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老郑的生活方式(散文)

精品 【晓荷•奖】老郑的生活方式(散文)


作者:江南小溪 举人,572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5发表时间:2024-10-02 11:00:35


   穿上一套笔挺的西服,系好深蓝色的蝴蝶结,再在胸口口袋上,插上一块精致的花边手帕……等这一切忙消停后,老郑这才背起萨克斯包,兴冲冲地走出家门。出了家门,他既不打车也不骑车,而是慢悠悠地步行两公里,来到一处街心公园,和同伴们汇合,在幽静的角落里练奏萨克斯管,这一练就是一个上午。学习萨克斯管,已成为老郑退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除非下雨,他每天上午都要去街心公园坐坐。老郑爱上萨克斯已有8年之余,原先他是个音盲,什么乐器都不会,只是因为当初体检,医生说他肺功能下降,建议他学一样吹奏乐器来改善肺功能,于是他学上了萨克斯管。
   老郑,全名叫郑博平。其实,我应该称他郑老,因为他今年已经81周岁了,比我整整大了一圈。但他不爱听,却喜欢大家称他小郑,好显自己年轻。我不好意思这样称呼他,于是就来了个折衷,叫他老郑,他倒也认可。
   我是在疫情刚结束时,在一次“居民文艺”汇演上认识老郑的,他吹奏萨克斯管,我吹奏陶笛。他不与我同一个小区,却同属一个居委会。那次居民文艺汇演,老郑吹奏的一曲外国名曲“茉莉花”,悠扬动听,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们互相介绍认识了。久而久之,我叹服他娴熟的演奏技艺同时,也惊异他每一次出门,从头到脚都要将自己包装得那么光鲜,这是为什么?他淡然一笑:没办法,从小就这样,几十年了,都已养成了习惯,想改也难。我本以为他一个人是如此打扮,打听下来,他说他们吹萨克斯管的六位老者都这样,我顿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老郑不但注重外表形象,而且在吃上也比较讲究,喜欢吃三明治、法式牛排,喝自煮咖啡,家里有现成的三明治炉、烤箱、搅拌机等,用起来非常方便。每天除了去公园练习萨克斯管外,在家就是喜欢摆弄他的留声机和老唱片。据他介绍,他那喇叭花式的留声机,和几十张胶质唱片,都是他父亲留下的,文革期间曾经被一群红卫兵,当作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扔进垃圾箱里,他是半夜三更冒着被抓危险,再从垃圾箱拣回来的。每天下午小憩一下后,他会煮上一壶咖啡,坐在摇椅上,打开留声机,听上几首古典乐曲,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
  
   二
   “书香门第”小区某号102室,是老郑的家,我曾经去过几次。可能是他一个人居住的原因,我发现他的一居室内,物件的摆放显得很不协调,譬如一些书籍和电器,随意放在桌上和地上,而衣柜里的西服夹克等衣服,却整整齐齐地挂着。他跟我解释,之所以将书籍和电器随意放在桌上,是因为用起来方便,尤其是书籍,搁在衣柜顶上要找半天。我这才明白,原来老郑不仅喜欢听音乐,而且也喜欢看书,主要是音乐和历史方面的书籍。
   有一次,我忽然在他卧室橱窗里,发现一只站着的针灸人模,身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人体的各个穴位,于是我不解地问他,他微笑着说,这是他前几年练习扎针灸用的。他不仅学针灸,而且学习了推拿,主要是当时为了更好地伺候生病的老伴,并且顺便拿了个上海中医大学成人本科文凭。
   在退休之前,老郑就是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生,而且是中国纺织机械厂的高级工程师。据悉,他在厂里工作40多年,凭着精湛的技术,曾经为厂里搞出了很多技术革新项目,得过不少奖。为了证明他不是在吹牛,他还特地从老式的樟木箱里,取出一卷卷奖状给我看。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精湛的机械技术,在退休后,他仍被浙江宁波一家外企公司高薪聘用,一直做到他老伴因病需要人照顾,他才辞职回家。
   老郑的老伴身体一直不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之后,腰椎椎间盘突出和骨关节病又缠上了她,生活逐渐不能自理。起初,外嫁的女儿还能帮上忙,经常回家照料母亲,可随着工作家务事一多,周转不过来,老伴又不喜欢请钟点工,老郑只能打道回府。对于一般人而言,回家无非干些家常事,可老郑不一样,除了日常家务外,他还跟社区医院的医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针灸和推拿。之后,他原单位同事,建议他参加上海中医大学成人本科学习,他觉得主意不错,于是就报了名,通过3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顺利取得了针灸专业文凭,他取得针灸成人本科文凭时,正满70岁。有人逗他:都一把年纪了,还学习个啥?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他一本正经地说: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我学中医又不是为了显摆,主要是活学活用,给予老伴一点帮助,并且了解一下中医文化,中医学博大精深,你不了解点怎么行?
   也确实如老郑所说,正因为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医文化,他在给老伴的家庭针灸和推拿,得心应手,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也因为老伴有了他这位家庭医生,基本上用不着上社区医院,进行针灸推拿,腰椎椎间突出和骨关节病,日趋渐好。然而,遗憾的是,老郑的老伴,最终还是因糖尿病并发症,引起大面积脑出血,抢救无效不幸离他而去。
   老郑学中医,不但用在了自己老伴身上,也用在了为小区居民义务服务这地方。听居委会主任介绍,居委会组织每月两次的为民服务,老郑从未缺席过。他负责的推拿针灸这一块,每到服务日,他这边等候的居民最多,说好提供义务服务两小时,往往要用到3个小时才能结束。居委会组织为民服务,每次都要统计被服务过的人数,据居委会电子报表统计,老郑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3年内,无偿为67位老人,提供了538次针灸推拿服务。现在的每月的1号和16号,老郑仍然坚持参加这项为民服务。
  
