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神舟】杨老汉的故事(小说)

精品 【神舟】杨老汉的故事(小说)


作者:幽谷静雅 举人,3720.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5发表时间:2024-09-18 18:21:38
摘要:心语,心语,他轻轻地呼唤着老伴的名字,三十多年了,他不知道呼唤了多少次了,而今天是他呼唤最多的一天。终于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看到丝瓜开花了,心语坐在丝瓜架下,轻轻地梳理着那头浓黑的长发……


   杨老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也许感觉大限快到了,他每天开始回忆过去的岁月,想的最多的是老伴。老伴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心语”,老伴很漂亮,去世那年不到五十岁,依旧风韵犹在。三十年过去了,老伴的面容依旧定格在杨老汉脑海里,看看自己老态龙钟的样子,想着老伴还是那样年轻,不知道到了地下她是不是还认识他。
   他有点自卑。
   “心语啊,我对不起你,这些年,我没照顾好孩子们。”他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如果不是嘴唇蠕动,别人还以为是一尊坐化的老僧。
   微风缓缓地吹着,恍惚间他看见了三儿子博文的影子,骨瘦如柴,一脸痛苦表情。博文患有糖尿病,他不会照顾,更不懂地让他忌口,致使儿子的病越来越厉害。这几年他蹬着三轮车载着儿子,家里医院医院家里不停奔波,偌大的年龄看得人心酸。大儿子夫妻俩身体都不好,自己顾不了自己,三个女儿也各忙各的帮不上忙。杨老汉又累又烦躁,再看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儿子,真希望他早日咽了这口气,等到儿子真的走了,他又感到失落。博文活着的时候,总还有个说话的,现在这空旷的院子里就他一个人,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做什么了。儿子去了,他没有落泪,已经没有悲痛,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和老伴儿子团聚,哭什么,应该高兴。
   这些年生活他不如意,一直靠低保生活。
   他裹了裹棉衣,往门上靠了靠,小黄狗摇着尾巴走过来趴在他脚下,这是他最忠实的陪伴了。
   博文走了,守义呢?你在哪里?二儿子守义出去打工,音信皆无。
   朦胧中他又看见守义从大门走进来,他揉了揉混浊的眼睛,想仔细辨认一下,可是眨眼间守义不见了,他自言自语:二十多几年了,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上。
   他后悔,不该让守义走的,日子再艰难,总归父子们在一起也是依靠。
   守义是那年正月十六走的,那天下着小雪,杨老汉一大早起来去捡拾邻居门口的胡萝卜灯(那时候正月十五敬天都是自制胡萝卜灯,就是把胡萝卜去头尾,中间部分切成几段挖空,用灯心草缠上棉花做灯芯,装上花生油,油燃尽了剩下胡萝卜),他转了两条街,捡了半篮子胡萝卜灯。
   “回去放上豆面熬上一锅,够吃一天的。”他美滋滋地走进大门,看见守义起来了,穿上了过年才穿的那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他有点奇怪,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以往守义总是睡到晌午天,不喊十遍八遍不起床,今天怎么了?
