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放羊(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放羊(散文)


作者:清风垂柳 秀才,140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0发表时间:2024-09-11 18:22:35

放羊这件事,对于现在的小孩子既遥远又陌生。对他们来说,别说放羊了,甚至很多小朋友都没有见过羊。也许他们常吃羊肉,但是活羊却很少见。但是对于八零、九零后的孩子来说,放羊却是生活中的一项必修课。
   我们的童年时代要比现在小孩的童年丰富多了,现在小孩子每天放学后只知道玩手机、打游戏。我们那时放学后,要帮家里喂牛、喂羊、烧火、做饭等等,各种家务都要做。现在的很多小孩子,除了打游戏,根本不会做家务。
   在众多的家务中,放羊算是一件很重要的家务。那时,一家人的口粮基本全靠在耕地里刨食获得,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父亲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而家里的所有活,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养牛是为了让它耕地,而养羊是为了增加副业,增加家庭的收入。一只母羊,每年可以下两到三只小羊羔,多的时候甚至可以下四到五只羊羔。这些羊羔一年就能成年,成年后的羊一只可以卖一百元左右,放到现在一只成年羊可以卖的一至两千元,顺利的话,家里每年可以多收入几百元。为什么说顺利呢?因为羊羔可能得病,甚至有些羊羔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虽然养羊可以为家里创收,但是养羊不是那么轻松的。之前村里基本家家都会养羊、养牛,现在村里已经找不到养牛的了,养羊的也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年轻人、中年人都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耕地都很少种了,更别说养羊了。现在的人不靠天吃饭了,都在外打工。老年人没法出去,只好在家找点事做。养羊也不是像之前一样为了创收,而是排解寂寞的日子吧。
   记忆中,第一次放羊是还没上学之前。那时,我大概也就四五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种地,照顾我和妹妹。养羊的前提,首先要有羊羔啊。那时家里很穷,买一只羊羔需要几十块钱,这对家里来说是很大的一笔钱。母亲把养羊的想法给姥姥说了,姥姥二话不说让母亲带回来一只她家的小羊羔。那些年,姥姥和姥爷帮了我家很多。牛是姥姥家给的;羊也是姥姥家给的;妹妹被罚的计划生育款是姥姥家临时卖掉母牛给母亲凑的;所以说那些年没有姥姥的帮助,我家的日子会过得更苦。姥姥家给的羊羔和小牛是不要回报的,就是直接给我家的。要是放到别人家,必须是要给钱的。
   小羊羔抱回来后,母亲格外用心。每天下地的时候都要给它割上一箩斗的青草,晚饭后都要煮一锅棉饼喂羊。农闲的时候,就牵着羊去东地放羊。村东头有一块坟地,坟地里春夏时节都会长满各种草,是放羊的好去处。母亲放羊的时候,也要带着我和妹妹。那时我们还很小,妹妹有时睡着了,母亲就带着我自己去放羊。放羊相比较割草轻松多了,到地方,找块草茂盛的地方,把羊撒开,让它自己啃食。这块草啃的差不多时,再牵着羊换一块草地。放羊的时候,母亲还要跟我玩。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我在那玩耍从来不闹人。看到放学回来的学生,母亲总爱对我说:“再过两年,你和你妹上了学,我就能轻松些了。”
   我说:“妈,以后我一定好好上学,长大了考大学,买一辆两头尖的小汽车,带着你去俺姥姥家走亲戚,俺姥该说了‘这是谁家的儿啊?我都不认识了。’。”
   母亲听了总是笑着说:“中,你以后好好上学,我等着坐你的小汽车。”
   可是岁月无情,等我考上大学,开上小汽车时,姥姥早已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那时虽然小,但是却很爱干活。看到母亲牵着羊,我也非要去帮母亲牵羊。小羊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长得很快,一两个月就长得又壮实又漂亮。一看到大片的草地,它就想飞奔过去,我还小在后面根本拽不住它,被它带着跑得飞快,有时不小心还会被它带到,摔个“狗啃屎”。母亲在后面又好笑又心疼,赶紧小跑过来看看我摔坏没有。说实话,小时候是真顶摔,由于调皮摔跤是常事,但是从来没有摔哭过。只能说那时的小孩子皮实,要说怎能不皮实呢?除了天天帮家里干活,每天都跟一群小伙伴疯跑,打闹。哪跟现在的小孩子啊?整天就待在家里,往床上一歪玩手机,身体素质跟我们那时候根本没法比。
   后来,再大一些,放羊的事就包给我了。我们那时上学很晚,我七岁时才开始上学。每天放学后,就一路飞奔回家,到家热得一头汗。母亲问我为啥跑这么快?我说:“想回来喂羊啊。”写到这,就想起了余华写的《活着》,有庆每天放学就跑回家喂羊,每天也都是给羊割好草才去上学。
   上学后,除了周末时间充足,能去悠闲的放养。周一到周五,只能每天放学后去放过羊。还好小学时每天五点半就放学了,学校离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跑着回家还用不了十分钟。把书包往床上一扔,就去羊圈里牵羊到东地放过羊。等羊吃饱了,回到家,母亲也做好晚饭了。可以说,羊不吃饱我就不吃饭。不过,羊也很给面子,在我们的精心喂养下,吃得非常壮实,而且每年下一窝羊羔。第一年下了羊羔,母亲说要还给姥姥家一只小羊羔,姥姥说什么也不要。
   小羊羔比母羊更难管理,因为它们非常调皮。那时有人经常去我家玩,但是他们从来不随手关门。小羊羔看到门开着,就想往外跑。我看到羊羔跑了出去,就赶紧去撵它们。两三个羊羔都跑出去,一撵它们,它们就分散开跑。我就在胡同里,撵了这一只撵那一只。撵回家后,赶紧关上门。但是等会儿又有人来,一个不注意小羊羔又跑出去了。我常常是跑得满头大汗,非常生气。就告诉母亲:“妈,他们真烦人,每次来咱家都不关门,以后不让他们来了。”
   母亲说:“那没办法啊,人家来玩也不能不让人家来啊。小羊羔跑出去就让它跑呗,又丢不了。”
   我说:“那不中,万一跑到胡同里,过路的人把它们逮走了咋办啊?”
