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爱心】我和凤翔有关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爱心】我和凤翔有关的故事(散文)


作者:小罗先生 童生,65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3发表时间:2024-10-12 09:49:32
摘要:凤翔县的发展非常好,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公路宽阔平整,高楼大厦林立,企业和公司红红火火。

【丁香·爱心】我和凤翔有关的故事(散文)
   我小的时候,宝鸡市管辖区域还是两区十县。
   稍微懂些事了,听说离我出生的宝鸡县石羊庙乡王家崖村最近的外县叫凤~翔(翔字方言发音qiang)。我想,怎么叫凤qiang呢,这个名字好奇怪啊?长大些认识字了,才发现这个名字真好听,凤翔,凤翔,凤凰飞翔!
   小时候据说凤翔有个人叫“改改”,不知道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形容一个人做事差点意思时,总说这个人ri得像“改改”。听起来半是嘲讽,半是戏谑的意思。究竟这个凤翔叫“改改”的人是男是女,是怎么样的一种形象,有怎么样的故事,我是一点也不清楚,脑海的记忆里空洞的只有这样一个名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她的故事,最后资料上说:近年来很多人发现,其实张改改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是人们误解了她,并引发了一场"凤翔改改"是"愚笨"还是"诚信"的争论。
   从坝上过去到了坝头,就是千河镇产东和产西村。顺着宝冯公路的坡上去,那个村子叫“付家涧”,老人们称呼着“付啊涧”。方言一说出来,我总和“福建”这个省联系在一起,觉得这个名字好记,洋气。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村子属于凤翔县长青镇,是离王家崖最近的凤翔县的村子。现在走到这个地方,路边有个很大的牌子,写着“凤翔”,告诉我们过了这个牌子,就到了凤翔。
   小时候一到腊月年跟,爸就把我引上去陈村跟集。要么过了坝搭个班车,要么我们爷父两个骑自行车。到陈村的路似乎不远,但也不近。要是骑着自行车上那个大坡的话,坡又长又陡,骑肯定不上去,到坡跟下得推着车子走。上了坡到了陈村,人多得脚尖踩脚后跟。爸把我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把蛇皮袋子塞给我,一头就钻进了集里,过了一大会,洋芋、大葱、蒜苔、辣子、菜花、粉条、等等一样菜一样菜提出来,让我装进蛇皮袋。到了吃饭的时候,把菜绑在自行车上,引着我往吃食摊摊上走。爸总是爱吃陈村的羊肉泡,大碗里装入粉条、馍馍,羊肉,蒜苗等,一大勺浓汤浇到碗里端过来,再给几瓣糖蒜,碗里调上油辣子和醋,热气冒上来便把深冬的寒意深深的压住了。我吃了一次,羊肉的膻气实在难以接受,后来就再不吃了。就去吃水煎包,面皮,饸络,醪糟,油糕,凉粉,锅盔,麻糖等等。羊肉的膻气倒是没有爸挡住,那些年去跟集,爸吃了一碗又一碗陈村的羊肉泡。后来我也知道了,陈村是属于凤翔县管的。
   大姨的大孙子,也就是是大哥家的大儿子,大概比我早四年从石羊庙初中毕业,以全县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了“凤翔师范”,两年后毕业当了老师,端上了铁饭碗。那时候凤师是“中专”,初中优秀的学生考上了中专就有了正式工作,很了不起。妈给我说让我也好好念书,念出来考凤师,上中专,和大侄儿一样端个铁饭碗。那些年,这个神圣的学府“凤翔师范”,在我脑子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堂姐初中毕业后,门上有人来发电脑学校的招生简章。那些年学电脑是个时髦有前景的专业,凤翔县城便有人办了电脑学校。学校的招生简章印上了前一年毕业后分配去大城市的优秀学生的风采,看起来工作顺利,工资优厚,姐姐便让伯带着去报了名。偶尔听她周末回来给我们讲在学校的一些小故事,我便对那个遥远的县城有了联想。姐姐毕业后去学校收拾行李,是带着我去的。我第一次坐上班车进了凤翔县城,那个学校就在县城的中心,我却对县城的风貌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上初中的时候,年少懵懂的我们对交笔友很热衷。听广播时便记下了一个长青镇的同龄女生的名字,写信和她交了笔友。她学习比较好,和她的朋友还来过我家一趟,写得字非常漂亮,以后长大了便对她们家那个地方很留恋,她上的那个“紫荆中学”有了些印象。最后听说因为某企业的环境污染,那个地方的住户已经全部搬迁了。前几年有人在抖音上发了一张某年的毕业照,我突然想到了她,在毕业照下面留言问是否有人知道她,没想到有人回复了。不过时过境迁,二十多年前的笔友,早已和岁月一起放进了尘封的记忆之中。前些年路过了她们家的那个地方,满地是煤灰,空气也不好。搬走的搬走了,没搬得仍然还固执的住在那个地方。这又是我与凤翔有关的另一个小故事了。
   2016年的3月份,我已经住进虢镇城里四年了。我从原来的单位辞职以后,给山地车配好了全套的装备,便上了虢凤坡向凤翔县城骑去。那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去凤翔县城,没有导航,全凭自已的感觉骑着往前走。摸索着进了凤翔县城,找到了东湖,去看了凤翔三宝的一宝—东湖柳,品读了满园的苏东坡诗句,领略了东湖的风景。出了东湖又找到了周家大院,进去游览了一番,看了看这大户人家的景象。后来便兴致勃勃的一路看景,顺着原路回了虢镇。这是我第一次正正式式的去了凤翔县城,这个县城原来是这样繁华和漂亮。
   2017年的冬天,公司要求我们去凤翔县城拜访客户。我给业务员把区域划好后,便开着车导航到了柳林镇。一进柳林镇,酒香便顺着车窗飘了进来。空气里全是酒味,差点把人熏晕了。到了西凤酒厂门口,驻足了很久很久。这个在宝鸡,在陕西甚至在全国很有名的酒厂,就在这里。于宝鸡市来说,这是最有名的酒厂了,小时候电视里播放的西凤酒的广告“西凤酒,伴我龙族到永久!”陪伴了我童年很多时光。这凤翔三宝的另一宝,我又看到了,似乎也品到了!
   三年前,凤翔县已经撤县设区,变成了凤翔区了。这些年凤翔建机场的呼声很高,应该马上要开始建设了。5月份我们从陈村那一路上来,开车转到柳林镇西凤酒厂,又到了县城。感觉凤翔县的发展非常好,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公路宽阔平整,高楼大厦林立,企业和公司红红火火。虽然没有从小生长在这个地方,也对这个县城了解极其有限,但我想,在好的政策下,凤翔区的发展也会更上一层楼的!
   整理于2024.9.18
   (原创首发)

