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云水·缘】仰望生活的光(小说)

精品 【云水·缘】仰望生活的光(小说)


作者:红鹤影 布衣,142.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4发表时间:2024-10-12 22:22:46
摘要:几个草根在澧城有缘相遇,他们像北极的企鹅抱团取暖,彼此之间互助互爱,偶尔也有矛盾,但逐光而行始终是他们荡气回肠的主旋律。爱恨情仇交织,千滋百味横流,从稚嫩到成熟,每一次心灵上的蜕变,都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华丽转身,这个世界因他们仰光追梦而精彩……

【云水·缘】仰望生活的光(小说) 前言
   澧城,即原来的大庸县城,现张家界市中心城区。许多感人很深的情谊、激情澎湃的励志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都在澧城不断上演。丰富多彩的生活,浓缩成了一杯美酒,使李总回味无穷。在阳光国际大酒店里,她让助手蒋小草放了一首歌:
   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
   等待在这雪山路漫长,听寒风呼啸依旧。
   一眼望不到边,风似刀割我的脸。
   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无言着苍茫的高原。
   还记得你答应过我,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那南归的候鸟飞得那么远。
   ……
   深情、悠扬、沧桑、粗犷的歌声拉开了主人公坎坷人生经历的序幕……
  
   一
   荷花机场离火车站南站很近,飞机起飞的轰鸣声特别大。幸好当地人都习惯了,秀秀(化名,下同)边想边起了床。她站在窗边见到屋外田野里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十分欢喜,便将紧闭的窗户推开,带着花香的清新空气立即跑进了屋子里。
   “想不到一个晚上,这里的油菜花全都开了,”苗苗在秀秀耳边嘀咕,“不知道老家的油菜花开得怎么样了?”
   “老家的油菜花应该早开了。”秀秀回道。
   俩人正聊着,一列火车缓缓进了站。不久,旅客们从站口鱼贯而出。站口正下方三角带的店铺能够生存,全靠旅客形成的顾客流。秀秀理发店也在其中。
   但是,这个时候的秀秀理发店里不会有什么人光顾,很少有人大清早就来理发。就连平时,秀秀的理发生意也很清淡。按理不该这样惨,三角带就在南站站口,而且背靠国营木材公司,向西通向邢家巷,向东毗连西溪坪,向北不远可进县城中心,攘来熙往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如此风水宝地,本该财源广进,但三角带属于郊区,相对偏僻,面积又不大,店铺数量屈指可数,而且零散。再者,表面看顾客好像不少,实际上并不多,大多是来去匆匆的旅客,真正定下心消费的顾客犹如凤毛麟角,所以秀秀的理发生意冷清自然在情理之中。
   趁着空闲时间,秀秀在屋里弄炉子里的煤球,准备烧水。苗苗就提着空水壶走到屋外,打算在水龙头上接水。秀秀见苗苗没有拿开水龙头的钥匙,于是急忙将钥匙从墙上取下来递给她,并观察她。苗苗年幼,又刚进城(城郊区),秀秀担心苗苗没有见过水龙头钥匙,不会使用。谁知冰雪聪明的苗苗将钥匙在水龙头上一插,并向右一扭,水“嗞——”的一声进了水壶里。
   秀秀见状喜道:“你啥时候学会的?”
   苗苗腼腆地回道:“我见你用过几次。”
   俩人正说话,水壶里的水很快就要满了,苗苗急忙关掉了水龙头。秀秀见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便把煤炉提到屋外继续生火。不多时,开始燃烧的煤球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苗苗好奇地问:“秀秀姐,你烧的是什么东西?”