   母亲听了我的话,又觉得好笑又夸我懂事。长大后,母亲每每讲起这件事,我们都很乐。母亲总是对别人说:“申光从小就顾家,那时小羊羔和鸡只要一跑出去,他就赶紧去撵。”
   母羊每年配种的时间,好像是在下半年天冷的时候。起初,都是父亲自己去。后来长大了,我就陪着父亲一起去。隔壁村有一个老头养了几只种羊,每配一次种好像两块钱。羊的妊娠期比较短,有时年底就生小羊了,晚的也就到来年开春,反正都是赶到天冷的时候。母羊每次生小羊,还要给它生一堆火。起初,生小羊,大人们都把小孩子支出去玩。后来,大了一些,就让我们看了。小羊生出来,浑身湿漉漉的,需要给它烤火,慢慢的身上就干了。等身上干了以后,小羊就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小羊羔先是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慢慢地一走一个趔趄。出生不到两个个小时,小羊羔就可以在院子里尥蹶子了。小羊羔浑身雪白,毛茸茸的非常可爱。而且有的小羊羔下巴下还长两个小肉瘤,摸着软乎乎的。
   我小时候非常调皮,经常骑小椅子、骑狗、骑羊、甚至骑压井,把它们当作马来骑,想象自己就像电视里的大英雄一样。小羊羔长到一两个个月大的时候,我就经常骑它们。用手抓着两只羊耳朵,像抓着马缰绳一样,边骑还边喊“驾、驾、驾。”小羊羔一看到我这样,就被吓得在院子里到处跑。现在想想,当时自己是真调皮,哈哈哈……
   姥姥给我家的那只羊,养了大概有四五年,那年闹羊瘟死掉了。母亲心疼得落泪,我心疼得也哭了。
   又过了几年,大概在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母亲又想养羊了,那时姥姥家已经不养羊了。但是,大娘家养了一只母羊,等她家母羊下了小羊羔。母亲去找大娘商量,母亲跟她说要她家一只小羊羔,等来年羊羔长大,下了羊羔再还给她家一只小羊羔。大娘很爽快地答应了,母亲就把小羊羔牵回来了。
   小羊羔牵回来后,母亲像羊上一只羊一样用心,每天给它割草,闲时就去放羊。我和妹妹那时也大了,每到周末和放假的时候就去地里帮忙干活。有时快到饭点的时候,母亲就让我和妹妹去给羊割点儿草,等我们割好草就可以回家了。有一次,我又像往常一样去河堤上给羊割草,河堤上的草很多,没一会儿我们就割满一箩斗草。时间还早,我和妹妹就打算玩会儿再回去。割草用的是铲子,这时铲子就成了玩具。我就拿着铲子蹲在那砍草,那时是夏天,穿的是凉鞋。脚下面有一棵草,我就砍它玩,一不下心砍到了脚拇指。因为是竖着砍的,把脚拇指上砍了一道很细的伤口,当时没有觉得疼,就看到血流了出来。这时堂叔干完活在河堤上歇着,看到我砍到脚,赶紧找一种名叫“剔剔芽”的草,这种草有止血功能。他把草在手里搓搓,给我摁在脚趾上,找了两张杨树叶给我包上,又就地取材找了一根毛毛草给我系上。等我缓过神来,才觉得脚疼。母亲知道后,心疼的不行。
   一眨眼,小羊羔就成年了。那只母羊生了两只小羊羔,等羊羔满月的时候,母亲让我和妹妹牵了一只大些的羊羔给大娘家送去。大娘看到我们来送羊羔,嘴上说着不要,但是话里有话,让人不爱听,意思就是想要母羊,不想要羊羔。我和妹妹把羊羔牵回家,把大娘的话给母亲学了学。
   母亲很生气,说:“当初两家说好的,喂她家一只羊羔,等来年再还她一只羊羔,谁也不吃亏,现在却变卦了。留下两只小羊羔,把母羊给她送去,咱不赚她的便宜。”
   于是,我和妹妹牵着母羊给大娘家送去了,她毫不推辞地把母羊留下了。母亲因为这件事,生了很长时间的气。
   母羊还给大娘家后,家里就剩下两只小羊羔。羊羔虽小,但是很调皮。天天趁人不注意就跑进屋里,跳到桌子上。有次它两又跑进屋里,跳上八仙桌,又从八仙桌上跳到条几上,把挂在堂屋里的中堂给啃吃了一大块。那时的中堂都是纸质的,羊喜欢吃纸,因为纸是用麦秸或者木料做的。这么调皮的小羊羔,我是第一次见。
   小羊羔长得很快,几个月就长成了,而且它们又特别调皮,母亲就把它们给卖了。从那以后,家里再也没有养过羊了。后来,又过了几年,母亲也出外打工了,家里从此也不种地了,更不会养家畜了。
   小时候养羊、放羊虽然是个辛苦的差事,但却是我们这代人童年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家务和农活虽然很辛苦,但是作为小孩子却是苦中作乐。这些家务活和农活,为我们的童年时光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也是满满的回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特有的记忆,现在的小孩子很难再体会到我们童年的快乐。
   时光荏苒,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岁月老去,小羊羔的“咩咩咩”声,却犹在耳畔,久久不能断绝。

共 39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满含深情地描绘了作者童年时期家中养羊的种种经历。对于八零、九零后的孩子,放羊曾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今孩子们的生活已大不相同。在过去,养羊是家庭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尽管能带来一定收益,但过程充满艰辛,面临着羊羔夭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作者家最初的羊羔得益于姥姥的慷慨援手,母亲更是精心照料,作者自己也从小积极参与其中。小时候的作者虽年幼却十分勤劳,常因放羊摔跤却从不哭泣。上学后,放羊的担子也逐渐由他承担。在养羊的过程中,小羊羔的调皮让人头疼,它们总会趁机跑出去,让人撵得气喘吁吁。母羊配种产仔的场景记忆深刻,新生小羊湿漉漉的模样,以及很快便能站立行走的可爱姿态,都让人倍感温馨。作者幼时调皮,骑羊玩耍,充满童真童趣。然而,养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姥姥给的羊因闹羊瘟不幸死去,让人悲痛。