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齐鲁】月映千年·中秋情缘(随笔)

编辑推荐 【齐鲁】月映千年·中秋情缘(随笔)


作者:陌烨晨 布衣,30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5发表时间:2024-09-19 06:57:32
摘要:中秋节有感而发,故而执笔写了一篇随笔文章

【月映千年·中秋情缘】
  
   秋风轻拂过岁月的长廊,携带着稻香与菊花的气息,缓缓步入中秋的门槛。此刻,天空如同被精心洗涤过的蓝宝石,纯净而又深远,一轮皎洁的满月悄然升起,照亮了每一颗期盼团圆的心。中秋,不仅仅是时间轴上的一个节点,它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文化烙印,是无数游子梦回萦绕的情感港湾。
  
   悬空皓月·诗意中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的一句童真之词,勾勒出中秋之夜月光的无瑕与神秘。自古以来,中秋月便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绝美画卷,更是诗人情感流淌的源泉。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的那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出了古今多少人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中秋的夜晚,月色如洗,银辉洒落,仿佛天地间的一切烦恼都被洗净,只留下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家的味道·月饼传情
  
   说到中秋,不得不提及那承载着满满家味道的月饼。小小的饼皮包裹着甜蜜的馅料,每一口都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从古至今,月饼的制作技艺不断演变,但不变的是那份蕴含其中的浓浓情谊。不论是传统的莲蓉蛋黄,还是创新的榴莲、芝士,每一块月饼都在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团圆的故事。在月圆之夜,一家人围坐桌前,分享着月饼,笑声与温情交织,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浪漫,简单却深刻。
  
   思绪飞扬·月下游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名句,穿越千年的光阴,依然能够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而言,中秋不仅仅意味着节日的庆祝,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每当这个时候,他们也许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望向那轮熟悉的明月,心中默念着远方的名字。虽然身在他乡,但在这一刻,所有的距离似乎都不再存在,因为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连接着彼此的心灵。
   文化传承·民俗之美
  
   中秋节,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个缩影,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习俗与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些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成为了他们童年中最绚烂的记忆。而赏月、吃月饼、猜灯谜、放灯笼,则是每个家庭在中秋之夜必不可少的活动。它们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仪式,更是文化基因的传递,让后辈能够在体验中感受先民智慧,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月下寄语
  
   在这个特别的中秋之夜,让我们一同沐浴在温柔的月光下,品味那份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和情感。无论你是身处喧嚣都市,还是静谧乡村,抑或是漂泊海外,都请记得抬头看看那轮圆月,因为它见证了无数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守护着每个人心中那个最真实的自我。让我们在月光下许下心愿,祈愿世间万物皆安好,愿人间烟火气永存,愿每一个灵魂都有归处。
  
   中秋,不只是一个月亮的庆典,它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家园,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夜晚,让我们用心感受,用爱传达,将这份美好永久珍藏。

共 1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秋节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古代的人,认为中秋的月圆之夜,是一年中最难得的事情,预示着丰收,团圆,和吉祥。在很多地方,也有好多美丽的传说,月寒宫,嫦娥奔月,等等。向往月宫,那种神迷的色彩,一直都在激励在人们。作者的这篇文章,书写出了热爱祖国,热爱山河,热爱生活。从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作者的那片赤城之心,让人感动的同时,也有所深思。严格地说,这是一篇散文诗,一首带着韵脚,很长很长的好诗。离愁不仅仅是远离家乡的忧愁,还有岁月一去不返,童年仅在回忆中的忧愁。人在旅途,无论有多少青春的冲动,有多少中年的辉煌,当繁华不再是个人拼搏追求的选项时,最难忘却的一定是童年的月。几乎每个人都想回到童年,因为那时有爹娘的呵护,那时的无忧无虑。旅途累了,离愁浓了,吐露出来,心会恬静,那就不要一心痴缠清凉的月色,去寻童年的那弯明月,哪怕只有一米。感动,佳文。问候作者,推荐品读。【编辑:成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成敏        2024-09-19 07:17:35
  老师写的很让人感动,在这中秋佳节之际,让我们一同赏明月,回忆了童年的美好。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9-19 09:28:35
  深情的文字,叙说着中华民族对于秋天和月亮的深厚情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