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缘】秋日下,我们在劳作(散文)
中秋已过,太阳依然延续着夏日的火热,高高挂在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和一阵风前来招惹。
看看时间,也就一点多钟,想想四亩地的花生,恐怕半天也抖落不完,只能忍受着高温到地里。跨过那段水泥桥,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热浪的威力。可是,面对地里的农活,原本怯弱的我们立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虽然没有勇士的威武和霸气,却有着他们一样的精神和勇气。
扭头看看路两边的玉米,排列整齐,像等待命令的军人。叶片,棒子和顶在头上的穗子静立在田野中,吸纳着大自然给予的日月精华。南北走向的石渣路上,尘土飞扬,改装而成的四不像农用车拉着花生秧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着,像一个醉汉,摇摇晃晃。坐在上面的司机聚精会神,小心翼翼驾驶着车辆,将眼前的拐角分辨得清清楚楚,尤其每一个小小的岔路口都要防备突如其来的车辆。
收花生,是我们这儿秋收的主旋律,尚未从夏的烦躁中转过身来的我们,就要面临秋的收获和播种。
滚滚尘烟,悬浮在天空,里面包裹着叶片和地膜的零碎,从不远处的地块飘来。那是收割机在收割花生,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每每见到这些场景,我们就有一种激情在荡漾,就像尚未进入战场就感受到战场上紧张气氛的战士。记不清是从哪年秋收开始,我们就感受到秋收的紧张与忙碌,领略到人们奔驰在田野上的风采。
我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走近田野,然而,看看躺在地上的花生秧,黏黏糊糊、沾满根须的泥土。我瞥了一眼,它们调皮地做鬼脸,好像再说,赶快行动吧,我们负担太沉重了。我和她到地里,就是要抖落掉它们身上最后的累赘,将他们翻个身,让躲在下面的花生角接受阳光的照射。
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们把爱的情愫和精力全神贯注投入其中。当我们俯下身来,勾起一片片被地膜和枝叶串在一块的秧子时,附着在他们身上的潮湿之气和花生果的清香一股脑儿扑面而来,让人深深陷入绵延不绝的乡土气息的浪潮中,这种气味,与文人墨客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感受到的书香气是不一样的。
嚓,嚓,嚓,钩子探入花生秧子底下,用力一翻,一连串的花生果来了个底朝天,被阳光晒得脆生生的那面翻转朝下,紧挨着土壤,而下面成了土楞形状的洼槽,像龟壳一样的造型真是滑稽。在人为操纵下,钩子与花生秧相互碰撞时弹奏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却是我们心中最美妙的乐音。我忽然想起了先辈们雄壮的战天斗地的口号,并被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而今的我们似乎与那个时代隔了十万八千里。
可我们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快乐地分享大自然的赐予,不正是踏着先人们铺好的路径,踩着结结实实的脚印,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地膜缠绕着钩子,在甩出的那一刻不愿服服贴贴地落在地上,秧苗也使者小性子,横七竖八,如调皮的孩童,花生角露着可爱的白肚皮,憨憨地,向太阳展示自己的饱满和呆萌。汗水,毫无节制地滴落,把那份呆萌润泽。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温馨的,同时也伴随着身体的疲惫。当你挥起钩子的一刹那,附在根部和花生角上的土不再安分,随着勾子舞动的节奏,纷纷扬扬,如同在指挥棒下跳舞的小精灵,这些小精灵并不会井然有序地回到原位,除了一部分落到地面之外,一些飞溅到头上、脸上和眉毛上,它们的快乐让你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感受到了不自在。
我看看她,和我差不多,不用偷笑,也不用打趣,彼此都一样啊。
紧挨着东面的地块,两个七十几岁的老人和他们的儿媳妇也忙得不亦乐乎。从辈分上讲,我管她们老两口叫叔叔和婶子,平时穿戴整齐,干活利索的他们,此刻也被舞动的尘土包围,白色的上衣变成土色,干净的脸上蒙上一层尘土。
这个婶子可不一般,别看七十好几的人了,精神头和年轻人比起来毫不逊色。挺拔的身段,铿锵有力的脚步,让人很难与年过古稀联系起来。家里的活忙完,还要和比她小很多的村里人到处打短工。就是她那五十来岁的儿媳妇,干起活来都被撂一大截。她在劳动中享受生活乐趣,劳动也将她塑造成一个不老女神。
婶儿!这些日子没空出去挣钱了吧?我开玩笑说。她笑了笑,说这几天没空,儿子上班,媳妇种了茄子,每天都要去摘呀!卖的,哪有功夫挣钱啊!
儿媳躲在后面偷笑。摊上这样的婆婆,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有个身强体壮的老人,就是小辈人的福分,婶子在前打头,儿媳在后,干活不愁啊!
时间的指针往前走,太阳以不易察觉的速度向西落,可这份闷热的感觉没有丝毫的减弱。看看,婶子勾花生的速度丝毫没有减缓,那只铁钩在她的手里就像一个艺术品穿梭在表演的舞台上。她不停地用手抹着汗水,也感受到了天气带来的压力。我那老叔挺不住了,喘着粗气,抖落掉身上的灰尘朝路边的树荫走去。有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在和几个熟人聊天,见临阵退缩的老叔,取笑他,还不如老娘子能干。他嘿嘿笑着,满不在乎,只是边擦汗,边抱怨这鬼天气。拉秧子的车来了又去了,车上的司机只穿一条短裤,汗水把糊在身上的草沫,沙尘分割城了数不清的小溪。他们丝毫不敢停歇,因为收割机每收完一块地,就要把花生果和粉碎的秧子拉走。
干活的人陆陆续续来到路边,林荫下喘上一口气,喝上几口水,谁也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休息,因为眼前的活真的太急,否则当强烈的阳光吸干花生角表面水份的时候,即使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会将它们甩掉的。
我也不知道喝了几瓶水,汗水、尘土进入眼睛里,用手揉揉,眼睛都睁不开。要是来点风就好了!可蔚蓝的天空就是不见云的影子,这就是老天爷和庄稼人使的一个小性子吧!可谁也不会与之置气,面对丰收那盏明亮的灯光,我们只是做个鬼脸,继续着自己的忙碌。
我们的心,被忙碌的收获浸润了,阳光的热烈,万里晴空,这是一场朴实而意义深刻的劳动作,被人们铭刻在心。
那一家人结束了这里的农活而转移到了别的地方,红色的四轮子带着特制的机子又进入了新的领域。后面又是两个匆匆而来的两口子,抱花生,清理地头……拔出乱草,又一场忙碌,又一场人与机械配合下的现代化劳作,同时也是一个用身体语言和机械完美结合的动人场景。
一幕幕新的场景在转换,一个个新的机械和人物在登场,每一个浩瀚乡野间忙碌的身影,都会成为风景画的主角。于是,我用最平凡的笔触将周围的秋描绘出来,让它们像天空的白云在我的心中飘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