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大山深处石头村(散文)

精品 【晓荷·奖】大山深处石头村(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8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1发表时间:2024-10-16 10:18:52
摘要:岩下石头村在这片大地上的众多村落中,也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独具韵味,就像是括苍山中的一朵瑰丽奇绝的山花。

括苍山峰峦叠翠,它喜欢用缭绕的云雾迎接探望深山老林的人们。括苍山绿意盎然,它总是用清新的空气款待每一位投入它怀抱的人。括苍山深处的这座石头村,以它原始、质朴的样貌,让人惊叹不已。
   七月天,山外的世界暑气正盛,山里的气候却凉爽宜人。括苍山脉博大、雄奇与险峻的身躯,延展到了缙云县境内,而这里就藏着被山岭深深怀抱的石头村。
   前往石头村的山路弯弯曲曲,不仅崎岖,而且有点狭窄。那天还遇见不少慕名而来的人,故而在一段进村道路上竟然遭遇了一时的堵车。但是为了目睹石头村的风采,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个所谓的石头村,其实叫岩下村,属于缙云县壶镇镇。岩下村的地理,东有百丈岩,西有双狮岭,它们像双戟,将岩下村守护在山坳,更如屏障,将岩下村围合在它们的怀抱。百丈岩与双狮岭,一刚一柔,而岩下村在它们乾坤挪转的中间。
   百丈岩,峰岩突兀陡峭,壁立千仞,似一只昂首啸天的雄狮,高耸在村子的东侧。因村在山岩下,故取名为“岩下”。岩下村的先人肇基于此,是不是也认识到在雄狮般的高岩下,是可以得到守卫与庇护的?双狮山,没有突兀之势,它峰岭绵延,峰峦迭嶂,如波浪般起伏,它林茂竹翠,葱葱郁郁,如母亲温柔的手搂抱着村子。
   岩下村还是三条溪流的交汇点。来自百丈岩下的百丈前溪和从北边山岭潺流而来的里坑溪,在村中央亲密握手,相约而成岩下溪。这些溪河的水,从陡势的山岭蹦蹦跳跳地流下,不仅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村子与村人,而且贡献了大大小小的山石,成就了这个山村的石头梦。
   岩下,这风光旖旎、山水交融的山村,是哪样的家族聚居于此,荣享如此美丽天成的家园?岩下村建村于明建文帝三年(1401年),至今600多年历史,主要是朱姓人家的聚居地。追根溯源,岩下村的朱姓人家虽然未发现与大明皇族有直接渊源,但他们的祖上也曾经是官宦人家。据岩下村《朱氏宗谱》记载,其始祖国器公,五代后梁期间曾任淄洲刺史,后因时局纷乱,弃官隐居浙江温州,其后人迁居到丽水壶镇。
   山里的石头多,山里的石头不仅会在溪流里唱歌,而且有些山里的石头因为其形巨硕、奇巧,或众多成垄等,被称为怪石岭、奇石林,有的还成为著名的景区景点。
   岩下村溪沟里的石头,从山上滚到沟里,在沟里被山水推动而层叠堆积,被溪水打磨而更加圆润。在百丈前溪,可见许多大石堆塞在溪涧,溪流只能从它们下面的缝隙间穿过,哗啦啦的水声,来自石堆底下,被石头压迫后,听起来更加的雄浑,像是多了一份倾诉衷肠的意韵。可是,见多不怪,岩下村的村民好像并不在意溪流日日不绝于耳的哗啦哗啦,他们只关心哪块石头可以用来建造房宅?
