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阳台之光(散文)
人到花甲,雄心不再,风风雨雨大半辈子,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辛苦拚搏,也到了该享受生活的年纪,哪里地方好玩就到那里去。这些年,我发现了一个好去处:阳台。朝夕相处,我对它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似有一股幸福的火苗在燃烧。于是乎,产生了写篇文章的冲动。
写文章非比其他,为了使作品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往往要到现场采风。写阳台就有这么件好处,可以“闭门造车”,现场就在家中,只要有兴趣儿,采风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也算是一项福利吧。而我现在居家的时间,除了卧室,大半要在阳台上度过,写写阳台,简直是本位出演。
我与阳台的亲近,缘自一个偶然。人到老年爱添毛病,到医院查体,发现自己骨质疏松,医生建议多晒太阳。晒太阳?这话听来甚是好笑,似有主宾颠倒之嫌:明明太阳晒我,怎可能我晒太阳。但历来称呼如此,大家都已默认,自然也就成了公理,若再计较,那就与众为敌了。
晒太阳嘛,不可能总去室外,居家环视,我把目光锁定阳台。阳台,顾名思义,阳光照射的台子,光线充足,天然光疗的宝地。于是,把椅子、小圆桌往阳台一搬,喝茶、看书、吃饭样样不误,我就这样常住“沙家浜”了。
身居阳台,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与阳光的近距离接触。从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感悟。我曾读过林清玄的散文《光之四书》,即:光之色、光之香、光之味、光之触。浏览小标题,甚是不解,光怎么会有颜色和香味,又怎么可能触摸?细看恍然,作家没有说慌,我阳台上的亲历也足以验证。
每当旭日东升,火一样的朝霞在阳台燃烧,我看到的光是红色的;到了皓月当空之际,阳台披上一层朦胧的纱缦,光则又演化为素洁的白;闭灯看电视,随着画面的流动,阳台光闪,忽明忽暗,或蓝或黄,五彩斑斓,凭添了几多梦幻,其色却又变得光怪陆离。
光色并不单一,就像形形色色的人一样。世上没有绝对二字,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光会改变环境,是否受其迷惑,那就看你的悟性了。
万物生长靠太阳,光有魔力,是生命的源泉,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在许多人的信仰中,太阳被奉为神灵,由此可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我虽非虔诚的教徒,对其也是顶礼膜拜的。生命离不开阳光,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说到底,我依然是太阳的子民,时刻享受着它的庇佑。
对光的渴望,驱使我成为阳台的常客。我像一只趋光的蛾子,阳台就是表演的舞台,迷幻的光影里,我享受着生活带来的快乐。晒大米时,我嗅到了光之香;煮熟晾瘪的豆角干,又让我品尝到了光之味。温一壶月光下酒,那简直是天下最美的享受。
我是一个讲究生活情调的人,特别喜欢品茶赏月的气氛。夜幕降临,月上楼台,仙子美丽的倩影在身边逡巡,顾盼生姿,仿佛在赴一场梦中的约会。多少年了,“白月光”一直是我心中的追求,偶像莅临,颇有一股隆重的仪式感。心怀虔诚,我沏上一壶香茗,任月光冲泡,举杯邀月,享受那对影成三人的浪漫。窗外,蟋蟀在弹琴,清风在歌唱,一首《月半小夜曲》掀开了夜的诗章,阳台如一叶小舟,幸福就这样起航。
是的,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总是快乐的。对我来讲,三尺阳台既是梦中的伊甸园,又是心理健康的疗养院。打开心扉,放阳光进来,排空所有的负面情绪,心里没阴影,世界才美好。
我很享受这种感觉。甭管在外面淋了多大的雨,受了多大的委屈,回到阳台,经阳光桑拿、月光按摩,顷刻间,烦恼和不快便会烟消云散。在我看来,阳光真可谓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既能补身体之钙,又能疗愈心灵创伤。阳台一站,“佛光”护体,还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呢?
晒太阳是一项惬意的享受,闭目养神,阳光洒遍全身,每个毛孔都是那么熨帖。尤其是到了冬季,阳台温暖如春,充满了诗情和画意。熙暖的阳光如慈母的眸子,就那么脉脉地隔窗凝望,同时伸出一双温情的双手,轻轻拍打着你,不急不徐,浓浓的爱意在空气中漫延。沐浴着阳光,就似接受母爱的洗礼。冬日的寒凉,尽在这柔柔的暖阳下消融,散发出一缕馨香,在鼻息间飘荡。
那金色的阳光,犹如一支神笔,笔锋所指,无处不是风景。你瞧,它运笔绿植,行云流水,斑驳的光影化作浓墨的水彩,一枝一叶仿佛拥有了生命,灵动鲜活,给枯燥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方寸阳台,俨然成了世外仙境。
站上阳台,我看到了诗和远方,一米线的阳光,铸就了梦想和希望。阳台如舞台,在人生这幕大剧里,每个人都应该展示出自己阳光的一面。与光同行,旅途不孤,我的世界里没有黑暗和阴霾,光明始终相伴。只因为,我是一个快乐的“阳光老男孩”。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遥祝老师身体康健,永远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