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怀念母亲(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怀念母亲(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26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9发表时间:2024-09-22 18:40:33

天堂很远吗?
   我总是翘首张望,在故乡,在承德,在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天……
   我都会想起我的母亲。我住在温暖的楼房里,而母亲却住在孤苦伶仃,荒郊野外已有八个春秋。
   还记得那是个春花烂漫的季节,我们一家人从东北来到承德。搬来承德第二天,母亲就急火火找了一份工作。她神秘地对父亲说:“我找了两份工作,虽然脏累些,但工资还不错,这样的话,咱就能供孩子他大姑念完大学了。”
   说起大姑我就生气,那时候奶奶已经给她找好婆家了,也收了村主任家的彩礼钱,而且奶奶给大爷操办婚礼时就已经把钱都花光了。奶奶都计划好了,大姑高中毕业就让她嫁人。计划的好好的,结果大姑非参加高考还居然考上了医学院,要死要活地要去上学。上学需要钱吧,而且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家里也没有呀?再说了她如果不嫁人,人家的两万块钱都给花光了,男方家也不干呀。奶奶当时就举起棍子,一边抽打着大姑一边骂着难听话。母亲也是逞能,上前就去拦着不让打,并拍着胸脯当即表示说,她负责大姑上学期间的学杂费,至于花光的彩礼钱,她也负责到时候挣了钱还给人家。随后,母亲就拉着大姑走村串巷,开始东家西家借钱。村里人家也属于穷人,一时半会也凑不齐那两万块钱。母亲就给姥姥打了电话,姥姥那时正开着饺子馆,虽然手里有点钱。但也不多,就去了附近的店铺帮忙借了钱,给母亲打了过来。就这么着,母亲从姥姥那拿了两万块钱,退还了人家的彩礼钱。村子里村民凑的钱,给当作大姑的上学钱,大姑就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母亲惦记还钱的事,就去了工厂报名做了苦力。
   母亲的工作单位是白灰窑,每天四点起床搬石头,一早晨搬七车,然后去山坡上砸石头。这是母亲第一次干重活,在东北母亲在一家医院当护士。突然接触重活,第一天下班回到家,母亲就累得一头扎在火炕上睡了过去,晚饭都没有起来吃。奶奶说,看我母亲这架势,明天一准不会去了。父亲紧接着说:“茉莉这体格也不是卖苦力的人呀?这是累坏了,明天说啥别让她干了。”
   可是天刚泛亮,母亲就爬起床,抓起火墙上的两个土豆就又去了工地。这次晚上回来虽然母亲没趴炕,但也是累得面色苍白,穿的衣服上面都是一圈圈的白色汗渍。母亲欣喜地说,她今天总算是适应了,觉得其实干苦力也能坚持。父亲说:“太累就不要去了,还是去医院做护士吧。”奶奶也说,家附近就有一个社区诊所,还在招护士呢。而且工作还不累,就给患者输输液扎扎针,一天医院人也不多,还算轻松。母亲却说,她打听了,给的钱太少了,如果那样的话我大姑的学杂费就不会够了。她先干一阵苦力,等钱挣的差不多了,她再去做护士。母亲还说,她其实蛮喜欢护士这份工作的,等有机会了,她一定还会做护士的。
   母亲去工作的工厂都是一码的男人堆,在男人堆里,只有母亲和马娘两个女人。马娘的男人以前下井时出了工伤,瘫在了床上。她有一个儿子刚刚七岁。她为了给男人治病养儿子,不得不卖起了苦力。马娘是我家的邻居,母亲的这份工作是马娘给介绍的,除此之外她还给母亲介绍了一份去火车站卸货,扛大包的工作。她说这份工作来钱快,当时结账按计件。马娘身高马大的,扛起一麻袋货物,快步如风,感觉也顺手。她说,她已经干习惯了。而母亲个子虽然不矮,但人瘦弱。在东北又一直干护士,虽没干过太重的体力活,但也下过地,扛过粮食。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慢慢干几天以后也适应了,而且每次算钱都不比她少多少。但马娘知道母亲是付出了全部的力气了。背地里她问过母亲:“为啥这么玩命地工作呀?”母亲说了家里的情况,并说了大姑的事。马娘惊呆了,她沉默了许久说:“我得向你学习呀!”