   “爹,我要去外地打工,和同伴们约好了,一会来车接。”守义瘦小枯干,声音干涩,自从那年从派出所回来,他就变得胆小怕事,听到警车声音就发抖,如今突然去打工,杨老汉以为自己听错了 。
   “你要做什么?”他问。
   守义回答干脆利落:“我要去江苏打工,听说那里挣钱容易,等我挣了钱就回来建房子娶媳妇。”
   出去试试也好,家实在是太穷了,穷的过年肉都吃不上。他没有阻拦,默默地给儿子包上几个地瓜干煎饼和几块咸菜。
   守义带着一脸憧憬背起铺盖卷走了,一去就没有回头,前几年他还写封信或者打个电话回来,最近几年音讯全无,村里有人在无锡见过他,说他犯病了,在大街上流浪,他们想带他回来,谁知上车的时候他却跑了。刘老汉年年盼望守义回来,年年失望,这几年更是绝望了,守义大脑有问题,听说很多大城市经常清理流浪人员,或者守义被一起清理走了,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
   唉,心语,我对不起你啊,对不起孩子们,
  
   二
   初春的太阳懒懒地照着他,也照着他这个破旧的家:石头围墙圈着不大的院落,院里没有花也没有树,显得有点空旷,中央特别显眼地站着一个框架,这是一个多年的丝瓜架,刚结婚那年,心语从娘家挖来两棵丝瓜苗。把它栽在院子一侧,他找来几根细长的木棍搭起一个四四方方的架子。心语说栽架丝瓜,开花是风景,果实是蔬菜。夏天,丝瓜开花了,嫩黄的花朵迎风颤抖,带来满园生机,几天后花谢了,藤上坠满一个个嫩嫩的丝瓜,心语用它们烧汤做菜,真香。丝瓜多的吃不了,心语就送给邻居们,那时候家真热闹,几个孩子装满院子,叽叽喳喳像群小鸟,如今一个个飞去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个。他每年还是种丝瓜,只为留住对老伴的那份念想,寒风萧瑟,几根木桩经过四季风霜依旧坚守岗位,直挺挺地站着,相互关联的横杆上,悬挂着几支干枯的藤秧,风儿吹过飒飒作响,更显得寂寞凄凉。
   天空蓝蓝的,淡淡地飘着白云,偶尔几只小鸟飞过,给宁静的天空增添几分生机,
   杨老汉有点累了,挪动一下身子,雪白的脑袋呆滞的眼神,看起来是那么孤独。
   房子还是七十年代的老房子,石头墙石灰嵌缝,房顶几次修建,草房去了房顶,换成瓦顶,再后来房子漏雨了。前几年,两个女儿凑钱给房顶上加盖了一层铁皮,每当下雨天,发出噗噗嗤嗤的声音,搅得人睡不着。村里几次给他报危房进行改造,他死活不同意,支部书记说;大爷,您是低保户,建房上级补助,不用您花一分钱。他还是不同意,别人不解,说他傻,只有他明白,那是老伴和他一起建的,是老伴留下的念想,他不能失去了。
   他想着老伴,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真好。
   恍恍惚惚看见老伴走了过了,打着补丁的衣服干干净净。
   “心语,你来了,”刘老汉惊喜地喊着老伴的名字。
   老伴不说话,看着他笑,还是那么年轻,那么好看。
   杨老汉高兴地想牵老伴的手,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哪有老伴,只有光秃秃的丝瓜架……
   丝瓜缀满藤蔓,碧绿的丝瓜架下,小女儿芸芸正在摆放碗筷,老伴在灶屋忙碌着,夕阳照着院子。他和大儿子从地里回来,接着,二子和三儿子也放学回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家人团团围坐。
   “娘,我还喝糊糊。”小女儿喊,老伴给女儿盛饭。
   “娘,我吃煎饼。”三儿子伸手,老伴给儿子卷好菜递到儿子手里。
   孩子们地叫嚷声让老伴忙得不可开交。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院里的笑声消失了,越来越沉寂,他闭着眼睛仔细回忆着。
   老伴去世了,这个家的人一个个像无头苍蝇,杨老汉管不了孩子们,兄妹几个就在散漫的家庭环境中渐渐长大。
   有一年秋天大女儿带回来一个男青年,格子上衣喇叭裤,留着大鬓角头,上嘴唇浓黑的小胡子特别扎眼,杨老汉不爱看,可是俩儿子喜欢,这叫时髦,这样的姐夫有本事。杨老汉一百个不愿意女儿的婚事,他找大哥拿主意劝劝女儿。大哥慢悠悠地说:还不是随你?当初你挑选弟妹哪个同意了,你还不照样娶回家?大哥一句话怼地他哑口无言,杨老汉管不了闺女,只能顺其自然。
   二儿子守义三儿子博文和姐夫黏在一起,白天黑夜不着家,十天半月见不到人影,回家一次就大包小包地买东西。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杨老汉高兴不起来,他不知道两个儿子干什么,问大女儿,大女儿说:管那么多做什么,有你吃喝就行了。他吓得不敢再问,每天过地忐忑不安。终于有一天,公安人员找到门上,他才知道两个儿子加入了姐夫的盗窃团伙,他们跟姐夫去偷,守义胆小,一次盗窃时受到惊吓,患上精神病,因此没有进监狱,博文判了刑,几年的牢狱生活,出来后变得痴痴呆呆。女婿是团伙头目,判了十几年,大女儿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靠贩卖点青菜生活。一次次打击让杨老汉身心俱疲,他大病了一场,身体垮了下来,精神有些不正常。他守着两个有病的儿子拖着带病的身体,生活异常困难,就在他万籁俱灰频临绝境时,社会向他伸处温暖的手,村里给父子三人办了低保,生活有了保障。
   有点冷,他又裹了裹棉衣,棉衣是崭新的,是年前扶贫办的领导送来的,说是羽绒服,他抚摸着柔软的衣服,一滴浑浊的泪水滴落下来。
  
   三
   是不是真如大哥说的那样,当初就不该娶心语进门,可是,心语是他唯一心仪的女子,他错了吗?