   三
   老郑的生活方式,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老克勒”,这也许只有上海人能理解的词。“老克勒”,是上海人对一群衣着讲究、追求精致生活中老年人的形容词,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舶来品”,最早是指钻石的重量“克拉”,过去,3克拉的钻石是很稀少和很昂贵的。在首饰店里,只要出现3克拉的钻石,职员们都会赞叹不已,会说这个“老克拉”好。在这儿,“老克拉”就象征着高级,像3克拉钻石那样,生活多姿多彩。久而久之,“老克拉”在上海话里,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老克勒”。
   “老克勒”在过去,往往跟背景或环境有关,要么家庭比较富裕,要么自己长期处于这个圈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但现在这种格局逐渐被打破,即便你没有钱,只要愿意,也可以追逐“老克勒”的生活。在上海一些繁华地段,我常常看见一些中老年人穿着风衣、戴着礼帽,脚登传统皮鞋在四处游逛。有的人嘴上还衔着一只空烟斗,傲慢地朝天空望着,令人忍俊不禁。我知道这些人,是在刻意模仿旧上海有钱人的生活,追逐一种西方生活模式。然而,模仿毕竟是模仿,就像有些人模仿杰克逊的鬼步舞,模仿得再像,也达不到杰克逊的那种鬼步神韵。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与老郑交流过。他告诉我,如果单单是靠模仿,那算不上是“老克勒”,真正的“老克勒”,是要有内在的东西。他说的内在的东西,不仅是指文化而且是指文明。文明不分东方西方,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的素养。
   说到文明,老郑确实具备这方面的素养,我跟他交往至今,有几件事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他与左右邻里关系处理得很好,从未有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与人发生争吵。譬如他住在底楼,带有一个小小的天井,经常成为楼上高空抛垃圾的地方,甚至扔的垃圾,将他种植的花卉砸坏。然而,他只是在电梯里个提醒告示,从未向物业公司投诉过,也从未上门交涉。我问他为啥?他说,算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在一个楼里住着,再说又不是什么大事,但能容忍且容人。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至今已有5个年头,在“书香门第”小区志愿者印象里,老郑是其中执行垃圾分类最卖力的一个。他从不将垃圾混杂倒,干湿有毒垃圾,每次都分得一清两楚,每次倒完垃圾,还不忘向执勤的志愿者道声谢,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让这些志愿者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注重生活上的细节,是老郑一贯的作风。譬如只要出远门,他都会带上一个折叠凳子。我起初并不知道他有这么个习惯,直到有一次折叠凳坏了,他托我在淘宝网上买一个新的,我这才知道他的用途。他说,他主要是为了乘地铁时不打扰别人,自己找一个空间坐着。对此,我很不理解,说:地铁车厢里都有照顾专座,你年纪都这么大了,人家让你坐也是应该的呀!他笑笑说:人家让座给你,你好意思坐吗?这些让座的人当中,有不少都是年轻的上班族,他们工作很辛苦,累了一天,靠在座椅上打个瞌睡,放松一下不应该吗?我们又不上班,不能倚老卖老,老找人家麻烦。
   或许生活上的细节,还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但不注重细节的人,再优秀也不会优秀到哪儿。老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自觉自律素养,令我感动,也令我深思。我突然觉得上海“老克勒”,在释义上,不光是指衣着光鲜、生活精致,而且是指要具有内在的精神财富,这才能配得上“老克勒”的称号,这方面,老郑无疑是不少上海“老克勒”的榜样。
  