   搬运、切割、凿形、垒砌,山沟里的石头被能工巧匠摆弄,变成了一堵堵石头墙,围合成了一座座石头屋,坚固地为一户户人家抵御风寒、创造温馨。尽管这些石屋的内部还是木柱木梁木房板,可外墙的石块是原始的质朴与天然,多么地富有质感。这些石屋,有的在溪河两岸,有的在山坡坡上,它们共有二百多栋,依坡借势,井然有序,尤其那些坡坡上的,石墙、瓦檐、屋脊高高低低,犬牙交错。
   当我们行走在岩下村的村道与小巷,一堵堵石墙竖立在身侧,就像是穿行在古城堡里,仿若来到了哪个神秘的魔法世界,仿佛是在哪个童话世界里。用手触摸那石墙,手感粗糙,好像触摸到了凝聚成颗粒状的远古时光,石墙悠凉悠凉的,似乎是那些千万年来渗入在石质中风雨的凉意,可是它们却是最厚实的御寒体。一块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头,颜色深深浅浅,红黑黄灰,它们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一堵墙就像是一件点墨得斑斑驳驳的艺术品,质朴无华但精巧雅致。
   这些成形于千万年前的石头,不仅积累了岁月与时光,也携带着来自远古的气息,不知道住在这样的石屋里,夜晚的梦是不是更深邃、更美妙、更神奇。如果我住在里面,我想我在梦里一定会去到“晋太元中”,像那位捕鱼的武陵人一样,误入桃花源。因为我觉得,岩下村这里也像是个世外桃源。
   走在岩下村,这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甚至可以说是沁人心腑的。四周的山坡上,有连片的竹林。夏日的毛竹,最是茂盛,最是碧绿,竹顶上的新叶鹅黄,竹林沙沙的风叶声,基本被溪流的哗哗声覆盖,但似乎还是能听到,尤其竹林营造的清幽氛围最是舒爽与适意。灰色的石屋、碧绿的翠竹、清清的溪水相映成趣,色彩分明,这些天然元素的组合,真是“造化钟神秀”。
   走在岩下石头村,这里纯朴的民风,像这里的空气一样纯,像这里的翠竹一样清,像这里的石头一样朴实。这里的村民也卖自制的土特产,如竹篮、竹盒、竹笔筒、竹烟斗等竹制品,如笋干、梅干菜、红薯粉、茄子干等农产品,特别是农家豆腐乳,是最抢手的美味。走在村子里,无论是溪岸的护墙上,还是农家的窗台上,亦或是某个墙边的角落里,豆腐乳等特产就摆在那里,没人看着没人管,明码标价,二维码在旁边,想要的自取自付。这让人觉得贴心,觉得亲切,因为无人售货的自取自付所包含的信任,是最为珍贵与暖心的。
   来到岩下村,那座建于清中期的朱氏宗祠,是肯定要进去看看的,因为它是村子里最宏大的建筑,也是村里最有地位与尊严的地方,而且它就叫尊敬堂。
   这尊敬堂里,尊尊敬敬地挂着村里朱氏先祖的彩色画像,画像两侧的对联“百丈云峰雄祖脉,一溪棠水茂孙枝”中,不仅有尊敬,还有自豪。祠堂内有一座戏台,戏台两前柱上的牛腿、雀替、花托等精雕细刻,特别是牛腿上不仅雕刻有松树,而且松果累累,这种紧密排列的松果是子孙兴旺、家族和睦的象征。松树下是骑马的武将与卫士,两位武将一位手持长枪,一位手握双剑,威风凛凛。当村人坐在祠堂里欣赏戏台上的精彩演出时,他们的祖先在正堂上注视着这一切。这子孙满堂是不是让他们倍感欣慰,也许他们也正在一同欣赏戏台上的精彩,也许他们在审视子孙们在百丈岩下的这个舞台上是如何地演绎,是如何的精彩?
   那条穿村而过的古道,也是岩下村的一处精彩。村里给古道留了一条石墙夹峙的弯曲小巷,还在溪畔的路口给它竖立了两块大石,一块上刻着“普通岭”,一块上刻有《普通岭古道碑记》。
   “普通岭”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岭,而是括苍山中一条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道,是古时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这条古道,也是石头们的杰作,路面是用石头铺的,它从岩下村往东,就得翻越村后百丈岩前的山岭。翻越山岭的路,一级级石阶而上,但并不陡峭,我觉得是很舒缓地上下,然后在山那边下到一个叫岩背村的地方。岩背村的岩,也是百丈岩的岩。现今,普通岭古道保存最好、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岩下村与岩背村之间的这段。
   《普通岭古道碑记》上说:“千余年来,岭上行旅络绎不绝,百姓往返,贩夫负重;山民斫柴,壮汉帮工;商贾乘轿,僧随仙踪……春则山花烂漫,百鸟争欢;夏则清风习习,浓荫蔽天;秋则枫红菊黄,层林尽染;冬则冰封玉壁,白雪皑皑。”如此景致的古道,是不是也想去走一走?
