是嵌在土默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大黑河水系的一袂外流淡水湖,有着“塞外西湖”的美称。
   导游神采奕奕,眉飞色舞,讲起了哈素海的美丽传说。
   很久以前,在土默特中部微微凸起的草原上,有一个水潭,潭水清澈,如草间藏着的一块碧玉。谭边住着勤劳的土默特人,潭水滋润着他们,人们对潭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当中有两个英俊的小伙,一个叫哈力图,一个叫素克,他们两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一天,一个外来人,不慎将一只碗掉到潭中,请求哈力图和素克两人帮忙捞碗。两人同意帮忙。于是捞出一只盛有半碗清水的碧玉大碗。外人端着半碗水,饮了一口,谢过之后走了。突然发现,潭水渐渐枯竭,原来,潭水是神碗所赐,两兄弟知道上当,立即牵出草原上最好最快的雪蹄追风马,一路狂奔,终于追上了外来人,要他交出碗,外来人嘿嘿冷笑一声,说:“这碗是聚宝盆,盛什么有什么,盛水有水,盛金有金,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碗里还有水,你们若打碎它,这里将变成江河湖海,我们都活不成了。”兄弟两哪听得进外来人的胡扯,拔剑就射,一剑射中,外来人口吐鲜血,临死时,举起碗“当啷”一声,碗摔碎了,即刻,地面开始下陷,水珠直冒,瞬间汪洋一片,变成一个偌大的湖,兄弟两被湖水吞噬,后人为纪念两位英雄,在湖边竖起雕像,用英雄的名字的第一个字将湖取名曰:哈素海。哈素,意为清水湖,
   旅客情绪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之中。车在阴山脚下疾驶,旅客无暇顾及窗外的世界,车厢里出奇地安静,人们两眼紧盯着导游。导游呷一口茶,见旅客兴致未了,又侃侃聊起来。
   哈素海周围芦苇荡漾。湖面,荷叶婷婷,荷花绽放,蜻蜓飞舞,百鸟齐鸣。湖底,杂草丛生,鱼虾竞游。真可谓荷影婆娑、鱼跃鸟飞、芦苇摇曳、亭台水榭,如梦似幻,哈素海成了远近闻名的湿地旅游景区。
   口若悬河的导游,把我们的胃口全吊起来,有人急切地问:“哈素海远吗?我们何时能到?”
  
   ◎哈素海不再是海
   在敕勒川打过卡,在成吉思汗广场拍过照,稍做停留,就匆匆上车,赶往哈素海。通往哈素海的草原深处,用水泥铺就的窄窄旅行路道,像病房电脑里脉搏跳动的弧线一样高高低低,又像蛇一样在草丛间蜿蜒爬行。车在不停地摇晃,速度也明显降低。望着窗外,远眺,满眼绿色,近观,小草稀疏,株株小草之间,凸显干白的土地。明显缺水呀,小草棵棵低垂着脑袋,有气无力的样子,就像恹恹病弱的孩子,让人心生怜悯。想起家乡,尽管炎炎夏季,雨后天晴,野草葳蕤,树木葱茏,满眼绿得逼人的眼,一种生机勃勃诗意景象,让人亢奋,让人心花怒放。来内蒙,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水对生物的作用。据科学考证,人三至七天不喝水濒临死亡,狗五天不喝水活活被喝死,炎炎夏日不少花儿一天不浇水,叶子全瘪了,三天不浇水必将枯死。而呼和浩特的年降雨量只在300多毫米,靠近西南地区更少,而江南的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差距悬殊,为何老天如此不公?望着一样的蓝天,一样的白云,一样的风吹,却无法找到答案。
   旅客双眼紧盯窗外,希望看到一片湛蓝、一顷碧波、一湖荷花。就在人们满怀期待中,导游告诉我们,哈素海到了。水呢?湖呢?海呢?下了车,什么也没有,我们感到茫然,导游带着我们往前走,远处,一片灰色的芦苇,大片倒伏,根根芦苇杆直指苍穹,在风中摇晃,好像在诉说着什么。鸟呢?蜻蜓呢?荷花呢?灰色的芦苇,围成一个偌大的圈,那圈就是曾经的湖?亭榭还在,在枯死的芦苇丛中显得凋零毫无生机。英雄的雕像还在,伫立湖边,注目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我们疾步来到芦苇边,陷下去的果然是湖,是曾经的“牛轭湖”?是曾经的哈素海?湖底乌黑的泥土上落满“秋霜”,夏日哪有霜?或许是盐霜吧。黑土龟裂,写满沧桑。英雄不是在守湖吗?水呢?难道又有外乡人来造次?
  
