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漫步丽江古城(散文)
一
在中秋这个象征团圆的佳节,我背起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要奔赴丽江。飞机降落在丽江三义机场,凉爽扑面而来,渗透全身。古城在前方召唤,我独自的旅程就此开启,抛开团圆的常规,去寻找那别样的风景,拥抱未知的美好。
丽江古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丽江坝子中部。这座始建于南宋末年的古城,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历经了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的岁月轮番洗礼,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走进古城,象山脚下玉泉河水三分股入城,化作支流蜿蜒街巷。“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诗意满溢。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美学意韵令人沉醉。难怪它有“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的美誉。
脚下的红色角砾岩街道,伴随着岁月的脚步,愈发显得自然雅致。无论是雨季的泥泞,还是旱季的飞灰,都与它无缘。石上那浑然天成的花纹图案,与整个古城的环境相互映衬,和谐共生。而那大水车,悠然地转动着,它在诉说着古城的悠悠往事,成为了丽江古城的标志性符号。
在古城内,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这纳西族先民的智慧结晶,让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画面。木氏土司衙署内,“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景象令人震撼,彰显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四方街,承载着明清的记忆。它曾是滇西北商贸枢纽与茶马古道的集散中心,繁华延续至今。彩石铺就,清水涤街,日中集市喧闹,薄暮收摊静谧。独特街景,遐迩闻名,宛如岁月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走进古城,明清建筑扑面而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瓦屋楼房错落有致。这活着的“民居博物馆”,尽显古人智慧与匠心,让每一位到访者沉醉其中。
二
在丽江古城,有大大小小的民宿600多家,我住宿于熙禾民宿,经济实惠。老板是四川小伙,热情善良。每日他送我们去景点,为我们泡茶,还亲自下厨炒菜,一起喝上一杯小酒胜似神仙日子。在这陌生之地,他的温暖让我心安。熙禾民宿,不仅是住处,更是心灵的港湾,充满了人情的芬芳。
我初次来到丽江古城,犹如走进一座巨型的迷魂阵。纵横交错的街巷,即便有着清晰的指路牌,仍分不清东南西北。入城顺流,出城逆流。游客们常摸不着头脑,在街巷间东奔西窜。看似简单的道路,却如迷宫般让人绕不出去。
丽江古城内,人潮如织,车水马龙。相似的街巷建筑,稍不留神便会迷失方向。然而,古城的流动之美也正在于此。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从各个出入口进入,如同条条溪流汇聚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又或是那声名远扬的原土司衙署——木府。
在五花石铺就的街巷,三千多个店铺琳琅满目。354座古桥形态各异,承载着所有过客。四方街延伸出的主街,昼夜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日均20万以上的流动人口,让古城如川流不息的江河,热闹非凡,尽显魅力,令人陶醉。
这般热闹非凡的景象,让我不禁想起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画面中的繁华盛景或许也不过如此。只是,不管张择端的画笔如何神奇,终究未能描绘出汴京夜晚的热闹。而对于如今丽江古城的夜,即便张择端重生,恐怕也会自叹望尘莫及,束手无策。
丽江古城,这座流动的盛宴,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更在于那永不停息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它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演或观赏。
三
来到丽江,酒吧便是那不可错过的风情所在。迷离的灯光如梦如幻,悠扬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人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交织成一幅热闹而又温馨的画面。
当夜幕降临,古城被璀璨的灯光点亮。街边的店铺灯火辉煌,照亮了人们欢乐的面庞。酒吧里传出的歌声,与街头艺人的演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小吃摊上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诱惑着每一个路过的人。游客们或漫步街头,或驻足观赏,或品尝美食,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氛围中。
我与朋友纵情饮酒,杯中荡漾着的是无尽的欢乐。摇骰子喝酒,蹦迪,那一刻尽情发泄,需要散心可以来丽江,烦恼被抛诸脑后,心灵沉浸在这自由的氛围里。酒吧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故事的开端,每一次碰杯,都是情感的交融。
那个夜晚,我沉醉在丽江酒吧的魅力中,感受到了这座古城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面。它不仅是一个消遣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让疲惫的灵魂得到片刻的慰藉。
柳荫之下,柔风轻拂,曼妙的灯光洒在清清的流水上,泛起粼粼波光。品味着各种零食,饮着心怡的啤酒,与朋友轻声耳语,谈天说地,那一刻,时间都为这份惬意而停留。抑或轻啜一杯清茶,独自莫名地发呆,让思绪在这宁静的氛围中自由飘荡。在这大都市里难以寻觅的闲静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我在酒精的作用下,我摇摇晃晃回到民宿,身心彻底放松,感受着这份独特的愉悦。
在这里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想,掏空意识,汇入南来北往的人流。在斑斓的街灯里漫步,感受着古城的温度。脚下的石板路,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街边的店铺,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此时此刻,多少美妙的时光在潜意识里悄然流动,让人陶醉,让人留恋。
