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爱心】家乡的变化(散文)
我的家乡在乔山脚下的黄堆老堡子村,从小就知道是一个三面临壕,一面有出口的典型的关中农村人居集群,现在已变成了一个扩大了3、4倍的宜居乡村。
我们村的街道是东西走向,两排住户相向而居,主街道有6米宽,每户大门前约有3米。原来村子北、东、南都是城壕,城壕宽约10米、深约5米左右,南北两排农户的后墙就建在城壕边上。有关城壕的说法众说不一,但唯一共识的说法是可能过去出于对全村人安全的考量,更多的是建城取土形成的;村子西头是全村的大门口,是进出村子的唯一一条大路,是全村人生产、生活的大通道。大门口有一个直径约1米多、树冠覆盖约400平方米的大槐树,村里有老人说有200年,也有人说有300多年不等。该树昭示子孙,祖先是600多年前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关中农村主要位置一般都栽有槐树,也有传说是古代人的习俗,没有考证)。
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以来,随着农业高科技的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千斤产量已不是神话,实现了自给有余的可喜成效。先进的农业机械结束了农民起早贪黑、苦力劳作的时代。农业生产成了村里人的附带主业。村民不再依靠农业生产养家糊口,摆脱了面向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生活,通过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等灵活多样的多元就业渠道,改善了生活条件。
住宅建设不断提升,宜居环境得到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户住宅已成为过去(过去一宅多户是常态),一宅一户成为现代农村的标配。好多家庭搬离原住宅修盖了新的院子;原来两排住户均由中间划隔成南北两院(原住宅长约53米),并向西、南发展成现在的八个街道,村子比原来大了。原村子北边的城壕现已成为黄堆村委会及原黄堆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主街道,平坦宽敞,规划建设整齐有序。每个周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五、十月初八,喜迎四方宾朋跟集赶会,为黄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交易平台;南边城壕已填平改建成村民休闲广场,草坪、绿化带,凉亭、石桌石凳,蹬步机、慢步器、揉身器等一应俱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拉闲交流聚集地;东边城壕改建成为村南边5个街道村民进入集市的南北大通道。原来的土街土路已全部硬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出门凸凹不平、雨天一脚泥、晴天土满身的状况。扩大了的村子改变了原居住结构,在外打拼几年的游子已不熟悉回家的路,就连我找发小拉个家常也需要定位导航才能如愿。
统一规划及老街道提质改造,使八个街道排列有致,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住宅门前与街道融合相衔;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在林中、树在村中,行街绿化树让村民住在天然氧吧,美丽乡村有了质的提升;街道两旁的太阳能路灯使农村有了不夜城,村民广场舞常态化发展,丰富了农村夜生活;统一排水、垃圾堆放收集干净卫生;煤改电告别了村民生活用柴必须的历史,环保健康,使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烧炕不用柴、做饭不冒烟的干净生活;网络手机连接世界各地,不出家门便知天下大事;视频直播有了空中超市,生活物资、农副产品已无适生地;家门口的快递店牵手各地客户,成为村民与五湖四海客商交流的纽带;村上统一供水直通各户灶台,为原辘轳绞水洗牌。
过去的房子都是用土建的。自先辈居住以来,人们发现了土的利用价值,在水、木料、麦秸等资源物资的帮助下建造了房屋,打了院墙,有了独立的居住院落。房子的底部与院墙是土墙,每堵土墙可黄土搬家1.6立方米,上部是土胡基(用土打成的土坯)约5--6层(卧胡基),把土、水加上麦秸和成泥粉刷墙壁。土墙、土院、土房、土脚底(房子内地面)、土炕、土灶台。土房的安全性很低,只要下雨,尤其是连阴雨,就对房屋造成威胁,要时刻关注墙根、房底是否有水浸的情况,使一家人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有些房屋外边下大雨,里边就漏水,墙倒房塌时有发生,村民提心吊胆,慌乱不堪。1975年40多天连阴雨农户大转移就是典型一例。如今走进村子,过去的土墙木门没有了,砖墙庭院一户赛过一户。人们不再依赖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材料,而是使用钢筋、混凝土、铝塑板等人造材料,更有长期在外发展者对原本荒废的房屋内外进行装饰,比如墙面贴瓷砖,喷涂各种颜色的真石漆,使整个房了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黄堆村不仅让房子变得又高又漂亮,还让道路变得宽敞平坦。以前黄堆只有土路,道路坑凸不平,交通很不方便。特别是下雨时,泥泞难走。汽车在上面行驶时总是左右摇晃,如果坡度大,估计整个人都会被弹起来。有限的农副产品运出难,生活必须品进村难,农民生活水平滞后。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道路环境也随之改善。土路变姜石路、柏油路到现在的水泥路,路边绿化树随风摇拽似在欢迎客人的到来;连村路、村组路、进地路实现了“行人不沾土(泥)”。
进入黄堆街道及各组街道更有路灯组成的明亮光带,在茫茫夜色中直伸到前方,循环相连;穿梭在街上的汽车像萤火虫,一闪一闪的,美丽乡村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施,党的强国富民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政策红利不断惠及千家万户;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序提高,家门口的经济使村民就近受益。
是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黄堆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科技发展会突飞猛进。
原创首发
作者详细描写了家乡四十多年的巨变,有乱变整齐,由穷变富。“相信黄堆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科技发展会突飞猛进”
好文推荐给大家阅读!
再次感谢老师辛苦编辑。
欣赏美文!点赞学习![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武双喜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