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忆】青春之殇(小说)

精品 【宁静·忆】青春之殇(小说)


作者:平生守砚 童生,77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8发表时间:2024-10-15 15:18:11


   一大早,钟小慧就兴奋地打起行囊,告别眼泪汪汪的母亲,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了开往山西的列车。
   按照相关政策,她是家中独苗,可以免除这场针对全国城镇初高中学生,史无前列的红色洗礼,但眼见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行动起来,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再也坐不住了。
   一路上,他们兴奋异常,个个充满青春朝气,尤其是钟小慧,那苗条的身材,那一双清澈如弯月的眼眸,把那张娃娃似的苹果脸配得如诗如画,不可方物。
   他们就像十一只飞出笼子的鸟,幻想着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展翅高飞,大有作为。
   火车到达目的地时,已是第二天下午的一点钟,一个姓毕的县革委会副主任,在站前小广场接待了他们。
   毕副主任坐县革委会第五把交椅,主要负责全县乃至全国下放到本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配安置工作。前天他就接到地区知识青年安置办主任的电话,说,近两天有从天津调配过来的十一名知青,划分到本县,让他注意接站,妥善安置。
   毕副主任清了清嗓子:首先,我代表县革委会、县人民政府,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你们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告别养尊处优的城市生活,告别爱你们如掌上明珠的父母,义无反顾地打起行囊,到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城,插队落户。你们的到来,为咱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建设带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希望你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农村这块土地上,安下心,扎下根,书写人生最美华章……
   掌声在小广场回响,一扫他们路途的饥饿疲惫,个个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仿佛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紧张和兴奋并举。
   接着,毕副主任按照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一调配政策,把他们十一人分别安置在沙沟村和大玉坪村,以沙沟六人,大玉坪五人为计。并按照相关政策,办理了档案移交手续,又指定了各村的临时负责人,让他们在此等候,接他们的马车就在路上,一会到了,到各自落户的村庄,大干快上,大有作为吧。
   毕副主任走后不到一小时,沙沟的马车就到了,分到沙沟的张斌、琪雅、婉秋等六名知青提着行李,告别分到大玉坪的钟小慧、温书祥等五名同学,高高兴兴地蹬车而去。
   接他们马车的赶车夫,是一个近六十岁的白胡子大爷,一路上,他们异常兴奋,感到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看到几匹大马拉着他们悠哉悠哉行走在绿树成荫的乡间土道上,一股子田间的安然恬静扑面而来。
   就在沙沟的六名知青到达沙沟队部场院时,接大玉坪知青的马车才赶到车站小广场。
   他们的马车夫是个三十来岁的棒小伙,一身黑里透红的腱子肉,大眼睛,大嘴岔,像极了电影《平原游击队》里李向阳的扮演者。
   他们和小伙拉着家常,询问着大玉坪村的奇闻异事,虽然一路上小伙的长鞭不住在骡马的头顶炸响,但他们到达大玉坪时,已经是炊烟息,鸡宿窝了。
   山区的夜晚是静谧的,他们翻过两个山头,绕过几个山坳,才到达目的地。他们没有沙沟的六名同学幸运,被统一安排在队部场院宽敞的空闲房中,大玉坪的队部只有一间窑洞,是队部的五名队委经常开会研究全村大政方针的地方。