母亲后来再次养羊,与大娘之间的约定和往来出现波折,大娘的出尔反尔让母亲气愤。最终,因小羊羔的调皮,被母亲卖掉,家里从此不再养羊,母亲也外出打工,不再种地养家畜。文章全方位地展现了养羊岁月中的酸甜苦辣,有艰辛的付出,有温馨的时刻,有欢乐的童趣,也有无奈的别离。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深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孩子的懂事,以及岁月变迁带来的巨大改变。它承载着作者对过去那段充满烟火气生活的深深怀念,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慨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引发对往昔岁月的共鸣与思索。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1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11 18:23:10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12 07:34:05
  小雨老师辛苦啦,敬茶!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11 18:32:16
  这篇文章深情回忆作者童年养羊经历。过去养羊为增收,虽艰辛但温馨。姥姥赠羊,母亲精心照料,作者参与。小羊调皮,母羊产仔,有欢乐也有悲伤。后来变故不断,羊被卖,母亲外出。展现岁月酸甜,饱含怀念,引人共鸣与思索。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12 07:34:38
  谢谢小雨老师的精彩点评。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9-11 20:14:50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八零、九零后独特的童年放羊经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通过对比现在孩子与自己童年的差异,凸显出那个时代童年生活的丰富与艰辛。文中详细叙述了放羊背后的家庭经济考量、家人间的情感互动,从羊羔的来源到喂养、放羊过程中的趣事,再到母羊的繁殖等,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深情。放羊虽辛苦,但却是那代人童年记忆不可或缺的部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让人感受到岁月变迁下不同童年的巨大差异,是一篇能唤起读者共鸣的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12 07:41:46
  谢谢汪老师的精彩点评,去拜读了一下老师的文章,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虽然刚刚认识,却又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老师还是个多产的作者啊。敬佩!
4 楼        文友:何叶        2024-09-13 16:01:36
  恭喜清风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好久不见出山立马精,佳作点赞!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20 08:01:21
  谢谢何叶社长的鼓励。
5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9-13 17:02:03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20 08:01:34
  谢谢老师的鼓励 。
6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9-13 20:45:20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回复6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20 08:01:51
  谢谢老师的评论。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14 15:43:3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7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4-09-20 08:02:03
  谢谢小雨老师。
8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27 20:36:27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放羊》优秀散文作品,心中满藏着童年的记忆。对于八零、九零后的孩子,包括七零后,放羊是一种生活日常,也是一种童年记忆,辛酸并存着美好!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回复8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5-02-10 11:12:21
  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