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缘】偶园(散文)
青州经常去的,从来没有多逗留,也没到处去游游,也只是去花卉市场逛逛,买完花,就急着返回。说给人听,不由得为我们感到遗憾,咋不去别处看看,什么云门山,青州古城,黄花溪多少山水美景呀,不去看看,遗憾不?
因此,每次倒是把各种花卉载满了后备箱,一次不落,都是满载而归的,什么蝴蝶兰、兰花、桂花、天鹅绒、牡丹、玫瑰、火焰兰等各种花卉,无一不惹人喜欢。花卉市场,仿佛间,好似偌大的一个花园,不采回来所有的花朵,心不会甘的。
又逢金秋,也就又一次去往青州。这一次,天没亮就启程了。原因是听人们总是说,花卉市场去的越早越有好花卉的,新鲜,又便宜,关键是品种齐全,晚了就卖完了。
花卉市场逛完了,肚子就咕咕叫起来,爱人毫不犹豫开车将我拉到了古城,那里可是有最美味的老槐树包子的,吃几个,香掉牙呢。想不到,到了古城才知道,吃个包子也要排队,而且,排队买包子的队伍排得很长,长得有些不可思议呢。看着长长的队伍,暗自在想,这要是吃上包子哪得几点呀?
于是立刻放弃吃包子的想法,随意买点吃的填填肚子吧。小麻花几包小点心几包,矿泉水几瓶,边吃边溜达,不知不觉,竟然溜达到偶园街了,抬头看见匾额“偶园”二字,心里一种感觉非同一般,心想,怎么从前没有来过,这么好的所在。到底还是没有错过,来了,就很好呀。
爱人看到我的惊讶,不由得说:“偶园嘛?名不虚传呢,真是偶园嘞,没想来,却来了,不是偶园是什么?”
我说:那叫偶遇好不好?偶园必有缘故的,并非你说的意思。
爱人说,先不去管它“偶”何种说法,进去一观,游游走走,自然什么就知道了。
爱人赶紧前去购票,我早已被这眼前景色迷恋住了,身不由己,就走了进去。曾经在书上读《红楼梦》的大观园,那是为了贾府的元春省亲而建的别墅,那建筑,相当的大气,可谓是融合了苏州园林的别样风格,集山水民族文化风景于一体。大观园,山谷组合,石窟艺术,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凸现出来的是古今文化,吴中园林,江南园林的一大特色。
大观园,或许,那只是书本上来的,总归是虚幻的,不够真实。而一旦迈进了偶园,好似推开了悠久历史的门扉,吱呀呀的门轴,古式斑驳的木质门,一脚踏在了青石板上,且这铺路的青石板距今已有五百年之久,一股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立时弥漫开来。
爱人早已被一种清香迷恋着,他一路前行,去寻找着那花香,口里说:“什么花香呀?香得人好似饮了杯酒似的,微醺,沉醉起来。”我不禁笑着,心想刚刚进来,就醉了,下面的景色还没有细看细欣赏呢。于是,我笑着说:“还是先悠着点吧,才进偶园来呢,不会连刘姥姥进大观园都不如,景色没入眼呢,倒是先被花香给熏得醉醉的了呢。”
确实如此,这花香淡淡的,虽似有似无,似真似幻,却令人感觉清雅,直入肺腑之感。不似我们在花卉市场嗅到的一样,类似相同又有区别,淡淡的,幽幽的,漫漶在空气里,无所不在,又无法捕捉到。此刻,抬眼看去,却见这偶园之内,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最先就是独特的园林建筑,到处都是青石所建。先是这偶园里的路,一色的是青石板横贯南北,街道两旁是一色的古式木门,青砖青瓦顶,古色古香,扑面而来。
青石板路旁,到处是翠竹,满眸翠绿,迎面而来,风吹竹叶发出声响,好似在唱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令人心儿充满温馨,好似遇见友人,温暖,舒畅。慢慢前行,又见各种树木花卉不断出现在甬道两旁,真是,枝云叶雨,杆杆青翠,朵朵花朵,姿态万千,曲径通幽。渐渐地,见到了的是怪石嶙峋,耳里传来的是泉水叮咚,口鼻溢满浓郁花香,真是曲径轩朗,竹柏森森,花木隐翳,草木幽深,建筑古朴,心儿不醉,怎么可能?