共 2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出了从小时候对与凤翔有关的小事情的回忆。 作者虽然没有出生在凤翔,但从小遇见和经历的有很多事情是和凤翔有关的。比如凤翔的发音:“凤~翔(翔字方言发音qiang)。我想,怎么叫凤qiang呢,这个名字好奇怪啊?”接下来又叙述了凤翔的名人“改改”的故事;以及陈村镇的年集,“小时候一到腊月年跟,爸就把我引上去陈村跟集”,描写了年集上的美食等风物;还有许多年以来非常著名的“凤翔师范”,培养出了很多的教育界的优秀人才;到了科技发展的个代,又描写了“堂姐”去县城上的电脑学校;青春时代的“笔友”的家和中学;有名的“凤翔三宝”中的两宝“东湖柳”、“西凤酒”。最后又写到了近两年凤翔县改区的发展前景。“2016年的3月份,我已经住进虢镇城里四年了。我从原来的单位辞职以后,给山地车配好了全套的装备,便上了虢凤坡向凤翔县城骑去。那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去凤翔县城,没有导航,全凭自已的感觉骑着往前走。摸索着进了凤翔县城,找到了东湖,去看了凤翔三宝的一宝—东湖柳,品读了满园的苏东坡诗句,领略了东湖的风景。出了东湖又找到了周家大院,进去游览了一番,看了看这大户人家的景象。后来便兴致勃勃的一路看景,顺着原路回了虢镇。这是我第一次正正式式的去了凤翔县城,这个县城原来是这样繁华和漂亮。”写的真好,作者叙述有条理,文笔流畅。精美的散文,欢迎大家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4-10-12 09:50:53
  作者由自已小时候对“凤翔”发音的好奇和疑惑,引出了全文。写得很好!
回复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12 09:53:31
  感谢闰土老师辛苦编辑。希望我的小故事能引起大家对大美凤翔的关注!
2 楼        文友:闰土        2024-10-12 09:51:53
  小故事,细回忆。凤翔区的故事和大力发展就在这些小故事里。为作者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12 09:53:47
  感谢闰土老师辛苦编辑。希望我的小故事能引起大家对大美凤翔的关注!
3 楼        文友:闰土        2024-10-12 17:39:26
  文章写的有声有色,写出了真情实感,处处打动人心。“小时候一到腊月年跟,爸就把我引上去陈村跟集。要么过了坝搭个班车,要么我们爷父两个骑自行车。到陈村的路似乎不远,但也不近。要是骑着自行车上那个大坡的话,坡又长又陡,骑肯定不上去,到坡跟下得推着车子走。上了坡到了陈村,人多得脚尖踩脚后跟。爸把我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把蛇皮袋子塞给我,一头就钻进了集里,”读后回味无穷。
4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10-14 18:40:18
  读文章中逛了一回风翔,凤翔县虽然离宝鸡不远,但去的次数很少,只知道有东湖,有名人“改改”还有佛教圣地灵山。小罗老师的文字接地气,耐读,有家乡的味道,拜读学习了,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14 18:52:19
  感谢段老师阅读,评论!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多看看远一些的风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