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名垂千古,唐代“三李”(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名垂千古,唐代“三李”(随笔) ——随笔-首发


作者:冠景华庭 布衣,29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1发表时间:2024-10-05 20:41:26

【星月】名垂千古,唐代“三李”(随笔)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而在群星荟萃才华横溢的诗人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极具影响力的当属浪漫主义流派的唐代“三李”,盛唐的诗仙李白,中唐的李贺和晚唐的李商隐。
   李白(701年-706年)四川江油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行文浪漫潇洒,达到了内容和艺术的完美统一,具有“落笔经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诗歌感情充沛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李白诗作以气势磅礴、惊世骇俗、精妙绝伦著称。诗歌《蜀道难》就可见一斑。开篇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点题。接着从历史角度自秦入蜀为线索展示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塞通人烟。”西蜀与中原不能沟通往来,只因只有飞鸟可以飞越“峨眉巅”。诗人展开想象结合传说现实历史融为一体,在描写山巅之高峻时,则曰“上有天龙回日之标”;在描写道路之险峻时,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描绘了五丁开山的艰辛和人行栈道,俯视万丈深渊,令人头晕目眩的骇人景观。
   “黄鹤之飞”“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道弯,”何等艰险!“扪参历井仰肋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人行栈道手可摘星辰,仰头屏息,以手抚胸,惊恐地坐在地上感叹。,欲问西游何时归,山岩陡峭难以攀。接着以悲鸟号古木,“盘旋绕林间”,“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渲染“使人听此凋朱颜”的蜀道难,难以上青天。接着描绘了山高离天不足尺,枯松倒挂绝壁,飞瀑喧嚣,石相击,旋涡转如雷轰鸣。剑阁高峻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悍匪豺狼栖息之地,“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来者不如早回家。最后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令人惊叹不已毛骨束然。唐代诗人贺知章读后,称叹数四,认为此诗绝非凡人所作,称李白为“谪仙”。
   李白的《把酒问月》,却又是别有一番风味。“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人把盏独斟,仰望星空浮想联翩,人不能攀月,但月却能与人同行。“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皎月如飞镜般照临朱红色的宫阙,在浓厚的云烟散尽后发出清辉,但见月亮夜晚从海上升起,又是否会在拂晓时向云间隐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白兔在月宫年复一年的捣药,嫦娥在月宫孤独一人居住与谁为邻呢?彰显了诗人的愁怅和怜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现今的人不能看到古时的月,而现今的月却曾照射过古时的人。古人今人如流水般逝去,共同看过同一轮明月都是如此。此时的李白观月思人,怀念逝去的先人,他是否能够想到后人观月也会思念这位伟大的诗仙呢?“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开篇从酒到月,结尾从月到酒,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从空间到时间,从宇宙到人间,意域浩渺,想象深邃,挥洒自如,让读者不仅看到了月亮的皎洁明媚,还看到了诗人孤独脱尘豪放不羁栩栩如生的形象。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790-816年)字长吉,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代表者。他的诗歌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报负的追求,对当时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应。他喜欢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的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惝恍迷离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伤感情怀。其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由于呕心沥血,致力于诗作,身心交瘁27岁就英年早逝。被叹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苏小小墓》唐.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是六朝时南齐钱塘(今浙江杭州)著名的歌妓,举止端庄,风度翩翩,且聪颖敏慧出口成章皆成佳句。一时间公卿权贵争奔之门下,然而她性命短暂,仅活了二十岁,就离开了人世。死后葬于钱塘江畔的西陵之下。此诗是李贺联想苏小小生前其人,和死后之鬼所写的,既是写鬼又是写人的诗篇。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前四句直接刻画苏小小的形象。一二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像她含泪的眼睛。让人通过她的眼睛想象她全人之美;再是表现她的心境,兰花美,戴露更美。“幽”字给人冷气森森之感,照应题中的“墓”字。幽冥世界的苏小小,没有欢乐,只有忧怨。苏小小生前的“结同心”化为泡影,坟上凄迷如烟的野草花不堪剪来相赠。中间六句是苏小小鬼魂的穿着服饰、使用的物品。芊芊绿草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是她的伞盖,拂拂春风是她的飘飘衣袂,流水叮咚是她的环佩声响。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如今还在夕阳下等待她去“西陵松柏下”的幽会。一个“待”字加重了气氛的凄凉。车儿依旧,却只能空相等待,再也不能乘坐它去西陵下实现她“结同心”的愿望了。