   前天,接到县革委会通知后,队长毕彪连夜召集队委开会,研究安排他们的住处和生活,最后敲定把四名男生,安排在队委储存粮种小院那两间弃用的窑洞里,一名女生安排到五保户田大娘家,也算和田大娘有个伴做。
  
   二
   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果树已硕果累累,黄灿灿,红澄澄,香飘四溢。层层梯田的高粱,谷物也都晒红了脸,笑弯了腰。
   大玉坪的五名知青经过两天的休整,已被安排到队里和社员一起开始参加秋收劳动。起初,他们凭借着一股冲劲,不愿落在社员们的后面,但渐渐地,无论他们多么卖劲也无法跟上大伙的劳动进度,每当这时,队长总是鼓励他们,慢慢来,会好的,庄稼活虽然没有学习那么繁琐用功,但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你们有文化,脑子好,很快就会掌握农活的劳动技巧。
   时间一晃就到了冬季。照常,冬季是农村相对较轻松的季节,然而近两年,为响应国家兴修水利的号召,男女社员都到后山修整水库去了。钟小慧他们经过几个月的劳动锻炼,由刚开始时的气喘吁吁,慌手慌脚,也渐渐跟上了大伙的节奏。
   这天,钟小慧正低头拉着一装满库底污泥的板车向坡上攀登时,被一辆受惊的驴车迎面撞来,情急之下,小慧下意识打了一下车把,虽然人躲过去了,但撇在车把外面的脚,还是被驴车轧了过去,小慧顿感一阵疼痛,脚脖子随即肿胀起来。队长毕彪见状,忙喊赤脚医生给小慧查看,赤脚医生摸了半天告诉队长说,骨骼无大碍,可能肌腱损伤,需要休息些日子。
   钟小慧对这种到处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打心眼里就特别兴奋,她没来插队之前,她梦想的劳动场面就是眼前的模样。“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喊”这是她给自己立下的誓言,在几个月的劳动中,她就是靠这种毅力,默默坚守着,无论身体多么不适,也从没落下一天工。如今,她怎能就这样退出火线。
   脚伤不能拉车了,但我可以站着往车上装土啊?这点小伤我怎么就要休息呢?小慧生气似的质问赤脚医生,同时也是堵住队长免开尊口,她是不会休息的。
   来,你挖几锹土我看看,你如果能把挖起的泥土放到车上,我就准你继续干。队长把自己的铁锹递给钟小慧,让钟小慧按照他的要求从脚下挖土。
   水库底的泥土和普通地面的泥土是不一样的,虽然库底的水已被抽干多日,但它的湿度还在,而且经过水的积压沉淀,土质的密度相对细腻,铁锹扎上去,不加几脚压力,根本无法挖起泥土。钟小慧试了几次,都因脚无法用力,而宣告失败。
   在钟小慧一再恳求轻伤不下火线的情况下,队长毕彪安排她到工地后面临时搭建的伙房,帮厨去了。
   全村近百名修库壮劳工,只安排了两个四十岁左右妇女做火头军。两个人尽管牢骚满腹,一再让队长增加人手,可队长考虑到工地更需劳力,始终没有答应。钟小慧尽管是个伤兵,还是给两位火头军以极大的慰藉。
   这天午后,天降小雪,两位火头军收拾停当后,一起到邻村一位火头军的娘家串门去了,留下钟小慧一人在伙房看守。
   山区的雪是寂静的,小慧躺在伙房隔壁的窝棚里,被这莎莎的落雪声催出几分朦胧睡意。
   小雪不影响出工,相反,在纷纷雪花的陪伴下,社员们的干劲更加高涨了。
   队长毕彪在午饭时,被管理水库的表兄拉到他的一亩三分地,喝酒去了。毕彪先是不去的,怕影响不好,后拗不过表兄,才不得不去。
   毕彪身高一米八五,这个身高在方圆几十村里都是鹤立鸡群。初中毕业后,他就参加了劳动,三十岁那年,在同门堂哥、县革委会毕副主任的关照下,当上了村队长。
   刚开始,队长当得很有生气,一改前任队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颓废思想,带领全村社员大干快上,平整土地,搞出了几大块标准的大寨田,使粮食得到了增产,除去上交的国家公粮外,基本解决了全村男女老少的温饱问题,深得社员们的赞许。只是在权力的日益膨胀中,渐渐放飞了自我,有些骄横跋扈起来,尤其是酒后,不能约束自己,经常干些有悖伦理道德的勾当。
   表兄掌管水库多年,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靠这种便利积攒了不少别人无法契机的野味美食,钓鱼就不用说了,光在库边下暗套,就捕获前来喝水的像黄羊、狐狸、野獾等稀有动物不在少数。这在那个年代,连中央领导也不一定能吃得上。
   毕彪就着黄羊腿,和表兄喝到酒酣耳热。
   喝高酒的毕彪是不能自控的,当他漫无目的来到后山临时搭建的伙房时,被和衣而卧高挑丰腴身姿的钟小慧给吸引了。
   他没顾上考虑任何后果,就重重地压在了小慧身上。
   小慧的挣扎没起一点作用,他太强悍了,他的一只大手掐得小慧几乎窒息。
