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地边,鞋边(散文)

精品 【东篱】地边,鞋边(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2发表时间:2024-09-07 07:14:59

“男儿的地边,女儿的鞋边”,曾经是我们当地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男男女女各做各的事,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敷衍了事。
  
   一
   衣食住行,是人们过日子最基本的条件。衣和食放最前面,足可说明吃和穿的重要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好鸟看羽毛,人也看个长相”。曾经,农村里男女相亲,有个不成文的俗规,哪怕媒婆夸夸其谈,理智的家长也不会被蒙蔽。双方都喜欢开门见山,不留情面。问这问那,问到了骨子里,要对自己的子女负责。
   女子及亲友第一次到男方家里,没说上几句话,女方的大人便要求到男方的田里地里去看看。除看男方有多少田产地垄外,主要是看男方的生产水平如何。明眼人不用下田,不用到地中央,只到路边走一遭,便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如果田边或者地边当起沟的没有起沟,当除的杂草没有除,甚至一些草长到田地中央,将农作物欺负,也没管没顾,这个亲事肯定会黄。理由是这家人不会做事,或者是懒,或者是差安排,女儿嫁过来岂能放心?
   如果女方第一眼看上了男方,会送一双女孩亲手做的新布鞋给男孩。这个可不能拿别人做的冒充,否则“丑媳妇见了公婆”,真相大白之日,就是日子难受之时!男方的大人像欣赏价值连城的高档艺术品一样,小心翼翼当面将鞋底鞋面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摸鞋的内面又摸鞋的外面。看式样,看周正,最主要要看鞋边。为了漂亮,那时的鞋都用白布包边后,用细针线纳边。鞋边是三行针线或者四行针线同时走——上下底各一行,边边一行或两行。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针线走得匀不匀、直不直,针脚的力度与否都在同一个力点上。小点的鞋底薄,一般是三行;大些的鞋厚实,为了牢固也为了好看,一般都是四行。如果线路摇摆弯曲,针线长短不一,针脚深浅不定。自然会由此及彼,男方指定认为此女子心不灵、手不巧,难以持家,难以相夫教子,导致相亲失败。
   “事业是雷,爱情是电,雷鸣电闪才构成灿烂夺目的人生”(丁东澜)。老百姓过日子讲实在,恋爱婚姻,至少要以男女的劳动能力和盘算料理来衡量,这样,对日后的生活才有一些保障。
  
   二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且不论用“鞋边”、“地边”决定终身伴侣的方法,正确率有几分,起码可以说明一些边边角角必须好好利用,它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些细节不可忽视,往往会决定事业的成败。“捏着鼻子哄眼睛”,欺骗的是自己,吃亏上当的也只能是自己。
   “事实胜于雄辩”,任何情况下,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据,比任何言辞都有说服力。比如,靠近田边上的水稻,生长旺盛且健康,茎粗穗长粒特壮,要是整块田中间和边缘一样,一亩多收百八十斤轻而易举。田边的玉米,个高梗粗叶肥大,棒长棒粗粒无假,那是人见人爱,鸟见鸟妒。可惜路边来去的人多,鸟偷窃差了胆量,只能到田中央去吵闹。靠路边上的芝麻更出彩,有人说她就是故意显摆,边开花边拔高,明显地比中央要粗壮高大,结的夹果,一圈圈围着粗梗挤兑,含在里面的芝麻,粒粒紧挨粒粒壮。当然,其他的农作物也一样,靠边的总是要高产些。这个边,不是可有可无,让其靠边找凉快呆着,是实实在在看得到摸得着实惠。
   边缘有着相对的优势,将边缘正确利用,是老百姓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方法之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似微不足道的边,之所以会比田中间地中间要好很多,当然是它付出得多,经历得多,勇敢面对风风雨雨,酷暑严寒,遭受的磨难也多。收获多,就成了天经地义,其他妒忌也枉然。“到大风大浪中锻炼”,风来了,它先接着;雨来了,先迎着;火辣辣的太阳,它照样首先品尝。它们在外面,肯定会负重前行,给里面的作物一些遮挡。“逆境意味着考验,意味着锻炼,意味着事业造就它的强者”。(敦源)因此,边边上收获的粮食肯定就更多,质量更好!但是,如果这些边被杂草霸占,必然是适得其反,比中间的更差。
   鞋边也是一样,首先给人的是外观印象,其次是穿在脚上的舒适感觉,先养眼再养脚,然后是才养心。
   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地边,女人的鞋边,在曾经的年代,是至理名言,曾一度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三
   随着时代的变化,哪怕手工布鞋穿着舒服,但一双鞋,数个工,咋算咋想咋做也不划算了,不如买来干净利落。因此做手工鞋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做千层底布鞋的人几乎为零,这个传统手工艺,等不了多久估计会被历史收纳干净。现在有的名义上是布鞋,鞋底实际上是工厂用橡胶材料做成,各种式样大小的布鞋鞋帮也是机器做成。想做鞋的人,鞋底鞋帮都可以买,只需要将底和帮合二为一,就成了手工布鞋。市场上的老北京布鞋虽然有传统布鞋的某些成分,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布鞋,还是有一些差距。鞋边的做法大不同,是两层或者三层镶了白布的边用粘合剂压在一起,根本就没用针线纳过,那怕用机器走线也没有。时代不一样了,曾经的女子有空就是坐下来做布鞋纳鞋底。现在,谁还手拿针线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女人早就丢弃了针和线,“女人的鞋边”成了过去的记忆。
   男女平等。现在有几个男人有事无事会在田边地边转悠?退耕还林的田地,杂树杂草成了许多田地的主角,与森林划上了等号。自己仅有的口粮田地,勤劳的年迈者,用除草剂用切草机处理田边地边的杂草乱刺。有的田地,几年不管边,只管中间。一亩田,去年有九分,今年剩八分,面积每年都在减少。
   天还是那天,田还是那田,地还是那地。杂树杂草功夫深,它们见空就插针。无论好歹的田地,它可以悉数吞没。最后只留下西北风留给摇头叹息的老农和不会农业生产的年轻人。
  