鳞次栉比的屋宇楼坊,是各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巧妙融合。依山体势,错落有致,各领风骚。那恣肆张扬又锋芒毕露的翘檐斗拱,在挑破青天,逼视苍穹,展现出纳西人的壮志豪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在这流动的意识中,纳西人永远都不会局限在现有的层面上。他们不断地汲取着外界的精华,同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与特色。正是这种开放与坚守的完美结合,让丽江古城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神秘。
四
每天晚上我都会漫步在古城商业街,那是一种享受。商业街古朴典雅,幽静如长卷展现。纳西民居错落有致,依次排列,似岁月沉淀诉说。这一隅,藏着历史的韵味,让心灵沉浸,在宁静中感受岁月悠悠,诗意与美好在此间悄然流淌。
清清的溪流欢快地穿城过巷,似灵动的音符,奏响着古城的旋律。一座座小桥如彩虹般横跨在小溪之上,连接着此岸与彼岸的故事。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曳生姿,那是大自然轻柔的笔触,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柔美。
古城中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晶亮闪光的各式铜器,散发岁月光泽,似在诉说往昔。绫罗绸缎、精巧饰品,无不诱人。花样翻新、款式新颖的各色皮革时装,展现着时尚与传统的交融。擅长经营买卖的纳西妇女们,沉着地与游客讨价还价,她们自信的笑容里,一桩桩生意圆满达成。
丽江古城居民家家爱种植花草小树木,花卉争艳。那“满园春色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画面,尽显生活美好温馨。正因这般热爱,古城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之誉。花与城相融,诗意流淌,令人陶醉。
当夜幕降临,古城灯火璀璨,将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古桥都映照得如梦如幻。水波在灯光下泛着迷人的光泽,潺潺流淌,好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古道上,人群熙攘,脚步声、笑语声交织在一起,热闹而不喧嚣。水车悠然转动,那古老的节奏,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
早就听闻丽江的风情万种,心驰神往许久。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然后把钱花完再回到自己待腻的地方。可来到丽江,我却觉得这种说法太过偏颇。
地球上人口聚集处皆有新旧之别,丽江亦然。新城因地震而起,古城却无震痕。踏入其间,建筑与原有结构完好,岁月悠悠,其风韵不减。古城宛如时光的珍藏,静静诉说着往昔,让人心生眷恋,沉醉在这古老而美好的韵味之中。
五
这座古城,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没有摩天大楼的高耸入云,有的只是古朴的建筑、狭窄的街道和那悠悠流淌的岁月之河。在中国,像这样的古城多如繁星,为何唯独它能昭然出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着实令人深思不已。真不知与之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是否也有如此的境遇?
行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你能听到过往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那悠悠的马铃声。曾经,马帮们带着希望与梦想,驮着沉甸甸的货物,迈着凝重的步伐,踏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谋求之路。岁月的车轮无情地转动,曾经的辉煌或许已经渐渐远去,但那留在古道上光溜凹凸的五花石块,却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是马帮们的艰辛,是他们用汗水和努力铸就的历史。
纳西人不会忘记这段历史,每一位来到古城的人也不会忘记。古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纳西人的坚韧与不屈。
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古城或许不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贸易枢纽,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却永远不会消逝。纳西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勇气,在不断流动更新的意识理念里,继往开来。他们努力保护着古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着新的发展道路。
在纳西古城,我看到坚韧的纳西人。我相信,他们定会开辟全新“丝绸之路”。不再是有形贸易,而是无形的文化传承交流。他们将魅力散播,让世界领略古城的历史文化,感受其温暖包容,让这条“路”熠熠生辉。
当夜幕降临,古城的灯火依次亮起,照亮了街头巷尾。那温暖的光芒,它在告诉世人,这座古城虽然历经风雨,但它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它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
2024年10月2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 这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宁静的小巷以及清澈见底的溪流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 古城内的木结构房屋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间透露出浓郁的纳西族特色。
- 漫步在古城内,可以看到很多售卖当地手工艺品的小店和茶馆,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氛围。
- 当夜幕降临后,整个古城被暖黄色灯光照耀得格外温馨浪漫;此时走在街头,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笛声或是轻柔吉他伴奏下的民谣歌曲。
- 在这样一片古老而又静谧的土地上,每一块石头似乎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等待着旅人去发掘。好文章,祝好国庆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