   小慧呆坐着,他跪在小慧的面前,此刻的他酒已醒了大半,他不住地扇着自己的脸,恳求小慧原谅他,他愿意赔偿小慧的一切损失。他虽然有一定的文化,但在这近乎原始的山沟沟里,他总觉得,靠所谓的经济赔偿就能化解一切问题。
   小慧甩给他两个响亮的耳光,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她分明听见远处传来那两个火头军的说话声。
   小慧用被子蒙住了头,她不知该怎样面对这一切,她想到了法律,她要用法律的武器为自己讨回公道,可面对茫茫大山,她拖着一条受伤的腿又该如何呢。
  
   三
   小慧父亲去世得早,她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一家街道工厂做工,生活还算安定。
   她刚过十七岁,正是碧玉年华,这个厄运,让她如五雷轰顶,她不知向谁倾诉,母亲又不在身边,她的两个女同学琪雅和婉秋又都在沙沟村,她陷入迷茫……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他们已到村三个春秋。三年来,他们当初同来的十一个人,除去小慧仍坚守着“三年内不探家”的承诺外,其余都完成了探家任务。除此之外,她所倡议女孩“不擦香脂,不照镜子,不穿裙子”也仍没有失言。她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队长毕彪自从那次后,见了小慧就低下了头,他给小慧拿了八十元钱,八十元钱搁现在不值一提,但在哪时,能顶一个正科级领导两个月的工资。除此之外,还隔三岔五给小慧送些鸡蛋和野味,都被小慧拒绝了。
   小慧把痛苦深深埋在心里,除去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之外,还主动担任起对妇女们扫盲工作,她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无偿传授给她们,教她们识字,让她们拿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思想作武器,去和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礼教宣战。
   一天,小慧上完了晚间的扫盲课已经很晚了,当她打开小屋房门进屋的一刹那,一股臭酒气扑面而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抱起重重地压在床上。她一下子明白了,又是那个恶魔。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已是一丝不挂地躺在被窝里。她不再忍耐,她穿好衣服,带上几块地瓜干就上路了。她要越过公社一级,到县里告他,她知道他和公社一级的领导是酒肉朋友,他们肯定会官官相护,告不好不但申不了冤,还会惹上一身骚。
   她走了约5个小时,才到达县城。
   她先是到公安局,一个五十岁的老民警接待了她。她把她的两次遭遇给老民警说了,老民警显出对她的极度同情后,告诉她,自己也无能为力,局里的干警有的在牛棚反省,有的下乡蹲点,堂堂的公安局几乎处在瘫痪状态,让她到县革委会找领导解决吧。
   县革委会的毕副主任和她有一面之交的,她横下一条心,敲开了毕副主任的办公室。
   毕副主任几乎是把她揽在了怀里,同情得和她一起掉下了眼泪。告诉她此事不可张扬,他一定为她做主,为她讨回公道,该法办法办,该判刑判刑,绝不手软。
   两天后的一个午后,毕副主任果然带领一个身穿公安制服、一嘴龅牙的民警,驾着吉普车,停在了田大娘家的院门外。
   钟小慧同志,你给县公安局和县革委会毕副主任所反映的情况,我们上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走访了部分群众,你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有些出入,据社员们反映,队长毕彪为人正派,工作作风扎实,社会主义革命意志坚定,对下乡知识青年关爱有加,被社员评为,不可多得的好党员,好队长。你可要说实话呀,污蔑领导是犯法行为,希望你要如实反映问题,不要因为得不到的愿望而污蔑报复。
   我污蔑报复?!我为什么要污蔑报复?小慧被龅牙公安的一席话,问得几近崩溃。
   你没污蔑,你拿出证据来,物证或人证都行,公安办案是要讲究证据的,不能听你的一面之词。
   小慧不知如何回答,她瘫坐在那里,两眼茫然地看着公安那一口凸起的龅牙。
   小慧告队长强奸的消息不胫而走,全村像炸了锅,知情的,在唉声叹气,不知情的,在声讨小慧,都觉得一向为人正直,作风正派的队长怎能干出此事?
