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忆往昔,品幸福(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忆往昔,品幸福(杂文随笔)


作者:一季阑珊 童生,79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2发表时间:2024-09-05 15:06:56
摘要:时光如白驹过隙,春秋四十载,弹指一挥间。我从懵懂的孩童到大衍之年,我的家乡连云港,陪伴着我一起成长。   我爱你──美丽多姿的家乡,我爱你──山清水秀的港城。   我见证了你四十年的励精图治,见证了你在苏北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着你盛世太平下的繁华,沐浴着你前所未有的荣光。

【丁香】忆往昔,品幸福(杂文随笔) 时光如白驹过隙,春秋四十载,弹指一挥间。我从懵懂的孩童到大衍之年,我的家乡连云港,陪伴着我一起成长。
   我爱你──美丽多姿的家乡,我爱你──山清水秀的港城。
   我见证了你四十年的励精图治,见证了你在苏北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着你盛世太平下的繁华,沐浴着你前所未有的荣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十岁生日那天,迎来了许多亲朋。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天,我穿上崭新的衣服,心情愉悦。
   我从清晨就满心期待,啊!那个足矣勾起我“馋虫”的午间肥美的“大席”。
   哈,肉的香味,比亲戚们的赞美更沁人心脾。十二点整,鞭炮声噼噼啪啪,终于等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各位亲朋大快朵颐,小口抿酒,酒足饭饱之后,再叙情谊一会,他们陆陆续续的,匆匆的来又要匆匆的去。挥手惜别吧,和父亲、母亲还有今日“主角”的我。
   时间似流水,汩汩而过,夜晚悄无声息的到来。深邃的天空,有细碎的月光洒满院落。
   我们一家人吃完了中午“丰盛”的剩饭后,母亲指着她年轻时陪嫁的,红漆都快要掉光了的大木箱子,然后语重心长的对着我和妹妹,开始了免费的“小广播”。
   我知道母亲又要对我们进行一番弥足珍贵的苦难教育了,她顺便也感慨一下我十岁生日那天──那个吃的很上“档次”的美丽的日子。
   “你们不知道的,我年轻时在你外公家,吃一顿手擀面之前,要先喝上几碗汤垫垫底。天哪,你们的妈妈一点也不口渴,却必须率先喝上三大碗,这是在你外公家吃面条的规矩。”
   “你妈妈排行老大,你外公说过的,家中的大姐,什么事情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不然,你的二姨三姨四姨五姨六舅七舅八舅就不好搞定了。人不渴,饭汤也难喝啊!”
   母亲喃喃地说着话,脸上还泛起了红润,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一番沉思之后,母亲又轻叹一声,脸色黯淡下去。
   我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外公怎么知道饭前喝汤,先运动肠胃的道理。可是你们面汤喝的也太多了吧。”
   母亲听我说完后,几乎笑弯了腰,继而又谆谆善诱的解释了半天,我似懂非懂,妹妹也一样。
   但正是在母亲一次次的唠叨之中,我和妹妹的思想受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月下独酌思绪飞,旧梦悠悠映心扉
   记忆的扉页,一个炎炎的夏日,我怎会忘怀?
   那一年,乡村“亮了”,通上电后的乡村,陆陆续续有好多家庭开始“奢侈”起来,省吃俭用的购买“长城”牌吊扇。
   也许是为了面子,父亲终于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咬咬牙也买了一台。有了无比“豪华”的电风扇,一家人吃饭也有了难能可贵的一份“清凉”。
   那一天,吃完中午饭,母亲收拾好碗筷,而我则找了张席子躺在电风扇的下方,安静的听风,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
   不知不觉中我甜甜地进入了梦香。
   我是大草原上鲜衣怒马的少年,我唱着粗犷的歌谣,我在大草原上策马奔腾,耳畔有风,全身都浸润在风的凉爽之中,我仿佛登上了人生之巅。
   然而,就在我心猿意马之时,画风却急转直下,我怎么闯进了漫无天际的荒漠,马儿气喘吁吁,我则饥渴难耐,一身的汗水似乎要汇成涓涓的小溪。
   我猛然惊醒,额头上爬满了汗珠,而母亲坐在堂屋门前的不远处,树荫下纳凉的母亲正不急不躁地摇着蒲扇。
   “妈,电扇是谁关的呀?!”有“男高音”本能的发出抱怨。
   “呵呵,我看你睡着了,所以就关了呀。”母亲慢条斯理的解释,她总有充足的无需辩解的理由。
   是啊,我童年在晚上饥肠辘辘之时,母亲总是告诉我唯一的方法,喝口水然后赶紧睡觉,睡着了就不饿了。吹电风扇,按照母亲的逻辑,睡着后自然就不知道夏日炎炎了。
   现在记起当年如烟的往事,母亲的脸上还是闪过一丝尴尬的,母亲慌忙拿了沾了凉水的毛巾,让我自己赶紧擦一擦脸。
   记忆里,母亲并没有立刻去打开电风扇的开关,我也没有。夏季热浪翻滚,那一刻我已睡意全无,短暂的郁闷掠过我曾经幼小的心空,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毛巾,脸上堆满了密布的阴云。
   “再嫌热就跳到大水桶里。”母亲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些。哈,备用方案都准备好了。我知道母亲是为了节约五毛钱一度的电费。父亲交代过的,电风扇只能在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开上一阵子。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父亲、母亲都是修理地球的一线“工程师”,节俭了一生,总是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贫困让他们没有机会读什么书,于是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兢兢业业的忙里忙外。
   我铆足干劲学习,父亲的目光长远,对我的要求是“鲤鱼跳龙门”。苍天不负有心人,我有幸生在红色中国,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父亲的眉心舒展开来,我猜父亲的心间一定是──十里桃林,十里桃花,漫山遍野的灼灼芳华。
   记得那年高中开学,父亲第一次把我送上了通往学校的班车。而父亲为了节约来回六块四毛钱的车费,他毅然的选择了二八大杠,紧紧跟随在公共汽车的身后。
   一路上,窗外青翠欲滴的树木向后退去,我感觉自己正向着远方飞翔。记忆里,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公共汽车,路些许颠簸。
   透过车窗的玻璃,我望向来时的方向,父亲正奋力的登车,一圈一圈,马不停蹄。我仿佛看见他古铜色的皮肤一闪一闪的,在浓密的树荫下发出亮光。
   公共汽车在飞驰,父亲的身影缩小为一个点,直到隐去在一路风尘之中。我扭过头,看向汽车的前方,我在想,什么时候我要用自己挣的钱,让父亲也稳稳的坐在班车上。
   生活让我体会过饥饿、苦难,但并没有带给我多少挫折。我考上高校,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虽然我上的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在那个年代考上高校,我也算是乡亲们眼里的佼佼者了。
   幸福美满人世间,岁月如歌度年华
   连云港沿海开放城市地位的确立,经济浪潮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振兴。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的家乡连云港,你亦焕发活力,乘风破浪。
   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笨重到轻盈,房屋从草房到瓦房再到楼房。
   父亲的车也从二八大杠过渡到电动车,电动车还从两个轮子过渡到三个轮子。目不识丁的父亲也知道了骑车去兜风,知道了饭后去散步,去跳广场舞。
   父亲依旧节约,但他再也不用拮据了。小康生活在父亲一抹甜甜的微笑里,在母亲亲自剁馅包的水饺里,在格力空调吹出的那一缕轻柔的凉爽里。
   岁月催人老,但党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决心却永远年轻,改革在务实的行动中,为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增添了一个个丰沛的细节。
   几十年的光阴,仿佛不经意间悄悄地溜走。父亲感叹我居住的高楼,那花园式的小区之美,父亲乘坐我五座的小汽车,感慨它的平稳舒适和便捷。
   我站在四月里,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看港城开放发展四十年的累累硕果,品味当下幸福的人生。
   啊!我的家乡连云港,一条条闪耀着黑色光泽的柏油路通向远方,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个旅游景点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栖息地……
   啊!我的家乡连云港,我心中曼妙的天堂,你是伟岸的完美的母亲,我正甜蜜地偎依在你的身旁!

