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难忘儿时偷瓜趣(散文)

编辑推荐 【云水】难忘儿时偷瓜趣(散文)


作者:赵登武 白丁,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4发表时间:2024-10-10 09:53:49
摘要:孙子饱餐之后,望着我手里还有大半的瓜没有吃,就问我怎么不吃啊,我说没有爷爷小时候偷的瓜甜,孙子一脸懵懂的看着我,我真想孙子能懂。

远房亲戚周日送来一袋精心挑选的自家栽种的西瓜,孙子迫不及待要吃,拗不过小孩,于是一家人坐下来吃西瓜。深秋时节西瓜也算稀罕水果,可是吃起来再也体会不到儿时吃瓜的甜味。望着孙子近乎狼狈的吃相,我的思绪飘飞到了童年。
   我的童年生活在那个贫困的时代,那时还没有分产到户,大家都在一个生产队,队里集体种地,基本都是冬季种麦,夏季栽稻。但是生产队有一块地例外,四周都是水沟,可能生产队长看中这块地的特殊优势,竟然种瓜了,主要是种西瓜。从开始望见瓜秧开始,我们那些小伙伴就天天盼它快快长大成我们的猎物。
   家里没钱买西瓜,我们自然就只能“偷”了。当然,既然是偷,那就不可能是光明正大的行为,所以,此类事情通常都是瞒着父母和老师的,否则,事情败露,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父母知道后,轻则会教育一通,重则会被罚,饿其体肤,或者是吃柳条羹,使其皮肉受苦。如果老师知道后,不是写书面检查,在班务或者是全校会上低着头念,就是被罚抄课文,或者是被罚晚回家和做不知多少天的值日。为此,行动之前攻守同盟还是要定的。有时为了坚定信念,相互之间的发誓赌咒也是有的。即便如此,事情还是不断的被暴露,被罚者也是经常有的。看瓜的老田头是队里公认的厉害老头,我们小孩都很怕他,所以没有偷之前,心里就发怵,可是经不住西瓜的诱惑,决定铤而走险,为了壮胆,我们把毛主席语录改成了偷瓜的口号:“下定决心去偷瓜,不怕牺牲向里爬,排除万难偷到手,争取胜利扛回家。”我清楚记得我们的第一次偷瓜,平时我就是孩子王,所以我一提出想法他们都踊跃响应,甚至有同甘共苦的情感了。
   时值中午,我们蛰伏在瓜地旁边的玉米地里,瓜地离玉米地不远,只相隔一条排碱渠,渠里有不深的积水,是一条灌溉用的小农渠,挨着农渠旁边就是生产队唯一一块西瓜地了。那是五月中旬的一天,西瓜还未成熟的季节。等待一会功夫,眼看着老田头进入瓜舍,我一声令下,大家一起冲进瓜地,一会儿功夫,我的袋子就满了(也就六七个瓜),我正准备叫他们走的时候,忽然听到狗叫声,紧接着我就喊了声:“赶紧跑!狗来了!”听到喊声,我麻利地背起袋子就朝回跑,忙乱中,不少人都跳进了排碱渠里,渠水没过腿弯,冰凉。好歹那狗追到渠边,一边狂叫着,一边在河道上来回跑着,却一直没有下水来。慌乱中,两个年龄最小的伙伴怎么也爬不上岸,正在着急时,老田头也追来了,我们只能保自己了,不敢再营救他们,一哄而散了,可怜那两个小伙伴还是被抓住了,一番“审讯”最后把我们几个都供出去了,最终我们几家被生产队扣了公分,当然我们也免不了大人的一顿毒打。
   有了那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我们收敛了几天,但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一个人的爱好和追求不会轻易被挫折就轻易改变的,不过我们总结了教训,首先精兵简政,偷瓜的队伍规模不能庞大,容易暴露目标,于是就把几个年龄小的踢出我们的队伍,其次把明偷换成了暗偷、智偷,偷瓜时间也有白天换成夜晚,为了不让家长看到我们衣服脏,我们都清一色裸体,抹上黑淤泥真和夜色没有差别了。我们都是在河边长大的孩子,夏天基本上就是在水中生活的,所以水性特别好,所以安全系数很大。
   我们选好日期,乘着夜色,我们不动声响来到了西瓜对岸的河边,几个人都抹上黑淤泥,悄悄地滑入河中,轻易就游到瓜地边。
   八月的夏天,蚊虫很多,不时滋扰着我们,有人被瓜地边的毛辣虫辣着了,发出轻轻的呻吟声,但是为了偷瓜这个大事,只能忍着。
   我们用“蛐蛐”叫声做暗号,慢慢爬上岸,匍匐爬进瓜地。老田头的手电筒的灯光在我们上面不停扫晃,我们深深记住上次的教训,所以只能慢慢等待,老田头来巡视时,我们更是纹丝不动,终于等了好久时间,老田头回瓜舍了,我们记住大人们经常说的话“乡下人不识货,专拣大的摸”,各人靠手的触摸,都是摘下大的西瓜,然后再滑入水中游回岸边,最后大功告成,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当然偷的瓜有生有熟,不过吃起来都是那样甜,我们饱餐一顿之后,每个人才溜回家。这样的经验一直延续了好多年,成功率居然很高。
   第二年开始土地承包了,偷瓜的事情也渐渐地少了,读初中之后,我开始离开家乡,工作之后就一直住在城里,后来成家有了孩子,吃瓜都是在市场上买的。不知是年龄原因还是口味发生变化,总觉得没有小时候自己偷到的瓜甜,所以很少吃瓜,偶尔只能在记忆中体会儿时吃瓜的乐趣了。
   十年前,我们因为靠近城区,县城大力招商引资,我们家乡被划为经济开发区,早已拆迁了,我曾经带着家人回到老家,可是家乡面目全非,一片片农田上矗立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我们那里的相邻都到厂里去打工,没有农田可种,更不谈说种西瓜了,然而那片土地上曾经的西瓜以及偷瓜的经历,将永远铭记在我的灵魂深处。不过,以后的日子里,当老熟人见面闲聊时,时不时还会提起当年一起偷瓜的事情,换来一阵阵的笑声。
   孙子饱餐之后,望着我手里还有大半块瓜没有吃,就问我怎么不吃啊,我说没有爷爷小时候吃的瓜甜,孙子一脸懵懂地看着我,我真想孙子能懂。
   可惜孙子真的不懂。
  