向东走不远处,有巨石林立如山,仿佛以巨大屏风林立偶园。转过巨石,爱人最喜欢的牡丹园呈现在眼前,真是花开富贵,姹紫嫣红,花中之王,又有赤芍白芍相互陪伴,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就在这花间,一亭叫做草亭,倒是越加别致,虽是秋天,临近午间,太阳依旧烤人呢,亭下一过,习习风来,顿觉清爽。一眼望到,亭的一侧,有石兀自立在那里,一秀、一瘦、又一皱再就是一透如此四美都展现出了,福、寿、康、宁四石皆如字形相得益彰,真可谓奇绝。纵观下来,倒觉得寿石可以成为之首,奇异峻峭,石中奇绝。爱人看得细心,口里说着:这寿石,足有六尺有余呢,看似它平凡无奇,峰峦峭拔之姿,然而,它的绝美之处是它的通透与婉转,灵秀,看看它这玲珑多窍身,再看看它这,大孔儿小孔儿不计其数,这形态自若“寿”字,已经是难得的奇绝了呢。
爱人看得入迷,我已独自登上了松风阁之上,纵览园内景色,千姿百态,奇石流水,尽收眼底。此刻若有酒来饮一杯,不知要醉成什么样子,阁高数丈,顶平若砥,花香兜满襟,凉风袭入衣袖,人立秋风中,心儿醉成一坛陈酿。
与爱人同到佳山堂时,已然是正午时分,天气异常炎热起来,只觉得红日当空,白云蓝天晴空万里,秋天的万象气息,充满了偶园深处。
佳山堂本是偶园的主体建筑。它有二柱、三间、六牖。堂前有松柏大概十几株吧,都是苍天古树,枝繁叶茂,遮云蔽日,一株株,枝柯别出,如龙蛇竞走。单单此处,草地如茵,花木深深,树木蓊郁。
其实,偶园里最一眼难忘的就是石。石径石凳石桥石头砌成的假山,仿佛间,一切都是石头来营造的。古朴,典雅,大气蓬勃,自成一体。看看这些奇石,一块块,或许曾是峭壁,峡谷,而此刻,却安静来到了偶园之内,一块块各具姿态,经刀刻斧雕,显露出别样的一种玲珑,而别致的气度,从新定力自己的位置,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景象来。据说,在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说法,可见这些天然巨石的珍贵。
石径上没走多远,迎面一座假山,尤其入眼可观,在佳山堂南,一块块石头叠石成山,以假乱真处,坪、峰、涧、台一一凸起,十分分明。峰上有松树高大蓊郁,若是人站立在松下,枝繁叶茂的松树,擎天的姿容,足可以遮风避雨。然,不能久恋于此,还要继续游历呢。走下西峰,入得中峰之洞窟,曲径狭窄,好似当年蛇爬行出来的曲径,只能侧着身子徐徐走出来。爱人牵着我手,我心里真不知如何是好,只觉得有些胆怯,大气不敢出呢,蹑足慎行之间,忽然曲径放宽,有空进来光亮,照彻四壁,好似月光透入,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我和爱人相视一笑,好似心有灵犀,他说要有酒,可以把饮一番,我说要有花可以痛快欣赏。
依然与爱人牵手慢慢走出洞窟,来到了中峰东麓。大气没缓一缓,就欣赏起这山峰险峻来,却见履嶙峋石,峰峦峻峭,有两棵松树偃石侧出,一枯一荣,形成对决。枯者,倔强屹立,势指天空,荣者,苍茂繁盛,归然天宇下。
等我和爱人来到亭下筑桥时,发现此桥,连中东二峰,桥也架得奇巧无比,自然天成一般。有水如练,碧波荡漾,一流清凉,入得池来,池中有荷摇曳,虽已枯萎,然,红鲤相戏,清波潋滟,依旧看得出春夏的气象。那么,那一缕缕淡雅的幽香有来自何处呢?那就是桂花,那可是明朝的桂花呢,偶园里仅有四株,还有三株明朝留下来的迎春花,这就相当难得了,春季里一抹春光下的迎春嫩黄一树,载着明时月光,星辰点点。秋天又盛开桂花,已然是粘满了明朝的月色点点星辰,浓重的历史气息里,有着浓厚的时代感。据说,青州偶园假山,可是中国唯一幸存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假山呢。
这原本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薄的私家花园,在青州,当地人都叫做“冯家花园”。其实,这是因为,冯溥曾经京城为官,居住在万柳园。老人家告老还乡之时,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于是,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冯溥呢,进园后,就将东花园认认真真地来一番整修和改建,并且取名“偶园”,说来也是想取“无独有偶”之意吧。
回来的路上,我与爱人细细回味着偶园里的景物,说来,也是山水亭阁样样全备,也样样各具其特点的,细一回味。仿佛眼前,历历在目,更加醒目。爱人说偶园里,山有三峰,于是系数给我听着。我边听边点头,别说,还真是,他的记忆真好,我还懵懵的呢。爱人又说,至于堂嘛,就只有一堂,也就是佳山堂嘞。
那么水呢,有二水,一是瀑布水一是洞泉水;再有桥呢,有石桥、横石桥、瀑水桥这三桥,好似在没有其他的了。最喜欢里面的阁,仿佛也是三阁,叫什么松风阁、云境阁、绿格阁,真是名副其实,令人留恋。再有四池,有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最后再说说亭,我和爱人细想了想大概有四亭,分别是石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说起石亭卧云亭的,越加有了兴致……
此时,我们已离开了青州古城,车子行驶在返回潍坊的路上了。
爱人游园的兴致依然丝毫未减,犹如细数家珍一样,细数着偶园里的亭阁水榭、假山水池,还有幽幽摄魂的桂花幽香。看来,还是心有不足呢,一再说下次再来青州,再去偶园,再细细游一游,再细细欣赏欣赏……
