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女人最好的修行是和儿女一起成长(随笔)
女人最好的修行是和儿女一起成长(随笔)
张凤英
最近,和几个知心女友一起讨论这样个问题:作为一个女人要不要结婚、生子?如果结婚,那结婚以后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儿女?首先如果你不结婚,就谈不上家庭教育和教育子女的问题,即使你是一位教师,也不一定就能够做好一个妈妈,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结婚就得不到心灵的成长。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结婚、生子、教育子女就是最好的心灵成长,最好的修行。——这是我通过深思熟虑得出的认知和结论。
回顾自己结婚以来的心灵成长,我感觉首先要感谢儿子,自从有了儿子,我才学会了温柔和自省,才学会了责任和担当。在儿子九个月的时候,公公去世了,我爱人为了安慰婆婆,避免她孤独寂寞,决定将儿子留给婆婆带。当时我本不愿意这样做,但是也没有提反对意见。结果小小的儿子不会说话,离开妈妈的怀抱,他非常上火的,以至于那段时间他一直闹病,嘴上起口疮,拉肚子等等。事过多年以后,我学习了心理学,才感觉自己对不起儿子,亏欠了儿子。那一段时间无视了儿子的心灵感受。幸亏在儿子学习语言的时段,及时接回我的身边,才避免了更多的心灵创伤。孩子如今沉默寡言,不善于社交,和这一段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我小时候,妈妈经常动手打我,当时我非常恐惧,曾经两次离家出走,还有一次藏在床下睡了一个晚上。自从我有了儿子,我就想:“不管我儿子有多么淘气,我一定不要打骂他,儿子的错误要从我身上找原因。”要和儿子一起成长。
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在做午饭,叫儿子在楼下玩。等我做好饭,招呼儿子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怀里抱着一块冰,在暖气管子上炙烤,棉衣棉裤都湿透了。我叫:“儿子,回家吃饭。”
儿子看看我,兴奋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大叫道:“妈妈,快来看啊,太神奇了,冰块靠近暖气就慢慢变小了。”那一刻,我很生气,裤子衣服都湿透了,这要多久才能干啊?又一想,儿子太小了,他不是故意弄湿衣服,而是出于好奇。作为妈妈,我要保护好儿子的好奇心。
于是,我耐心地说:“好孩子,你有没有想过,变小的部分哪里去了?”儿子摇摇头。我指着裤子说:“冰变成了水,把你的衣服弄湿了。”这时候他如梦方醒。我紧接着给他讲了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那一刻,儿子教育了我,是我认识到要蹲下来,在儿子的视角看事物,关心儿子的心灵成长,比管好吃喝拉撒更重要。
还有一次,我们居住的地方停水了,我从很远的井上打了一桶水,我正在做饭的时候,儿子掏出小鸡鸡,把尿解在水桶里。我举起手,刚要打他,可是看见他一脸无辜的样子,只好作罢。后来我把这件事唠叨了很多遍。儿子烦了,说:“妈妈,你怎么这么能唠叨?”是的,孩子都讨厌妈妈唠叨,我也是这样,怎么自己成了妈妈就变了?我这不是重复妈妈的样子吗?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唠叨孩子了。我知道一个男孩子最烦妈妈唠叨。唠叨只能给孩子造成压力,没有一点好处。
在培育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一直伴随着儿子的脚步在成长,儿子小学的时候,我感觉考多少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自学的习惯。因此我从来不帮助儿子做作业,他作业中遇到问题,我也没有解答过,只是教给他寻求答案的方法。比如,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不懂得词汇,查字典。不会解的数学题看看例题,问问老师。我一直想:“儿子总有一天要上高中、上大学,那些题目我都不会,与其是帮助他解题,不如教会他学习方法。”于是我一直是给儿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不帮助做作业。
到了初中,我发现儿子喜欢上一个女孩,我悄悄告诉自己:不要惊慌,应该高兴,儿子很正常,知道喜欢女孩,而不是喜欢男孩,谢天谢地吧。至于他给女孩送礼物,能不能影响学习,我并不担心,我心里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命中注定的女孩这么早就到来,能够早早怀孕生子,我也接受,但是我的心灵告诉我,儿子没有那么成熟,他只是懵懂的爱,我不要给他捅破窗户纸,让他懵懂着吧,挺好,挺美。”初中毕业后,儿子果然把那个女孩忘记了。放下了。通过这件事,我感觉自己和儿子一起成长了。