   心语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女人,初小毕业,那时候女人是很少读书的,所以她是周围三乡五村少有的才女,找对象自然眼界高。年轻时的杨老汉,名字杨洪海,读过几年私塾,在生产队当会计,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也是村里少有的有文化的人。
   “三,你表姐今天来了,说给你做媒。”父亲坐在一边抽着旱烟袋,闷声闷气地对他说,昏暗的煤油灯照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
   “不去。”杨宏海回答干脆利落,他长得很帅气,白色的衬衣褂子虽然打了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一点不像庄稼汉,不认识的人乍一看,会错认是哪里来的干部。
   宏海六岁时母亲有病去世了,父亲担心后娘不疼孩子,没有再娶,硬是又当爹又当娘把他兄弟三人拉扯大。因为他最小,长得文弱,就让他读了几年私塾,没想到识字了眼界也高了,娶媳妇成了难题、大哥二哥顺利娶妻生子,他的婚事愁白了老父亲的头。父亲说都是识字害人,说归说,儿子还是他的骄傲,每当村里有人来找儿子代笔写信或者婚嫁写喜联,他脸上都是满满的自豪。
   父亲磕了磕烟灰,又按满一烟窝烟叶,划火柴点着,滋溜溜地长长吸了一口,吐出白白的烟雾,慢腾腾地说:“我琢磨着,这次八成能成,你表姐说,这个女子也识字,眼睛和你一样长在头顶上,高不成,低不就,一拖拖到二十三,和你同岁,不行你就相相看看,碰巧对眼了,我也对你娘有个交代了。”
   父亲吧嗒吧嗒的吸着烟,虽然父亲是慢脾气的人,但是儿子挑三拣四他真生气了。
   杨宏海半躺在一旁的床上,借着煤油灯看书,是本《红楼梦》,是他好话说尽才从同学那里借来的,同学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对了,看完赶紧还回去。内容太深奥,他读的有点吃力,遇到复杂的诗句他闪过,捡着通俗易懂的看,就这样丢三落四地看,还是被林黛玉深深地吸引了。
   父亲见他不做声,催促了一遍:“三,我说的你听见了吗?”
   “干嘛?”宏海看得入迷,嘴边哼了一声。
   “合着我说了半天你没听进去?这次是你表姐做媒,女子也是个和你一样的人物。”父亲有点不高兴。
   表姐是大姑妈的女儿,因为母亲去世早,大姑妈经常来看帮兄弟几人缝缝补补,来的时候就带着女儿一块来,所以表姐和他们兄弟关系特别亲,表姐出嫁后,还是经常来看望他们,表弟的婚事也成了她的心上事。现在父亲说表姐做媒,他不好回绝。
   “看看再说吧。” 他依旧看书,态度不咸不淡。
   父亲更生气了,伸手夺过书摔在桌子上:“看书能吃能喝,还是能过日子?”
