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脚板坡(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脚板坡(散文)


作者:姜志宝 举人,414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1发表时间:2024-09-10 16:38:18
摘要:如今这棵幼苗,不仅对生长在凤凰山角下脚板坡周围一棵棵大树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眷念之情难以忘怀铭记在心。

脚板坡从凤凰山角下一个村庄之间穿过,穿过去就是相邻的一个县级区域了。脚板坡也没有在我们一个村庄,只是相隔一条小河流,一个在上河岸边延伸,一个在下河岸边出现。民间传说脚板坡是某朝代皇帝微服私访,或者天上某些神仙圣贤路过此地因此而得名。虽然脚板坡离我们村庄不远,但与我家住址却遥遥相望。随着对脚板坡印象的进一步加深,在我幼小的年龄阶段对脚板坡曾经产生过神秘感,总想有机会去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因为经常听到乡里乡亲说到脚板坡,流传下来的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我虽然年龄尚小知识不多文化浅薄理解不深入,但家乡人说起家乡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我有时把听到的传说故事,喜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上一遍,认为这些故事或多或少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或者发生过毋庸置疑。这些传说故事的出现和演绎到至今,无疑为以后我在生活学习和思考问题上,包括培养兴趣爱好制定学习目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自从知道了离我们村庄不远的脚板坡,被一代人又一代人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兴趣浓厚。我第一次要路过脚板坡是因为我们家庭当时缺食盐,家长直接派我到相邻一个县级下辖公社商店去购买食盐。我这一天终于有机会要路过此地,一探脚板坡的真面目。我真正要面对脚板坡地方时,脑海里根据民间相传的故事情节,倒给我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不良因素。竟然是某朝皇帝或者神仙圣贤留下的足迹,一定会给脚板坡自然环境创造了神秘感。我小心翼翼放慢脚步接近脚板坡边沿处,抬眼一望地理位置的确有些神秘。一条路径从脚板坡蛇形一样蜿蜒穿过,迎难而上的陡坡两边却蔓延着茂密的丛林和绿油油的庄稼苗,围绕在脚板坡上下还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柏树,并不粗壮但很苗条青春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我环顾四周走了一段距离,延伸在路的两边有大小黑石头出现,仔细一看大块黑石头上有人的脚板足迹,而且脚板上的五个指头和脚踝骨清晰明了。这些脚板印一出现在黑石头上,突然使我的思绪慢慢延伸到了,民间对脚板坡的传说故事之中,那些既可怕又神秘充满阴森森的气氛之下了。我虽然有些胆怯害怕都是一些心理因素在反映,我明知道滞留在黑石头上的那些足迹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我脑海里却把固定不变的足迹,当做好像有大队人马在身边呼啸而过。
   我硬着头皮一口气快步到了脚板坡顶端,气喘吁吁缓一缓一口气的时候,我才发现不仅脸上有大量的汗水出现,连我穿在身上的一件单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我坐在路途中一个黑石头上放松休息时,迎面走来一位扛着锄头的老农,他带着满脸笑容看到我还是一个孩子形象,知道我路过脚板坡是第一次,一定是受到了传奇故事的深远影响,否则这样凉快的天气是不会出多少汗的。我被老农一眼猜中要害了,老农告诉我凡是第一次从脚板坡路过的人,关键时刻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到黑石头上脚板印是怎么一回事,老农自言自语说道:“人的脚板印是石匠师傅根据传说刻上去的。因为这里一条路上人来人往很多地方也比较陡峭,后来人根据民间传说取名叫脚板坡,所以地名由此而来!”
   尽管那位老农我从他身上知道了脚板坡一些简单的信息不够详细,之后我到脚板坡机会不多甚至仅此一次,但脚板坡依然给我带来一些幻想。我幻想归幻想这是孩子们的共同天性。我在后来对脚板坡想象出许多离奇的故事,终究还是离不开民间对脚板坡传说的故事情节。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大约都有这种共性存在,听到的或者看到的不确的或者确定了的再简单的事情,都要怀着一颗好奇心加以对待放飞自我去想一想。我们邻居家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孩子,他从来都没有到过脚板坡,他从乡里乡亲听来的关于脚板坡的传说故事,有时候在上学的路上主动讲给我听。邻居孩子对脚板坡传说他有他的见解,说到某朝皇帝到民间查看民情了解社情,路过一个地方难免会留下好坏印象。好的皇帝勤政为民在老百姓心中念念不忘,凡是皇帝去过的地方老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德无量,就让文人编写好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而久之脚板坡的传奇故事,恐怕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流传至今的。邻居孩子一席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仿佛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不能自拔。我问邻居孩子为什么懂得那么多故事情节,他嘻嘻哈哈告诉我这是他父母经常对他讲到,发生在本乡本土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故事。
   有一次,我和邻居孩子相约到山坡上砍完柴禾,两人坐在山梁上休息的时候,邻居孩子指着相隔不远的脚板坡对我说到,脚板坡像不像卧在凤凰山角下一头耕牛,尾巴部分伸进了小河流,耕牛的脊梁像不像脚板坡上山的一条路径,耕牛的脑袋像不像脚板坡的顶端。我把邻居孩子话实实在在听在耳里,我认认真真一看蔓延在凤凰山角下的脚板坡,的确像是一条耕牛卧在凤凰山脚下显得大度沉稳。邻居孩子还补充到脚板坡这地方,早期红军曾经在这里与国民党保安团交过战。中国工农红军在脚板坡曾经战斗过的英雄事迹,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听邻居孩子说起这件事。我从山上背上柴禾回到家里之后,赶快向父母求证一下红军是否在脚板坡战斗过,父亲告诉我是有这回事,当地县志上还有充分记载。
   脚板坡的传说故事是流传在我家乡的故事,我从小怀着对家乡故事无比崇敬和热爱的心情。因为家乡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我了一颗纯净的心灵之美,和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表示最诚挚的敬意。这是家乡文化的根脉把我从小浇灌成长起来的一棵幼苗。如今这棵幼苗,不仅对生长在凤凰山角下脚板坡周围一棵棵大树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眷念之情难以忘怀铭记在心。