   原来马娘的男人家是山西的,而马娘是福利院长大的,她和男人是在矿井煤矿认识。她那时在煤矿外围干一些零活,做做饭。男人家里有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男人和她结婚时,男人家里没给出一分钱,而是把他下井挣的钱全部给了他弟弟盖房子娶媳妇了。家里父母也说了,他是家里老大,就应该多为家里出力。以后他们就指着他小儿子养老了,一切都不用他管。家里这么说了,马娘也就没再说啥,她也是看男人本分善良才相中男人的。
   还好的是她自己手里有一些钱,就嫁给了男人。男人也勤快能干,每天按时下井挖煤。所以两个人小日子过得也不错。男人也是个孝子,每月开支有钱了,都会给父母打一些钱过去。他说,毕竟父母和自己弟弟和弟媳过呢,一切都需要钱。父母养育了自己,虽然结婚没给置办,说是以后靠小儿子养,他当大儿子的也不能看着不管吧。马娘看男人懂孝顺,也就不再说啥。特别是他们有了孩子后,更觉得养儿子的不易,都会支持男人给自己父母汇钱。
   结果好景不长,她男人在一次下井时出了事故,瘫痪在床上了。她通知男人父母时,正赶上她男人的弟媳妇生孩子,他父母却忙着顾他弟弟了,也是路途远也没有来。几个月后,他父亲来了,看了看就说了句:“你弟弟媳妇生孩子难产大出血,人差点没死了。家里钱都花光了。你们有钱吗?给我拿点。”马娘当时就急了喊道:“没钱!”
   男人爹听后,抹着眼泪扭头就走了。
   从此后,马娘一个人伺候男人和孩子,不再和男人家联系,男人父母也再也没来过。后来有一天,村里人捎信来说男人的父亲去山上放羊,不小心摔进沟里,人送进医院就没了。男人听说信后,哭得不行,但也回不去呀!马娘就拿了一些钱,回了山西祭奠公公。回来时,男人的母亲哭着说啥要来承德看看儿子。小儿媳妇也说,让她带婆婆回去吧,以后也该他们尽尽孝了。马娘没答应,转身就走了。她回来后把这件事压在心里,也没和自己男人说……
   马娘可能真的被母亲感动了,没多久就请假回了山西,把婆婆接到承德家里。婆婆来到后,她才从婆婆嘴里了解到,婆婆的小儿子和儿媳妇对他们两个老人很不好,非打即骂。总骂他俩是吃白食的,他俩经常吃不饱饭。老头子那天去山上放羊一天都没吃饭,那天是饿大劲了,才摔进了沟里……
   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去工地干活,开始从打两份工打三份工。由于总是超负荷的工作营养又跟不上,人变得愈发消瘦。母亲病了,也从不去医院看,就随便从家门口的社区医疗室拿一些胃药,甘草片、安乃近,以及一些消炎痛之类的药。家里的窗台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廉价药。
   父亲每天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母亲,由于工作单位在市里,一个月也只能回来一次。因为他那时他不光只是自己的那份工作,平时也是利用休息日,干一些小时工。所以每次回来,都是匆忙忙赶回来。第二天,又匆忙忙赶回去。母亲经常咳嗽,有时脸色苍白,有时脸浮肿。我们家里人都劝她,让她去医院看看吧。别总是乱吃药。而母亲每次都会说,不碍事的,她是护士,她知道用啥药。母亲之所以不去医院看,一是怕花钱,再一个怕耽误工作。
   在母亲和父亲的几年来的玩命工作下,大姑终于学业有成,应聘到一家三甲医院当了一名药剂师。同时母亲也替她还清了上大学走时借的左邻右舍的债务,还有姥姥借的钱。
   本以为大姑大学毕业了,也有了可心的工作了,母亲该歇歇了吧。结果老叔又出了车祸,急需用钱住院治疗。在此期间,大爷又患上糖尿病并发肾病需要钱透析。接连的事情发生后,一家人抱头痛哭。哭过之后,母亲坚定地对奶奶和爷爷表示:“不要哭!有我和大华我俩呢!”
   就这一句话,母亲和父亲又开始了重操旧业。母亲继续打她的三份工,父亲继续工作以外打小时工,去砖厂搬砖,去澡堂子搓澡。可以说,那一年,我家的日子比黄连还苦。每天早餐是红薯,土豆。中午是东北黑土地的高粱米饭,菜是白水白菜,一点油性都没有。那时候,或许母亲真把自己当成了铁人,每天不分昼夜不停奔忙。父亲也忙于挣钱,也缺少了对母亲的关心。乃至于母亲夜以继日的工作做下了病根。
   老叔还好,做了三次大手术总算保住了双腿,而大爷由于病情恶化,治疗不到七个月就去世了。老叔病是好了,也回了东北,我也考上医学院。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哪有我的上学钱呀?母亲愁呀!
