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乡村养猪记(散文)

精品 【晓荷.奖】乡村养猪记(散文)


作者:芹芹森 秀才,202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24发表时间:2024-10-14 17:52:36

儿时的乡村,养猪是每家每户的习惯,几乎无一例外。每年,母亲也会加入这个行列,喂养着两头,甚至更多的猪只。然而,养猪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它不仅耗费体力,更是一项劳心劳力的工作,常常伴随着脏污和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
   我们家的猪圈,就坐落在老屋厨房的后侧。只需推开厨房的后门,跨过那条浅浅的屋檐沟,再前行几步,便能抵达。这猪舍,四周由石头堆砌,仅在入口处装有一扇木门。顶棚上,被厚厚的稻草层叠覆盖。尽管如此,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雨水依旧会透过稻草,点点滴滴地渗入。地面则是由木板拼接而成,每当人踩踏上去,便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而在猪圈的底部,则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粪坑。它不仅是猪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家肥的宝贵来源。
   无论客人,还是我们自己,如果内急,就得小心翼翼地踩上猪圈的木板。用眼睛找好角度,尽量利用那些缝隙来解决需要。一股浓烈的臭味和粪坑里回荡的声音,总是让人感到尴尬万分。尽管如此,我们也只好默默忍受。毕竟这是当时唯一的办法。方便之后,我们更是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踩错地方。
   母亲对养猪始终怀有一份执着,尽管这一路上充满了坎坷。每当她带着希望买回一群小猪,精心照料它们,却常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目睹它们在猪圈中相继死去。这样的打击,对母亲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但她从不在外人面前流露出悲伤。每个夜晚,她依旧会准时提起装满猪食的桶,默默地走向猪圈。看到母亲不愿相信猪已经死去,仍然坚持着日常的照料,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终于有一天,母亲似乎在清晨的曙光中豁然开朗。她不再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迈出了家门。她邀请了一位颇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母亲希望能从风水先生那里,得到一些宝贵的建议。尽管母亲平日里,总是精打细算。但在这件事上,她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包。风水先生在仔细查看了猪圈的布局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指出猪槽的摆放位置不太理想,需要重新调整方向。他还提到了茅草屋顶的漏雨问题,这使得猪圈变得过于潮湿,对猪的健康不利。
   母亲就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认真地听着风水先生的整改建议。为了猪仔的健康成长,她决心满满,立马行动起来。首先,母亲叫来了村里的瓦匠师傅,将猪圈的草棚掀掉,换上了瓦片。接着,她和父亲一起,借助绳子与扁担,将猪槽挪到了向阳的位置。细心的母亲,还不忘将石灰洒在猪圈的楼板上,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她抱来了一堆干草,为猪仔们营造了一个更加舒适和卫生的环境。母亲仔细检查了猪圈,直到确信一切都稳妥无误,她心里才感到踏实。于是,她挑选了一个赶集且吉利的日子,去猪儿市场买回了三只活泼的猪仔。从那时起,割猪草就成了孩子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家,哥哥是第一个学会割猪草的。即便在上学期间,他也从未耽误过割猪草的活儿。每天清晨,他斜挎着书包,同时也会带上那个有些磨损的背篼,走向学校。到了学校后,他会将背篼静静地放在教室外面的墙角。放学铃声一响,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背起背篼,踏上那条熟悉的乡村小路。小路两旁,连同路边的土地,都成了他寻找猪草的场所。
   后来哥哥去镇上读初中,课业加重了。妈妈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习,就不准哥哥在上学时割猪草了。这时,姐姐接过了哥哥的背篼。再后来,随着我渐渐长大,也开始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背上背篼,拿起镰刀,加入到割猪草的行列中。虽然开始时,我动作略显笨拙,但妈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告诉我哪些草是猪儿的最爱,哪些草是有毒的,不能割。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渐渐学会了这项技能,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其实,我在第一次独立割猪草时犯了一个粗心大意的错误。记得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刚学会割猪草,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好奇。于是,我约上堂妹,欢快地飞奔到白云寺的那片坡地。我俩发现了一片长得特别茂盛的“猪草”,我甚至没有多想,就兴奋地挥舞起镰刀。堂妹也不甘示弱,我们俩一边割草一边嬉笑,不一会儿,背篼就被装得满满当当。
   我背着沉甸甸的收获,满怀喜悦地向家里走去,准备迎接母亲的表扬。可是,我的双脚刚踏进家门,村里的王大叔就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原来,我们割的不是猪草,而是他家的燕麦,而且几乎割掉了地里的一大半。妈妈听了,脸上的表情既尴尬又无奈,她只能一边陪着笑,一边承诺会赔偿王大叔的损失。
   王大叔走后,我胆怯地看着妈妈。出乎意料的是,妈妈并没有责骂我。她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既有失望,也有期待。她对我说:“孩子,观察事物要细心,做事千万不能毛手毛脚。”她的声音虽然很轻,但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每次割猪草之前,我总会仔细辨认,确保不会再次误割别人的庄稼。