共 21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生动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作者与脚板坡的故事。作者从听闻脚板坡的传说起,便对其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这份好奇源于民间流传的神秘故事,也源于孩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心。当作者终于有机会亲身踏上前往脚板坡的路途时,那种紧张与期待交织的心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沿途的风景、蜿蜒的路径、神秘的黑石头上清晰的脚板印,都让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幻想与恐惧。而偶遇老农的解惑,虽打破了一些神秘的想象,但却并未削减脚板坡在作者心中的魅力。邻居孩子对脚板坡传说的见解以及将脚板坡比作耕牛的想象,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家乡故事的热爱。同时,关于红军在此战斗的补充,更赋予了脚板坡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底蕴。文章通过对脚板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沉淀的地方,也反映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地方,也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人们的情感寄托。作者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家乡的传说和故事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它们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着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无论是神秘的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10 16:41:10
  这篇文章围绕作者与脚板坡的故事展开,生动呈现其从好奇到亲临的经历。文中融合传说、想象与历史,展现脚板坡的神秘魅力与深厚底蕴,反映乡村文化传承。它启示我们,家乡故事是精神滋养与宝贵财富,值得珍视。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10 17:03:1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9-11 08:59:36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脚板坡的神秘传说与独特风貌,让人印象深刻。文章以脚板坡的地理位置开篇,引出其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作者对自己初次路过脚板坡的经历描写得细腻入微,从心理的紧张与好奇,到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让人身临其境。尤其是对黑石头上清晰的脚板印的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丰富联想,更是增添了脚板坡的神秘氛围。文中出现的老农为故事增添了一份真实感,他的解释让读者对脚板坡的由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作者与邻居孩子关于脚板坡传说的讨论,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民间传说的魅力和孩子们的好奇心。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民间传说的敬畏。它不仅是一篇精彩的故事,更是对家乡文化的一次生动传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