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微尘(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微尘(杂文随笔)


作者:小罗先生 童生,67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8发表时间:2024-09-03 11:26:34
摘要: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其他方面的安全,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我们的反抗和呼喊,仿佛在人世间像一粒微尘一样,被一吹一扫就飞走了,起不到多大作用。希望我们的呼吁,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即使知道唤不醒,也不要停止呼吁。

【丁香】微尘(杂文随笔) 楼下的榨油坊开了很长时间了。榨油坊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现榨菜籽油、胡麻油等。一进门,我就看见墙上贴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合法证件。我进去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正在机器旁边忙碌着。油房里很热,机器转动的声音也特别大。
   我放大声音问老板:“菜籽油一斤多少钱?”
   老板说:“一斤12元。”
   我说:“市场那才卖11元么?你这咋还贵一块?”
   老板说:“那些不是现榨的,都是外地拉来的。”
   我算了一下,这10斤油比超市的油要贵很多,但确实是现榨的。就买了10斤。老板从墙根儿拽了一个白塑料桶,从大缸里舀了油灌进去。他在灌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油确实是现榨的,可这白桶桶干净吗?买回来有没有清洗呢?如果桶里有杂质,那不是和油混在一起直接吃进肚子里了吗?我们平时用常用的桶子去打纯净水,用瓶瓶罐罐装东西都要洗涮干净。正准备张口问问,又想:男人家不要太矫情了吧?问了老板也会给你说桶干净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刚才在市场向另一个卖油的老汉多问了几句,老汉年龄大了,答非所问不耐烦。见我不想买,嘴里嘟嘟囔囔差点骂人了。所以我也就再没有张嘴问老板油桶是否干净,但感觉上比超市里桶装油的卫生要差些,桶装油毕竟有合格证有人监管。已经买了就不多想了,我付了钱接过了油桶,心里卡哇哇的提着油回来了。
   群里强老师写了一首词,写的是运煤油罐车未清洗即运送食用油。由于没有仔细看相关报道,对这件事的反应不太大,早上才点开报道看了看,一看让人手脚冰凉。罐车岂止是用煤油不清洗,有时还拉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等化工液体,拉完以后混装食用油。这已经不是细思极恐的事,也并不是几辆车、几个司机在干这样的事情。我在想几个品牌的食用油厂家,从混装了食用油的罐车上把油抽出来,再装进塑料桶往外销售的时候,再不用出厂检验吗?是不检验还是检验合格了?换个思路,食用油进了超市货架上,卫生部门也会抽检啊,难道抽检的全合格了?或许很多事情是无解的吧,按常理没法解释。大概很多企业的质量检验只会停留在生产厂区,比如从生产线下来的物品检验合格后,运输、装袋、装桶,这些就不管了。毕竟许多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如毒奶粉等,虽然事件很恶劣坑害了不少大人孩子,但并没有把哪个责任人枪毙了,相反这些人判了几年刑后出来仍然是逍遥自在。所以犯罪的成本还是极低,才让这些人肆无忌惮。我回头看了看自己到榨油坊买的白桶桶里装的油,心里也就没有那么卡了。
   陕西和甘肃人都种小麦,可卖面条的大多都挂的牌子是“XX鲜面店”,店里的人多是操一口外地口音。有些人写字都写不全,却一个一个靠卖面条发了家致了富,这个咱得服人家的眼光和吃苦精神。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中午有很多人便去面条店买面条。这几年越来越感觉买的面条难煮熟,而且久煮不烂。有人说面条里是加了胶的,至于什么胶,行业外的人肯定不清楚。至于这胶对人的健康是有害还是有益或者无益无害更不清楚。但你随便进哪个鲜面店,它的墙上都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一类的合法证件。
   前些年当地有一个大型的生物科技公司,也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只要一开始生产,方圆几十公里都能闻到刺鼻的味道。有人便向有关部门投诉环境污染,某负责人回复说:有没有污染是要看具体数据,不是你说有污染就有污染,我们检测的数据是合格的。就是说即使你24小时内能闻到刺鼻的味道,但并不能说这味道就是有污染的。没污染也就不存在整改,方圆几十公里的百姓只有一直忍受,直到这个企业把地卖掉搬到县上去了,气味儿才没有了。不过县上的群众也或许会继续闻这味道吧。当时大约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鼻子或许是失灵,也或许是“久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了吧?
   许多年前某地的企业污染环境,附近的孩子有很多铅中毒。中毒以后的状况怎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未来、人生是怎样严重的影响不得而知。最后据说企业附近的村庄多数都搬迁进了小区,而旧房子似乎都没拆掉,百姓尝到甜头以后就不再闹了。至于这企业以后还会不会继续污染环境,会不会有更多的人铅中毒更不得而知。企业在巨大的利益和普通百姓的人身安全之间做选择,选哪个,怎么选?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事。出了事情解决事情,出了问题再回答问题。实在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家里的水管破了,维修时顺便装了一台前置过滤器。市政大管上楼的主管是铁管,所以前置过滤器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拆下来清洗滤网。网子里铁锈、碎石、砂子不少,我想以前没有装前置过滤器的时候,把多少杂物吃进了肚子?没有装前置过滤器的居民,又把多少杂物吃进了肚子?可我想自来水水厂的水质应该是有人检测的,也是检测合格的。至于经过管道输送,从家里水龙头流出来的水质怎么样?也许没有人再管了吧?简简单单吃水的健康问题,多数人只有自求多福。从食用油的运输过程联想到其他食品、水的运输过程,包装容器等,到底哪些才是真正不损害健康的不得而知。每一样都有最后一道防线—出厂检验合格证。可有“合格证”的产品真的合格么?如果不合格,一串又一串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视百姓生命安全如草芥的责任人有几个能枪毙?又有几个能把牢底坐穿?有几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受到惩罚的方式能起到杀鸡儆猴警示世人的作用?
   《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看完两年了,看完后许久没缓过劲来。江南织造局几十年贪污案要案发时,朝廷司礼监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总管太监太监杨金水对手下人说: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1000斤都打不住。”暗示有些事情的真相是经不起查的,一查就会有大问题。看似简单的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到底是四两重还是1000斤?
   江苏巡抚赵贞吉对他的上级浙直总督胡宗宪说:
   浙江不死人,这件事便完不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逝者如斯,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你我谁都挡不住。
   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最后赵贞吉高升入了阁,升内阁阁员,户部尚书。
   网友有人评论说,如果他在剧中,以他的智商恐怕活不过两集。有人看完以后万念俱灰,什么黑与白,是与非,忠与奸,什么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都模糊了。还有人说,在剧中如果自已是某个角色应该会怎样做怎样做?其实剧中有名有姓最小的角色也是个县丞,也就是现在的常务副县长。绝大多数人在剧中就是淳安县的灾民,不是被倭寇烧杀抢掠骚扰,就是被“改稻为桑”的国策逼得走投无路家破人亡。海瑞对嘉靖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京城外的百姓在深冬大雪纷飞的日子被冻饿而死无数,朝廷拿不出银子赈灾,皇帝却能花巨资修宫殿,这不是极大的讽刺么?
   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其他方面的安全,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我们的反抗和呼喊,仿佛在人世间像一粒微尘一样,被一吹一扫就飞走了,起不到多大作用。希望我们的呼吁,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即使知道唤不醒,也不要停止呼吁。
   从空间来说,地球是宇宙的一粒尘埃,人类是尘埃的一粒微尘;从时间来说,从人类起源的新生代开始,到现在大概经过了几千万年,每一天对于时间来说更不算什么。但我们这一粒粒的微尘,都希望在无限大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能平安的生活下去……。
  