   我们农村孩子,就是这样,在试错中不断成长。我时常望着蓝天,想象着村外的世界。妈妈说,只要掌握了文化知识,就能走出山村,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被这个想法深深吸引,希望自己也能像哥哥一样,走进学堂。为了满足我的愿望,妈妈只有拼命养猪。除了一两头肉猪,妈妈还养了几只母猪。她想通过卖猪仔,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支付我们的学费。
   为了减轻父母的劳累,我清早出门上学时,也会背上背篼。每天放学后,我就会扯满一背篼猪草,背回家。农村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就得在学习和劳动中不断交织、转换。除了野菜,我们有时也会割红薯藤。每年秋天,只要下午的放学铃声一响,我们就得往家里赶。九月的风,虽带着凉意,却送来了肥硕的红薯藤。母亲吩咐我们,必须尽快把地里的红薯藤割完。我猫着腰,穿梭在藤蔓之间。镰刀轻轻一挥,藤蔓便纷纷落地。那段时间,我的手被红薯藤的汁液染得黑乎乎的,难看极了。在我感到腰酸背痛的时候,会向妈妈诉苦。妈妈哈哈一笑,说到:“小孩子,腰还没长结实呢,怕什么痛?”听到这里,我只好忍着痛,继续劳动。
   有时,我正埋头割红薯藤,突然跳出一只青蛙,吓得我扔下镰刀就跑。姐姐有时会戏弄我,故意大声尖叫:“蛇!蛇!”吓得我浑身发麻。当识破姐姐的恶作剧后,我又为自己的胆小自嘲地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我才记起母亲要求我们不要把藤蔓弄得太乱,否则大人们挖红薯的时候会很费劲。眼看夕阳渐渐西沉,我们的影子在土地上拉得老长。虽然背上的汗水浸湿了衣服,但我们并没有停下来。
   在那些辛勤劳作的日子里,我们不仅为自己家的猪儿割红薯藤,还会帮助他人。我的小学老师是一个民办教师,她家里也养了猪。每到周末,妈妈会陪我一起,给老师背几背篼红薯藤。每次,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背到老师的家。看着猪儿们争先恐后地抢食,我的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这些小小的红薯藤,不仅喂养了猪儿,也喂养了我对乡村生活的记忆和对老师的敬意。通过这些简单的行动,我学会了感恩和回报,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物质的收获,更在于心灵的充实和成长。
   随着季节的更迭,田间的作物也在不断地变换。在南瓜长势喜人的季节里,我们会在日暮时分,背着背篼,拿着镰刀,轻手轻脚地走进南瓜地。我经常学着姐姐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挑选那些最鲜嫩的藤叶。我们的动作很轻,生怕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那些娇嫩的藤蔓。
   自从整改了家里的猪舍之后,养猪的过程基本上还是挺顺利的。可是,偶尔还是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记得有一天早上,母亲去给猪喂食时发现了异常。猪栏里最大的那头猪,肚子胀得老大,躺在猪圈的木板上,已经没有了生机。那天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那时候,我还不太理解死亡的含义。我脱口而出:“该死那头小猪,让大的活着。”妈妈急忙伸手捂住我的嘴,制止了我的话。她焦急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呀?两头猪都好好的,不行吗?大猪没了,你也不能说小猪呀。”在妈妈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小孩子的言语,能影响到现实。
   每年的九月、十月,是给猪催肥的关键时期。妈妈总会精心挑选最甜的红薯,仔细地切成小块,再与金黄的玉米面混合,煮成营养丰富的猪食。每当猪圈里的猪儿们争抢着吃食,妈妈脸上的笑容就会多起来。在她的眼中,这些猪似乎已经变得膘肥体壮。母亲总说,猪养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家里的日子能不能过得红火。因此,她总是不遗余力地确保猪儿们得到最好的照料。
   养猪的过程除了辛苦、费神之外,还会遭受突发状况。我清晰记得,为了给猪准备食物,妈妈被疯狗撕咬的情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妈妈借着月色,在院子里宰猪草。当时,只有我和哥哥在家里。突然,妈妈发出的一声惊叫混合着狗吠声,划破了夜的宁静。原来是一只体型很大的疯狗,在袭击妈妈。
   那时候,我和哥哥年幼体弱,根本无能驱赶外物的突然袭击。慌乱之下,妈妈捡起地上的一节竹棍,奋力地与疯狗搏斗。哥哥此刻站起身,操起扁担,准备出门保护妈妈。妈妈却大声说:“快把扁担扔给我,你们赶快去里面的屋子,拴好门,不许出来。”
   看见那头眼睛闪着绿光的疯狗,不断向妈妈扑去。我和哥哥躲在门后,心怦怦直跳,非常担心妈妈的安全。妈妈一边挥舞竹棍,一边跑向我们的方向,弯腰捡起扁担。她的手不停挥舞着,用几乎嘶哑了的声音呵斥着。经过一番周旋,虽然妈妈腿上和手上,都受了伤。但疯狗在妈妈的勇敢抵抗下,终于灰溜溜地逃走了。
   事后,妈妈紧紧地抱着我和哥哥,她的手还在微微颤抖。原来,妈妈也是害怕的。为了保护我们,她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安全。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养猪的过程,其实也有看不见的风险。那个夜晚,我学到了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在害怕的时候,还能站出来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记忆中,妈妈最开心的时刻之一,就是母猪即将下崽那段时间。每当这时,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仿佛在迎接新生婴儿一样,她那样小心翼翼地准备着一切。她会在猪圈里铺上厚厚的稻草,确保环境温暖而干燥,因为这是母猪和小猪们最需要的舒适条件。在那些日子里,妈妈对猪圈的每一个细节都格外上心。她的动作轻柔而细心,生怕打扰到即将生产的母猪。她还会特别准备营养丰富的食物,以确保母猪在生产后能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小猪。妈妈的这份关爱和细心,不仅为猪圈里的新生命提供了最好的开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中即将迎来新成员的喜悦和期待。
