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大门口的五星红旗(江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大门口的五星红旗(江山散文) ——----谨以此文献给新中国成立75华诞


作者:金刚指 秀才,149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7发表时间:2024-09-28 17:10:54
摘要:长征史诗,红船精神,伟人诗词,笃行不怠,踔厉奋发,争朝夕,名初心,是一代育人者的本真。

【丁香】大门口的五星红旗(江山散文) 在学校的大门口,插上了两面崭新的五星红旗,每次进出校门,我都会抬起头仰望注目。
   大门的上面焊接了两根核桃大小的钢管,钢管的下面有一颗螺丝,工作人员只需要把旗杆插进钢管,拧紧螺丝即可,国旗就稳稳的在秋风里鲜艳飞扬,向过往的人们讲述着新中国的历程。国旗下面的门框上是一副对联:志在书山笃行不怠争朝夕,心向学海踔厉奋发铭初心。
   开学初,因县域内学校布局调整,把集团化办学正真贯彻落实到始终,组织调整我到集团校六年级校区,和政教处李主任协同管理。
   初次来到这所学校,是在8月23日,在校长的带领下,对所辖五校区进行安全排查。那时,只是有了一个概貌,目光主要停留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从门牌上的螺丝钉到卫生间的纸篓,目光所及,无所具细。正真到了校园,用自己的脚步对每一个走廊、台级、科室进行丈量时,我的心为之一震。这所校园的文化建设简单而不简约、主题突出、内涵深远,是育人之良倾,成长之氧吧。那时,我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个校区的点点滴滴选择性的记录下来。一个月的时间白驹过隙,我依然无从着笔。
   临近“国庆”,看见悬挂在校门口的五星红旗,我才有了主意,我一定要把最原始的校园文化建设真实的做好记录。
   从校门口进入操场,映入眼帘的不是校园的规划布局,而是左边紧挨着居民区的围墙。围墙不高,两米左右,长六十多米,整个墙面上张贴着《永远的丰碑——红二方面军长征在陇南》厚重的广告历史展面。主要介绍了从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下发了“7.23”训令,决定由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为中央代表,与肖克、王震三人组成红6军团军政委员会,开始突围西征,其目的是为中央红军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先遣探路。红6军团的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序幕,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蒋台堡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党和红军团结统一的象征,是中国革命由危难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有力地推动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抗日救亡高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整个版面介绍的是红二方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的组织机构、重点战役、经历过的千难险阻,重点介绍了长征时期发生在陇南的具体事件。更介绍了红二方面军在长征过程中留下的重要文献及其文献深远的历史意义、价值。
   整个版面分为七个篇章。第一篇:铁流奔涌;第二篇:雪域雄狮;第三篇:草地军魂;第四篇:陇南凯歌;第五篇:北上会师;第六篇:中流砥柱;第七篇:历史印迹。他们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成就中华民族伟大解放事业的先行者,是人们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贺龙、任弼时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领导旗帜,以其非凡的革命胆略、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革命意志,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率领红二方面军艰苦征战,终于打败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迎接民族解放斗争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这幅巨片中,有红军战士翻越海拔5300多米的雅哈雪山,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白雪皑皑,山高谷深,气候变幻无常。有穿越纵横六百里,海拔3500米以上,河道迂回摆荡,水流滞缓,叉河、曲流横生,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络而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之上,气候变换无常,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的顽强书写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壮举。通过这幅巨片,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著名战役:罗家堡、娘娘坝战斗,奇袭两当,挺进徽县,五龙山阻击战,雷神堡战斗,进占云台,以及著名的“乌蒙回旋”战役。讲述着我们从来没有了解过的长征的真实事迹的部分:甘溪遇险、绝地求生,不辱使命、会师黔东,战略转移、撤离湖南以及“徽成两康战役计划”等。同时在我们的视野里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名字:除了我们熟悉的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以外,还认识了彭绍辉、廖汉生、张子意、杨秀山、王恩茂、成钧、李信、左齐、何宣泰等将帅们,唐英、李有才、张安民等这些无名英雄。以及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字资料,通过他们的亲笔日记、回忆录、工作报告,使我们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这次伟大长征的点点滴滴,能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里联想到当时的千辛万苦、感受到当时的众志成城、折服于他们的坚韧挺拔。他们是共和国的战士,是新中国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当我们翻阅这一篇篇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珍贵资料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我需要用文字记录的还有教学楼文化建设:一楼两个楼梯口,利用仅有的空间,建了红军长征时的物品文献柜,左右各两个。左边珍藏的是红军长征时的军旗、红军帽、裤子、上衣、绑腿、袖标、子弹袋、草鞋及挎包,挎包上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右边珍藏的是红军长征时用过的斗笠、军号、水壶、盒子枪、大刀、红缨枪、步枪、手榴弹等。这些文献柜的陈列,不仅展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辛、坚毅、艰苦卓绝的革命斗志,更像影片一样播演着长征时期特定的历史画面,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积淀出来的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一楼到二楼再到三楼的楼道墙壁也会说话,左边说着:王二小、雷锋、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火娃、鸡毛信、两个小八路、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这些英雄故事,同时介绍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右边说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念奴娇·井冈山》等。从英雄故事到各种精神再到毛泽东诗词,无一不彰显了这个校园的办学理念: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新时代红色传人。
   历史已进入21世纪,长征已成为上个世纪的传奇。90年,不算很长,也不是很短,岁月的尘埃并不能掩盖历史的光辉。镶嵌于陇原大地红军长征的足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长征!这个不朽的传奇,还在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中继续,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延申。长征精神是什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是我们民族魂魄的一种表征。正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国地图上,我们很容易找到长征的终点,但是,在我们的心灵里,长征永远是起点……
   长征史诗,红船精神,伟人诗词,笃行不怠,踔厉奋发,争朝夕,铭初心,是一代育人者的本真。我们必将沿着长征
   厚重的历史车辙,在每一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让孩子们的歌声、读书声、欢歌笑语遍及海角天涯。
   (原创首发)