   秀秀说:“是煤球,喏,对面那个棚子里的,就是。”
   苗苗顺着秀秀的指点望去,只见公路外小木棚子的土塔里摆放着煤堆和煤球,一根铁质造煤球工具靠在瓜菜的栅栏上。木棚后面就是油菜田。苗苗看看鲜艳的油菜花,又瞅瞅公路旁高耸的柏杨风景树,似曾相识,却又不同,不禁发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抽着香烟的小伙子从游戏厅里走了出来。那个游戏厅在秀秀理发店的左侧。只见这个小伙子顺着进县城中心的公路走着,无视秀秀姐妹俩的存在。秀秀认识他,他是当地信用社李主任的儿子,叫李飞。信用社离三角带很近,李飞很快就会到家。一想到这,秀秀就暗暗感叹人家的条件好,自己命苦,生在农村。
   当秀秀感慨时,苗苗已经回过神来。她见炉火正旺,急忙将水壶放在了炉子上。秀秀听到响动,看苗苗已经将水壶弄妥,于是说:“我去买菜,你看着家。”
   苗苗应着,走进屋里,将一枚光滑漂亮的小石子放进了柜台上的玻璃瓶里。秀秀将苗苗的举动看在眼里,但懒得理她,只当是小孩子玩耍。
   秀秀边走边望菜市场的方向,身影匆匆。若在平时,其实她用不着买菜。但是她家里只有蔬菜,没有荤菜。秀秀知道苗苗很少有机会吃荤腥的菜,便打算割点猪肉回来。
   菜市场在信用社斜对面的坎下,中间隔着公路。秀秀到了菜市场旁边,站在公路上向下张望,见市场里面人头攒动,肉摊却很少,看来肉类是俏货。
   秀秀急忙顺着下坎路,走到猪肉摊前低声说:“给我来半斤。”
   摊主听到这话,微微一笑,稍稍显得犹豫。
   秀秀的脸一热,改口说:“来一斤。”
   摊主依言,操刀对准猪肉块,一刀下去,麻利地割下一小条肉,将肉过称。眨眼间,摊主卖的猪腰条肉就到了秀秀的手上。临了,摊主不忘给秀秀搭点猪肉屑。摊主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是秀秀的心里很难受,脸涨得通红,扭头就走。
   当秀秀刚走到公路上时,一辆中巴车从她身前快速通过。那是城里开往沅古坪镇的车。按规定,这条线路每天有两趟班车,发车时间大概在上午八点和下午四点。秀秀望着远去的车,见车里挤满了旅客,乘车的辛苦味儿使她的鼻子一酸。
   车辆驶过,原本被车遮挡,又露出来的信用社进入了秀秀的眼里。那个信用社与木材公司比邻,是平顶,只有一层;紧闭的大门两侧有高高的院墙,墙色陈旧斑驳;入室的鹅卵石甬道上长着少许杂草,显得有些荒凉。见此情形,秀秀暗忖,老家的信用社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这里面的原因,说句实话,那个年代有几个人往信用社跑?缺钱的农民大多不敢借钱,怕还不起,存钱更是天方夜谭。有本事存钱的,通常是企业法人、木材商人、店主,以及农民中的个别能人,就是这些人,一年到头也跑不了几趟信用社。信用社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吸储任务,除了各行相互支援外,还上门服务,却收效甚微,信用社依旧门可罗雀。单位上的公子哥、小姐姐们可不管这些,照样活得潇洒。
   秀秀想罢,又沿着回理发店的公路匆匆忙忙往前走。老远,秀秀就看到苗苗在洗衣服。等秀秀走近,苗苗神色慌张地掩饰着什么,将盆子移开了许多。秀秀瞥了她一眼,没有在意,又见炉子的风门关了,显然是水烧好了,便进屋将肉挂在窗户的风钩上。她想要做饭,却犹豫了。近来天气接连阴,阳光金贵,昨晚洗的衣服还没有清洗,待会儿回来再做饭。秀秀如此想着,就一手拿起洗衣棒,一手提起衣桶,走到屋外。她将苗苗洗的衣服也放进了衣桶里面,之后,沿着公路朝西溪坪方向走去,苗苗赶紧跟着。
   公路两旁高高耸立的柏杨,像迎宾队伍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一个庞大的民兵方阵正喊着号子在公路上拉练。苗苗好奇地望着他们,因紧张不由自主地往秀秀身边靠了靠。秀秀知道苗苗久在深山,对大山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见她神情异样,顿生怜悯。
   民兵方阵渐行渐远,秀秀和苗苗走出百十来米,向右拐弯到了铁路桥下的洗衣池边。那里原来洗衣的地方是个洗衣凼,水源是清亮的山泉水。修铁路时保留了洗衣凼,建了一个涵洞。后来,不知道哪个单位做了好事,对天然的洗衣凼用水泥进行了修缮,洗衣凼就变成了漂亮的洗衣池。
   在洗衣池边,秀秀用棒子捶衣服,苗苗则一会儿看看在水中游动的鱼儿虾米,一会儿翻螃蟹,还不时捡贝壳和漂亮的小石子。
   秀秀边捶衣服,边问:“姐看你又聪明又勤快,怎么不喜欢读书?”