共 20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偷瓜的回忆性散文。文中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偷瓜的经历。童年生活在贫困时代,生产队有块特殊的瓜地,作者和小伙伴们因没钱买瓜便去偷。第一次偷瓜在中午,被狗追得慌乱逃窜,两个小伙伴被抓后供出其他人,大家都被生产队扣了公分还挨了大人打。有了教训后他们总结经验,精简队伍、改在夜晚偷,抹上黑淤泥伪装,最终成功偷到瓜且饱餐一顿。后来土地承包,偷瓜的事少了,作者长大后住在城里,觉得买的瓜没有小时候偷的甜。家乡被划为经济开发区拆迁后,曾经的瓜地变成厂房,但偷瓜的经历却铭记在灵魂深处。通过偷瓜的回忆,反映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以及对过去岁月和家乡的深深眷恋,即使时光流转、家乡巨变,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珍贵。文章情感饱满,画面感强,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0-10 09:56:23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打动人心。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童年故事,更增添了文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0-10 09:59:03
  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的深深眷恋之情。无论是对偷瓜时紧张刺激的回味,还是对瓜的甜味的怀念,都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份纯真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即使家乡面目全非,那些回忆依然铭记在灵魂深处。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充满童趣和回忆的画卷。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赵登武        2024-10-10 17:51:26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10 19:31:33
  '这是一篇生动形象,灵动有趣的美文。作者用动人幽默的笔触,书写了童年和小伙伴们偷瓜的趣事,让人忍俊不禁,乐不可支。投稿也需要技巧,也是一个和看瓜人斗智斗勇的过程,需要相互密切合作,甚至还涂上黑泥巴,成为保护色。偷瓜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吃一堑长一智,最终偷瓜成功。文章衔接过度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富有感染力,让人身临其境。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支持,祝秋安笔丰,生活愉快。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乡笛        2024-10-10 20:17:15
  文章通俗朴实,情感饱满动人,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耐品耐读。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10 23:51:22
  纠正三楼留言:
   “偷瓜”也需要技巧,不是“投稿”,三句话不离本行,不好意思哈。
淡淡的云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