   小猪崽们出生后,妈妈会用米汤和特制的猪食喂养母猪,确保它有足够的奶水。我们也会帮着妈妈,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任何一点污物影响到小猪崽的健康。那些小猪崽,就像是我们家的宝贝,它们的每一个翻身,每一次吸吮,都牵动着妈妈的心。
   养猪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每当我们几姊妹拿着妈妈用养猪换来的钱去交学费时,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满满的骄傲和欣慰。妈妈总是说,只要我们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她再累也值得。
   养猪的岁月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就是吃泡汤肉。一到腊月,村民们便排起队来,约定屠户上门宰杀年猪。我们村有个习俗,谁家杀年猪,谁家就做东,请关系好的邻居,连同所有亲戚,聚在一起,酣畅淋漓地吃一顿泡汤肉。泡汤肉,是用刚刚宰杀的猪肉和内脏炖煮的汤,那味道真是鲜美得难以形容。饭桌上,大人们畅谈着一年的收成和家常,孩子们则眼睛发亮地争抢着最喜欢的那道菜。那时候,我总是盼望着冬天的到来,因为冬天一到,春节就不远了。宰杀年猪,吃泡汤肉,是我们这些孩子最期待的时刻。这个传统不仅让我们享受到了美食,更加深了邻里间和家族间的情谊,成为了冬日里最温馨的回忆。
   记得有一次,去伯父家吃泡汤肉,我因为贪嘴吃多了,结果闹了肚子。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感到有些羞愧。那一年我正长身体,食量大得惊人。偏偏家里平时的伙食,比任何时候都差。因为队里的张妈妈得了肝病,需要养身体。妈妈就把家里的吃食进行分流,送给了她。张妈妈是个外地人,流落到我们村,被一个单身汉收留。她的日子过得很清苦,有时甚至揭不开锅。妈妈说,得肝病的人更需要营养。除了给她送饮食,妈妈还偷偷将本该交学费的钱,拿给她买药。妈妈就是这样,总爱操心别人的事,总想帮别人一把。可我们本身也不宽裕,接济了别人,那我们自己只能更加节省才行。
   时光荏苒,万物悄然变迁。随着岁月的流逝,村里人渐渐放弃了养猪。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养猪时光,现在只剩下了宁静的回忆。回想起那段日子,虽然辛劳,但每一口猪肉都是纯净而鲜美的,让人难以忘怀。如今,那样的猪肉只能在梦中回味,它们如同逝去的童年,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共 49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充满温情的回忆录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儿时乡村生活中养猪的点点滴滴,展现了一段既艰辛又充满亲情的岁月。作品以养猪这一乡村家庭的共同经历为核心,串联起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朴实无华的时代。文章中,作者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吃苦耐劳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不仅要应对养猪带来的各种挑战,如猪圈的维护、疾病的防治、猪食的准备等,还要在家庭经济压力下,坚持通过养猪来支持孩子们的教育。母亲的坚韧不拔和无私付出,是文章情感的主线,也是对成长过程中母爱的深刻诠释。作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映了乡村孩子在劳动中学会责任和奉献,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从最初的不情愿,到后来的主动承担,作者的成长之路,也是对母亲吃苦耐劳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此外,文章还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从猪圈的简陋到乡村的互助,从割猪草的艰辛到吃泡汤肉的快乐,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深情回忆。这些回忆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那些简单而纯粹日子的珍视。一篇语言流畅、主题深刻的散文,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颂歌,也是作者对母爱的赞颂,更是作者对成长历程的回顾。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如何通过勤劳和坚持,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作者笔下的猪肉,纯净而鲜美,永远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8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18 21:17:39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18 21:23:23
  谢谢小雨老师的支持与鼓励!祝你生活快乐!
12 楼        文友:舟自横        2024-12-09 10:14:19
  叙事记人行云流水,注重细节描写,如一幅白描风俗画。佳作!
1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22 07:32:22
  清晨向老师问安!愿老师安康吉祥,幸福常伴!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乡村养猪记》优秀散文作品满满的童年记忆,小时候的味道和感觉倾刻间浮现在眼前。感谢老师分享!
1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30 09:37:10
  清晨向老师问安!大年初二先给老师拜年,祝愿老师安康常伴,幸福永远。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乡村养猪记》,一般浓浓的家乡情结一下子浮现在眼前。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15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3-09 16:33:05
  一段往事,一个平凡而伟大母亲跃然纸上。佳作1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