共 28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忆往昔,品幸福》一文,作者一季阑珊老师用记述的手法,详细叙述了家乡连云港四十年的时代变迁,用自己亲身经历、家庭条件的逐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提升、父母亲对待生活意识的改变等,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果。叙述清晰,记事实在,读了使人深有感触,也深有体会。本人的经历何偿不是如此呢,过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想想过去,真是今非昔比。作者从十岁生日的“大餐”到现在的天天“过年”、从孩童时的“谗嘴”到现在的“腻食”、从母亲的饭前三碗汤到现在的衣食无忧、从电风扇到空调、从父亲的二八杠到乘坐自家五座小汽车、从黑白电视机到彩电、从草屋到楼房,用种种事例佐证了这以成就。“几十年的光阴,仿佛不经意间悄悄地溜走。父亲感叹我居住的高楼,那花园式的小区之美,父亲乘坐我五座的小汽车,感慨它的平稳舒适和便捷。我站在四月里,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看港城开放发展四十年的累累硕果,品味当下幸福的人生。”作者语句流畅,文章朴实、细腻,从家里人、社会事,以小视大,阐述了两大结论:一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二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岁月催人老,但党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决心却永远年轻,改革在务实的行动中,为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增添了一个个丰沛的细节。”好文推荐 欢迎品赏 【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9-05 15:11:16
  《忆往昔,品幸福》一文,作者一季阑珊老师用记述的手法,详细叙述了家乡连云港四十年的时代变迁,用自己亲身经历、家庭条件的逐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提升、父母亲对待生活意识的改变等,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果。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提质的缩影。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9-05 15:16:01
  《忆往昔 品幸福》一文,作者从家里人、社会事,以小视大,阐述了两大结论:一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二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章语句流畅,层次清晰、朴实、细腻。
3 楼        文友:闰土        2024-09-06 07:58:50
  作者写意深刻,写出了家乡的变化,更写出了父亲骑自行车的故事。“ 记得那年高中开学,父亲第一次把我送上了通往学校的班车。而父亲为了节约来回六块四毛钱的车费,他毅然的选择了二八大杠,紧紧跟随在公共汽车的身后。”写的好。
4 楼        文友:闰土        2024-09-06 08:02:49
  德年黄土这篇文章编辑的相当好,写出了真情实意,也挖掘的深,吃透了文章,感谢老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