共 27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见证,它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红色资源向我们展示着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不屈不挠、勇于斗争、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道德情操,向我们展示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新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对当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方面起着生动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把学校两个显眼的位置从校门口进入操场左的围墙和楼梯两边的空间张贴着厚重的广告历史展面及建成红军长征时物品文献柜、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事迹,介绍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让学生以进校门就能看到图片写真、文字介绍、实物展览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特别是《永远的丰碑——红二方面军长征在陇南》展面,利用本地陇南红色资源,结合学生在周围听到的发生在陇南的战斗故事,加深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和了解,“通过他们的亲笔日记、回忆录、工作报告,使我们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这次伟大长征的点点滴滴,能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里联想到当时的千辛万苦、感受到当时的众志成城、折服于他们的坚韧挺拔。他们是共和国的战士,是新中国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当我们翻阅这一篇篇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珍贵资料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文章结尾很好,号召力很强,呼唤学生刻苦学习,用知识改变人生,用知识报效祖国。“ 历史已进入21世纪,长征已成为上个世纪的传奇。90年,不算很长,也不是很短,岁月的尘埃并不能掩盖历史的光辉。镶嵌于陇原大地红军长征的足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美文欣尝,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9-28 17:18:09
  本文作者把学校两个显眼的位置从校门口进入操场左边的围墙和楼梯两边的空间张贴着厚重的广告历史展面及建成红军长征时物品文献柜、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事迹,介绍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让学生以进校门就能看到图片写真、文字介绍、实物展览等,让学生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方法得当,主题明确,让人很受启发。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09-28 20:08:33
  感谢老师的指导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9-28 17:18:41
  文章结尾很好,号召力很强,呼唤学生刻苦学习,用知识改变人生,用知识报效祖国。“ 历史已进入21世纪,长征已成为上个世纪的传奇。90年,不算很长,也不是很短,岁月的尘埃并不能掩盖历史的光辉。镶嵌于陇原大地红军长征的足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09-28 20:09:40
  老师,辛苦了!
3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09-28 17:32:53
  作者详细介绍了学校厚重的文化气息,和红军长征的过程以及英雄事迹。又对学校的楼梯口、楼道等布置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版面,让祖国的未来时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点赞。
   全文结构完整,叙述到位,是为国庆节献礼非常好的文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09-28 20:10:23
  敬茶!
4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09-28 17:34:12
  德年黄土地老师编辑仔细,准确,用心了。编辑老师辛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5 楼        文友:闰土        2024-09-28 20:14:00
  “在学校的大门口,插上了两面崭新的五星红旗,每次进出校门,我都会抬起头仰望注目。”文章开头就好,很吸引人。全文写出了感情,写出了深情厚意,处处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09-29 08:27:06
  谢谢老师的鼓励,敬茶!
6 楼        文友:闰土        2024-09-28 20:15:53
  老师辛苦了,又编辑了一篇美文,编按写的好,也挖掘的深。
7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09-30 15:00:09
  “有人说,我们用了三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来学会闭嘴。”“会说话是一门学问,而学会闭嘴,更是一门学问。”作者在文中以“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和孩子说好的迟与早展开论述,思路清晰,论述顺理成章,充分体现了杂文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尤其在文章的结束时引用海子的《新娘》:“今天/我什么也不说/让别人去说”。点名主旨,引导人们该怎么去思考、去做人,做对社会、对人对己有用的人。“所以我想文学大师莫言老师写了那么多的小说,写小说就是在说话,写了那么多的小说说了那么多的话,却给自已取了个名字叫莫言。这是个很幽默的事。一个小品里面一个人也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获奖作家叫莫言,他给自已取了个笔名叫——闭嘴。”这是一种幽默,又是一种警示,更是一种精神!美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金刚指】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