   苗苗爽快地说:“穷呗。”
   这句话一下子就戳到了秀秀的肺管子上,她何尝又不是因为穷而辍学,然后才跑到城郊开店。秀秀憋着气使劲捶衣服,气氛有些异样。
   远方一列火车又高吼着向南站开进,大地的地皮一直在震颤,密密层层起皱的水面使苗苗看不清水里的任何东西。苗苗便直起身愣在水中看向远方,尽管她看不见火车,还是向那边努力地望着。直到秀秀洗好衣服喊苗苗,苗苗才如梦初醒,赶紧上岸跟着秀秀回家。她俩到了南站站出口,只见旅客们手提肩扛还在涌动。
   苗苗羡慕地问:“秀秀姐,你坐过火车吗?”
   秀秀回道:“没有。”
   此话一出口,秀秀若有所思,又说:“你想坐火车?等有机会了,姐带你去。你刚来,一个人不要乱跑。”
   苗苗急忙解释:“我只想看看火车是啥样。”
   秀秀诧异地问:“你不是看见了吗?”
   苗苗说:“我想离火车更近些,看仔细些。”
   秀秀阻止道:“千万别靠近火车,危险。”
   苗苗听了这话,感到很邪乎,就不吱声了,继续往理发店走。
   俩人一归屋,苗苗去晾衣,秀秀忙着做饭。姐妹俩正忙碌,店里闪进一个靓仔。他旁若无人地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模样,之后一言不发地走了。
   苗苗奇怪地问:“姐,那是哪个?”
   秀秀讲:“是修自行车的师傅,来店里理发的老顾客。”
   苗苗“哦”了一声,又问:“今天飞机飞吗?”
   秀秀调侃道:“不晓得,要不,你自己打电话问问?”
   苗苗不好意思地笑了,转身接着晾衣服。她一不小心,将自己的内裤掉在了地上,绯红像火一样,顿时“燃”到了她的耳朵根。秀秀见苗苗满脸囧样,莞尔一笑,走上前捡起苗苗的内裤放进了胶盆里。
   苗苗嗫嚅道:“我自己洗。”
   秀秀没理苗苗,往盆里倒上水,将内裤仔细地反复搓洗。苗苗痴痴地望着秀秀,十分感动。
   秀秀将内裤洗好后,边晾,边对苗苗说:“上午,店里可能没事。吃饭后,姐带你进城(县城中心,下同)玩去……”
   这句话,秀秀还没有说完,修车靓仔就在修车店门口高喊:“秀秀姐,你的菜好像烧糊了!”
   姐妹俩闻声大惊,一同冲到炉子边查看,只见好好的一道荤菜烧成了焦炭。事已至此,后悔无用,姐妹俩面面相觑。
   半晌,秀秀苦笑道:“走,姐带你下馆子去。”
   馆子是个小饭店,就在理发店右侧斜对面,它的右旁边有一家关着门的小录像厅,左边挨着煤球棚子。姐妹俩从来没有去过饭店,苗苗迟疑地跟着秀秀走。秀秀到了饭店,点了一份青椒爆炒肉丝,一份豆腐白菜加佐料青椒混炒,一份冬瓜碎片加佐料朝天小辣椒羊肉汤。苗苗听到秀秀对店主叨叨,只觉得自己耳朵里面一片嗡嗡声,脑袋里啥也没有记住。她见秀秀报完菜名后进店坐在餐桌边,也依样画葫芦坐着,等店主上菜。当店主把一盘盘美味端上桌面时,姐妹俩又喜又惊,都觉得太奢侈了。
   苗苗不敢动筷子,低声问:“姐,这要很多钱吧?”