   这时,邻居邹娘来家里了,她说:“叶子考上大学是好事呀!干嘛愁呀?我有钱。”
   多亏邹娘给拿来了钱,我才如愿去学校上了学。我上学后,母亲为了尽快还清邹娘给拿的钱,又开始夜以继日地开始工作了。
   殊不知那时候母亲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只是她没有说。我去学校上学没多久的一天,母亲给我打来电话说,家属院集体搬迁了,我家里也分了楼房。母亲高兴地笑着说:“国家政策好呀!给咱们分的楼房呀!不要钱。”
   搬家那天,我回了家。那天,母亲给了我和哥一人一把房门的钥匙,让我俩有空,就经常回家看看。由于学习紧张,怕耽误学习,我只住了一宿就回了学校。
   母亲住进新楼三个月后的一天,哥打来电话说母亲病了,病得很严重。我听到信后,连夜赶回家时,新楼的房门紧锁,邹娘正站在门外焦急地张望着。她见到我一刻,哭着说:“闺女呀!你快去医院吧!你妈已经被救护车拉去了医院。”
   邹娘让我马上去医院,她说如果我不马上去,或许我就看不见母亲最后一面了。
   邹娘的话,让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我疯了似地跑着去了医院,可是,我还是晚了一步。母亲已经面无表情地紧闭双眼,静静躺在病床上毫无声息。哥则跪拜在地上,哭嚎着不停地磕着头……
   母亲走了,离开了她仅住了三个月零两天的楼房。哥说,母亲被抬上救护车一刻,还死死拽着门框说:“我想在家等我闺女回来!我还想活着回来……”
   遗憾的是,母亲还想回来她只住了只有三个月的楼房,而却没有回来。从此后,她住进了孤苦伶仃,冷冰冰的荒郊野外,至今已有八个春秋。
   真想问问母亲:“您住的地方冷不冷?冬天北风吹,雪花飘的日子,您在荒郊野外,是否会感觉到寒冷?你们天堂有取暖设备吗?夏天的时候,我在家吹着空调,吹着风扇的时候,您是否也会有降温的设备?”
   母亲呀!我知道您累了,您需要歇歇了!但我和哥已经有出息了,您为啥不能留下来,陪陪我俩,留在我们身边。那样,也能让我和哥为您捶捶背,为您尽尽孝!那样,我俩也能有个温暖的家,也是个有妈的孩子呀!
   母亲呀!女儿想您了!真的想!您想我吗?

共 40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泪水模糊了双眼。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她的坚韧、善良、无私,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家人的前行之路。母亲,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称呼。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让大姑完成学业,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本舒适的护士工作,投身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在男人堆里,她和马娘一起,用汗水和努力赚取着每一分钱。她不顾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工作,生病了也只是随便吃些廉价药,只为了能多攒些钱,为家人解决困难。当大姑学业有成,本以为母亲可以歇一歇了,可命运却再次给了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老叔出车祸,大爷患重病,母亲没有丝毫犹豫,又和父亲一起重操旧业,继续为家人奔波。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永远冲在最前面,为家人遮风挡雨。然而,命运终究是残酷的。母亲在为家庭付出了一切之后,却病倒了。她还没来得及享受儿女的孝顺,就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走得那么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她的离去,让这个家失去了主心骨,也让儿女们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母亲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她的善良和坚强,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再也找不到像母亲这样无私的人了。她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她的付出,如同甘甜的泉水,滋润了我们的生命。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母亲在那里安息。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您的精神将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会努力生活,让您为我们骄傲。感谢赐稿晓荷,力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24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9-24 20:30:12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11 楼        文友:何叶        2024-09-25 10:05:05
  一束鲜花献给姐姐!
1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24 21:30:3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2 楼        文友:何叶        2024-09-25 10:05:25
  感谢小雨一直都在!
13 楼        文友:根柯        2024-10-07 16:22:20
  作者的母亲太伟大了!我也想念母亲了,没娘的孩子再也没有四季如春的年岁了。
文、茶的生活,不虚度。
回复13 楼        文友:何叶        2024-10-08 07:27:05
  谢谢老师支持!方便的话加我微信。
14 楼        文友:青李子        2024-10-10 16:45:16
  叶子的文章让我泪流满面,太感人了!文字不多,但写出了母亲的伟大!叶子,有机会来姐这儿,姐快退休了,到时候也可以找你去。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