共 34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郑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性的人物。他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从学习萨克斯管到对饮食、生活品质的讲究,展现出他对生活积极且精致的态度。尽管已过古稀之年,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无论是学习针灸推拿,还是参加上海中医大学的成人本科学习,都体现出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他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哲学,不为外界的看法所左右。在老伴生病期间,他学以致用,不仅照顾好了老伴,还将中医知识用于为小区居民的义务服务,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他在邻里关系中的包容、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执行以及在公共场合注重细节等行为,都反映出他极高的文明素养。老郑让我们重新认识了 “老克勒” 这个概念,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衣着光鲜、生活精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文化与文明素养。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追求这种内外兼修的境界,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都能以积极、包容、自律的态度对待生活,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感谢赐稿晓荷。力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02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2 11:08:49
  这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老郑这一形象。从他对萨克斯管的热爱到精致的生活方式,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他在退休后不断学习新知识,无论是中医还是历史音乐方面的书籍,展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对待家庭、邻里和社会公益方面,老郑更是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他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真正的 “老克勒” 内涵,既有外在的精致讲究,又有内在的文明素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2 14:12:51
  多谢汪师哥的精心编辑,祝节日愉快!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02 11:24:45
  老郑是一位热爱生活、追求精致、积极学习、乐于助人的退休老人。他不仅注重个人形象和生活品质,还通过学习中医知识帮助他人,展现了“老克勒”精神的内在素养。好感人的作品,为老师点赞,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2 14:13:39
  多谢老师的光临与留评,祝节日愉快!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2 13:09:21
  老郑退休生活丰富,虽年逾古稀仍热爱学习新鲜事物。他活到老学到老,学中医照顾老伴、服务小区。在邻里相处中展现出文明素养。他重新诠释“老克勒”,激励我们无论年龄都要积极、包容、自律,为他人和社会贡献。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2 14:14:42
  多谢老师的光临,并留下宝贵的点评。
4 楼        文友:何叶        2024-10-02 20:21:11
  恭喜精品!恭喜拿下征文第一精!期待后期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3 07:52:51
  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2 20:54:16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5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3 07:53:12
  谢谢老师!
6 楼        文友:王凤军        2024-10-02 21:28:37
  文章写得真好,平淡的叙述却让人读后很感动。喜欢这样的文,感谢老师的分享!期待老师更多优秀作品!恭喜佳作获得精品!
回复6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3 07:53:59
  多谢您的光临,并留下美好的评语。
7 楼        文友:麦玲        2024-10-02 21:36:29
  学习精品佳作!文章来源于生活,朴实无华读后很温暖。精品点赞!
回复7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3 07:54:39
  多谢您的光临,并留下美好的评语。
8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3 22:19:44
  恭喜精品!
回复8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4 07:31:11
  谢谢!
9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4 08:23:06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节日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4 11:00:04
  谢谢老师!
10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10-05 22:41:23
  拜读江南老师写的佳作。在文章中江南老师深刻的刻画了老郑这一形象人物。老郑的生活在退休以后变得似乎更加丰富多彩了,他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学习了中医,学习了音乐,学习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 在当今社会,老郑这样喜欢学习的人就是可谓“五毒俱全”的人。多学才能受益,才能在生活中涌献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才艺。这不仅仅是文章中老郑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更是作者所涵盖自身的修养的一种境界。
张娟
回复10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6 09:18:21
  谢谢老师的光临,并留下美好的评语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