   物是人非,触景伤情,徒增哀怨而已。幽冷的暗淡烛火徒费光彩,西陵下冷风凄雨烘托了人物孤寂幽怨的心境。诗歌意味绵长,思绪徘徊,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李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都是浪漫主义流派的诗人,但其诗风却又有明显的不同。李贺的诗歌豪放奔放,诗句间五味杂陈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慷慨激昂;而李商隐的诗作则以细腻含蓄著称,多写离别伤感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各有各的独特之处。实际上李贺的诗歌对于李商隐的诗风却产生生了极大的影响。李商隐的诗歌中很多内容都是在余光中所见,就是给人余而未尽的感觉。这其实源于李贺的笔法。李贺在写诗时往往会留下一个意境和感情让读者思考延伸品味,而非在结题时一语道破。这种余韵的美学对李商隐产生了深刻的熏陶和吸引,因此也时常运用这种手法使得诗歌余味无穷荡气回肠。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诗句美妙绝伦追忆了昨夜欢会的温馨场面,又联想到今天无飞翼而不能至心灵却能感应想通悲喜之情,十分动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813-858年)
   离别相思,相见无期,吐露了忠贞不渝的相思恩爱之情。
   如果说李白对于韩愈、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历代诗人文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力,那么李贺、李商隐同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传承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共 26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唐诗,如璀璨星河中最耀眼的明珠,而 “三李”—— 李白、李贺、李商隐,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唐诗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李白,盛唐的诗仙,以其雄奇飘逸的诗风、磅礴的气势和对祖国山河的深情赞美,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代表。从《蜀道难》的惊心动魄到《把酒问月》的深邃浩渺,他的作品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成就和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李贺,中唐的鬼才,在神话与鬼魅的世界中驰骋,以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对理想的追求。《苏小小墓》既写鬼又写人,营造出惝恍迷离的艺术境界,让人沉浸在那悠长的哀怨之中。李商隐,晚唐的诗人,以细腻含蓄的笔触书写离别伤感之情。他受李贺笔法的影响,诗歌余味无穷,如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等诗句,动人心弦。“三李” 虽处于不同时代,却共同铸就了唐诗浪漫主义的辉煌。他们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激励着后人在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我们一同走进 “三李” 的诗歌世界,感受那穿越时空的魅力。【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4-10-05 20:43:23
  抓住富有特色的名篇解析,思路不错,只是这三个人物太伟大,读来感觉内容再丰富一些,效果会更好。
回复1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4-10-06 11:21:32
  谢谢老社长深夜采编,编按精彩独到醒人,辛苦了!这是我的读书笔记,本来还想对李商隐的诗作再作分析,考虑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人都忙,很少有人会耐着性子浏览长文,怕出力不讨好,惹人烦,呵呵...于是刹住车,让读者去探究吧。
2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4-10-06 11:25:08
  再次谢谢快乐老师,实在太辛苦啦!保重身体!健康第一。
3 楼        文友:童怀钰        2024-10-06 21:51:27
  三李的浪漫情怀,都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李白的浪漫中带着豪放,李贺的浪漫中带着奇谲,李商隐的浪漫中带着忧伤。他们打开了浪漫的维度,让世人知道了浪漫的各种可能性,真是魅力无穷。
回复3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4-10-07 10:04:11
  谢谢文友精准点评和关注!秋天快乐!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10-14 07:43:54
  欣赏老师的精彩诗歌,感谢老师支持星月。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4-11-05 09:33:10
  谢谢彩蝶老师热情鼓励,祝福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