共 29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尘》一文,作者小罗老师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围绕着食品安全问题谈了自已的论点。从自己购买现榨油引伸从油壶卫生、近期网络不断发酵的运煤油罐车未清洗即运送食用油、鲜面店面条煮不烂、企业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其实,按理说,企业产品出厂前都经过检验合格,《产品质量法》也规定,自检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付之市场;流通环节流通企业有随时抽检的职责,确保本店售出商品合格;国家职能部门肩负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国家食品安全的责任与担当。如果企、商家、职能部门都能坚守责任,特别是商家与职能部门严查严管,确保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防线,那么全民舌尖上的安全就不用民众来考虑。但实际情况不尽人意,人们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时刻防范“毒品侵入”,特别是给孩子喂食时头上总在“冒汗”。作者文字功底好,观察问题能力强;文章结构明晰,语句严瑾、扑实;文章代入性很强,读文中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和人,很实际,相互印证;文章有号召力,阐述了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的监督者,个个参与,使非法产品远离市场。“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其他方面的安全,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我们的反抗和呼喊,仿佛在人世间像一粒微尘一样,被一吹一扫就飞走了,起不到多大作用。希望我们的呼吁,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即使知道唤不醒,也不要停止呼吁。   从空间来说,地球是宇宙的一粒尘埃,人类是尘埃的一粒微尘;从时间来说,从人类起源的新生代开始,到现在大概经过了几千万年,每一天对于时间来说更不算什么。但我们这一粒粒的微尘,都希望在无限大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能平安的生活下去……。”好文推荐 欢迎欣赏 【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9-03 11:33:03
  读了【编者按】《微尘》一文,敬佩作者时刻关注食品安全的精神。作者文字功底好,观察问题能力强;文章结构明晰,语句严瑾、扑实;文章代入性很强,读文中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和人,很实际,相互印证;文章有号召力,阐述了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的监督者,个个参与,使非法产品远离市场,没有市场。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9-03 11:38:32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提出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保障国人舌尖上的安全。小罗老师文章用事实唤醒人们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人人做保护食品安全的参与者。
3 楼        文友:闰土        2024-09-05 21:05:49
  作者有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发挥的好。“ 陕西和甘肃人都种小麦,可卖面条的大多都挂的牌子是“XX鲜面店”,店里的人多是操一口外地口音。有些人写字都写不全,却一个一个靠卖面条发了家致了富,这个咱得服人家的眼光和吃苦精神。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中午有很多人便去面条店买面条。写的好。
4 楼        文友:闰土        2024-09-06 07:47:31
  谢谢德年黄土地倾情编辑,辛苦了,编按写的实再、精细,恰到好处,谢谢编辑黄土地。
5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0-06 10:44:25
  食品安全的文章多让大家读一读,增强安全意识,传播正能量,利国利民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