   四
   现在男女恋爱结婚不再有“男人的地边,女人的鞋边”一说。年轻女子不再拿针线纳鞋边,纳鞋底;年轻男子不再背锄头,不屑管地边。哦,大家说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时代发展了,守田的老人越来越干不动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年轻人没经历过这些,他们看着田地只剩下茫然——外出讨生活!
   我读过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我也喜欢铿锵有力的《游击队之歌》——“……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它拼到底……”领土完整是国家的生命线,是我们的安全屏障,维护领土完整,责无旁贷。
   国家分给每家每户暂时使用的土地,无忧的后方是否应该将每一寸土地充分利用,好好管理,将自己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只是说说而已?
   人,无论是谁,永远离不开吃和穿。男人地边的勤劳拼搏精神不能荒芜,女人鞋边的干练神采魅力不可丢失,这些是生活的根本,是人的根本,是传给子孙的财富。
   地边,鞋边,最好不能靠边,作为有的人关注的点,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和情感,也在边边角角上做文章,将日子过好。
  

共 27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由一句俗话“男儿的地边,女儿的鞋边”,推出作者的议题。这个俗语的应用,首先落在男女相亲上,南方的地边收拾不好,肯定和懒有关了,女方的鞋子纳不好,尤其是鞋边走针线不规矩,就被认为是心不灵手不巧,可能婚姻要告吹。所以,地边鞋边,都要认知等待,好好打理。作者是种地行家,解释了为何从地边可看见地中间的庄稼长势,由此说到过日子,边边角角拉胯,自然整体也收拾不好。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鞋子穿出去是个门面,内外打理得好,别人就看好重要的日子。时代在变化,这句老话也渐渐地不为人知了。例如做一双鞋子,手工很麻烦,于是有着机器做鞋,即使做得再好,也恢复不了手工的精致,老布鞋成了新布鞋。就是男人也一样,整天在地边转悠的,被视为没出息,土地也被荒芜了,土地也留给了老一代人耕种了。现在的男女谈恋爱,才不管那句老话说的,赚钱的路子多了,外出讨生活更容易些了。不过,还是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本,作者引用艾青的诗歌,引用《铁道游击队》之歌,再次强调一个人应该对土地怀有深情。尽管时代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但曾经的传统不能丢弃,即使我们不再围着地边转,不再用手纳鞋子,也要汲取其中的有价值的思想和感情,过日子就要在边边角角上打算,只有如此,过日子才能过好。文章从老俗话开篇,由种地和纳鞋子说到过日子,谈到男女的本分,又写到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认识,怎样留住传统中合理的东西,写得章法井然,逻辑性很强,具有读着走心的艺术感。说理充分,对时代的怀旧和对新时代的认识,都是很合理,具有引导人们观察生活的实用价值。语言始终保持着作者的一贯本色,从容质朴,生动有趣,读感很好。【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08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9-08 15:27:57
  种地、纳鞋,过日子,信手写成好文章,不简单。还未来得及点评就成精了,恭贺!
回复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8 15:43:53
  谢谢吴老师的留评鼓励,祝您工作顺利!
1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8 15:46:58
  我们这一代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传统的还做过,知道,现代的也懂一些,社会从农业社会往工业社会奔跑,落下了很多工具,丢下了很多技能,我们有必要记录下来,讲给后辈子孙听,不怕他们说我们是老古董!老师的文章总是看着让人亲切。祝求其顺意!
回复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8 15:51:09
  对,同意老师的观念,我们尽可能记录一些。谢谢老师!
1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9-09 06:42:32
  好文章,地边,鞋边,原来是这样比喻的,写的有水平,内容畅通,生动有趣,赞,祝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1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9 07:28:14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