   秀秀低声说:“喏,那里写着呢。”
   苗苗按着秀秀的示意朝右边瞧去,见昏暗的烟火墙上被店主用粉笔写着一些字。部分字对苗苗来说并不陌生,很亲切,但那些数字使她惴惴不安。
   秀秀见状,很心疼地说:“别看了,今天是姐的生日,咱们就奢侈一回。”
   其实,这是美丽的谎言。秀秀知道苗苗和自己一样,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哪里见过几回肉?苗苗不仅在长身体,而且又是新来,秀秀总得尽地主之谊。
   提起苗苗,她是秀秀姨家张仙唯一的女儿。由于亲戚们都穷在一块儿,孩子们极少相互走动。大人们之间,也只有当哪户家里有大事发生时才拢边。懂事乖巧的苗苗见家里穷得如同水洗,自己的父亲又过背(离世)得早,便辍学以减轻家庭负担。当然,她还有点儿其他不便透露的小心思。
   张仙见秀秀辍学,进城开了店,就对苗苗说:“好孩子,妈晓得你的心思,是妈没用,拖累了你的前程。如果你真不想去学校了,以后你可别埋怨妈。妈是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苦啊。要不,你跟你秀秀姐去学理发吧?有门手艺,以后好讨吃(谋生)。你在你秀秀姐身边,妈也放心。”
   苗苗含泪答应了母亲的建议,来到了秀秀店里当徒弟,整天姐姐长姐姐短,叫得比蜜甜,使秀秀的心情一片阳光。
   话说姐妹俩还在吃饭时,远方空中传来飞机巨大的轰鸣声。苗苗神经质地立即放下碗筷,向店外跑去观看。秀秀见状大吃一惊,急忙跟着她。真是怕啥来啥,一辆黑色轿车陡然冲向苗苗,路边有人被吓得失声尖叫。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迅速将苗苗拉开,苗苗才侥幸捡得一条小命。待车离去,众人定下神一看,救苗苗的是一个陌生小伙子。秀秀认得小伙子,就是那个修车的小师傅。他需要理发,就找秀秀,秀秀却一直没有问过人家的名字。
   大家见苗苗有惊无险,便七嘴八舌地安慰她:“还好,没有被车撞到。以后,你要多注意安全,城里不比乡村。”
   秀秀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走到小师傅面前,说:“谢谢!”
   小师傅微笑道:“不用谢。”
   说罢,他转身要走。
   秀秀再次说:“谢谢!”
   小师傅边走,边回道:“秀秀姐,真要谢,您就给我理一下头发吧,今天我要回一趟老家。”
   听小师傅这样说,秀秀才想起自己和小师傅的约定:小师傅若将头发留成雀尾巴,他老妈会打断他的腿,所以小师傅见老妈之前,必须打扮一番。秀秀想到这里,忍不住“噗嗤”一笑。然后,她又替小师傅伤感。小师傅的老爸战死疆场,他姐姐在读书,他老妈虽然会裁缝手艺,但是,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是很艰难。懂事的小师傅就独自出来谋生,刚好和秀秀做成了邻居。秀秀总是喜欢叫小师傅外号“蛐蛐”,也没管这外号是怎么来的。

共 28724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有年代感和现实意义的精彩小说。小说故事发生历史悠久的澧城。来自农村的秀秀因为高考失利,家里情况不好,便来到澧城,在火车站南站附近,开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店生意不太景气,原因是车站附近过往人多,再加上远离市区,真正进理发店的客人很少。但这里租金少,所以秀秀就一直坚持着。秀秀闲暇之余也不忘看书学习,期待下一次高考榜上有名。她姨家女儿苗苗不喜欢读书,加上她的老师视网膜脱落,看不见,她更无心读书,一心想挣钱给老师看眼病,从这一点来说,她心底善良,小小年纪便跟着表姐秀秀学理发。秀秀对她百般照顾,带她出去增长见识,但因为秀秀喜欢李飞,她也喜欢他,尽管善良的秀秀对她像亲妹妹,呵护备至,但为了得到李飞,人小鬼大,差点致表姐于死地,这是人性复杂化的体现。蛐蛐和秀秀一样,也是一个能吃苦,心底善良,有理想的青年,他为了实现人生梦想,选择去当兵。李飞是时尚青年的代表,他是信用社主任的儿子,他喜欢打游戏,但待人真诚,讲义气,知恩图报,他喜欢秀秀,为了支持秀秀干事业,挪用公款三十万,锒铛入狱。当秀秀事业有成,得知这一情况,赶快拿了三十万,去了法院。小说背景广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农村有志青年去城里打拼实现梦想的坎坷过程,有心酸,有无奈,有迷茫,但不乏温情和人性的善良。特别是秀秀的父亲在蛐蛐的劝解下,不再压榨女儿要钱,她的大哥也背起行囊,去煤矿挣钱。只要不断付出努力,相信明天会更美好。小说构思精巧,秀秀的理发店是故事展开的起点,也是人物集中出现的场所,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人物形形色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有棱有角,各具特色,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该小说演绎了主人公的生活轨迹,赞美了她们仰光追梦、积极进取的精神;再现了从个人到集体,从沿海到内陆,发展的神同步,歌颂了党的好政策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同时,本文也揭示了某些人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的人性本质,展现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好小说,推荐共赏,感谢老师给力支持,祝老师深秋安暖,创作愉快!【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20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12 23:35:12