高中阶段,儿子成了“班主任助理”,他感觉自己应该管理好班级的自习课纪律,有的同学不服管,他很苦恼,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使得他很纠结。儿子回来跟我发牢骚,我想,儿子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麻烦,我的建议不一定适合他。于是就说:“看淡点,高中毕业后各分东西,谁也不认识谁,不用太认真。”儿子听了,好一顿批判我,说得我哑口无言,心服口服。我内心很高兴,他这不是思路很清晰吗?哪里用得着我的意见?呵呵。
儿子上大学带走了家里最好的笔记本电脑,也因此招了贼。我担心,着急,后悔自己考虑不周到,儿子却是胸有成竹,妥善解决了问题。最让我感觉心灵获得进步与成长的,就是儿子上大学以后。大学两个任务:一个是文凭,一个是恋爱。他都是自己解决的。让我看到了他的心智一天天成熟。总之,我有一个原则,只要儿子明确反对我的时候,我不是与其争论,而是检讨自己,我默默要求自己要不断进步,与时俱进,跟上儿子前进的步伐。
儿子恋爱结婚,他教给我怎么做婆婆;儿子生育孩子,教会我怎么做奶奶。总之,我的心灵成长离不开儿子的督促,逆反和辩论。总而言之,有了儿子才叫我认识到:“爱儿子,就是为了儿子而成长自己”。和儿子出现分歧要问一句:“我怎么啦?有什么不足之处吗?”俗话说:“女为爱己者容”,我感觉,每一个妈妈都应该修行成“儿子喜欢的模样”。儿子不喜欢妈妈挑剔儿媳妇,妈妈应该多看看儿媳妇的优点。儿子不喜欢不懂微信的妈妈,妈妈因该学会微信和滴滴打车。儿子是妈妈最好的老师,跟着儿子一起成长,就会永葆青春。
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双向奔赴的旅行,那么这场旅行中最好的导游就是儿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儿子,与他一起成长就要跟上儿子的前进步伐!
36、听舅爷爷讲鸦片战争中的家族故事《现代作家》64期7月刊
37、故乡在召唤(10300字符小说)《奔流》2024年第七期
38、致天国的父母《青年文学家》2024年9期(上)121页
39、我爱烟台植物园《青年文学家》2024年9月(中)38页
40、杂谈边界感《当代文学海外版》56期
41、身在他乡思故乡《烟台晚报》2024年7月14
42、记忆深处的野蔷薇《烟台晚报》2024年7月25日星期四
43、祖传的一方石砚;《烟台晚报》2024年8月7日周四同发表在《新时代》月刊2024.8
45、槐树庄的童年时代《齐鲁晚报——芝罘文艺》2024年8月9日星期五
46、老狼和它的女儿《香江文藝》2024年第一期
47、阳台上的君子兰(小说)《苏州文学》总21期2024年第八期封面人物
48、沉默的父爱《烟台晚报》2024年8月20日星期二
49、致王亚南先生的一封信《北海文学》2024年秋季刊
50、走进内蒙古草原的秋天《西北文艺》2024年秋季刊
51、祖国供养我上大学《海河文学》2024年10月
36、听舅爷爷讲鸦片战争中的家族故事《现代作家》64期7月刊
37、故乡在召唤(10300字符小说)《奔流》2024年第七期
38、致天国的父母《青年文学家》2024年9期(上)121页
39、我爱烟台植物园《青年文学家》2024年9月(中)38页
40、杂谈边界感《当代文学海外版》56期
41、身在他乡思故乡《烟台晚报》2024年7月14
42、记忆深处的野蔷薇《烟台晚报》2024年7月25日星期四
43、祖传的一方石砚;《烟台晚报》2024年8月7日周四同发表在《新时代》月刊2024.8
45、槐树庄的童年时代《齐鲁晚报——芝罘文艺》2024年8月9日星期五
46、老狼和它的女儿《香江文藝》2024年第一期
47、阳台上的君子兰(小说)《苏州文学》总21期2024年第八期封面人物
48、沉默的父爱《烟台晚报》2024年8月20日星期二
49、致王亚南先生的一封信《北海文学》2024年秋季刊
50、走进内蒙古草原的秋天《西北文艺》2024年秋季刊
51、祖国供养我上大学《海河文学》2024年10月

张凤英
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国庆节的前夕,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着国庆节的到来。同时也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这一盛大的纪念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国,多个地区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祭孔活动,以缅怀孔子的智慧和贡献。
再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烟台市作家协会和烟台市璜山书院举办了《名人旧居说胶东》首发仪式。首席记者尹浩洋老师主持了会议,新老作者代表发了言,各界朋友发表了祝贺词。我印象最深的是代表和朋友们的发言,每一个都独具特色、有所偏重、一样别具一格。年轻的意气风发,老年的老当益壮,都是我学些的榜样
我这是虽然稿子未被采用,但是由于非常喜欢的缘故,买了2本,准备送给烟台籍的济南文友韩红霞一本。上次胶东老物件我也送给她一本。希望外地的烟台人都关心烟台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