   正当小慧不知所措之时,就听门外一阵叽叽喳喳女人的叫骂声,紧接着队长媳妇和两个小姨子及姑娘儿子,一窝蜂地踢开了小慧的房门。
   他们不由分说,就开始对小慧拳打脚踢,尤其是二小姨子,抓着小慧的头发就往墙上撞,还口口声声骂小慧是狐狸精,勾引她姐夫,还要倒打一耙,败坏她姐夫的名声,让她快点滚回她的天津去。
   这突然其来的一幕,把毕副主任和公安都给整懵了,不知所措地愣在那里,等毕副主任反应过来和公安一起把他们拉开后,可怜的小慧已遍体鳞伤,身上的衣服几乎被扒光撕碎,整个人瘫软在那里,像一只任由他们蹂躏,奄奄一息的小鹿。
   他们对小慧发泄一通后,来到街上逢人便说着小慧的不是,说小慧是狐狸精,想当妇女主任,队长不同意,就勾引队长,勾引不成,就诬告队长强奸她。几个同来的天津知青,听说小慧受到欺负,就拿起铁锹找队长讨要说法,半途被电工温书祥拦下。温书祥骂他们没脑子,事情还没查清楚,你们就这么莽撞,到时就是有理,也被你们搅黄了。

共 728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很有年代感,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可能许多年轻读者不一定能了解“上山下乡”的热潮。简单说,就是组织城里的“知识”青年到偏远农村干农活,成为有“知识”的新一代农民。其实,“知识”青年这个词,现在看青年倒是青年,知识也没多少。那样的年代,一群青年来到了农村,一个是还算富裕的村竟然叫沙沟村,而一个很有韵味的大玉坪村却是一个穷山沟,于是11名青年一组五人一组六人分到了两个村子里,命运开始了转变。青年人的一腔热血被兜头浇灭,生活的艰苦可以忍耐,而人性的泯灭则令人倍感悲哀。小慧作为一名女知识青年,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山沟里,遭受被强暴而无法伸冤、无法寻求保护的地步,最终悲惨地死去。小说把一个时代的故事残酷地揭示给读者,展示出赤裸裸的青春之殇。痛定思痛,我们在为那个扭曲的时代感慨时,也庆幸今天遇到了好时代。小说情节曲折,在细腻的描写中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真实可信,虽然看似叙事平淡,其实却波澜起伏。小编觉得恰是这种冷静的叙事,才反衬出那个年代的不动荡,这种冷静是吓人的。面对无法无天的行为,人们不以为耻,反倒把怨气撒在受害者身上,这不是黑白颠倒吗?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只要记住一切反人性的东西,最终都要付出代价。小说成功刻画了那个年代的悲情故事,令人唏嘘,也令人深思。小说整体布局合理,情节曲折,是一篇较为上乘的作品,推荐文友阅读,从那个年代的青春之殇中学会反思,珍惜当下。【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2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0-15 15:25:24
  青年人的一腔热血被兜头浇灭,生活的艰苦可以忍耐,而人性的泯灭则令人倍感悲哀。拜读, 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0-15 15:26:12
  感谢平生守砚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26 14:50:52
  小说控诉了一个时代。写得非常好。人性是邪恶的,在那个无法无天的时代,善良的小慧只是土匪施暴的一致羔羊。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