   古道从岩下村翻山的入口,被翠竹覆盖。石道两旁的毛竹被拥挤,自然地往古道上倾斜,就像一个拱形的隧道,碧绿碧绿的,身在其中,清爽,宜人,惬意。这里的路石上都长着青苔,苔迹深深浅浅,就像我们一步一个台阶,不急不赶地往上走的样子。当肌肤享受着清风竹影的惬意,尤其还可以近距离观赏百丈岩上瀑布的飞流直下,脑海中却猛然觉得似乎这就是绿野仙踪。
   没在古道上登行多久,道路左侧出现了一小块竹林裹挟的开阔地,地面建有几间毛草屋。这里肯定是村里人刻意为之的,从密林中开辟出这一方小天地,让我们可以仰望那带着神秘感的瀑布。
   这条瀑布从百丈岩峰巅流下,水势不大,好像稍微大点的风吹过就会让它像飘带一样飞舞起来。因为它高在空中,在岩下村的许多位置都可以觅得它的踪影,可是,古道上的这个位置正对瀑布,可识飞瀑真面目。因水势小,水激山石飞溅如丝如缕,这瀑还真是飘飞的,潇潇洒洒地飘然而下。我尽量往后退,让头顶上的竹梢、下方的茅草屋、百丈岩及瀑布在我的相机中同框。如此竹林斜曳迎风舞,岩壁如削银练飘,绿影中风景如画,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绿野仙踪吗?
   一不留心,在岩下村偶遇了绿野仙踪,不用再往前走了,我知足地回到了村子,并心满意足地计划返程。可突然,想起这里还有一座网红桥没有去打卡。
   这网红桥是一座石拱桥,也是用这山里最原始的石头搭建的,横跨在岩下溪上,如一弯半月倒影在清凌凌的溪水中,桥头有高大的古树相伴。这座古桥在岩下溪上,曾经应该是古道所必经的。但这座桥的名字有点怪,明明是岩下溪上的桥,却叫封溪桥。
   封,封闭。我大胆地猜测,封溪桥有阻止、挽留之意。因为这个位置可以看作村子的水口,而在山区的传统村落,水口被认为是村子留住财气和运势的地方,所以封溪桥应该兼有水口的功能。
   站在封溪桥下游的挡水坝,蹲下身体,阳光正好时可见石桥与倒影构成一个满圆,石屋、青山都在圆弧里面,而一个天然、纯朴、美丽的石头村被牢记在我的心里。
   村子巷口那爬在石头墙的凌霄花开得正艳,红色的喇叭状花儿一朵一朵连成串,在这天然质朴的村子里显得格外艳丽。而岩下石头村在这片大地上的众多村落中,也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独具韵味,就像是括苍山中的一朵瑰丽奇绝的山花。

共 36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关于岩下石头村的文章,仿佛身临其境般地领略了这个藏在括苍山深处的古村落的独特魅力。岩下石头村,以其原始质朴的样貌,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在喧嚣的世界中散发着宁静而神秘的光芒。这里有雄奇险峻的括苍山为背景,有百丈岩如雄狮守护,双狮岭似母亲怀抱,三条溪流交汇,赋予了这个村子灵动的生命力。石头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村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那一堵堵石头墙、一座座石头屋,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村民们的勤劳与智慧。走在村道与小巷,仿佛穿越到了古城堡,又似置身于童话世界,触摸着石墙,能感受到远古时光的凝聚和风雨的凉意。朱氏宗祠的庄严与戏台的精美,让人感受到这个村子深厚的文化底蕴。普通岭古道更是为村子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那用石头铺就的道路,见证了千余年来的行旅往来、岁月变迁。古道上的竹林、瀑布,宛如绿野仙踪,让人沉醉其中。而村子里纯朴的民风,如同这里的空气、翠竹和石头一般,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无人售货的土特产,体现着村民们的信任,这份信任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感谢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岩下石头村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到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的魅力。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7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18 08:00:49
  老师出手不凡,文采飞扬,精品连连,祝贺!
回复1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18 09:01:32
  谢谢社团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1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10-20 08:16:31
  拜读风中求静老师美文!恭贺获得精品文!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