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多一种雅兴,就多一分生命的色彩(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多一种雅兴,就多一分生命的色彩(散文)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8发表时间:2024-09-01 13:26:02

琴棋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作为琴棋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于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淡泊名利,也是相很有裨益的。
   我出身于农村,父母都是没读过书的农民,既不是书香门第,更谈不上文化世家,因而没有什么条件和机会受到较高的文化熏陶。但也不是一点没有接触,因为东北松嫩大平原上的民间文化也是很普及的,主要有东北地方戏二人转、东北大鼓书、大秧歌、驴皮影等。因为父亲比较喜欢戏曲,年轻时学唱过二人转,他还自制过几把二胡,虽然他不懂曲谱,但凭啷噹韵,也能熟练地拉出一些二人转的曲调。他还自制过牛皮小鼓和竹板,学唱东北大鼓,动不动就给乡亲们说上几段“罗成算卦”“华容道”等东北大鼓书。他还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带头组织村民们扭大秧歌。由于受到东北地方民俗文化和父亲的影响,我也比较喜欢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在读初中时,我就是我们班的乐队成员,虽然我也会吹个笛子拉个二胡什么的,但由于我的水平赶不上别人,因此,我只是打个钹和小鼓什么的。至于棋,我在小学时就会下象棋,但也并不精通,常常是你输我赢的。画,也是退休后才开始学的。
   这里主要谈谈书法。书法是我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学习的一门功课,可那时候学校也不重视,自己也没当回事,不下功夫的事情是永远都不会什么结果的。还是在军旅期间,上个世纪80年代时,我在旅大警备区教导大队政治处做政治理论教员时,政治处主任刘志辉爱好书法,而放映组长张新华书法绘画都很擅长,几个放映员也都喜好书法,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氛围,我也在这个环境中开始喜欢和学习起来。后来转业到地方,1991年6月,在大连市土地局组织参加大连市政府机关第五届书法、绘画、篆刻展中,我的一副硬笔书法作品荣获优秀奖。这虽然并不起眼的奖励,也对我爱好书法艺术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由于开始了喜欢书法艺术,多年来,我陆陆续续购买了包括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欧阳询的各种书法字帖三四十本,还买了多部书法方面的辞书,买了五卷本的《中国传世书法》,四卷本的《中国书画大辞典》等一批工具书。以及近代的齐白石、徐悲鸣、启功等一些书画大师的名帖佳作。同时,我见到各种报刊上好的书法作品,就剪辑下来,几十年来已剪贴了厚厚的几大本了。这些为我在退休后率性随心练习书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010年9月退休后,不用天天去上班了,家中又无老人小孩需要照料,时间相对多起来了,又不能整天的看书、写作,更不适宜成天坐在电脑和电视旁,于是,我便选择了重拾书法,这是一个既不伤害身体,又不怎么耗费精力,既有益学习知识,又有益于愉悦身心的一种雅兴。于是,从退休的第二周开始,我便把家中楼上的屋子收拾一下,作为了练习书法的地方,摆上一张写字台,并把与书法相关的书籍全部搬了上去。到古玩商店里买了几瓶墨汁,数只毛笔,以及练习书法用的草纸。同时,也买了一些可以写作品的质量好一些的宣纸。那一次投资200多元,以后也坚持每年都投入一些。在时间分配上,我一般是上午搞文学创作,或手写或打电脑。下午练一两个小时的书法,有时也穿插进行。书法以行草为主,有时也写写楷书。
   我练习书法的原则是,不去刻意模仿哪一位古代或现代书法家的作品,我是随性而写。当然也学习,但是属于博采众长,哪一家的哪个字写得好,就学哪个字。哪一家的哪一笔写得好,就学哪一笔。哪篇书法作品的结构布局好,就学他的结构布局。因为我觉得,第一个写书法的人,肯定没有老师教,也肯定没有帖子可临,他不是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很功夫练出来的吗?既然他能练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由于开始自己的书法功夫不到,不是觉得毛笔不好用,就是觉得纸不好,或者觉得墨不好,总之,什么都不顺手。当练了几年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功夫后,才感觉到笔、墨、纸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本的原因是功夫,功夫不到,心手不一。写书法也和别的事情一样,根本没有什么窍门可循,也无什么捷径可走。常言道:“字怕习,马怕骑”,说的就是练,每天练,坚持练,数年以后,必有长进。如果不用汗水和心血去苦练,只凭简单模仿哪个书法大师就能成为书法家,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了。
   练习书法,还使我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即把一些汉子的繁体字都重新学习了一遍,并基本都记住了。同时,还把这些繁体字的书法体,尤其是草书体也基本弄清楚了。练习书法,读书法字帖,读书法字典是必须要做的。研究汉字的繁、简、草体,也是必须要苦修的课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增长了书法知识,同时,也对中国语言文字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学习书写一些名言警句,古典诗词,又获得了心灵上的陶冶和净化,一些人们经常练习写的格言警句如“大智若愚”“大象无形”“天道酬勤”“紫气东来”“瑞气满堂”“厚德载物”“重积德而无不克”“人间正道是沧桑”“心轻万事如鸿毛”等等。古代诗词如唐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的“朝辞白帝......”;张继的“月落乌啼......”;杜牧的“远上寒山......”;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王湾的“潮平两岸阔……”等,还有宋晏殊的“梨花院落......”;王禹偁的“棠梨叶落……”等,还有如“枫叶秋霜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以及“凌云”“远望”“腾飞”等等,不仅诗意盎然,而且吉祥喜庆,很是惬意。
   经过十多年时间持之以恒的苦读苦练,我的书法水平有所长进,所写的东西逐渐的像个样子了,也逐渐的得到认可了。这些年来先后有3幅作品被报刊刊载;有3幅作品参加大连市老干部局、辽宁省省直机关和中国作家书画院的书画展并印入画册;并先后应邀为18个单位和个人以书法形式题词或题字;同时,所写书法赠数十位亲友,有十几幅作品被装裱悬挂。
   尽管如此,我绝对不敢称自己是什么书法家。有人劝我加入书法家协会,我至今什么书法家协会也没有加入。还有人说国家有书法级别考试,你去试试,我也没去考。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搞那些头衔了,无非就是个声誉嘛。此等的年龄阶段,功名利禄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仅此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头衔,我还不知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做到名副其实呢。
   我在和朋友相聚时,有时会应邀带上几幅书法作品送给他们,以做纪念。每每我都声明:本人书法只是小学一年级水平,赠送权作纪念,您喜欢就保留一下。觉得不喜欢,撕掉即可。
   我不知道我的书法雅兴究竟会给别人带去什么,但是,我知道它给我自己带来了什么,这就是,多一份雅兴,就多一份生命的色彩。
  

共 27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卓著,书法上也成就斐然,且70多岁还笔耕不缀奋斗不止,那种钻研精神值得人敬佩。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少有人愿意静下来去练书法,作者不仅每天苦练,还不图虚名,完全以自己修身养性的随性而为,因长时间练书法,也有自己的悟性,每一幅作品都极品,这样的生活真让人羡慕。作者退休生活很精彩,把爱好当作退休后的必修课,潜心创作,在文学和书法上都颇有建树,且不求功名,让人佩服。一篇不错的散文,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9-01 13:41:37
  作者身上体现出我国当代文人的风骨,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佩服之至,愿作者在文艺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2 楼        文友:修成国        2024-09-03 14:30:23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了!秋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