  小说构思精巧,秀秀的理发店是故事展开的起点,也是人物集中出现的场所,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人物形形色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有棱有角,各具特色,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心中有光,就能看到生生不息的希望。好小说,推荐共赏,感谢老师给力支持,祝老师深秋安暖,创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1 楼        文友:红鹤影        2024-10-14 02:17:12
  衷心感谢社长的辛勤付出!耽误了您不少时间和精力,让您费心了!写这篇小说,不管质量怎么样,算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吧。您和各位老师的热心留言,十分精彩,既是给我的鼓励,也是我写东西的动力。本人虽才疏学浅,但爱好文学,只有尽力而为。人生如晨露,为自己的灵魂做一次浪漫的摆渡,无悔来过人间一趟。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13 00:39:10
  就像作者说的,这几个来自偏远新村的年轻人“从稚嫩到成熟,每一次心灵上的蜕变,都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华丽转身,这个世界因他们仰光追梦而精彩……”追梦路上又苦又累,苦尽甘来,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淡淡的云彩
回复2 楼        文友:红鹤影        2024-10-14 02:21:38
  再次感谢社长的辛勤付出!辛苦了!难以回报,往后只有更加努力。
3 楼        文友:花保        2024-10-13 13:02:00
  小说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年轻人进城后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可读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安排得当,语言娴熟具有张力,故事情节生动且合情合理,主题充满正能量,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好小说学习了。祝老师佳作连连,创作愉快!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回复3 楼        文友:红鹤影        2024-10-14 02:35:29
  感谢您的盛情留言。赞誉让我汗颜。文中有诸多不足,还需打磨,奈何我时间有限。再次感谢!
4 楼        文友:乡笛        2024-10-13 20:12:23
  文章人物形象有形,活灵活现,棱角分明,让人如临其境。好文章,拜读了。
回复4 楼        文友:红鹤影        2024-10-14 02:29:43
  主编每次总是拨冗盛情跟帖留言,热心鼓励的话语让我十分感动。衷心感谢!遥祝您工作愉快、笔健文丰!
5 楼        文友:云水社团        2024-10-23 06:46:19
  恭喜红鹤影老师的小说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佩服老师驾驭小说的能力,向老师学习。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回复5 楼        文友:红鹤影        2024-10-24 10:30:23
  同喜同喜!衷心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辛苦了!敬茶!遥祝工作愉快!
6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2-09 10:46:26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学习之!谢谢社团,谢谢江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