   ◎再造哈素海
   哈素海是湖不是海,湖也没了,哈素海不再是湖,也不再是海。望着导游,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干嘛带我们到这儿来,看大自然最疼的伤痕,看土默特最丑陋的一面。导游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这里最能代表内蒙的处境。既然来到这里,就应当了解哈素海的前世今生。深究湖水失去的原因,不是惹怒神灵,而是生态遭到破坏。牛羊生畜密度过大,黄河上游支流增多,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水过大。土默特左旗,出台退牧还草政策,关上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政府极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治理黄河引水入川(敕勒川),“十三五”规划,巨额投资,将哈素海打造成国家4A级湿地公园,建设天鹅堡温泉、水上乐园、敕勒歌大酒店等项目,集康养、娱乐、休闲于一体,让旅游者开心而来。高兴而归。让哈素海,重返昔日容光。让哈素海成为真正的海。春天,碧波荡漾,蛙声欢、鱼儿跃;夏天,“映日荷花别样红”,芦苇荡里蝴蝶舞,鸟飞翔;秋天,蒹葭苍苍,碧水长空;冬日,湖水蓝蓝如天空之镜,寂静安详。
   哈素海,将打造成旅游者的人间天堂。
   未见一个海,但海在我的心中装着。哈素海的前世是传说,今生是巨变。我相信,哈素海会成为一个修饰打扮无比漂亮的出阁女子,一定会光彩夺目的。
  

共 23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哈素海其实不是海,是一个湖泊,这里难得有这样的大水域,土默特人就把它称之为海。通往哈素海的水泥路狭窄蜿蜒。草原上的草远看茂盛近却无,让人感知草原极度缺水。想想江南一带雨水丰沛,感觉老天不公。当大家到达目的地,所见只是一个干枯的陷地,神话中的英雄雕像在,亭榭在,可水不在。望着导游,有种上当受骗之感,原来导游用心良苦,让大家了解内蒙处境,让大家知道生态遭到破坏的结果,唤醒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文中穿插神话故事,丰富了“意象”内涵,增强了神奇色彩,同时也揭示了深刻主题。本文构思巧妙,前面对哈素海有着极其优美的描述,为文后的干枯荒凉的哈素海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读罢有对人文景观价值取向的深沉追踪,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性思考。好文,推荐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31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8-31 06:24:11
  文章令人思考,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好在政府已重视,正在着手打造一个美丽的人间天堂。好文,点赞!遥握问安,谨祝编创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07:40:33
  李老师早上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将拙文编辑。编文是对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质量远高于文本,言简意赅,为拙文增色。我喜欢。内蒙之行值得,异域风光着实令人感动,只恨自己写作水平有限,好素材,写不出经典来,哈哈!再次感谢老师鼓励!问好老师,敬茶!遥握文安,祝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8-31 07:11:57
  哈素海的传奇故事很精彩,引人入胜。文章引人深思,哈素海,旅游者的人间天堂,但愿不只是梦想。美文佳作,点赞学习,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07:44:57
  红花老师,早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有时间还是要走去,外面的世界,能够长见识,开阔事业。写作也有了素材。哈哈!问好老师!祝秋祺!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31 07:58:48
  此文妙哉!以哈素海为引,前期优美描绘与后文干枯荒凉对比鲜明。穿插神话,丰富内涵。导游用心良苦,揭示生态破坏之痛。构思精巧,引人对人文景观与生存环境深入思考,值得品读! 问候吴老师,顺祝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15:02:44
  滴善斋老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前后期对比,引起人们对环境的思考。问号好老师,敬茶!祝老师秋日愉快,身体健康!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31 08:37:33
  我去内蒙古几次,都在科尔沁部,就是内蒙古的中东部,哈素海听说,但未去看。作者探究哈素海的前世今生,这个题目很有深度,作者驾驭娴熟,挖掘深刻。不是口号式的告诉我们保护环境,而是将生态的逻辑呈现于我们的面前,收获了哈素海的故事,也为哈素海的今生充满了信心。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15:11:44
  社长好!受社长的内蒙科尔沁系列作品的影响,本想也见识一下科尔沁大草原的风光,还有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风景。因随团而无奈,只能留下念想。写哈素海文,创设的主题就是如何让人们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谢谢社长的鼓励!问好社长!祝秋祺!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8-31 10:09:27
  哈素海的前世今生。值得我们咀嚼……老师以虚实对比手法,将读者引入深深的思索中——人类该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好这个原本美好的家园?文章立意深刻,语言精美。拜读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15:13:27
  郑老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前后期对比,引起人们对环境的思考,引导人们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问号好老师,敬茶!祝老师秋日愉快,身体健康!
6 楼        文友:简柔        2024-08-31 10:36:57
  曾经的哈素海美景如画,悲郁的传说让风景变得深沉。如今的哈素海憔悴了,这是时代发展的阵痛。我相信哈素海定会美丽如初。文章写得美。
回复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15:20:46
  简柔老师好!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八月份,因身体有恙,没怎么动笔了,也很少给人点评了。感谢你一直关注我。虽未谋过面,但心里总有一丝牵挂。问好简柔老师,敬茶,祝秋祺!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8-31 13:46:56
  这个文胜在写法上,三个小标题设问答疑强调,欲擒故纵的行文,让哈素海在我眼前碧波荡漾起来,水鸟翻飞、芦苇摇荡起来。为美文点赞,拜读学习,顺祝秋安,如意!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31 15:24:34
  韩老师好!因身体有恙,八月份没怎么动笔,看到你和东篱文友温暖的点评,信心倍感而来。谢谢你的鼓励,问好韩老师,敬茶!祝秋祺!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8-31 22:41:12
  哈素海不是海,但它是童话,是传说,它的风景特别,它有着丰盛的内涵。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好文,描写细腻,辞藻生动,富有意境,启人遐想!问候吴老师,秋安大吉!
回复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9-01 11:22:40
  罗老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罗老师!敬茶,祝老师秋日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