   看父亲发火,宏海妥协了,他躺下来装睡,不一会儿竟然真打起了鼾声。
   “三,起床了,咱们早去一会,别让你表姐等着急了。”太阳刚冒头父亲就站在窗外吆喝。
   他对相亲实在提不起精神,相亲多少次了,没有遇到合意的,怪媒人没眼力,还是周边根本没有像样的女子?一个个皮肤粗糙,粗手大脚,没有一点女人味,十个阿拉伯数字都认不全,说话除了种地收粮食,就是猪啊狗啊的,和这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有什么乐趣,如果这样,他宁可光棍一辈子。他心中的妻子是林黛玉式的女子,知书达礼,娇小柔弱,充满诗书气,让人心疼让人呵护。大哥说:你就做梦吧。
   “还早着呢。” 他裹了裹被子蒙上头。
   父亲做饭,炒菜一通忙活,摆好碗筷,再次喊他起来吃饭。他磨蹭了好一会,看来今天是拖不过去,只好慢腾腾起床穿衣洗漱,待他收拾好,父亲已经催他几遍了。终于坐下来吃饭,父亲又开始唠叨相亲的注意事项,他不吭声,你说你的我听我的,不中意免谈。
   闷头吃完了饭,父亲催他换衣服。换什么衣服,他哼了一声,本来对相亲就不抱希望,就一件新褂子别被不中意的姑娘给糟蹋了。他走出大门,父亲见说不了他,也就算了,反身锁上大门跟在儿子身后向村外走去。
   表姐家在邻村,两个村子相距五公里,父亲挎着垸子,里面放着白面,外甥女所住的村子靠近大山,山地多,平原少,种麦子少,白面尤其缺少,每次外甥女去的时候他这个舅舅都会给她带上几斤白面。
   垸子的面不多,但禁不住路远,垸子越挎越沉,他换了一个胳膊,回头看看落下很远无精打采的儿子,想喊他替换自己一下,张张口又咽回去了,看儿子的态度今天的相亲八成也不顺妥。他停下等了一会,待宏海赶上来,就这样走走停停,来到表姐家已经半晌午了。
   心语是和妈妈一起来的,初见心语可以用“惊艳”一词来形容宏海的心情,高挑的身材,一头乌发梳成两条麻花辫自然地搭在肩头,白皙的鹅蛋脸上一双月牙眼带着微笑,半旧的蓝底碎花的褂子,丝毫影响不了她的美丽。当她和她母亲出现在门口,他了瞪大眼睛,心瞬间激荡起来:这不就是心目中妻子吗?芊芊可人,楚楚动人,虽然是农村女子,却有着城里女子的风韵和气质。
   对相亲一直淡漠的他霎时心花怒放,让座,端茶,心语脸上飞起红晕,相亲多次了。第一次遇见这样清爽潇洒的人,她的心也砰砰直跳,两个人一见钟情,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共 62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讲述杨宏海老汉一生故事的小说。小说里的杨老汉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让人唏嘘不已。在通篇充满悲情主色调中,杨老汉和妻子心语的爱情又是那么的纯碎唯美,让我这样的红迷不禁产生了类比,想象着贾宝玉当初要是坚持娶了多病娇贵的林妹妹,家道中落,林妹妹提前早逝,宝玉要是能如杨老汉般痴情,守在他们曾经读西厢的那棵树下孤独终老该多好啊?从这个意义上讲,幽谷老师的这篇小说里杨老汉和心语的爱情比后来杨老汉经历的丧子之痛生活的磨难更打动人心。作者也是抓住了杨老汉对妻子心语的这条感情线,通过采用倒叙插叙再正叙的娴熟写法来完成的这篇情感小说。佳作难得,隆重推荐。期待幽谷老师创作出更多作品,一如既往的支持神舟文学。【编辑:葡萄芽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21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葡萄芽儿        2024-09-18 18:25:38
  小说的结尾到底杨老汉在呼唤妻子名字最多的一天是离开了人世?还是真的睡去了?有悬念有味道,欢迎网友们各抒己见。
回复1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24-09-19 18:46:12
  感谢老师的经常编按,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24-09-19 20:50:01
  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杨宏远        2024-09-19 22:14:20
  上面的文章写得相当出色。准确地深入剖析了情节、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
回复2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24-09-20 08:08:57
  谢谢杨老师品读,请多多指点。
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5 07:11:34
  老师的小说质朴真挚,语言通俗,情节曲折,故事生动,让人越读越越感动。杨老汉对心语的痴情和迷恋不正是人间宣扬宣传的真善美,人间有真情。感谢老师精彩分享,祝老师新春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